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教育现代化起点及其实现路径

2018-09-03 08:52连晓庆
职业教育研究 2018年6期
关键词:起点职业教育现代化

连晓庆

摘要:职业教育现代化起点是实现职业教育现代化的基础。通过对职业教育现代化的历史起点和逻辑起点的论述,并借助案例分析,提出了职业教育现代化起点的三个影响因素,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实现职业教育现代化起点的路径:构建与区域内产业人才需求相协调的专业结构,建立与产业发展相契合的专业动态调整机制和培育以提升专业内涵为核心的区域文化特色专业。

关键词:职业教育;现代化;起点;路径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727(2018)06-0024-06

职业教育现代化是教育现代化的一种重要类型,其实现程度直接关乎整个教育现代化实现的进程。从政策层面看,《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明确提出“高等职业教育在我国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程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也明确提出“到2020年,形成适应经济发展方式和产业结构调整要求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这是国家对职业教育实现现代化的政策规定。从学术研究层面上,关于职业教育现代化的研究始终处于白热化程度,涉及到职业教育现代化的维度[1]、职业教育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框架[2],职业教育现代化发展评价指标[3]等内容,这些研究对我国职业教育现代化的顺利实现提供了有价值的理论基础。但不难看出,现有研究主要强调职业教育现代化的过程和结果的影响因素,较少从职业教育现代化起点进行探讨。现代化是一个过程,这一过程又包含其自身的起点。因此,职业教育现代化起点是什么,实现职業教育现代化起点的影响因素是什么,以及如何构建职业教育现代化起点的实现路径,成为一个重要的学术议题。

一、职业教育现代化起点解读

职业教育现代化是适应政治、经济、技术、文化、社会发展要求,使传统职业教育日益转化为当代世界先进水平、体现本国(区域)特色的职业教育[4]。作为与区域经济联系最为密切的一种教育类型,地区的产业结构现状是职业教育现代化的环境条件,也是职业教育现代化的起点[5],直接影响着职业教育现代化的实现程度。

(一)职业教育现代化的历史起点

职业教育现代化历史起点直接表征为一国的工业化发展历程。18世纪英国的工业革命被视为开启了世界现代化的序幕,也是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转化的里程碑。工业化的发展历程可谓是机器与人的劳动形式较量的过程。英国工业革命前,手工业工人是整个国家产业发展的主要动力,体现在教育上最直接表现为“师徒制”模式,这种“一带一”或“一带多”的教育模式直接传授生产过程所需的技术经验、手段、方式和内容,并无过多涉及专业性的生产知识,手工业者日常的工作过程便是学习过程。每一次工业革命的发生都是对人的劳动形式进行重构的过程,最典型的属福特汽车公司的生产活动,第二次工业革命中工人只需要在工作台前生产汽车,第三次工业革命后,部分工人已经从工作台脱离,只需要看着显示器,而第四次工业革命后工人则需要具备更专业化的知识进行生产。

根据丹尼尔的观点,工业社会可以分为前工业社会、工业社会和后工业社会,其特征分别为以轻工业为主、以重工业为主和以第三产业为主。工业革命发生后,机器生产开始逐渐取代手工生产,世界范围内逐渐进入工业社会,工业社会的三种形态与工业革命之前相比,机器在逐渐取代人的劳动过程中,相应地对产业工人也提出了新的挑战,此时产业工人的关键技能是如何 “使用机器”。映射到教育模式上,急需对大量一线的产业工人进行与机器化生产相关的专业知识的培训,在这样的历史条件下,职业教育类学校应运而生,并根据机器化生产的特点开设专门的专业,用于培养机器化生产产业所需的技术技能型人才。

