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文章主要以湖南省桃江县桃花江镇第一中学初三数学教学为中心,结合初三学生的认知发展特点和数学学科教学特点,分析影响数学课堂小组合作学习有效实施的因素,利用相关教育学理论进行案例分析和论证,最后总结出相关对策,从而让小组合作学习发挥其最大优势。
关键词:合作学习;数学课堂;认知发展
中图分类号:G451.6 文献标识码:A 收稿日期:2018-03-22
作者简介:林俏俏,湖南省桃江縣桃花江镇第一中学教师,一级教师。
合作意识是社会对人才最基本的要求。小组合作学习是培养学生自主、创新等方面能力的途径和方法。《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版)在“课程的基本理念”中提出了“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因此,我们要关注每一个学生的生活情感体验,让他们的动手实践与合作交流能力得到提升。
课程改革的最终目的都要落实到课堂中去。数学学习的主要目标在于培养学生的创新合作与用数学思维看待问题的能力。我们班学生学习底子不是很好,尽管读初三了,但是前面的知识掌握得并不好。刚接手这个毕业班时,如何让学生对这门他们严重偏科的学科提起兴趣成了我的首要任务。让学生对一门原本听不懂并且还很枯燥的学科重拾兴趣,首先要做的就是课程改革,改变原来的老师在台上不停讲、学生在下面不怎么听得懂的模式。
我们班自控能力不错,纪律很好,这对我开展小组合作学习是很有益处的。因此,从开学第一周我大致了解了学生情况后就开始实行小组合作学习模式。根据学生性别、逻辑思维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口头表达能力、组织能力等数学方面的综合能力,我把学生分成了6组,每组5—6个同学,每组选一个组长负责。为了公平竞争,每一个小组初始的总体情况大致相同。
我们的目标是从数学新课标的理念出发,让小组每一位成员都得到发展。个人目标与小组目标相依赖,小组目标又与全班目标相关联。每一次不管是动手操作活动还是探索讨论活动,目标都是让每一个同学都参与进来。小组的成功不仅需要个人的努力,更需要所有成员的努力,在小组竞争环节为自己所在的小组付出自己的努力。小组成员的成功也是小组共同的荣耀,小组内学习关系没有利害冲突,利益一致。
每个任务往往分工到个人,这个就由小组长来分配。例如,动手能力强的就当操作员,负责演示;逻辑表达能力强的就当解说员,负责解说操作意图及操作思路。经过一段时间的相互学习,组内的成员任务则可以换着来,熟悉不同的任务,全面提升各方面的能力。小组合作采用责任连带制,自然会有集体荣誉感强的同学督促其他小组成员共同进步。
初步实施小组合作学习后我发现了一些问题:首先,我分组时着重考虑的是学生的原本学习成绩,忽略了一点,有些学生虽然成绩不好,但组织性很强,很有领导才能。因此在后面的学习中我应该好好利用这一点。其次,什么样的教学内容适合小组合作也是一个关键点。最后就是评价机制,我发现不管是一二年级还是初三学生,老师的评价以及激励机制对他们都有效,好好利用这一点对以后的教学很有帮助。
一、科学分组
在原本比较科学的基础上增加一个考量因素,那就是号召能力。以前,对班上学生有了大致了解后,只是综合考虑学生观察力、注意力、记忆力、思维能力等各方面的差异进行分组的。由于我们班有些学生成绩很一般,但领导能力强,并且很多学生都听他们的,所以每个小组分配一个这样的学生,让他去管理一些调皮的学生,效果非常好。
二、选择合适的教学内容
维果茨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基本理念认为教师提出的问题应该要难度适宜。如果提出的问题难度太高,学生尝试合作讨论后还是无法得出结果,这样的题目会打消学生的积极性;如果提出的问题太过简单,小组每个成员一眼就知道结果,这样的题目用于合作学习也是多此一举而已。对于一些难度特别高的教学内容,老师虽然可以将一个问题分解成多个问题,但在我看来难题还是不适宜让学生合作学习的。
三、建立健全有效的评价机制
根据美国著名心理学家斯金纳的强化理论,不管是平时上课亦或者是小组合作学习,适时的评价能有效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小组长认真组织小组成员讨论,对于小组长认真负责的态度可以及时肯定并且当众表扬。表扬小组长之后对于组员也应该予以肯定,积极配合组长的行为可以得到强化。
小组合作学习这种学习模式能有效提高学生兴趣。兴趣是学生最好的动力,只有他们感兴趣才会想去学,从而学好它,使他们更加喜欢数学这门学科。在农村学校改变传统教学模式,把这种新课改下的小组合作教学改进一下,合理安排,使用起来事半功倍。在以后的教学中,我也会不断发现问题、改进问题,提高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011年版)[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2]刘宏武.选择适合的学习方式[M].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