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亚楠
摘要: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最直接的学习动力。在小学体育教学过程 中根据学生好动、好奇、好胜等特点。注重课内外结合,采用兴趣化的教学方法 和多样化的教学手段,精心设计课堂教学,互换角色搞“活”课堂;是激发学生体 育兴趣提高小学体育课堂教学有效性的重要因素。
关键词:小学体育;兴趣培养;课堂有效性;氛围营造
一、注重课内外结合,培养学生体育兴趣
1.良好的兴趣是主动学习的内驱动力。新课伊始是学生精力最集中,最能够有 效调动和发挥作用的时候,也是求知欲最迫切的时候,作为体育教师要使一堂课 能够得到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使课堂教学取得实效,抓住课前的这一时机非常 重要。在体育课的课前准备抓住这一环节,给学生设计有趣味性、竞争性、刺激 性的游戏,让学生通过游戏活动来激发对体育课的兴趣。教学时教师要结合儿童 生理、心理特征,爱玩、好动,好胜的特点,发挥小学体育活动优势,做倒课内 外结合,让学生在课内学习和课外玩耍的过程中提高对体育知识的认识。在带有 游戏性的活动中不断掌握体育技能,实现校外“玩”为校内“教”服务。例如,学生 喜欢对着水面丢石头。教师在教学生投掷垒球时,就可以划出一定范围当作池塘,告诉学生小垒球就是你们要丢的石头,看谁投得远。教师可叫学生按不同的姿势 投,让学生观察姿势比较正确的同学为什么投得远?让他们调整姿势再投。课后,学生在投掷东西时都按此方法投,学生又把课堂上学习的投掷技术迁移到校外。
2.创设趣味性的教学情境。在教学中,教师应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为学生创设趣味性的教学情境,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创设 形象具体的教学情境,使学生获得具象的体验,寓教学活动于具体 形象的情境中,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 性。实践证明,在小学体育教学中运用情境教学法是有效的、可行 的。例如,教学跳绳。教学时,笔者先讲解和示范跳绳的动作要领,然后让学生练习 5 分钟。接着,笔者让学生谈谈自己的练习体会,向同学们讲解自己是如何跳绳的,交流怎样才能跳得更好、更快、更久。当学生掌握了一定的跳绳技巧之后,笔者创设了“喜羊羊与 灰太狼比赛‘闯关”的情境,并提议学生们模仿喜羊羊与灰太狼,进行“闯关”比赛,这一提议得到了全体学生的响应。笔者将学生 分成几个小组,把活动场地划分为若干个区域,要求学生在不同的活动区域中要使用不同的跳绳方法(如向前甩绳、向后甩绳、单脚 跳、双脚跳、单双脚互换等)进行“闯关”。这样教学,把跳绳技 巧训练变成了趣味竞技游戏,既使学生体会到了跳绳的乐趣,又实 现了技能的培养,很好地落实了教学任务,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效率。
二、体育教师的专业知識和业务水平,是其教学最起码、最不可少的条件。
没有专业知识和业务水平,是很难胜任自己所担负的职责。如今我们体育教师普遍存在一种所谓的“惰性”,变的爱抱怨,对工作不再那么有激情,更何况给自己充电,这样导致教学没有创新,学生不爱上其体育课等等,根本无法顺应课程改革。本课执教郭老师,其基本功扎实,专业素质好,有较强的亲和力,语言儿童化,不但动作示范规范,而且舞蹈动作优美,给人一种美的享受。
三、精心设计课堂教学,激发体育训练兴趣
好的开头是成功的一半,教学时精心设计课前“导入”,是激发学习兴趣的重 要环节。精彩的课堂导入不仅能很快地集中学生的注意力,而且还会把学习当成 一种乐趣,促使教学任务顺利完成。所以教师要结合小学生的心理特点,精心设 计好导入,一开始就让课堂教学充满趣味性,让学生兴趣盎然,产生激烈的欲望,从而使学生在愉快的心情中积极主动地跨进对新知识的学习和探究过程中。
1.积极开发利用体育课程资源是顺利实施新课程的重要保障,是实现“身、心、社”整体健康目标的基础,是创新编写教材的前提。在我们的周围存在着丰富的体育课程资源,它们以各种形式呈现出来,是课程改革取得成功的广泛支撑。一物多用,是解决器材品种少的好办法,这就需要我们体育教师开放思维,充分发挥创造力和想象力去挖掘体育器械的一物多用。如:小木棍、报纸、蛇皮袋等等。我想只要我们有热心、有爱心,相信我们不再为体育器材的贫乏而伤脑筋了,而我们的体育课也将变的丰富多彩。
2.教学中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充分发挥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的潜能。给学生合作探究的空间,也就是给学生留下一个弹性时空,让学生主动去学习。比如在主体内容“竹竿舞”中,通过拿竿、打竿、跳竿,单人、双人、多人的练习方法,同时结合简单明了的口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乐于参与。又如本课教者在“换物接力”游戏活动中,不直接将跑道画好,而是让学生利用手中的竹竿摆跑道,建立跑道的概念。
3.抓好常规教学,养成良好体育课堂常规。我国教育家陈鹤琴先生说过“习惯养得好,终生受其益,习惯养不好,终生受其累”。为了学生的健康成长和终身幸福,教师需要重视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作为我们体育工作者更不容勿视体育课堂习惯的养成,我们体育课大多在室外开展,习惯不好,存在很多不利因素。体育课堂常规,要真正落实到课堂上去,不是一朝一夕的功夫能做到的,需要老师付出很多的心血,从课堂中的点滴做起。从郭老师这节课中,看出她所任班级体育课堂习惯非常好,队伍调动井然有序。而我们有些体育工作者因为不注重常规教学,导致整个课堂闹哄哄,甚至发生一些不安全事故。
四、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
良好的教学氛围的营造是以和谐的师生关系为基础的,教师只有与学生建立一种民主、和谐、合作的新型关系,才能营造出生动活泼的教学氛围。因此教学中教师应多参与学生的活动,与学生一同游戏,共同探讨,走近学生,这样师生关系亲密,情感交融,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能得到有效的发挥。本课中郭老师表扬手法多样,如:大拇指送给他、给他点赞、大苹果送给你等等,以及老师的适时参与,拉近了师生之间的距离,营造了轻松的学习环境,融洽了师生关系。使得我们听课者也想参与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