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学生社团建设是高职院校建设的重要部分。基于创新型人才培养的高职社团建设迎合了国家和社会发展需要,为社会输送了大批有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高技能人才。这种社团有助于对所学专业知识进行补充和检验,促进学生能力和素质的提高。
关键词:社团建设;高职院校;创新型人才培养
党中央、国务院提出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战略任务。高职院校作为创新主体之一,要源源不断地提供社会所需人才,而社团为此开拓了一条有效渠道。学生社团以其思想性、知识性、艺术性、趣味性吸引广大大学生参与其中,为学生提供了发挥聪明才智、提升能力和素质的广阔平台,也是求知、交友的重要场所。《中国制造2025》明确提出将创新驱动、质量为先、人才作为实现制造强国的战略目标,高职院校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建设具有高职院校特色并能符合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学生社团日益受到重视。
1 高职院校学生社团建设的必要性
高职院校学生社团建设是对所学专业知识进行的补充和检验,利于学生投入到实践中并从中汲取大量的经验,更好地巩固提高所学的专业知识和实践技能;同时也有助于学生通过团队协作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并培养其整体观、大局意识、团结互助精神和服务意识;另外利于激发大学生创新创业的热情,对提高创新创业能力也有非常大的帮助。
1.1 高职院校学生社团为培养创新型人才开拓了广阔途径
自主创新发展是我国实现现代化的必由之路,在建设中国特色自主创新征程中,创新型社团有众多的发展契机,有施展才华的广阔舞台。我们应紧密结合国家在创新上的发展战略来改进我们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方式,探寻和挖掘创新的着力点,作为创新主体之一的大学生组成的社团恰为创新人才的培养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平台,开拓了一条广阔的途径。
1.2 高职院校学生社团为学生职业素养的提高创造了条件
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全面引导学生社团工作,科学定位大学生社团在促进学生成长成才方面的作用。高职学生社团具有自己鲜明的职业教育特色,目标为社会培养懂技术、能管理,实践能力强、具有良好职业道德素养的高技能人才。依据学校专业特色,学生社团为建设和指导学生的综合素质提高与职业素养的培养创造了良好条件。
2 创新型人才培养下高职院校学生社团的现状分析
2.1 高职院校领导对学生社团的作用和地位定位不高
总体来看,绝大多数高职院校领导和管理者对社团活动不重视。学生社团一般由学校团委负责统一管理。在实践中,学校把社团作为上级职能部门的协助团体,过多地安排自己工作内容。一味的服从使得社团只有服从权,没有决策权,严重影响了其个性的展示、才能的发挥。对高职专业型的社团而言,受专业知识能力所限,活动更少,更多的依附于上级管理部门,独特地位更难发挥。
2.2 社团活动缺乏创新性、定位不明确
社团活动内容单一,活动的层次也较低,与参与学生的期望和需求有一定差距。一方面學生社团缺乏长远发展规划,社团成员更新换代周期短,很多新策划新想法新创意被扼杀。另一方面学生社团没有明确的目标或宗旨,仅仅停留在几个人的业余兴趣爱好,没有定位在传授技能或团队精神的培养等方面,往往活动的内容和形式也一贯沿袭往年,毫无新意。
2.3 社团管理制度不完善
学生社团作为一种非正式的群众性组织,大都具有组织结构松散、活动方式灵活多变的特点。但是学生社团内部管理条例不健全,管理制度缺失,实际管理不到位,多数社团呈现完全自发与盲目发展状态。
2.4 社团结构不恰当,发展不平衡
就某个层面而言,学生社团是社会需求导向在学校的体现。新时期发展起来的科技实践与社会服务型社团顺应了现代社会人才素质全面提升的需求。然而高职院校里学习、文艺娱乐类以及社会公益社团比重大,以理论学习、科技服务为主的社团微乎其微,组织活动也大都以文艺及体育为主,极少针对专业特性开展探究活动,很难提升学生的科研理论水平与综合素质能力。
2.5 活动、场地经费不足
学生社团主要靠会员的缴费和学校拨款,但都很有限。经费的短缺,场地的缺乏,致使许多社团只能减少活动次数,同时也影响到活动的质量。
3 创新型人才培养下学生社团建设的探索
3.1 创新导向、加强管理。
从本质上说,创新是创新思维蓝图的外化、物化。学生社团一直被视为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学生社团存在着一种平等、自由的内部文化,学科不同、生活经历不同的学生都可自由、畅快地表达自己的思想,这种交流和碰撞更易于产生创新的火花。
