略论家庭教育对小学生健康成长的影响

2018-09-03 03:31王淑君
儿童大世界 2018年2期
关键词:健康成长家庭教育小学生

王淑君

摘要:人的社会属性决定了人既需要家庭的抚养,更需要家庭的教育,家庭教育也是每个家庭承担社会责任的一种表现形式。父母在家庭教育中肩负的责任无可替代,义不容辞。家庭教育的主要方法有:一注重亲情陪伴,努力打造爱的港湾;二注重言传身教,做到身体力行;三注重家庭氛围,营造温馨环境;四注重挫折教育,锻炼适应能力。

关键词:家庭教育 小学生 健康成长

人的社会属性决定了人需要家庭的抚养,更需要家庭的教育,家庭教育也是每个家庭承担社会责任的一种表现形式。家庭教育教孩子学会走路、说话,掌握最基本的生活技能,了解并遵守社会和做人的行为规范与道德准则。无论是身体的健康发展,还是良好道德品质的形成,都离不开正确的家庭教育。社会活动有三种形式,分别是游戏、学习、劳动。处于正在成长的未成年人主要从事前两者,当年龄逐渐增长以后,才慢慢过渡到更多地参与到社会劳动中。而家庭正是为儿童提供了最初的游戏与劳动场所,并在家庭中逐渐过渡到参加社会劳动的过程,这种由家庭逐渐引导的方式,便是家庭教育。所以说家庭教育既是社会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更是每个人成長的基础与起点。

一、家庭教育的内涵

(一)家庭教育是一切教育的基础

前苏联著名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曾把儿童比作一块大理石,他说,把这块大理石塑造成一座雕像需要六位雕塑家:a家庭、b学校、c儿童所在的集体、d儿童本人、e书籍、f偶然出现的因素。从排列顺序上看,家庭被列在首位,可以看出,家庭在育人的过程中十分重要,家庭教育是所有教育的基础,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和作用。广义的家庭教育,是家庭成员之间互相实施的一种教育。狭义的家庭教育是指在家庭生活中,由家长对其子女及其他年幼者实施的教育和影响。因此,父母在家庭教育肩负的责任无可替代,义不容辞。

(二)孩子要身体健康,更要心理健康

谈起孩子的健康,家长们往往想到的是身体上的健康,而忽视心理健康。实践证明,孩子从童年向成年发展的过渡时期,是最容易出现心理和行为异常问题的时期。心理健康是指一种高效而满意的、持续的心理状态。或者说,心理健康是指人基本心理活动的过程内容完整、协调一致,即认识、情感、意志、行为、人格完整和协调,能适应社会,并与社会保持同步。孩子如果心理出现问题,身体再好也很难有所作为。只有身体和心理都处于健康状态,才能有更大的发展空间。

(三)家庭教育中心理健康的内容

在家庭教育中,对于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可以概括为: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学会做人;培养积极健康的情感、意志品质;培养孩子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培养孩子良好的学习心理品质,不畏难;培养良好的人际交往心理,融入群体并能友好相处。同时要根据孩子身心发展的不同阶段、不同状态,及时进行相关知识的传授和引导。

二、家庭教育的做法

(一)注重亲情陪伴,努力打造爱的港湾

小学生的依赖心理比较强,缺乏安全感。因此,小学生对于家长有较强的依赖,特别希望自己的父母以及老师能够多一些时间陪伴自己,并且能与自己一起学习、一起游戏。但是,现实中不少家长工作繁忙,小学生都是爷爷奶奶在照看。就目前情况看,父母陪伴的时间短,是造成小学生家庭教育缺失的重要原因。长此以往,会导致小学生出现孤僻、内向,不愿意与别人交流等问题,对他们的成长十分不利。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父母之间的真正爱情,这是教育儿童最重要的精神力量”,我们要维护健康亲密的夫妻关系,扮演好父母的角色,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这里的爱不是盲目的溺爱,也不是自私的专爱,是建立在平等、尊重基础上的互爱,只有在真爱中长大的孩子,才会成为一个懂得爱、懂得生活、愿意奉献爱的人。

