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文化产业发展报告

2018-08-31 06:24赵晓红俞又琪洪亮
新西部 2018年7期
关键词:文化产业云南旅游

赵晓红 俞又琪 洪亮

近年来,云南省积极推进文化强省战略,创新体制机制,坚持市场导向,把云南得天独厚的文化资源转化为文化产业优势,从资源依赖型向创新型转变,从数量型向质量型转变,文化产业发展创造了很多在全国有较大影响的成功经验,被誉为“云南模式”、“云南现象”、“云南经验”。

近年来,云南文化产业保持较快发展,规模进一步壮大,文化产业增加值从2012年的298.97亿元增加到2016年的453.65亿元,其中文化制造业108.91亿元,文化批零业123.61亿元,文化服务业221.13亿元,分别占文化产业增加值的24%、27.2%和48.7%(本论文数据来源于云南省统计局及省文产办每年汇编的《云南文化产业》),占GDP的比重从2012年的2.9%增长到2016年的3.1%,2016年云南文化产业增加值居全国19位、西部第4位,占GDP的比重居全国17位、西部第5位。作为西部省份,文化产业发展成绩突出。

云南文化产业发展取得的成绩

(一)特色文化产业地位凸显,新兴文化产业渐展头角

在文化产业的十大行业中,2016年工艺美术品的生产增加值为117.92亿元,占总增加值的26%,紧随其后的是文化产品生产的辅助生产和新闻出版发行服务,其增加值分别为64.86亿元和51.14亿元,分别占总增加值的14.3%和11.3%,这一数据标志着“金木土石布”特色文化产业依然是云南发展文化产业的重要增长极。具体发展中,各州市以核心文化资源为基础,打造龙头企业、发展特色文化产业,其中120家规模以上民族民间工艺品企业营业收入达421.5亿元,建水紫陶、鹤庆银器、个旧锡器、剑川木雕、开远根雕等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民族民间工艺品年产值均在10亿元以上。此外,文化信息传输服务和文化创意设计服务增长值占比分别为9.7%和9.5%,这两者为文化产业的新兴业态,占比的增长也表现出云南文化产业正努力向高端化、创意化迈进。

(二)文化产业区域发展成绩显著,文化旅游一体化进程推进

2016年云南16个州市中,昆明市以211.35亿元的增加值高居榜首,占昆明地區生产总值的4.92%。此外,保山市、丽江市、西双版纳州、迪庆州的文化产业增长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超过5%,这几个州市同时也是云南旅游产业发展较好地区,在文化及相关产业增加值占比中,省会城市昆明作为云南的文化中心,具备了得天独厚的发展优势,企业数量多,实力强、效益好,人才集中,昆明市的四个主城区:五华区、官渡区、西山区、盘龙区分列前四名,增加值的绝对数分别为:622363.83万元、411142.29万元、357709.58万元、343372.68万元。而在文化及相关产业增加值的比重方面,全省129个县中高居前三位的分别是腾冲市、玉龙县、以及丽江的古城区,所占比重分别为11.81%、10.95%、9.44%,反映出文化以旅游为载体,旅游以文化为灵魂的云南特点。

(三)重点文化企业经济社会效益显著,成为云南文化产业发展的骨干力量

2016年云南重点文化企业数量持续增加,数量为628家,比2015年增加了164家。重点文化企业从业人数达到81424人,比2015年增长了21.7%。重点文化企业营业收入856.28亿元,比2015年增长了66.3%。云南文化、骏宇文博、微想科技、天游科技、黑马软件、客莱谛等6家文化企业在新三板挂牌;在主营业务面临巨大挑战的背景下,云南报业传媒集团、云南出版集团、云南广电网络集团、云南广电传媒集团等四家省属国有文化企业通过内部挖潜,巩固和拓展市场,主动融入和服务国家“一带一路”发展战略,成为云南文化产业发展的中坚力量。