一般学校都有多种类型的学生社团,而很多并不是专业类的社团,这就需要高职院校进一步加强引导、扶持并及时制度化、规范化,形成良性运行机制。要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和社会发展的需求,制订科学、规范的体系服务于学生社团的建设和发展。
在实施方案上,应建立由高职院校党委统一领导学生社团工作的机制,从思想上高度重视,统筹考虑,设法将创新型专业社团融入到教育教学改革之中,制定完备的人才培养方案,将学生社团活动纳入实践教学环节中,对重要的部分进行量化考核。构建立体化课程体系,全方位、多角度地提升社团的加入对学生培养的积极影响。
3.2 强化工作创新。
高度重视与探究学生社团建设与发展道路上出现的新问题、新现象,以踏实严谨、推陈出新的精神完善与创新学生社团工作,尽可能建设一套适应新时期学生社团建设与发展的新措施、新方法。
要构建创新工作模式应更多地将专业性的科技型社团运作嵌入传统工作模式。随着科技型社团的嵌入,在传统课堂、教室、学生之间的三条信息流得到扩充和完善。以这种方式进行运作,更能发挥社团的独特优势,学生可以通过社团进行各项实践活动,完善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同时这种交流互动,也使老师及时了解学生的实际动态,发现问题,针对性地给予帮助。总之,创新型人才社团中融入科技型社团在新一轮的教育改革中具有重要意义。
在创新型社团的队伍建设方面,要积极吸引和引导学生参与社团活动,将学生参与的效果纳入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中,努力使创新型人才培养与社团发展密切结合。要加强对社团干部的培养,要有一定的激励机制,促进社团成员能干劲十足地做好本职工作。也要通过定期举办干部培训班等形式提升社团干部的能力。引入社团之间的竞争,努力打造具有自身特色甚至品牌的社团,增强对外的吸引力和影响力,促进社团的良性发展。通过政府或行业搭建的平台,让社团实行“走出去战略”,让自己的专业知识和创新成果即时服务于社会。
3.3 突出职业素养的创新特色。
提高职业技能是高职教育的一项重要功能,而创新型人才培养是更高层次的人才培养。高职学生社团要体现专业特色,给予学生更多地参与社会活动的机会,最大程度地使学生接触社会、贴近职业岗位。如具有良好的团结协作精神和团队意识是必备的职业素养之一,社团活动为高职生这种职业素养的培育创造了条件。同时,专业特色的学生社团也为专业与专业的融合与对接提供实践平台。
创新型职业素养的培养可将学生社团建设与学校的培养目标紧密结合,突显技术性特色。高职院校的学生更应具有岗位所需的生产操作、组织管理及创新改造能力。
3.4 提升社团指导老师的专业化水平。
指导老师的热情、能力及投入都对社团建设有很大影响。选择要从思想素质、专业知识方面择优任用。一方面对指导老师培训,积极与其他高校学生社团进行交流与合作,分享新观点、新思路和新方法,进而增强社团活动的效果。另一方面将社团活动的成就纳入对兼职教师绩效考核、荣誉评选中,提高参与的积极性。
校内专任教师担任专业导师将带来很大益处,有助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创新产品的研发、生产工艺改进等。也可聘请校外行业企业的专家学者、行家里手等担任校外指导导师,提供创新创业指导,有利于工业产品的创新开发,也可提高社团成员的管理能力、沟通能力等。创新型社團建设要发挥教、学双方双主体的作用,提高校内外指导老师的能力和热情。
3.5 加大对学生社团的投入,创新资金来源通道
高职院校要为创新型人才培养的社团提供各种保障措施,确保学生社团的工作内容与职业核心能力培养的有效衔接。要提供一定的经费保障,通过设立专项经费,引入社会资金、整合社会资源保障创新型培养计划的学生社团项目的实施。
学校难以全部承担社团运转所需经费,可以积极引导学生社团拓展筹资渠道,通过社会赞助方式募集活动基金,如与一些企业建立合作关系,双方互惠互利,筹集资金。给学生社团自由发展的空间,使学生社团真正成为培养学生创新素质的重要载体。
总之,创新型人才培养的高职院校学生社团建设是学校培养创新型人才、复合型人才、受社会欢迎人才的内在要求,需着眼于顶层设计、制度保障、投入支持、多方共建等才能取得切实效果。建设一些科技型学生社团对推进创新人才培养、促进学生成长都有非常大的帮助,这个方面值得进一步探讨。
参考文献:
[1]方雷,石有总,谢晓明.基于实践育人理念的高职特色社团建设与管理机制探究[J].高教论坛,2016,9:74-76.
[2]徐晓,朱巍,顾可平.以科技型社团为依托的高职院校创新型人才培养[J].教育与职业,2016,18:48-50.
[3]张丹香,高全忠,王德信.大学生社团经验对用人单位的影响[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学科版),2011,5:76-78.
[4]丁常文,蒋龙余.浅论高职学生社团活动与学生职业素养的培养[J].职业教育研究,2009,4:24-25.
基金项目:安徽省高等职业教育创新发展行动计划(2015-2018年)。
任务序号:RW—(64)创新型人才培养背景下的高职院校学生社团建设。
作者简介:徐晓婧(1978-)女,安徽金寨,副教授,硕士,思想政治教育的教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