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芬兰
摘要:问题的衍生带动一系列知识的铺陈,问题是知识的润燥剂,在问题的思考过程中,学生头脑运转,智慧得到启发,高中政治饱含大量的抽象内容,对于涉世未深的高中生来说,理解起来难免有些力不从心,对于政治内容一知半解,始终无法领会政治的精髓,且随着知识量的累积与时间的推移,学生难免形成认知的混淆,教师应在新时代,变革提问的形式,以开放性强、涉及面广的政治内容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不过度干扰学生的思路,予以学生自由的表述空间,共同完成高中政治的探究,在活跃的互动环节中,由浅入深的摸索政治内涵。
关键词:高中政治;课堂提问;有效性;策略
引言:
高中政治涉及诸多领域的知识内容,在教学的过程中,直截了当的知识铺陈,课堂气氛较为沉闷,学生始终被动的接受知识,制约着学生的思维延伸,课堂提问是学生主体的积极体现,在问题的各个击破中,学生自然而然形成求知的信心,学习兴趣陡然增高,教师应在充分了解学生性格爱好的基础上,导入问题元素,以简化繁梳理政治内容,组建政治的知识构造,避免片面化的知识导入造成学生的理解障碍,采取多元化的策略,在提问与互动中提高课堂质量。
一、突出重点内容
提问应结合教材的重点内容,并契合学生的理解水平,使得提问的难易程度恰好满足学生的心理诉求,提问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教师应考量综合元素,而不止在于知识的传递,学生潜移默化的进行阶梯性的思考,将知识重点轻松突破,衍生求知的欲望。例如:教学《劳动者与就业》时,为了让学生能从整体上、分层次把握好本课知识内容,了解我国现实的就业状况和劳动者工作状况,以劳动者为核心设计以下题目:1、劳动者为什么要就业?2、我国就业的形势怎样?3、如何促进就业(分三组:一组代表企业;二组代表国家;三组代表劳动者个人)?4、劳动者就业了,他们的可以享受哪些权利,又要履行哪些义务?5、我们怎样去维护他们的合法权益?(分三组:一组代表国家;二组代表企业;三组代表劳动者个人)6、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有何意义?教学中,教师设置的问题要抓住教学内容的特点、知识的关键(重点、难点)与本质,以提高学生思维的密度与效度,达到以“精问”促“深思”的目的。这样的问题设置促使学生多侧面、多角度、多层次进行分析和思考问题,突破了重点和难点的同时,使思维向纵向发展。
二、抓住提问时机
高中政治的提问应选择恰当的时机,当学生基础牢固,理解问题还不够深入的情况下,提问要基于学生的认知水平,而具有启发性,在提问的过程中,赋予学生畅所欲言的表述机会,学生互相分享对问题的思考方式,集思广益碰撞智慧的火花,感受政治的内涵,获得心灵的启迪。提问中应明确目标,带有一定的方向性进行提问,如讲到《民主监督》时,可以就课本的卖瓜农为例,设置如下问题:"针对此种情况,该瓜农应行使什么权利?""他可以通过哪些渠道去行使呢?"在学习过程中,学生有疑惑的时候,也可以适当设置问题,以便帮助学生解决困难。如讲到《中国共产党执政》中的依法执政,有一个问题就是"党的主张是否等于国家意志"?要解决这一困难,首先必须解决的是"国家意志(或者国家政策)是在哪个机关作出决策的?"这是我们上一框学习的内容,全国人大具有决定权,决定全国一切重大事务。很明显党的主张不等于国家意志。"那么,党的主张能不能上升为国家意志呢?"学生自然就会的出结论,把党的主张拿到全国人大审议表决,如果通过上升为国家意志。同时党的主张上升为国家意志的法定程序,也体现了党的执政方式——依法执政。
三、贴近学生生活
近年来,随着我国素质教育的实施,在高中政治教育中,教学目标对于教学中的理论与实践、方法与过程以及价值与情感等进行重新的构造,逐渐形成为较为立体化的教学目标,进而实现完整的一套教学体系。也就是将原本的以学科和知识为主体的教学理念转变成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只有这样,才能够将对学生的人文关怀切实的体现出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从而使学生的综合素质得到提升。例如,当课程进行到高中政治人教版教材中有关《我国的民族区域自制制度及宗教政策》相关内容的时候,教师就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在大屏幕上播放图片或视频,让学生能够身临其境的感受到我国各民族地区的文化以及宗教活动政策等,让学生感受到我们伟大的祖国是通过56个民族共同缔造的,维持各民族之间的平等、团结、互助、和谐是处理我国民族关系的关键内容。通过生活化教育,能够有效带动学生学习兴趣,并促进其综合素质得到发展。
四、激发学生兴趣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精辟的开讲会充满吸引力,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可针对高中政治的教学内容,引入社会热点和学生身边的生活现象来发问,还可运用诗词、故事、小品、视频、广告等设计新颖有趣的问题,让学生处于一种积极兴奋状态,这样学生思维的积极性就能充分调动起来,并进一步主动地去探索寻求答案。例如,讲哲学中“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这一抽象难懂的哲学观点时,如果教师只空洞地讲述理论,学生难以理解,又会觉得枯燥。在讲这一问题时,引用了学生熟悉的情境材料――网络流行语:女汉子、土豪、点赞、微XX、大V、奇葩、土豪我们做朋友吧……并设计问题:每年的流行语都可看作一个时代的真实记录。不同年度,流行语不同反映了什么哲学道理?学生通过思考、回答,明白了道理,而且记忆持久。
五、结束语
总之,有效的提问能激起学生真正参与课堂的学习热情,给学生提供一个自主学习、独立思考的空间,从根本上变革学生被动接受知识的传统教学模式。用问题激发学生的思维,使学生既掌握了知识,又发展了想象力。而学生在问题的讨论中,可以充分表现自己,更能接受他人的意见并评判他人,在问题中学习,在问题中成长。
参考文献:
[1]陳浩.高中政治课堂提问有效性的策略思考[J].智能城市,2016(8).
[2]陈东.高中政治课堂提问有效性的策略思考[J].新课程下,2017(4):164-164.
[3]马先奎.高中政治课堂提问有效性的策略思考[J].教育,2016(12):125-125.
[4]杨燕.高中政治课堂有效提问策略思考[J].读写算教育教学研究,2015(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