阮霄汉
一、民族心理
小说《狼图腾》中,对狼与狗进行了细腻的描写,通过两者的鲜明对比指出农耕民族温顺服从的特性,游牧民族勇猛不屈的精神。狗是豢养的,而且在人类漫长的历史发展中狗已经逐渐被驯化了,在草原民族人民的生活中狗是他们游牧以及狩猎的工具,狗需要绝对服从人类。而狼则截然不同,狼身上具有冒险精神与勇者精神,冒险精神与勇者精神在草原上落地生根一直延续至今。游牧民族同时具有坚强勇敢、不屈不挠的民族精神。
另外,小说《狼图腾》中的蒙古狼形象还是草原记忆的象征,在小说中狼的形象是生态英雄,是草原游牧民族的一种符号象征。在小说中羊象征着懦弱妥协,《狼图腾》中有一段描写说明了这一点。小说中有一个场景是羊群被一条大狼偷袭,绵羊的表现是懦弱的,不敢反抗甚至不敢像山羊那样大声喊叫求救。小说 《狼图腾》通过这段描写表达了草原民族对羊所象征的懦弱妥协精神的不屑,再一次强调了草原民族勇猛不屈的精神。
二、生态意识
草原生态的正常运转不能脱离动物、植物等生物构成的动态平衡。在草原生态的食物链之中狼属于捕猎者,所以狼的地位比较高端。狼在草原上扮演着清洁工的角色,同时还担负着草原防疫的重大责任。特别是当草原上面爆发了严重的自然灾害后,狼会将草原上的尸体处理干净,这样就有效地防止了细菌滋生,防止疫病产生与传播。在漫长的历史发展中草原一直保持纯净,狼有很大的功劳。
另外,狼也是草原衰亡的亲历者与见证者。在小说《狼图腾》中,包顺贵等干部到额仑草原之后,完全不考虑草原情况,按照传统的农耕观念对草原进行开发,之后便导致了一系列灾难降临。如包顺贵为了升官发财,为了利益背弃了自己蒙古人的信仰,不敬畏草原狼。又如,老王头等民工,完全不遵守草原的规矩,偷走狼的冻黄羊,最后导致狼没有食物,只好围攻马群,造成了巨大的损失。草原牧民内部也存在一系列问题,一些人为了利益无所不为。如道尔基家背弃了自己的信仰用爆竹炸狼洞,将草原上的狼逼入绝境。在草原生态中各种生命都是在遵守草原法则的基础上生存竞争,但当人类介入之后,草原动物受到严重的影响,草原生态失衡。《狼图腾》的作者对草原狼的悲惨遭遇进行了描写,发出了沉重的哀叹,同时强烈控诉和谴责了人类破坏草原生态的恶行。
三、民俗文化
传说中腾格里是草原上狼的祖先,能上天入地。草原上有人死亡都会将尸体送至荒野的天葬场。如今草原上生活的人们依旧遵循着传统的唯物主义理论,几乎所有的牧民都认为,生前吃了一辈子草原的肉,死后必须要用天葬的方式还给草原这才算公平。狼图腾已经演变成为草原牧民的一种信仰,这种信仰的强大让绝大部分的牧民都心甘情愿地葬身于狼腹,更希望自己的灵魂能够随着狼群被带上腾格里,所以草原牧民对狼有一种特殊的感情,更是非常之敬畏。
在我国历史上,狼的地位也非常之高,从古至今狼一直都是中原人民闻风丧胆的物种,因此常常将狼与“鬼哭”相联系。狼在嚎叫的时候声音具有穿透力以及渗透力,并且底气充足。在蒙古族的歌曲中,同样拥有较长的拖音以及颤音,这跟狼嚎的韵调非常相似,陈阵猜想这可能是从非常崇拜狼的匈奴人传下来的。图腾代表着这个民族对狼的敬畏与崇拜,一个信奉狼图腾的民族会学习狼的一切,蒙古族的音乐受到了狼嚎的影响。狼烟从古至今对都有着一种警示的意思,同时也包含着战火以及侵略等各种含义,但陈阵并没有发现预想中的狼烟,随之冒出来的只是零零散散的烟雾,真正的狼烟只是徒有虚名罢了。陈阵在思考后认为,之所以人们叫它狼烟,可能是因为狼烟二字本身就具有较强的威慑力,它的实质仅仅是文化符号。因此狼烟的真正含义是在烽火台点燃的警报,与狼粪并没有实际关系。
四、哲学
狼图腾中包含的哲学思想值得我们深思。狼吃掉老鼠、黄羊以及旱獭,避免他们的数量增长过快,对草原产生破坏;狼虽然对人畜都会造成非常严重的伤害,但同时也避免了这些物种在草原上迅速增长。狼一旦遭到人类的肆意捕杀,相反也会间接地影响到草原的生态平衡。草原上居住生活的人们,崇拜狼、敬畏狼,却又与狼搏斗,这是一个关于人性与狼性、人与自然的奇妙小说世界。《狼图腾》中虚实结合的手法也拓展了读者的空间,小狼死后狼旗被大风吹得猎猎飘动,蒙古包中飘出的白烟在小狼身下流淌,小狼好似在腾云驾雾,不断飞舞,充分地表达出了生命意志的飞扬。
除此之外,小说《狼图腾》中还渗透了时空转换的哲学思想,陈阵在放牧的时候想到了几百年前的苏武牧羊,并且感受到苏武牧羊的悲凉与孤独,通过这一段描写感嘆了在万年如一的远古草原面前,人类是多么的渺小。另外,在小说《狼图腾》中描写的每一类动物以及每一个个体都具有自身特色。如小说中描写的那条英雄末路的白毛狼王以及被掏了狼崽的母狼,喂养小狼长大的狗伊勒,还有与小狼英勇搏斗的老兔等。这些动物的形象都描写得十分传神,小说《狼图腾》通过对这些动物的传神描写从空间上呈现了草原传奇的文学景观。
作者单位:山东省菏泽市第一中学(274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