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经济学实践环节的建设策略研究

2018-08-29 15:27李贵平
时代金融 2018年14期
关键词:实践环节建设策略

【摘要】伴随着国际化、市场化、信息化等经济实践背景的变化,面对科技革命和激烈的国际竞争,应用经济学研究生课程体系建设和教育内容与方法也在不断调整变化中。现行课程体系和教育内容中存在着与社会需求相脱节、甚至相冲突的地方,亟待调整改进,以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

【关键词】应用经济学 实践环节 建设策略

一、前言

随着新世纪的到来,研究生课程体系建设中现行的应用经济学教育内容与课程体系,在经济实践环境日益市场化、信息化、国际化的现状下,传统的应用经济学教育已经不再能够适应不断变化的社会需求,与之存在一定程度的冲突或脱节。如今的经济环境不仅要求高层次应用型人才熟悉我国国情、拥有国际视野,同时还要具备强大的创新能力与实践能力,独创精神和批判怀疑精神。

二、应用经济学研究生课程体系存在的问题

(一)课程体系要素“本科化”色彩较浓

应用经济学研究生课程设置不符合其专业型、应用型的培养目标,理论色彩过重。以知识传授为主的讲授式教学,不仅导致过多出现本科的课程内容,还使师生之间互动不足。除此之外由于晋升职称与考核机制不合理,教师对学生要求低,在学生身上付出的精力远远不够,而是更多地关注自己的研究课题与文章发表。与此同时,“因人设课”现象屡见不鲜,课程门数过多的同时,也使学生疲于上课而丧失研究兴趣,不利于深入研究的进行。

应用经济学研究生课程体系的实施不仅是对研究生创新以及实践能力的培养,还对教师的教学能力和水平有一定的要求,同时对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起到推动作用。应用经济学研究生课程体系鼓励研究生参与教师课前教学设计,对课程提出意见与建议,并对各科教师的教学进行等级评价。让研究生参与教学设计的过程,教师可根据所提出的意见优化课程内容,及时调整传授方法以及提炼课程核心知识,引领研究生快速进入课程,提高课堂质量,增强课堂教师与研究生互动,而不是传统的教师将课程内容灌输给学生。引入案例教学使研究生对课程内容更快速的理解,并重视经典理论构建,支持鼓励研究生在课程学习的过程中多学习、多提问、多交流。同时提高教学服务平台以及数字化课程中心信息系统的完善,增加绩效工资以及教学方式在教室薪酬的比重,激励教师参与教学改革的过程中。通过奖励制度,大力支持教师跨学科、跨国际之间合作开发、研究、开设课程,搭建教学内容、教学方式交流平台。应用经济学研究生课程体系对教师的能力、师德有严格的要求,从而引导教师对教学内容潜心钻研以及制定一套创新的教学方式,重视课堂教学对研究生的培养。

(二)课程设置要求“统一化”倾向突出

首先,為了便于管理,学校要求各级研究生教育管理部门严格参照文件,以统一要求作为各个专业的规范课程设置,由此丧失了各专业的学科特色。其次,在同一专业中,由于学生的相互抄袭及导师的疏忽麻痹,学生培养计划千篇一律,失去了个性化因素的同时,也违背了因材施教的教育原则。

(三)课程体系结构“学科化”特征明显

首先,课程体系要素缺乏教学团队应有的互相支持,使之在其本身的学科范围中有所局限,难以发展;其次,课程体系结构未能与我国经济现状、实际国情及国际潮流相结合,对课程的实践环节重视不够,使实践与理论发生脱节。

(四)课程实施过程“应用化”倾向不足

首先,理论课在应用经济学研究生课程中偏多,而数理基础课所占比例偏低。这是由于考虑到部分学生本科所学专业是文科,数理课程对他们来说难度较高。此外,教师本身的数理功底水平也导致数理课难以开展。但理论知识的理解必须借助于结合定性与定量的数理分析。这点必须引起重视。其次,设置主干课程时忽略了针对方法论所进行的研究。科学、规范的研究方法体系,是培养创新精神人才所必须的。

三、应用经济学研究生课程体系的实施方式

(一)课程审查机制

课程在开设之前需经过教学对象、师资力量、教学目标、教学设计、课程内容、考核方式、预期教学效果等方面进行严格全面的专业审查。同时应定期对已开设的课程进行审查,针对课程开发过程,要加强监督与指导。从而保证课程能够保持较高质量,符合培养需要。未达到质量要求的课程需改进自身问题,若情节严重,则需停课。课程审查人员除教学专家外,也要注意用人单位与毕业生的配合参与。

