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国芝
摘要:中西方在人际关系方面存在的差异,是人们在跨文化交际过程当中存在诸多曲解、导致交际不顺畅的重要影响因素。通过对中西方在人际关系上的差异进行分析和比较,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彼此的文化取向对人际关系所造成的影响,这有助于我们在跨文化人际交往过程中作出正确的回应,避免产生文化冲突,实现有效沟通。
关键词:跨文化交际 人际关系 中西方对比
中图分类号: C9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8)09-0092-02
在跨文化交往中,人际关系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其重要性随全球化和信息生活的快速发展而日益明显。因此,有必要更加重视对中西人际关系的研究。对中西方人际关系的研究,学者们主要着眼于分析对比两者的文化因素对其产生的影响。
一、人际关系及其制约因素
(一)人际关系
1.人际关系的定义
人际关系是跨文化交际中一个重要的社会环境因素。从字面上看,它指的是个人之间的关系。孔子曰:“人者,仁也。”说明“仁”是做人的基本属性。“仁”这个词是由两个人组成的,其本身就是对人际关系的诠释——人在社会中存在是以他人的存在为前提的。
人际关系的概念是1933年由美国哈佛大学教授梅约提出的。他认为,人际关系是指人与人在彼此交往过程当中形成的心理关系。此概念表明人际关系的远近由人与人相互交往过程中的心理关系的亲密性、融洽性和协调性的程度决定。
2.人际关系的类型
对社会中人际关系的划分大体可分为血缘关系、地缘关系、业缘关系和政治关系。血缘关系不是人们可选择的,而是由出生决定,主要指亲属关系;地缘关系是由人们所处的地理、空间位置决定的,邻里和老乡就属于这种关系;业缘关系是指在工作或职业环境中形成的关系,同事、同学或战友、朋友以及上下级就属于这种关系;政治关系是指政治上的领导与被领导的关系。①(贾玉新,1997)
(二)制約人际关系的因素
文化、社会、心理和地理等因素制约人际关系的产生和发展。
1.文化因素
文化主要包括价值观和一系列的角色规范。中国的传统社会以农业文化为主,且长期受以血缘纽带维系的宗法社会结构影响,这使得中国文化中的人际关系呈等级取向,偏“权势”类型。而西方社会主要以海洋性商业文化为核心,很早就以契约制度代替宗法制度,使西方社会崇尚“一致性”,表现出平等的人际关系。
2.社会因素
社会因素是指某一地区或某一时期内某一群体的心理倾向。不同的社会通过不同的沟通或交际方式影响人际关系。就男女关系而言,传统的中国社会认为“男女有别”,因此有“男女授受不亲”之说,但在西方社会,异性间亲昵接触却是很正常的事情。
3.心理因素
心理因素指交际个体的性格、态度能力等因素。总体说来,西方人较东方人更开放、直率,东方人则较内敛、含蓄。比如在表达喜爱之情的态度上,在西方,人们总是鼓励他人勇敢地表达自己的心意,谚语“吱吱响的轮子才能得到润滑剂”就可以很好地诠释西方人在情感表达上的坦率、开放;相反,在中国,人们在表达自己的情感时,则含蓄、内敛得多。
4.地理因素
地理因素是指一个国家、民族所处的自然环境。自然环境是培育特定文化的“摇篮”,对人际关系的作用也是十分重要的。中国处于幅员辽阔、相对封闭的大陆环境中,中国的社会建立在农业的基础上,农民世世代代在同一个地方生活,除去战争及饥荒,几乎不存在任何的迁徙,这种生活方式决定了中国的人际关系有着农业文化的社会特征,这也能解释这种文化的集体主义特征。而西方受海洋环境的影响,其人际关系承载着海洋文化的商业性特征。
二、中西方人际关系的对比分析
(一)人际关系的文化成因及特点
1.中国社会传统的差序格局及人际关系
任何社会关系都是以传统的社会结构为基础的,人际关系也不例外。传统的中国社会是宗法制社会,看重家庭以及血缘纽带在社会中的作用。宗法制度虽已解体,但父权思想的影响在人际关系的方方面面仍长期存在。作为家庭伦理的延伸——社会伦理,在维护和服务于宗法社会制度的同时,也成为中国社会人际关系的基本规范。“伦”和“理”分别代表社会等级次序以及维持这种等级次序所需要遵从的规则。
第一,服从权威和长辈。
社会学家费孝通(1985)②指出,中国社会是一个差序格局的社会,在人际关系上,服从权威和长辈是维持君臣、父子、兄弟、夫妇、朋友间的关系有序的重要准则,这种上尊下卑秩序的维护,有利于社会关系的协调与稳定。从某种意义上讲,中国传统社会中“礼”的作用相当于西方社会的法律。
第二,严格的等级身份制。
中国文化中,社会是以“家”为单位构成的。家基于血缘关系且强调代际关系间的血缘关系,使辈分位置成为个体社会身份定位的依据。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先赋性”的,这种预先设定的身份形式决定了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内容以及关系从亲戚,熟人到陌生人的差序划分。“关系”越接近亲缘关系的核心,越是积极的情感、合作越多、越亲密;“关系”越远离核心,越消极,合作越少,越疏远。③(杨宜音,1995)同时,社会通过伦理规范规定了不同社会身份地位的行事规范,这种应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的准则可以用来解释有些中国人的“爱面子”“摆架子”现象。依据血缘和亲缘关系来确定社会身份地位,同时根据不同的身份行事,使得中国的人际关系表现出严格的等级身份制的特点。