(四)加大招商引资力度,文化产业集聚效益进一步加强

针对十大文化产业业态,省文产办组织各州市开展了重点文化产业、特色文化产业、新兴文化产业的项目征集、筛选、汇总、填报工作,指导做好项目策划和包装,强化招商引资工作。通过全省文产招商引资工作研修班、各级各类文博会、招商引资大会进行广泛宣传和推介;全省正在打造的44个省级文化创意产业园区、22个文化创意和相关产业融合示范基地,已经成为聚集生产要素,带动地方文化产业发展的重要载体,为今后云南文化产业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

(五)加快“走出去”步伐,文化产业品牌效应逐步体现

云南文化产业实现了新闻出版、广播影视、歌舞演艺、民族民间工艺品等全方位“走出去”,以云数传媒公司输出中国DTMB技术标准、昆明新知集团建设华文书局、云南演艺集团打造旅游演艺项目《吴哥的微笑》为代表,云南文化企业成功走向老挝、柬埔寨、缅甸、泰国、斯里兰卡、印度尼西亚等南亚东南亚国家。新知集团已建成柬埔寨金边、老挝万象、马来西亚吉隆坡等9个境外华文书局,总营业面积16万多平方米,员工2200多人。2016年10月13日,习近平总书记和柬埔寨洪森首相共同为金边中国文化中心揭牌,这是国务院批准的全球第一个从中国文化之家升格为中国文化中心的文化传播机构。《吴哥的微笑》在柬埔寨实现驻地商演2300多场,观众上百万人次,收入8000多万元,是我国演艺业在国外定点驻演时间最长的项目。

云南文化产业发展面临的问题

(一)业态分布不均衡,缺乏可持续发展动力

从文化产业行业结构看,2016年,以“金木土石布”为核心的云南工艺美术品产业和文化产品生产的辅助生产是云南文化产业发展的龙头行业,占比分别为26%和14.3%,新闻出版发行业的占比为11.3%,其他产业的增加值均在10%以下,而从全国排名前几位的省市来看,为文化产业增加值贡献最大的行业是文化服务业和文化产品制造业,因此云南文化产业尚未形成十大行业分类齐头并进、多元发展的局面,尤其缺乏一批高科技含量企业或与互联网嫁接产业,可持续发展的动力不足。

(二)重点企业不强,“小、散、弱”现象明显

云南省文化企业小、散、弱现象明显是长期存在的问题。首先是规模小,2016年云南文化及相关产业1.8万家,其中规模以上文化企业628家,占比仅为3.4%,位列全国20位,大幅低于全国平均水平(4.8%);其次是分布散,全省628家规模以上企业昆明市有299家,剩余52.4%的重点企业散落在129个县、120个行业小类;最后是实力弱,重点企业从业人员8万余人,企业营收856.28亿元,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三)地区发展不均,州(市)县(区)差异显著

从州市来看,2016年,昆明市作为中心城市创造了211亿元的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4.92%;丽江市、迪庆市、西双版纳州和保山市分别依托旅游资源和珠宝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均超过5%,总共创造了78亿元增加值;以上五个州市合计实现增加值289亿元,超过全省63.7%,剩下的11个州市包括经济强市曲靖、玉溪等贡献经济总量不足37%。从区县来看,129个县(区、市)呈金字塔状分布,处于塔尖的是腾冲等14个县区市,但是还有91个县区市处于欠发达区间,尤其是怒江州福贡县、文山市麻栗坡县的增加值不足700万元,地区差距极为明显。

(四)科技创新投入不够,资本表现不够活跃

2016年云南628家规模以上文化企业全年研发创新支出为零,反映出文化企业科技实力薄弱、创新能力不强,不能为云南文化产业可持续发展提供有效支撑。2015-2016年规模以上文化企业中发生较大幅度资产变动的仅有77家,占14.2%,资本力量发挥不足,依靠平稳发展实现弯道超车的可能性极低,其中文化企业资产负债率总体稳健,高风险和低融资文化企业并存,56%的文化企业资产负债率处于稳健水平,金融手段对云南文化产业的助推不足。

