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苏杰 张建福
(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二临床医学院,河南 郑州 450046)
屈指肌腱狭窄性腱鞘炎是临床上的常见病,又称为弹响指、扳机指,指因屈指肌腱腱鞘慢性无菌性炎症导致腱鞘狭窄,进而影响手指的屈伸功能,多发于拇指、中指或环指,以拇指最为常见。本病好发于中老年人,尤以长期从事家务劳动或手工劳动者多见。笔者跟随张建福教授学习,采用针刀联合吡罗西康贴片治疗本病,并与鞘内封闭联合吡罗西康贴片比较,现报道如下。
1.1 一般资料 60例屈指肌腱狭窄性腱鞘炎患者为2016年4月—2018年5月河南省中医院骨伤病诊疗中心门诊病例,按照就诊先后顺序,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男6例,女24例;年龄30~68岁,平均40岁;病程最短8 d,最长4.5年;其中拇指29例,中指1例。对照组男7例,女23例;年龄33~67岁,平均41岁;病程最短7 d,最长5年;其中拇指29例,环指1例。2组患者性别、年龄、病程、发病部位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诊断标准 参照《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1]制定:(1) 有手部劳损史;(2) 手指活动不灵活,局部酸痛,晨起或劳累后加重;(3)掌指关节掌侧压痛,可触及结节,指屈伸活动受限,可有弹响声或绞锁现象。
1.3 治疗方法
1.3.1 治疗组 患者取仰卧位,手掌心向上,患手下垫无菌巾,在患指掌指关节掌侧触及压痛点或硬结,并做标记。常规消毒、铺无菌洞巾,在标记处给予2%利多卡因1 mL局部麻醉,选用华有汉章一次性Ⅰ型4号针刀(保定华有医疗器械有限公司),令患者半屈手指并维持该位置不动,术者左手固定压痛点或硬结处,右手持针,刀口与患指纵轴平行,针体垂直于皮肤表面,快速刺入皮肤后,慢慢探索进针,针尖穿过腱鞘时可有落空感,达腱鞘后,由手指近端向远端纵行切割,至阻力感消失后出针,术中必须始终保持刀口与患者纵轴平行,禁止调转刀口以免切断肌腱。令患者活动患指,若屈伸自如,无绞锁,扳机现象消失,即为松解成功;若仍有症状,可重复上述操作1次[2],压迫止血后,患处予吡罗西康贴片(韩国SK制药株式会社,规格:48 mg,批号 1380459205) 外用,嘱患者72 h内保持刀口的干燥清洁,吡罗西康贴片2 d更换1次,7 d后复诊。术后嘱患指经常屈伸患指,以防止粘连发生。
1.3.2 对照组 患者取仰卧位,手掌心向上,患手下垫无菌巾,在患指掌指关节掌侧触及压痛点或硬结,并做标记。常规消毒、铺无菌洞巾,抽取2%利多卡因2 mL、曲安奈德10 mg、生理盐水1 mL,于标记处沿肌腱纵轴方向垂直皮肤,快速刺入,达增厚腱鞘后注入药液。若症状未完全消失,1周后可行第2次治疗。压迫止血后,患处予吡罗西康贴片外用,嘱患者72 h内保持刀口的干燥清洁,吡罗西康贴片2 d更换1次,7 d后复诊。2组均治疗1~2次后评定疗效,并于治疗后3个月随访观察复发情况。
1.4 观察指标 采用视觉模拟评分(VAS)观察疼痛缓解情况。用一条长10 cm水平线,两端分别表明“0”和“10”,“0”代表无疼痛,“10”代表剧烈疼痛,患者根据自己的疼痛程度,在直线上标出相应数值,即为评分值。
1.5 疗效评定标准 根据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1]评定疗效。治愈:患指掌侧无肿痛,无压痛,手指屈伸活动正常,无弹响声及绞锁现象;好转:局部肿痛减轻,患指活动时仍轻微疼痛,或有弹响声,无绞锁现象;未愈:症状无改善。