第三,集体取向和他人取向。
中国人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上崇尚天人合一,这对其力求整体统一的群体取向的思维方式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在此影响下,中国人重视家庭和集体。在集体面前,个人是微不足道的,个人的利益也是可以牺牲的,因此有人认为中国是“无我文化”。
2.西方社会崇尚的平等格局及人际关系
西方社会所处的海洋环境决定了其生存和发展的战略是向外扩张、跨海发展。在其跨海迁徙的过程中,以产权关系为基础的城市契约组织逐渐取代了基于血缘关系的宗法社会组织。这与中国传统的社会格局截然不同,有两个重要标志:
第一,服从权威被民主政治所替代。
在民主的政治环境下,公民通过选举和罢免执政者来参与城邦的政治管理,这深刻影响了其人际关系——“平等”关系大于“权势”关系,不屈从于任何权威。以美国为例,最早的移民塑造了美国的文化,在文化整合的初始阶段,他们强烈地跟君权、神权分离,将可让渡的权利自愿给政府,以代议制来实现自己的权利。
第二,等级身份制被平等意识所替代。
人与人之间的平等使得人们在交往过程中不再“安守故常”,而是以表现个性、展现自我为准则。此时的人际关系主要建立在人际交往的过程中,因此这种关系属于“后天关系”,具有选择性和契约性的特征,个人意志、价值取向、需求和人格等个人因素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与中国人相比,西方人在交往中的关系多是公与私之间的划分,很少注重身份的关系,所以很容易关注关系的内容,也更重视交往的平等。③(杨宜音,1995)
(二)人际关系类型及交际原则差异
研究的角度不同,采用的标准不同,对人际关系分类的结果也不同。本文从跨文化交际的角度,采用黄光国的分类方式,将人际关系分为“工具型”人际关系、“情感型”人际关系和“混合型”人际关系。④(黄光国,1989)
1.中国社会的人际关系类型和原則
受群体主义倾向以及以“和”为贵的影响,中国社会的人际关系属于“情感型”和“混合型”。所谓情感型人际关系,不仅指血缘关系,也包含在血缘关系基础上发展和延伸的亲朋好友的关系。在交际过程中,人们相互依赖,互相满足彼此的需要。混合型人际关系的特点是混合了情感型和工具型人际关系。
2.西方社会的人际关系类型和原则
人们在工具型关系中遵循公平竞争的原则。每个人都应该遵循相同的规则或规范。西方人将人与人之间的互动视为达到某一目标的手段或工具。当这种交往发生时,双方可能彼此并不相互了解,谈不上顾及情面以及他们之间的友谊,仅是公事公办而已。因此,相对于情感型人际关系,工具型关系则较客观、很少掺杂情感因素,具有合理性和直观性,但同时也表现出短暂、不牢固和不稳定的特点。
三、克服跨文化交际障碍的对策
(一)提高跨文化差异的敏感性
每个人都是透过自己的文化镜头来看世界的,我们的文化积淀为我们提供了宝贵的见解,因此,在进行跨文化交流时,重新审视自己的文化价值观、思维方式、态度等,可以帮助我们更自觉地了解不同文化之间的关系,容易找到自己所处地的文化和目标文化之间的差异,进而提高我们对跨文化差异的敏感性。
(二)合理利用文化定势
人际关系是一个中性术语,中西方的人际关系并没有好坏之分。上述的人际关系类型划分对我们了解学习中西方人际关系的差异有一定的帮助,但是,这种分类却不能代表某个文化群体里的所有成员的特点。我们一方面要利用这种文化定势,迅速地了解和学习中西方的差异所在,另一方面也要避免形成刻板印象而忽视文化个性。
(三)提高跨文化交际技能和能力
跨文化交际的技能涉及很多因素。在交流的过程中,我们要学会倾听,破除顽固的自我中心主义,积极促进“移情”⑥,去感受他人的情感,即用正确的语言和非语言符号传达理解和关怀,学会接受差异,在交流的过程中倾听。
四、结语
中西方的人际关系存在很多差异,这些差异是由不同的因素,如不同的价值观、地理差异等造成的。通过对中西方人际关系的特点进行比较分析,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其之间的差异,更加重视对人际交往的深入研究。只有这样,才能找到克服人际交往过程中障碍的最佳途径,为中西人际沟通营造和谐的氛围。
注释:
①贾玉新.跨文化交际学[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7.
②费孝通.乡土中国[M].北京:北京三联书店,1985:17-31.
③杨宜音.试析人际关系分类——兼与黄光国先生商榷[M].社会学研究,1995(5).
④黄光国.人情与面子:中国人的权力游戏[C].台湾学者论中国文化.哈尔滨:黑龙江教育出版社,1989.
⑤5Larry A. Samovar, Richard E. Porter & Edwin R. McDaniel.跨文化传播[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3:292-311.
⑥任裕海.影响跨文化人际关系若干因素探析[M].南京社会科学,2002(8).
责任编辑:刘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