(二)研究生选课管理

校方应对研究生的制定、审查课程学习计划予以重视,对执行计划的情况进行严格的监督管理,结合研究生已有的研究兴趣与专业基础,使研究生培养指导委员会与导师的作用得到充分发挥。除此之外,还可构建灵活开放的选课体系,将选课扩大到跨学科选课与跨院(系)选课,甚至是跨校选课的范围,根据研究生具体的培养需要,使部分相关课程的修习在论文工作阶段获得支持。

(三)提高教师教学能力和水平

加强师生良性互动,根据具体情况及时调整授课方式,凝练课程内容。为使研究生更好地理解知识生产过程,掌握理论知识,教师可通过案例式教学等方法,构建经典理论、突破关键问题以及介绍当前最新研究进展。其中应特别加强研究方法的传授及前沿方向的引领,从而使课程内容得到优化。同时应增强研究生在教学改革、设计、评价中的参与性,利用开展活动交流课程学习的方式,提供更具针对性的学习咨询与更具个性化的学习指导,充分利用数字化课程中心与教学服务平台等信息系统,使研究生在课程学习中得到更多支持服务。除此之外,还要使教师在教学改革项目与研究生课程建设方面的资助力度得到进一步提高,使教师薪酬结构中,教学工作与课程建设在绩效工资里的分配比重进一步加大,由此对教师参与教学改革与课程建设进行必要的支持及鼓励。与此同时,加强师能建设与师德建设也必不可少。在相关政策措施得到强化的同时,支持教师与教师之间相互合作,共同开发课程、开设课程,引导教师认真教书育人、潜心研究教学。建设教学技能培训与教学交流平台,鼓励跨学科合作,跨国际合作。

四、应用经济学研究生教学考核和评价方式

(一)创新考核方式,严格课程考核

在教学过程中要重视考核,将教学过程、考核过程密切联系起来。考核方式的确立要参照教学方式、教学要求以及课程内容等特点。建立完善的课堂考核制度,结合研究生各科课程的具体要求以及教师教学方式制定不同的考核方式,加强并落实考核的奖惩制度,对不符合要求的应予惩处,使研究生们从而重视教学考核。

(二)探索建立课程学习综合考核制度

以中期考核为参考,充分结合研究生层次、学科以及学校具体情形,发现研究生培养计划中存在的问题,并根据实际情况对其做出调整,进行补修、重修,及时分流甚至淘汰不合格的研究生。加强学习综合考核,结合学校、学科和硕士层次的具体要求,以及研究生中期考核结果的评估,设立课程补修或重修制度,对存在的问题或者不符合攻读条件的研究生,予以休学退学处理,根据各阶段实际情况制定新的培养计划。

(三)严格课程教学管理

建立健全完善的经济学研究生课程教学管理制度,是建设经济实验室的良好开端之一。要求相关教师都必须严格按照规章制度办事,相互监督。避免出现监守自盗的情况。对于已经安排完善的课程必须严格执行,不得随意改变教师,改变课程内容,减少学生的课时量。除此之外,在研究生课程开课之前,相关授课老师必须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认真备课,制定合理可行的教学大纲与课程安排。其中包括各个单元的重难点教学内容,对学生的课前准备要求,以及考核内容等进行细化。除此之外,课程教学大纲编订完成后,必须交于相关部门进行备案。

(四)完善课程教学评价监督体系

完善相关的教学评价监督体系,明确评价的标准,进行定时、定期地考核。其中,考核需以监督为目的,以教学实际情况为辅助,以提高授课老师的重视性。此外,对于反馈机制也必须同步进行,对于实际教育教学活动中的优秀老师以及教学典例进行广泛推广,教师与教师之间也要加大沟通,相互监督,相互进步,以此提升教学团队的整体素质。

(五)积极创造条件,充实学科建设队伍

为了保障好我们的学科建设队伍的质量,以及提升空间,我们必须要确保拥有足够多的专业人才。若是我们不能够保障专业人才的数量和质量,那么要想发展起一支学而建设队伍,难度将会是相当大的。为了能够吸引到数量足够的专业型人才,我们必须要在物质方面、研究展示平台方面、研究成果奖励方面给予更多的福利,只有这样我们学校才能够吸引到高学历的专业型人才为学校的学科建设服务,吸引更多具有副教授以上职称的、在科研方面能力突出的中青年教师,如他们加入到学校的经济学学科建设的队伍中来,为学校能够打造一支良好的学科建设队伍打下扎实的人才基础。