1.6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9.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以均数±标准差()表示,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1 2组患者治疗前后VAS评分比较 见表1。
表1 2组患者治疗前后VAS评分比较 (,分)
表1 2组患者治疗前后VAS评分比较 (,分)
注:与本组治疗前比较,*P<0.05;治疗后与对照组比较,·P<0.05
组别 例数 治疗前 治疗后治疗组 30 6.53±1.32 2.08±0.37*●对照组 30 6.35±1.14 3.45±1.02*
2.2 2组患者疗效比较 见表2。治疗组治愈率为93.3%,对照组为56.7%,2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即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
表2 2组患者疗效比较 [例(%)]
2.3 2组患者治愈3个月后随访复发率比较 见表3。治疗组3个月后随访复发率为3.6%,对照组为41.2%,2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即治疗组复发率显著低于对照组。
表3 2组患者治愈3个月后随访复发率比较 [例(%)]
屈指肌腱狭窄性腱鞘炎在临床上非常常见,生理状态下,为了使手指发挥正常的屈伸功能,屈指肌腱鞘在其位于关节的部位(掌指关节或指指关节)进一步增厚,以约束肌腱的滑动方向,又称滑车,滑车有环形和十字形两种,掌指关节处的滑车为环形滑车。根据实体解剖测量,拇指的腱鞘滑车最窄,但最厚;中指和示指的腱鞘滑车最宽,但厚度比拇指滑车略薄。对于狭窄性腱鞘炎的形成原因,除与外因即受凉、劳损后导致机械摩擦增大而引起的慢性无菌性炎症有关,汪学松等[3-4]认为,其形成还与内因即该部位的解剖结构密切相关,尤其是骨性突起(如籽骨)在一定程度上起促进作用。拇长伸肌腱位于两籽骨之间,上方覆盖籽骨横韧带,两粒籽骨从侧面包饶肌腱,从而形成一个三面为骨性结构、一面为纤维结构的骨纤维通道;当手指反复屈伸,屈指肌腱对滑车的刺激超过生理限度,滑车处产生充血、水肿甚至增厚,使包裹在内的屈指肌腱活动空间变小,从而产生屈伸手指时的“弹响”现象;以上生理结构也解释了拇指的发病率远高于其他四指的原因。一般认为[5],常规保守治疗如针灸、理疗、按摩等治疗方法疗效有限,且复发率高,而开放手术损失大,恢复期较长,有术后形成瘢痕粘连的风险,影响治疗效果。而针刀治疗创伤小,并具有刀的松解作用,在狭窄性腱鞘炎的治疗中具有独特的优势,其有效性及安全性在解剖学研究中亦得到了理论支持[6]。
针刀治疗目的主要是切开增厚的腱纤维鞘环,增大了骨纤维管道的空间,解除其对屈指肌腱的约束,减轻肌腱与纤维鞘之间的摩擦,从而消除炎症[7-8],减轻疼痛,恢复手指的屈伸活动。曲安奈德能抑制炎症反应,促进炎症的吸收,利多卡因可缓解疼痛及肌肉痉挛,对早期以无菌性炎症为主的患指,可有较好的疗效,但此法容易复发,尤其对于纤维鞘明显增厚的患者疗效欠佳。吡罗西康贴片为NSAIDs外用贴片,是一种长效透皮控释贴片,胡晓等[9]通过对国人体内进行吡罗西康贴片连续用药的药动学试验,得出结论:吡罗西康贴片按2 d 1次,1次48 mg外用,连续使用2周,不会在体内产生蓄积现象,且无不良反应发生,安全性好。谢双利等[10]通过Meta分析显示:针刀治疗屈指肌腱狭窄性腱鞘炎的总有效率及痊愈率均明显高于封闭治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本研究也说明了针刀联合吡罗西康贴片治疗屈指肌腱狭窄性腱鞘炎疗效优于鞘内封闭注射联合吡罗西康贴片,且复发率更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