(二)职业教育现代化的逻辑起点

工业化进程中发生的产业结构变化导致的职业教育学校专业结构的变化是职业教育现代化的逻辑起点。究此原因,一方面,一国经济的迅速发展直接体现为内部产业结构的变化,而产业结构的变化必然会使得社会各行业对人才的需求产生倒逼态势,具体体现在人才的规格、类型和层次上;尤其是面对当前产业结构的转型和升级,产业的技术含量不断增强,相应的对人才的需求也产生了新的挑战。另一方面,职业教育作为与区域经济联系最为密切的一种教育形式,其主动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通过优化专业结构来实现,职业院校的专业设置与区域内产业结构的吻合程度是职业教育生命力的直接体现,专业成为职业院校办学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对接点,产业则成为职业院校专业开设的基础。

以天津中德应用技术大学为例。该校紧密对接天津市航空航天产业发展优势,开设了包括飞行器制造技术、航空电子设备维修、航天器制造技术在内的5个专业,为天津市航空航天相关行业和企业输送了大批高技能技术型人才。

相关研究也表明,对接经济产业发展是职业教育内部治理的先导内容,通过调整专业设置结构、深化专业内涵建设,形成支撑产业发展的各级各类职业教育专业体系[6]。因此根据产业设置专业是办好职业教育的原则,而专业对接产业是职业院校发展的重中之重。正如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反思教育:向全球共同利益的理念转变?》一书中所言“仅靠教育无法解决失业问题,主要反思主流经济发展模式,也可以借此机会反思教育与工作领域之间的关系”。主流经济发展模式最直接的体现便是产业的发展特征,在此基础上构建与产业相关的专业结构是解决教育问题的一个重要源头。

二、职业教育现代化起点的影响因素

本部分主要采用案例分析形式对职业教育现代化起点的影响因素进行剖析。由于不同地区的不同发展阶段具有不同的职业教育现代化[7],需要选择具有典型的代表性案例作为佐证。天津作为国家现代职业教育改革创新示范区,其职业教育现代化起点的影响因素具有一定程度的普适性,本次案例的分析对象为天津市的25所高职院校,通过实地调研和网上资料收集相结合的形式,归纳出影响职业教育起点现代化实现的因素。

(一)专业设置数量与产业所需人才之间的供求矛盾

结构失衡是指教育供给结构与教学需求结构的失衡,其实质是教育供给与社会经济发展需求不相适应,教育供求结构失衡一方面表现为某一层次或某一专业的教育供给短缺与过剩同时存在。以《普通高等学校高等职业教育专科(专业)目录(2015年)》为依据,对天津市25所高职院校的专业设置情况进行整理分析后发现,天津市高职院校专业设置覆盖了18个大类,共设置了218个专业,覆盖全部747个专业的29.18%(见下页表1)。根据设置专业大类的专业点数情况,按照数量居多的原则,排在前5位的分别为电子信息大类、财经商贸大类、装備制造大类、土木建筑大类和文化艺术大类,其专业点数比例分别为12.34%、12.33%、10.96%、8.9%和8.9%。

如果以25所院校数量为整体进行计算,开设财经商贸大类、电子信息大类、装备制造大类和土木建筑大类的院校占比分别为76%、72%、60%和56%,开设此四类专业大类院校的重复性很高,如表2所示。

如果更进一步深入分析内部详细的专业设置,如会计、物流管理、电子商务、计算机网络技术、软件技术等专业重复比例很高。而相关研究却表明,“专业设置盲目、同质同构现象严重、重复率高”等问题在高职院校中普遍存在,特别是一些经管类专业,如会计和电子商务。同时,在《2016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中也明确显示工程监理和建筑工程管理专业是失业量较大,就业率、薪资和就业满意度较低的“红牌”专业。同类专业设置数量越多,产生专业生源过剩的风险性就越大,这将会导致专业设置和产业人才需求之间突出的供求矛盾,对本区域内所需此类人才的产业将会存在“供过于求”的风险。

