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在进行社会工作实践过程中,需要快速且准确地理解服务对象所要表达的内容,迅速地做出回应,而要研究服务对象的心理状态,需要“神入”即同理心这样的主观技能。本文先是给出运用同理心时的两个步骤,然后分析了在同理心的运用过程中可能会出现过分泛滥的同理心、选择性的同理心以及在助人过程中过分重视了同理心而忽视了真正的助人行动这几个“阴影面”。
关键词:社会工作 同理心
作为社会工作者,当我们在进行助人活动时,需要研究和理解服务对象复杂的心理状态。而要研究服务对象的心理状态,就需要神入这样的主观技能。科胡特曾经说过“神入是一种特别适合于观察复杂心理结构的认知模式”。其英文单词是empathy,在我国根据不同领域的理解被翻译为不同的词语,例如在心理学领域翻译为共情;在语言学领域中翻译为移情,而在医学上翻译为同理心。现在为我们所熟知的翻译也就是同理心,也可理解为感同身受,将心比心,这样似乎也更好理解。
一、同理心的解释
伊根认为神入作为一种人类的沟通方式涉及到对当事人的倾听,充分的理解当事人和他们所挂虑的事,并将此种理解反馈给当事人,使当事人能够更充分地理解自己,并根据这种理解来行事。根据伊根的解释,我们可以理解为在对当事人倾听时,我们需要做两件事:第一件是神入地理解当事人的情感、经验和行为,即想象自己置身于对方的处境,并体会对方的感受也就是感同身受;第二件是反馈,就是将我们的理解准确的传达给服务对象,并根据这种理解进行下一个步骤。
第一件事:神入地理解当事人的情感、经验和行为
在我们进行倾听时,要抛开自己的内部参考体系,进入服务对象的世界,尽可能的准确的揣测服务对象的感受。之所以说揣测,是因为世界上不可能有两片相同的叶子,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尽管我们凭借自己的经验、经历,努力的去感受、猜测、理解服务对象的感受、情绪,但我们不可能毫无偏差的感受到服务对象的情绪,猜测只能是猜测。这种情况就要求我们社会工作者要尽可能多的积累经验,从各种经验中准确地理解服务对象所要表达的意思。
第二件事:将理解准确地反馈给服务对象
从字面理解就是我们作为助人者在对服务对象神入性的倾听或同在后,要将我们对于服务对象情绪的理解反馈给服务对象,即让服务对象能够清楚的明白我们的理解。这样可以帮助服务对象更顺利的完整的表达整件事情。试想一下,如果你向朋友抱怨恋爱太累,而朋友准确地理解了你想要传达的意思,问你你的男朋友是怎样对你的,这样的话,你就会更想向他倾诉一下事情,进而解决问题。这就说明我们的理解得到服务对象的认同后,他会做一些言语或非言语的表达,比如点头,面部表情放松,进而会有更加深入且详细的倾诉。因此将理解准确地传达给服务对象十分重要。准确地传达还包括了要用服务对象能够理解的表达,即见到什么人说什么话,像面对小孩子,就需要使用通俗地简单易懂的话语。
二、同理心运用过程中的“阴影面”
神入,即同理心作为在社会工作实践过程中一项重要的沟通技能,是每个社会工作者都应该具备的,但是在同理心的使用过程中可能会存在一些“阴影面”,致使助人过程不能如期进行下去。
1.过分泛滥的同理心
社会工作者在对服务对象使用同理心时可能会由于经验不足等原因对服务
对象的经历产生过分泛滥的同理心,即同情心。同情心会使社会工作者在倾听服务对象的时候对服务对象的所有观点保持认同,被服务对象的情绪或经历同化。一旦对服务对象产生同情,就会让社会工作者产生错误的判断,进而不利于助人活动的进一步进行。同理心要求的是社会工作者是一个参与观察者,要把持自己的个人独特之处,能确认自己本身与服务对象存在各方面的分别,而不致与服务对象过分认同,陷入与服务对象同样的困扰而不能帮助服务对象洞悉他的问题所在。
2.选择性的同理心
由于同理心是一項重要的沟通技能,所以在日常生活中也会频繁的使用,社会工作者作为频繁使用同理心的人群,会产生倦怠感,即在工作中,对服务对象理解的意愿和所付出的努力都是有限的,在这种情况下,就可能会导致一种“分配”行为:将同理心更多的赋予我们所熟悉的服务对象或与熟悉的人相似经历的服务对象,而对完全不了解或对其职业、经历有歧视时的服务对象投入的同理心可能会较少一些。例如当服务对象是一名罪犯时,可能会由于本身对其身份的一种不认同不信任感导致社会工作者在倾听时投入的同理心较少甚至是没有,而影响了助人活动的进行。
3.过于重视同理心
社会工作者运用同理心是为了更好地了解服务对象,收集服务对象的资料以便更好地为服务对象服务,但在此过程中,可能会出现一种情况:社会工作者将沟通技能等同于助人过程了,即过分地强调技能的运用。在这种情况下,使助人充满大量的空谈而少有行动。因此,我们要时刻谨记,同理心必须服务于助人过程的成果,除了帮助我们与服务对象建立良好的关系外别无所为,不要过于注重同理心的使用而忽略了为什么使用它。
同理心作为社会工作者与服务对象建立关系的一种沟通技巧和手段,在专业助人活动中是必不可少的,但也不能忽视同理心在运用过程中的局限。作为一名社会工作者要正确认识同理心,正确运用同理心,让同理心这项技能真正地为助人过程所服务。
作者简介:许琪(1997.12-),女,汉族,江苏徐州,在读研究生,扬州大学社会发展学院 225100,研究方向:社区工作和社区矫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