云南文化产业发展对策建议

(一)促进业态结构优化,明确发展重点

——传统文化产业。对标国家统计局分类,立足云南文化产业基础有一定发展的产业门类,推进新闻出版发行服务业、广播电视电影服务业、文化休闲娱乐服务业、文化信息传输服务业、文化创意设计服务业发展。把握以 “四新”(新技术、新产品、新业态、新模式)为代表的产业信息化发展趋势,通过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虚拟(增强)现实、人工智能等共性技术运用,引导传统文化企业转型升级。

——特色文化产业。推进以“金木土石布”为代表的工艺美术品业发展。加强科技攻关、技术改造,做到艺术审美和生活实用、传统元素与创意创新;着力构建“文创企业+非遗传承人”“公司+农户”“设计师+工艺大师”等产业体系,提倡工匠精神;拓展特色文化产业的销售范围和市场,推动交易模式向参与式、体验式转变;突破特色文化产品依赖旅游业而形成的单一销售方式,通过整体入驻天猫、京东等主要知名交易网站方式,搭建电子商务营销网络,通过媒体植入创新宣传营销新模式,形成市级品牌打造和市场开拓的合力。

——新兴文化产业。一是着力发展文化服务业,承接来自北上广地区以及韩国、日本的影视、游戏制作外包服务,搭建公共技术设备服务平台,解决影视企业在视频制作服务业务中的大型技术设备的投入。二是着力发展现代文化制造业,依托中泰铁路云南段沿线的昆明、玉溪、红河、普洱、西双版纳等人口密集的县区,提升现有的省级文化产业园区,配套土地等优惠政策,聚焦打造“现代文化制造业产业园区”,并逐步带动工业设计、研发以及文化贸易产业的发展。三是着力发展乡村文化旅游产业。因地制宜,通过文化、旅游和特色产业融合,在乡村系统规划、统筹实施“美丽村寨”产业综合体,推动“健康生活目的地”建设,带动文化精准扶贫。

(二)培育产业载体,形成新的发展极

着力建设“民族文化创意之都”。提升省会中心城市文化创意能级,以“文化云南·世界看见”为整体定位,以昆明建设区域性国际化中心城市和中泰铁路即将开通为契机,发挥昆明中心城市区位、市场、资本、科技和人才优势,着力发展现代文化制造业的技术研发、工业设计、数字科技、数字新媒体、文化信息服务等新兴文化产业业态,推动昆明构建文化创意产业园区、文化旅游景区、历史文化创意街区、创意楼宇四级创意集聚格局,积极争取国家重大文化项目、知名文化企业总部进入昆明,着力打造“走出去、请进来”的产业集聚枢纽,培育面向南亚东南亚的“文化创意产业总部经济”。

(三)构建立体多维的政策体系,培育壮大各类市场主体

抓好“用足用好、集成创新、参考借鉴”十二字,即用足用好中央、省市关于支持文化产业发展的税收、资产和土地处置、工商登记等方面的优惠政策,尤其是最近关于乡村振兴、乡村旅游相关土地政策;在文化产业集成创新方面,积极关注国家发展战略,抓住发展机遇,如“一帶一路”建设,研究政策红利,对接制定云南文化产业发展方向和政策;在参考借鉴方面,考察学习上海、深圳、陕西等地文化产业文件,积极吸收借鉴,贯彻落实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和云南省文化旅游机构改革方案,积极对接云南下一步文化和旅游工作安排,加强与相关部门的沟通协调,统筹协调文化产业重大规划、重大政策和重大事项,形成立体多维的政策体系,为破解云南文化产业发展瓶颈提供政策支持。

进一步发挥市场在文化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构建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现代文化市场体系,促进各类市场主体公平竞争、优胜劣汰,形成更加健康公平的市场环境;利用市场机制,加快文化产业结构战略性调整,形成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的文化产业格局;培育骨干文化企业,落实财政部、工信部、文化部《支持小微文化企业发展实施意见》,通过业务培训、树立典型、总结模式、推广经验等形式,指导小微文化企业以满足人民多层次多样化文化需求为导向,以创意创新为驱动,走“专、精、特、新”和与大企业协作配套发展的道路。