(二)专业设置类别与地区产业结构衔接不足

根据表1数据,25所高职院校专业大类设置与天津市三次产业相对应的比例分别为0.68%,36.33%和62.99%,同时查阅2016年《天津市统计年鉴》,该地区三次产业生产总值构成比例分别为1.3%,46.5%和52.2%(见表3)。比较分析这两组数据不难发现,与第一产业相关的专业大类设置比例明显和其生产总值比例不相协调,第一产业生产总值约高于与此相应的专业设置比例的1倍。与第二产业相关的专业大类设置和与第三产业相关的专业设置大类二者与相对应的产业生产总值比例相差约10个百分点,也存在一定的不协调性。

同样参照《2016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2015届高职高专各专业大类的就业率中,与第一产业相对应的农林牧渔类专业学生的就业率为90.4%,与第三产业相关的艺术设计传媒大类为90.2%,医药卫生大类为90.1%,旅游大类为89.8%,与第二产业相关的资源开发与测绘大类为87%;而连续两届成为红牌专业的分别是法律事务和语文教育。由此可知,虽然第一产业的生产总值构成比例明显低于二、三次产业,但是其就业率却发展良好,而高职院校中此类专业的专业比例设置较低,并不能很好的满足该区域对此类人才的需求。同样,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中仅有少数的几个专业就业率态势良好,但与第一产业不同的是,除了文化艺术大类的专业点数比例较高之外,其余的医药卫生大类、旅游大类分别和资源环境与安全大类其专业点数分别为2.05%、7.53%和6.16%,专业设置情况明显和当前的区域产业发展之间也存在一定的不相适应,该地区三次产业结构与相对应的专业结构呈现出明显的脱节。

(三)专业建设内涵未有效彰显区域产业特色

职业院校内涵建设的核心是专业化建设,而专业内涵的建设又是专业建设的重中之重[8]。专业作为职业院校人才培养的基本单元,其内涵建设直接表征为该专业与产业的对接程度,即能在多大程度上体现产业(行业)特色和优势。通过对天津市高职院校具体专业设置的分析,发现其在专业建设内涵上主要存在两方面的不足。

其一,未能根据区域产业化特色建构自身的行业特色专业。在对25所高职院校218个专业进行分析发现,绝大多数职业院校的专业设置数量和某一大类内部的专业设置数量过多,这就很难使其产生具有产业化特色的行业特色专业。原因在于,当一个学校的专业数量过多时,在资源的配置上必将产生一种“面面俱到”的态势,而在资源有限的情况下,院校很难就某一个专业进行深入的扶持和发展,也就很难产生特色化专业。其二,未能根据行业特色强化自身的品牌专业。25所被分析的职业院校中,一部分具有很深厚的行业背景,这些院校的发展也得益于隶属行业多年来的资源支撑。但是在分析过程中发现,虽然这些院校开设的很大一部分专业具有其所隶属的行业特色,但其发展水平都在一条平衡线上,真正凸显行业品牌的专业却少之又少,这在一定程度上大大削弱了其服务行业发展的能力,从而影响其培养人才的质量和水平。正如有学者提到的“高职专业林立、种类繁多、而真正具有市场竞争力的特色专业、品牌专业、产业支柱专业却十分匮乏,导致了高职人才供给与劳动力市场需求呈现出倒挂和错位现象”[9]。

三、职业教育现代化起点的现实路径

职业教育现代化起点路径的构建必须要回归到起点本身的含义,从根本上构建出一条适合我国国情的、具有区域特征的现实路径。为此,需要同时考虑区域特征和区域内产业结构发展情况,以此作为实现职业教育现代化起点的路径依据。

