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兴铸管新疆有限公司,新疆 和静 841300)
新兴铸管新疆有限公司球团生产线采用¢4*30米回转窑煅烧球团矿,设计产能1800吨/天。自2011年11月投产以来,回转窑结圈频繁每月进行清理窑皮,产能维持在2200吨/左右,能耗较高,质量不稳定。通过几年的工艺摸索、装备改造,产能提高至2600吨/天,结圈周期达到6个月以上,质量较为稳定,有效降低了球团矿费用。
生产过程中工艺操作不当:喂料量不稳定忽大忽小,造成回转窑温度难以控制;生球干燥效果差,生球爆裂,粉料较多进入回转窑容易结圈;产能过高,为保全质量,回转窑燃烧器温度控制过高,氧化铁与物料中的杂质硅进行反应形成液相,粘附物料进行结圈。
工艺装备设计不合理:燃烧器火焰不易调整局部高温,造成回转窑结圈;燃烧器设计安装存在缺陷,火焰栽头直接对准物料煅烧;回转窑窑尾通风不畅。
改造前燃烧器系统设备及工艺情况:燃烧器原设计为6通道燃气烧嘴,在生产使用过程中煤气供气时有不稳定现象,与煤粉混合煅烧时,火焰难以控制;火焰发散无力,调节旋流风、直流风效果不明显;回转窑内易产生局部高温,造成窑皮结圈现象严重;火焰发散后容易对耐火材料进行冲刷,造成耐火材料使用周期缩短;球团矿质量不稳定合格率偏低等;工艺能耗较高。
燃烧器改造方案:根据产能提高至2800吨/天所需风、煤、气量由长沙冶金设计院进行设计燃烧器;燃烧器中心安装位置与窑中心线一致,打破以往常规燃烧器安装偏向料面方式;改造提高助燃风机放量、风压。
改造后的效果:改造后现场实际使用效果较好,燃烧器火焰形状明显便于控制操作;回转窑内高温区明显延长,避免火焰集中高温;回转窑结圈现象基本可控;能耗有效降低。
改造前装备情况及工艺情况:回转窑窑尾缩口是回转窑工艺控制重要点,缩口直径尺寸的大小直接影响工艺生产,原设计尺寸为¢2.7m;回转窑内通风不畅,火焰短局部容易产生高温,回转窑容易产生节圈现象;窑尾溜槽堆积物料较多,在高温情况下两侧的耐材上容易粘接粉料,影响回转窑通风。
改造方案:为提高球团矿产能,需提高回转窑通风情况,制约回转窑通风关键在于窑尾缩口,通过几年的探索及试验,将回转窑窑尾缩口定在2.8m,既能满足提高产能需求,又能确保现场装备正常使用;窑尾溜槽深入回转窑内的尺寸在窑尾不漏料的情况下尽量缩短,靠近窑尾缩口;溜槽上砌筑的耐材厚度尽量缩小,可有效提高通风效果。
改造后的效果:回转窑内通风情况明显提高;火焰形状拉长,避免集中高温区;窑头二次风利用明显提高;质量明显提高。
燃烧器工艺控制:每班对燃烧器火焰长度进行调整2次,有利于控制回转窑窑皮的增长,避免长时间某个部位产生高温助长窑皮而形成节圈现象;燃烧器火焰高温区温度由原来的1200度,降低到1100度。
造球生球控制:造球工艺优化,对球盘倾角、转速、给料量、加水点、给料垫、皂土配比进行实验,调节加水点和给料点,增大球盘倾角、转速、给料量参数,降低皂土配比,优化造球工艺。
加水装置改造,根据造球原则“滴水成球、雾水长大、无水压紧”,将给料区的滴水点改到物料落点下方,将水滴从1mm的孔中细化并成线性分布,确保物料一到球盘,就被湿润成球;在长球区采用高压雾化喷头,使母球加速成球;辊筛进行调整,使生球粒度控制在8mm~12mm之间,有利用生球的烘干、氧化及煅烧。
回转窑煅烧过程中的填充率与转速有关,当回转窑的填充率较大,转速较慢的时候,物料在窑内的停留时间长,有利于物料混合以及炽热气流。这些参数直接影响着回转窑内物料运动速度以及煅烧过程。为提高球团矿抗压强度指标,通过现场多年工艺摸索,有意识的降低回转窑转速,适当延长球团矿在回转窑内的煅烧时间,有利于球团矿强度提高质量稳定。
在提高产能确保质量的情况下,需根据现场实际情况摸索自身合适的工艺控制参数。见下表回转窑转速与质量的关系表。
我球团厂通过以上的工艺控制及装备改造,球团回转窑结圈现象明显得到控制;球团矿产能超出设计能力50%;球团矿抗压强度提高10%,能耗降低5%左右;回转窑结圈现象控制在180天以上。
只要在生产实践中不断的创新、研究,解决生产现场实际问题,就能有效解决生产中的瓶颈,为企业的发展提供长足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