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琰
【摘要】服务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解决服务业产业内部结构矛盾与问题的根本措施。服务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要从供给侧与服务业产业结构入手,提升相关理论认识,并从产业发展、保障制度与市场要素等途径入手制定精准的改革措施,同时也要借助组合支持政策的力量,才能完成提升服务质量、控制服务成本、扩大生产效益的根本任务。
【关键词】服务 业供给侧改革 结构性 【中图分类号】C916 【文献标识码】A
供求平衡是实现社会再生产顺利进行的基本条件。但供求平衡是一種动态平衡,当消费水平提高、消费结构升级时,就需要更高的供给能力与之相适应。如果供给侧没有跟上这种变化,就会导致供需脱节或错位,造成结构性产能过剩。产业结构上存在的矛盾促使供给侧改革诞生。目前,在我国的产业结构当中以服务业为代表的第三产业增长相对较快,而推动整体经济发展的同时第三产业结构也出现了许多不合理的问题,因此在供给侧改革中实现服务业转型升级,是现代服务业发展的重要保障。服务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并不是单纯地对服务业产业结构进行简单调整,而是要实现服务业产业资源优化整合、供给与服务方式转变以及生产方式改革等多方面目标。其本质在于促进服务业健康稳定发展的同时从供给侧与生产端入手优化服务产品供给、稳定服务市场、提升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最终建立起现代化服务业。服务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必须要具备宏观产业格局视野,通过机制改革与机制创新促进服务业的生产效率与产品质量的提升,在实现绿色生态发展的同时,满足消费者的实际需求。
通过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助力现代服务业发展必须要认识到:一是要坚持服务业的基本社会功能,确保服务业的发展以社会需求为导向,绝不能打着“改革”的旗号降低服务质量,也不能过度鼓励服务业商业模式创新而导致服务业成为资本竞争的红海。二是要全面把握服务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根本含义,避免基本概念的过度消费。在服务业改革进程中,部分地方政府分不清服务业市场改革与产业结构改革之间的关系,都将其纳入到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内容当中,最终导致服务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发展方向出现偏离,具体政策也无法落实到位。三是要认识到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与产业结构调整之间的关系,在推动服务业产业结构转型的同时加强机制改革与创新,推动服务业生产方式的革新。四是要认识到政府在服务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的地位与作用。服务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不仅需要尊重市场在资源优化配置方面所发挥的作用,同时还需要借助政府在保障机制建设、法规政策制定等方面的作用,提升市场主体的发展意识,实现全面发展。
在产业发展方面,现代服务业需要激活市场主体的参与意识与激情,构建完整的产业链,建立现代化服务业发展体系。要尊重市场参与主体的真实意愿,调动市场主体的主观能动性,引导服务业供应商通过参与到服务业供给创新当中,来促进服务业的发展并分享对应的经济利益。要充分利用“互联网+”的发展机遇,解决传统服务业中供给与需求不匹配、分散经营以及服务产品质量监管漏洞等问题,为现代服务业发展指明根本方向。要根据市场需求,进一步扩大服务业的产品供给范围,在服务人民的同时促进服务业的进一步发展。要充分利用服务业的产业优势,构建依托于服务业、拓展到第一与第二产业的产业集群,并实现产业链之间的互联互通。
构建保障制度,需要围绕着服务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具体内容与根本任务,制定相互协同的综合性制度供给体制,解决服务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相互交织的复杂问题。保障制度不仅需要激活市场活力,还应该服务于多方面的协调改革。一是要建立服务产品的价格形成机制。进一步发挥价格形成机制的调控作用,规范产品供给主体行为,避免交易纠纷与资源浪费。二是要建立完善的服务供给监督制度。服务乱象会阻碍服务业的可持续发展,需要借力监督制度提升服务产品供给质量,提升服务业的生命力。三是要建立产业标准制度。服务产品供给监督的实现需要依赖于产业标准,服务业产品质量的提升也需要以产业标准为基础。现阶段服务业产业标准的缺失已经成为服务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阻碍,当下需要针对具体服务产业的生产方式与服务内容制定统一的产业标准。四是要进一步完善服务业宏观调控机制。“互联网+服务”的新型服务业发展模式在推动服务业发展的同时,也导致部分产业存在明显产能过剩等现象。利用宏观调控机制的去杠杆作用能够促进服务业产业内部资源优化配置,避免产能过剩,提升整体产业生产效率。
在市场要素方面,需要通过激活创新、劳动力以及社会资本等来实现生产要素的再分配与劳动生产力的提升。首先,需要加大对服务业创新的投入力度,完善服务业创新体系,鼓励民营企业与民间资本投入到服务业创新当中,并通过创新促进服务业焕发新的活力,最终实现以创新推动服务业发展的基本格局。其次,要进一步激活劳动力。以提升劳动力服务技能与职业道德为基本前提促进服务业的发展,做到劳动力技能培训与精神教育两手抓,鼓励劳动力投入到服务业供给与创新研发当中。最后,还要激活社会资本。重点是建立社会资本的准入制度,并利用市场调节机制引导社会资本投入到服务业当中,为服务业的发展奠定必要的经济基础。
服务质量是服务业的内在生命力。目前阶段我国服务业同时存在供不应求与供过于求的双重矛盾,其中低端服务产品供给供过于求,尽管价格较为低廉,但是消费者依然感到索然无味;而优质服务产品供给则一直处于供不应求的状态当中。服务业供给侧改革必须要在遵循市场基本规律的前提之下尽量提升服务产品质量,加强对消费者服务需求的挖掘,引导市场资源向优质服务的转移,降低低端供给,避免资源浪费与市场供求的不均衡。首先,服务业产品供给质量提升策略的实施需要以服务产品的安全性为第一道堤坝,要在安全服务的基础之上优化服务产品结构,提升服务总体质量。其次,需要进一步加强服务业的发展规划指引,根据现阶段已有的技术水平与生产能力引导服务业的基本发展方向,稳定基本生活服务保障,确保整体产业稳定性,并加大对补偿机制、奖励措施的完善力度,以引导地区特色服务产业发展。
我国服务业在高速扩张期主要依赖于人口红利所带来的优势,人口老龄化加速使得服务业成本逐渐提高,可以预见在未来服务业成本控制方面也将面临着较大挑战,单纯依赖于市场的自我调节必然会导致产业萎缩。为此,需要增强成本控制优惠与补贴政策的精准性,加强对特定服务产业开展税收优惠、补贴政策,实现对成本的有效控制。另外,政府部门也需要通过引导服务产业通过保险产品、风险投资等方式来降低产业内在的基础风险,并实现风险成本的有效转移。
扩大服务业生产效益必须要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角度加强绿色支持组合策略的应用,在实现资源配置均衡的过程当中,提升资源利用率,走绿色服务的基本道路。服务业生产效益支持策略需要以构建新型服务业供给模式为核心,通过一系列措施引导服务业产业实现自我突破与创新,转变传统的发展理念与模式,促进生产力与资源利用率的提升,降低对生态环境的破坏作用。同时,还需要实施服务业监督与治理配套策略,通过行政手段约束高能耗与高污染服务产业的发展,并促进相关产业的转型。
【参考文献】
①王高凤、郑江淮:《供给侧改革、行业供需匹配度与全要素生产率——以长三角地区为例》,《财经问题研究》,2018年第2期。
责编/贾娜 美编/于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