(四)推动文化产业与相关产业融合发展

——与旅游业融合发展。一是深刻认识文化产业在旅游业态创新发展中的提升推动作用,开发康体、养生、运动、休闲、娱乐、体验等多样化、综合性旅游休闲产品,促使传统旅游业向乡村旅游、康体养生旅游、跨境旅游、旅游地产、会展旅游、商务旅游等新型旅游业态转移。二是充分发挥云南民族文化优势、区位优势、自然生态优势,加强宣传力度,支持开发具有云南地域特色和民族风情的旅游演艺精品和旅游商品,鼓励发展积极健康的特色旅游餐饮和主题酒店,满足不同消费群体的需求,吸引南亚东南亚游客,提高国际影响力,加强与周边国家的文化旅游信息的交流。三是推动文化产业与旅游产品设计、文化旅游发展、旅游业态提升充分结合,建设一批休闲旅游街区、特色村镇、旅游度假区。

——与现代农业融合发展。一是强化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经营场所的创意和设计,建设集农耕体验、田园观光、教育展示、文化传承于一体的休闲农业园、生态农庄、都市农庄和精品农业庄园,都市农庄由传统单一的生产功能逐步向生活、生态、体验、示范等多种功能的融合发展转变,延伸农业生产链条,提升现代农业的产出效益,走健康、有序、持续发展的都市型现代农业之路。二是结合云南高原粮仓、特色经作、山地牧业、淡水渔业、高效林业、开放农业六大优势领域,开拓创意农业发展市场,不断丰富农业产品、农事景观、环保包装、乡土文化等的创意和设计,改变农业低水平重复开发,粗放式经营管理,加速农产品升级换代,加强和推进云南省特色农产品的文化宣传交流,提高特色农产品的内在价值。

——与先进制造业工业融合发展。一是推动文化产业与消费品工业制造、装备制造业设计等充分结合,推动文化产业与工业产业链上、中、下游各个环节进行融合与渗透。二是依托云南工科类高校的技术革新,推动产学研的结合发展,支持基于新技术、新工艺、新装备、新材料、新需求的工业设计应用研究,推动产品的升级换代、技术进步、产业升级,促进工业设计向高端综合设计服务转变,提高装备制造业产品的外观、结构、功能等方面的创意设计能力,引导工业消费品向创意产品的转变,引导消费升级。

——与大健康产业融合发展。一是把文化作为生态、地理、气候、中医药之外,云南发展大健康产业的“第四资源”,以文化资源撬动云南健康食品产业、健康医药产业、健康运动产业、健康旅游产业,凭借云南腾冲第一批国家大健康示范区优势,带动其他地区抢占大健康发展领域的制高点。二是结合药膳、药酒等保健产品,通过创新研发一批植物为主的保健品、生物添加剂等植物产业产品,打造代表与传播云南旅游文化的“伴手礼”。三是推动文化产业与体育基地建设、精品赛事举办、体育服务规模扩大、体育产业品牌建设、体育衍生品开发充分结合,与体育娱乐市场、体育健身市场、体育用品市场、体育中介市场进行链接,为促进体育竞技观赏业、体育用品业、体育彩票业等体育衍生品的创意和设计开发增加多样化供给,引导消费升级。四是立足云南的自然环境和气候条件,策划组织一批影响力大、参与度高、国际性强的体育赛事和活动, 大力推动云南少数民族节庆与体育竞技相结合。