(二)注重言传身教,做到身体力行

古语说得好“蓬生麻中,不扶而直,门沙在捏,与之俱黑”,潜移默化的微妙之处就在于你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在悄无声息地映照在孩子身上。在孩子的认知能力、情绪性格等尚未成熟和完善的阶段,家长一定要言传身教,做好榜样。我曾经看见过一位爸爸,边走边对儿子说,小学生要讲文明,懂礼貌,不随地吐痰……话没说完,他扭头“啪”一声,痰从口出。美好的场景戛然而止,留下的是孩子茫然的眼神。殊不知,我们希望孩子成为什么样的人,那我们自己首先就应成为什么样的人。因此,作为家长必须要努力提高自身的修养,深化自身的内涵;努力学习家庭教育知识,运用科学的方法教育孩子。只有我们不断地强大,才能指导孩子成人、成才。

(三)注重家庭氛围,营造温馨环境

对于小学生而言,温馨的家庭环境是任何环境都无法替代的,因此,在家庭教育中,创造和谐的家庭氛围,为学生提供温馨的家庭环境是十分重要的。然而,现代社会中,人与人之间冷漠的社会关系往往也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的父母,进而影响着家庭生活。父母下班回家后,和孩子交流少,抱着手机过个人生活。或者沉浸于社交环境,习惯晚归,引发家庭的不和谐,这就会对学生的心灵造成影响。在日常生活中,父母要创造和谐的氛围,也要做出表率,让学生当作标杆和榜样去模仿。学生的母亲做饭时,父亲可以和学生协商,一起帮母亲摘菜,在这个过程中,家长可以有更多的话题和时间与孩子进行交流:“今天在学校学了什么?”“其他小朋友回家后也帮妈妈摘菜吗?”不仅能够了解学生的生活,同时也能够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生活技能。饭后,父母可以陪孩子做游戏,谁输谁负责洗碗,等等。不仅促使孩子更加热爱生活,也可以让家长与孩子更加亲密。生活中,父母精心地为孩子创造和谐的家庭氛围,可以让孩子感受到爱和温暖,家长也高效地完成了家庭教育的任务。

(四)重视挫折教育,锻炼适应能力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不少家庭出现了溺爱孩子的现象。由于父母工作忙,陪孩子的时间短,不少父母认识到自己没有承担起家庭教育的责任,于是,为了弥补缺失的家庭教育和亲情,往往对孩子百依百顺,甚至到了过分溺爱的程度。这些温室里的花朵往往会形成以自我为中心的性格,在校园里往往会出现“孤芳自赏”的情况,没有良好的人际关系,很难适应校园生活,面对复杂的社会环境更是不知所措。因此,父母必须对孩子进行挫折教育,促使孩子的适应能力得到提升。例如,在日常生活中,家长可以有意识地为孩子设置一些困境或不满足孩子的需求。挫折教育会让孩子更加独立,也能够促使孩子的心智更加成熟,家长要让孩子在困难中树立信心,战胜挫折,在挫折的历练中逐渐成长、成熟。

小学生还没有形成完整的世界观与人生观,可谓是一张白纸,父母是在这白纸上第一个下笔的人,因此,家庭教育是十分关键的。家庭教育并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在日常生活中慢慢渗透给学生的,学生将来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有什么样的性格,都与学生接受的家庭教育息息相关。父母重视家庭教育,给学生最温馨、最直接的爱与帮助,会让学生终身受用。

(责任编辑:晓角)

猜你喜欢
健康成长家庭教育小学生
让学生在关爱中健康成长
怎样培养小学生的自学能力
家、园合作是幼儿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
初中生家庭教育与心理健康
家庭环境对中学生性格及成长的影响
幼儿教育改革进程中几个重要问题的探讨
我是小学生
因为有你,我才健康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