(一)构建与区域内产业人才需求相协调的专业结构

当前,我国区域经济发展呈现出不平衡、不协调的特征,这就要求在分析其内部产业结构时必须考虑到区域发展现状,同时,区域内产业的不同类型和不同发展阶段决定了其在人才需求上呈现出的规格和数量上的差异。人才规格是指培养对象所需具备的劳动素质、身心素质、能力素质和知识素质的基本要求和规定,折射到学校层面指学校为适应社会的多样性需求而制定的各种人才规格[10],这种人才规格的差异直接体现在专业设置的结构和类型上。由高等教育供求理论可知,专业建设与人才需求二者之间的关系实质为人才的供求关系,作为与区域经济发展最密切的一种教育类型,区域内的产业结构是职业院校专业设置的重要基础,同时,职业院校的人才供给规格和数量也直接影响该区域内产业的发展程度,只有当区域内职业院校的专业所培养的人才能够满足该区域内的产业需求时,此时职业教育和产业之间呈现出平衡状态。

如果职业院校所培养的人才没有达到企业所需的人才标准,所培养的人才不能发挥应有的职能,将会产生供给失衡的情况。因此,作为区域内的职业院校,一方面需要清晰准确定位所在区域的产业结构及其发展状况,明晰不同企业对人才规格和数量的需求程度;另一方面,在进行专业设置时势必要对该区域内所需技术技能型人才的产业、企业的人才需求状况在深度调研的基础上进行科学预测,既明晰本区域内不同类型企业所需的人才层次和数量,同时深度把握企业对不同专业类型的人才需求情况,在此基础上根据本职业院校实际制定出一套合理的人才培养方案,以使人才供求关系处于一种稳定的发展态势。以天津中德应用技术大学为例,面对京津冀一体化的发展态势,三地的产业结构也面临着相应地调整,为此,该校认真组织专业团队教师深入走访三地企业,在三地未来产业结构定位的基础上,梳理出了未来不同产业所需的人才规格和数量,而后在2017年进行了专业设置大调整,使其培养的人才能够有效满足三地产业需求,以求达到区域内人力资源的最优化配置,实现职业教育人才有效供给与产业有效需求之间的供求平衡。

(二)建立与产业发展相契合的专业动态调整机制

产业转型升级与高职院校专业建设之间存在一种互利共生的关系[11],区域产业布局是高职院校专业设置的基本依据,高职院校必须以满足产业发展需求的程度作为衡量其专业价值的标准[12]。随着当前我国进入产业转型升级的关键期,不同地区产业的发展趋势呈现出不一样的特征,这就要求该地区的职业院校必须要紧跟区域内产业的发展态势适时进行专业的动态调整。专业动态调整的实质是稀缺办学资源的分配与人才供需矛盾的解决[13],贯穿其中的核心为专业自身所包含的知识生成性的价值,正如伯顿·克拉克所言,专业通过知识领域实现专业化,是人类对已有知识范畴的一种组织和管理状态,其内在结构具有相对稳定性[14]。

为此,职业院校在进行专业动态调整时必须要关注专业所产生知识的价值。其一,势必要根据该区域整个产业结构的变化趋势,按照三次产业在整个区域经济中的比重,适当增减相关专业大类。如在一些已经呈现出“三二一”产业结构的区域,本区域内的职业院校可以适时增加与第三产业相关的专业大类的建设,减少与第二和第一产业相关的专业大类,实现知识的广度生产。其二,由于产业的转型升级也包括产业内的升级,为此区域内的职业院校还需要对三次产业内部的行业发展趋势进行有效预测,根据不同产业内行业的发展趋势进行专业的增设、淘汰和改造,特别是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企业对人才的需求能力呈现出多样化的特征,这就要求职业院校在进行专业调整时考虑到交叉专业的建设,通过构建专业群,加强专业之间的内在联系,实现知识的深度生产。天津中德应用技术大学在深刻把握京津冀三地产业发展态势的基础上,结合自身专业优势对原有的传统专业进行了深度大调整,并根据京津冀地区特别是地区产业结构调整和提升的新特点,成立了智能制造学院,同时紧密结合产业转型特点,开设了智能控制技术专业。根据产业发展适时进行专业动态调整,对于提升职业院校办学质量、有效分配办学资源、进行知识的深层次生产具有重要的现实价值。

