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娟
万事开头难,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写作亦是如此,文章的开头要有计划、要讲技巧。人教版语文教材收录的文章多是经过时间检验的经典,其精彩开头值得我们学习借鉴。这里,我们一起走进熟悉的高中语文课本,共同探讨名家名作开头之精彩,汲取写作之经验。
一、开门见山
直截了当、不拐弯抹角表达写作的意图或思想,这是课文最常用的开头方式。作者一般用较少的笔墨对文章进行交代,或交代话题,或交代时间,或交代全文主题思想。这样的例子在人教版的课文中比比皆是。如《烛之武退秦师》,“晋侯、秦伯围郑,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晋军函陵,秦军氾南。”寥寥数语,既交代了秦晋围郑的原因,又交代了郑国面临的危机,还交代了秦晋分地驻扎为烛之武劝退秦师提供了便利条件。《荆轲刺秦王》的开头也与《烛之武退秦师》的开头一样有着异曲同工之妙,短短数十字交代了燕国面临大敌来犯的凶险处境。又如苏洵《六国论》“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以及《伶官传序》“呜呼!盛衰之理,虽曰天命,豈非人事”。
结尾要如撞钟,余韵悠长;开头,要如爆竹,干脆利落。写作时,应该尝试以这种开门见山的磅礴之势起笔,语言要干脆利索,不纠缠不清,不絮絮叨叨,亦无故弄玄虚。要突兀矫健,要一针见血,才能扣人心弦,引人入胜,不必兜圈子,不必说套话。
二、文采奕奕
古人云:“情欲信,辞欲巧。”“志非言不形,言非文不彰。”“美则爱,爱则传焉。”这些都在说同一个问题,即文章要有文采。开头也不例外,文采是成就凤头的重要手段之一。文采具体表现为声音美、色彩美、简洁美等方面。语言有了声音美,读起来顺口,听起来悦耳,记起来容易,能更好地表达思想情感,使文章便于流传。《兰亭集序》《赤壁赋》《蜀道难》都体现了这一特点。《兰亭集序》、《赤壁赋》采用了以四言为主体间以杂言的表达方式,《蜀道难》则以七言为主,间以其他短句,因此,读起来也是参差错落、音节匀称、音韵和谐,如行云流水、一气贯注,给人留下深刻印象。
色彩美,主要是运用色彩词来描绘物象,通过联想,在人们视觉想象中所产生的美感。徐志摩的《再别康桥》就是色彩美、绘画美和建筑美三为一体的佳作。开头体现这一效果的还有罗森塔尔的《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从某种意义上说,在布热金卡,最可怕的事情是这里居然阳光明媚温暖,一行行白杨树婆娑起舞,在大门附近的草地上,还有儿童在追逐游戏。”这里“阳光明媚温暖”、“白杨树”、“绿草地”、脸绽放如花笑容的儿童构成了一幅明艳的充满了温暖、希望和幸福的美景。但,这里是奥斯维辛集中营,这里曾经是人间地狱,因此,这些幸福明艳的色彩与后文集中营的阴冷绝望形成了鲜明强烈的对比,使人印象深刻,留下刻骨铭心的记忆。
结构美,内容简洁、纯净、精炼,没有废话。欧阳修的《醉翁亭记》“原稿,初说滁州四面有山,凡数十字,末后改定,只曰:‘环滁皆山也五字而已”。语言干净利落,表现力却更强了。再如:荀子《劝学》“学不可以已”。陆蠡《囚绿记》“这是去年夏天的事”。富尔格姆《信条》“下边是我的信条”。均简明、精炼,都体现了“意则期多,字惟求少”的原则,语言既简省经济又内涵丰富,容易记忆,给人以美感。
三、设置悬念
激活读者“紧张与期待的心情”,吸引读者的阅读兴趣。如梁实秋《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开头便说:“梁任公晚年不谈政治,专心学术。”我们了解梁启超更多的是通过一系列的政治事件,但一个处于政治漩涡中心的风云人物到了晚年却不谈政治,这就会激起我们的阅读兴趣,想一探究竟,这才认识了一个处于政治权利中心之外的专心学术的梁启超。
四、伏笔和照应
教材中不少经典文章前有伏笔后必照应。伏笔多设置于故事发生前,往往对即将登场的人物或事件进行暗示性的描述,他的出现常常令文章情节起伏跌宕、丰富多姿;当故事发展到某一时刻再辅以“响应”。两者相互配合、遥相呼应,使得整篇文章峰回路转,令读者不断感悟意外,惊喜连连。
“草蛇灰线,伏脉千里。”最明显的莫过于《林黛玉进贾府》开头:“因此步步留心,时时在意,不肯轻易多说一句话,多行一步路,惟恐被人耻笑了他去。”此后,林黛玉答话得体,度次而坐以及种种“入乡随俗”无不照应这一段话。
五、说故事、引名言
诉说故事、引用名家名言,以其丰富的情感、生动的情节迎合学生以形象思维为主的心理特点,有利于创设学习情境,进而凝聚情感、烘托氛围。另一方面,故事、名言蕴含着充沛的语言知识,适应学生学习语言的认知特点,能够增加写作素材和技巧,进而激发写作兴趣并成为写作动机的强劲动力。如巴金的《小狗包弟》开头就讲了一个“艺术家与狗的故事”,起到了为下文包弟故事做铺垫、引起下文的作用。同时也给全文定下了伤痛的感情基调,并与包弟故事形成对照。
文无定法,文亦有定法,希望以上浅见能对大家有些帮助,让你写下一个好的作文开头。
作者单位:安徽省明光市第三中学(239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