(五)推动文化产业提质增效,扩大引导文化消费

一是尽快设立“云南省文化产业引导基金”。通过撬动社会资本参与,放大财政投入力度,为全省16个州市和129个县市区优秀文化项目注入资本,以此发挥对全省文化产业的统筹作用。同时通过基金融资,以资产并购、股权注入等方式,推动国有文化企业深化改革、降低资产负债率,突破云南文化产业发展资金瓶颈。二是通过塑造“文化云南”这一地域大品牌,带动香格里拉、茶马古道、七彩云南等全省文化品牌体系建设,扩大云南文化品牌的知名度和美誉度;三是把实施项目带动作为推动文化产业发展的重要抓手,整合各类招商资源和载体,各州市文产办充分依托现有文化资源和产业发展态势,建立文化产业项目库并制定文化产业项目管理办法,做到储备一批、论证一批、洽谈一批、开工一批,按照“循序渐进,有序建设,滚动发展,整体推进”的要求,区别对待,分类发展。四是按照运行方式集聚化、布局方式集群化、发展方式集约化的原则,以产业链、供应链、服务链为纽带,通过高起点定位、高标准规划、高水平建設,加快建设1-2个产业特色鲜明、产业链协作良好、服务体系完善、管理运用规范、运营效益明显的文化产业集聚区,推动园区差异化建设;五是加快培育产权、版权、技术、创意、信息、人才、无形资产等要素市场,促进咨询、策划、评估、经纪、拍卖、抵押、担保、产权交易等中介业的发展;六是着力培育和发展资本市场,创新投融资体制,促进文化资源与金融资本、社会资本有效对接。

培育文化消费理念,编制云南文化消费指南,鼓励文化企业拓展电子商务营销模式,利用微博、微信、移动互联网等方式,向消费者及时提供最新文化消费信息;适时推出文化惠民卡和文化消费季,加强文化消费市场引导、商户联合营销、综合信息服务,实现企业有效销售和消费者有效消费;引导大型商业购物中心、宾馆饭店等引入特色文化产品,打造一批商业服务与休闲文化高度融合的综合消费场所。

(六)推进“走出去”工程,深化国际文化贸易

一是充分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搭建平台、拓宽渠道,形成以企业为主体、以市场化运作为主要方式、以文化产品和文化服务为主要内容的文化贸易机制,促进对外文化贸易发展。

二是抓好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对外文化贸易的意见的落实,制定云南省促进对外文化贸易发展的政策文件,加大对文化出口项目的奖励扶持或其他鼓励、支持。

三是积极探索市场化、商业化、产业化的运作方式,培育一批外向型骨干文化企业和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文化产品,推动文化单位在国外兴办文化实体和进行文化进出口贸易,鼓励文化企业与境外知名文化机构合资合作,支持广播电视、新闻出版、演艺、文化旅游等行业的重点企业设立国外分支机构、进行战略投资,推动云南文化产品进入海外主流社会,加大音像制品、少数民族语种出版物等文化产品对周边国家的出口,加快演艺节目拓展周边国家市场的步伐,不断提高文化商品出口在服务贸易中的比重。

四是规划建设面向周边国家和地区的文化物流中心,以民族民间工艺、演艺娱乐、文物博物、文化旅游、文化会展、文化创意、文化艺术人才培训、数字内容和动漫、网络游戏等领域为重点,建设一批文化交流重大项目、重要基地和知名品牌。

五是加强与国外知名文化经营机构的合作,积极研究海外客户的审美标准、文化传统、宗教信仰、消费习惯、文化需求,探索符合国际惯例和市场运作规律的营销方式,加强国际文化产品交易平台和国际营销网络建设,推动云南文化贸易发展。

作者简介

赵晓红 云南财经大学传媒学院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文化管理

俞又琪 云南财经大学传媒学院研究生

洪 亮 云南财经大学传媒学院研究生

猜你喜欢
文化产业云南旅游
重庆市文化产业结构、效益比较分析
重庆市文化产业结构、效益比较分析
旅游
2015年9月云南节庆一览
中国民营文化产业商会:举办文化产业沙龙
「云南山娃」
四川命名首批省级文化产业示范园
出国旅游的42个表达
云南艺术学院
户外旅游十件贴身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