(三)培育以提升专业建设内涵为核心的区域文化特色专业

产业的高度集聚是经济发展的重要趋势,高职院校在专业建设上須树立鲜明的产业特色[7],这种产业特色直接体现为职业院校的品牌专业,是职业院校保持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提升消费者对品牌的依恋是持续获得消费者品牌忠诚的重要途径,这一经济学观点同样适用于职业院校的人才培养,经济学家张五常曾言“学生是学校生产的产品”,而这一产品功能的体现即是学生在学校通过特定专业获取的知识和能力,要想使消费者企业能够对这一产品产生持续的忠诚,职业院校的专业设置就必须以区域产业文化为基准形成自己的品牌效应。

以区域文化为根本构建自身的特色专业就需要职业院校在明确自身学校定位的基础上,明晰区域内特色产业、主导产业及优势产业的发展状况。其一,职业院校自身需要以该区域内的其他职业院校为参照,分析其专业优势、劣势与品牌和特色,在此基础上做好自身的SWOT分析,走差异化发展道路,做大、做强、做好拥有自身独特优势和发展前景的品牌化特色专业,以培养区别于其他职业院校的技术技能型人才。其二,由于各地的区域主导产业不尽相同,职业院校在构建相应的品牌专业时,一定要以所在区域的主导产业为根本,同时还要考虑自身院校专业建设基础,形成一批有区域文化特色的品牌专业。其三,对于一些行业类职业院校,需要针对自身专业结构特点,使专业结构始终体现行业的最新发展方向和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在不断适应、引领、总结行业对专业人才知识层面需求的基础上进行品牌专业建设。在竞争压力不断增加的情况下,职业院校要想走出自己的路子唯有发展自身特色,以特色突围,形成高标准、高水平、高质量的“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新”的专业发展格局,只有这样才能够真正达到提升内涵发展的目标。

参考文献:

[1]李俊.论职业教育中的利益与权利均衡——浅析职业教育现代化的社会维度[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13,34(2):96-100.

[2][6]蓝洁.职业教育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框架[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4(20): 9-13.

[3]杨延.职业教育现代化发展评价指标的研究[J].职教论坛,2005(6):14-16.

[4]曹晔.职业教育现代化及其实现路径[J].职业技术教育,2017,38(28):8-12.

[5][7]庄西真.职业教育现代化:起点和重点[J].江苏教育[J].2017(6):26-30.

[8]Martina D. Ski11s and Occupational Attainment: a Comparative Study of Germany. Denmark and the UK. Work[J].Employment and Society, 2008,1(22).

[9]赵晓妮.高职院校专业建设的现实之囿与治理之道——基于产业转型升级视角[J].教育探索,2016(10):34-39.

[10]邱磊,赵磊,管大为.再认识和思考高等职业教育人才规格与培养目标的定位[J].成人教育,2018(1):73-77.

[11]周鸣阳.产业调整视阈下高职教育专业结构优化的路径研究——以浙江省为例[J].中国高教研究,2012 (4):97-100.

[12]徐莉亚.职业教育专业设置与产业结构适应性分析[J].教育与职业,2016(3):5-8.

[13]田贤鹏.高校学科专业动态调整中的市场调节失灵及其矫正[J].教育发展研究,2017(21):16-23.

[14](美)伯顿·克拉克.高等教育系统——学术组织的跨国研究[M].王承绪,等,译.杭州:杭州大学出版社,1994:34.

(责任编辑:张维佳)

猜你喜欢
起点职业教育现代化
谱写“强富美高”新江苏的现代化新篇章
基本实现现代化需要补足哪些短板?
六月·起点
“动能教育”模式下的工匠人才培养路径研究
论七年一贯制体系下本科学科建设中职业教育的重要性
刍议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的有效性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PLC应用技术》课程教学中的应用
我的女巫朋友
疯狂迷宫大作战
现代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