(六)深度结合实际,凝练学科研究方向

在应用性方面,应用经济学表现的尤为突出,饮用积极学对于各地的社会经济发展现状,进行一一深入的分析,并将一些具有代表性的现象进行深入研究,这便是为什么应用经济学能够有如此强大生命力的原因。所以,我们在学习应用经济学的时候,必须要结合当地的经济发展情况,从实际情况出发。目前我国的高校教育中,大部分的综合类大学以及经济类院校都设立了经济管理类专业,但是都集中建设应用经济学一级学科,而理论经济学的一级学科缺很少在高校的专业中看到。

五、建设应用经济学实验室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时代的发展与社会的进步。教育越来越成为人们关注的时政热点。传统的教育模式与教育理念普遍存在枯燥、死板、满堂灌等缺点。随着新课改理念的不断深入人心,教育界也迎来了一次改革的热潮。而在应用经济学中,传统的经济学教育已经无法适应当下竞争激烈的大环境。在当下的环境中,社会需要的是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综上所述,与时俱进,紧跟时代发展的步伐才能在竞争激烈的今天站稳脚跟。目前,我国的各个高校已经逐步走向了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育理念与教育方式,注重建立健全完善的应用经济学实验室。

目前,经济学教师在授课时,普遍认为理论高于实践,换言之,理论知识与实践能力之间存在正比例关系,当理论知识越牢固时,实践能力也得到相应的提升。在这种错误的思路中,教师普遍忽视了实践能力的重要性。而在日常的教育教学活动中,教师对学生死板枯燥的讲解方式,以及学生对理论知识讲解无法彻底理解等问题,都成为学生对课堂失去兴趣的影响因素之一。

经济实验室的建设能够帮助更好地解决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疑惑,在实际中不断巩固理论知识,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与理论知识,为经济学人才的培养奠定良好的基础。

(一)充实实验室软硬件,提高实验室资源利用效率

在应用经济学实验室建设中,软资源,实验教材与专业技术等因素都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在日常的教育教学活动中,授课老师必须做到因材施教,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教材的挑選也不例外,要求相关老师在挑选教材时,必须根据学生专业的不同,进行细化。从学生的理论与实践两方面进行衡量,选择各个专业最合适的教材。在日常教育教学中,理论与实践不是相悖而论的,而是不可分割的一个整体,只有把握好两者之间的关系,将矛盾控制在一定的合理范围之内。利用理论知识提升实践能力,在实践能力中不断巩固理论知识的熟练性。从而提高教学的生动性与灵活地,改变传统死板,满堂灌的错误教学模式,最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率。

除此之外,硬件资源的利用效率也是必须配合软实力的提升而相应提升的。在实际教学活动中,将软实力与硬实力的配合率达到最优。

(二)丰富实验方式

目前,针对应用经济学课程,相关专家在进行理论研究时,曾提出以下几个难题:1,如何合理地设计课程内容,做到创新,并使之生动、有趣;2,如何在课堂中有效合理地分配实践与理论知识的比重;3,如何让应用经济学的教学模式与教学理念与时俱进,紧跟时代发展的步伐。但是,这些难题不仅仅是相关专家所要思索的,更是相关老师在实际教育教学活动中必须不断思索与创新的问题。通过不断创新教学理念与方式的同时,积累经验,将经济实验合理有效地加入到实际的教育教学活动中,最终达到提高学生能力的同时,最大化地优化教学模式。

(三)优化实验教学方式,加强师资力量建设

众所周知,应用经济学实验教学具有涵盖范围广泛、内容抽象等特点。所以,在实际的教学活动中除了最大化地增加实验课时的质量与数量之外,也必须学会与时俱进,紧跟时代发展的步伐,摒弃传统错误的教学方式与教学理念。

师资力量的强大与否成为决定学生质量的重要因素之一。这就要求学校在注重引进强大师资力量的同时也必须注重相关人才的培养,发展相关的实验室学科带头人以及实验教学人才,保证在提高应用经济学实验室软实力的同时,增强教学能力。除此之外,实验室相关管理人员也必须进行严格的审核与考察,避免出现坚守自盗的情况。在保证实验室合理运行与建设的同时,为老师的教学顺利与学生的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而所谓的应用经济学实验室建设,指的是一种学生通过在不断的实践中进行探索,将课本知识与实践相结合的一种教学方式。这种全新的教学方式不仅仅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更能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与动手能力,最终提高教学质量。

六、结语

研究生应用经济学课程亟需调整其教育方式及内容,方能应对愈演愈烈的国际竞争与层出不穷的科技革命。应用经济学的专业领域涉及生产环节的运行以及所有的经济部门——包括它们之间相互联系、制约的关系在内的经济世界的运行规律及状况。

参考文献

[1]周立新,雷显芬.地方高校应用经济学硕士研究生创新能力现状调研与对策研究[J].重庆工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6(10).

[2]周成圆.大数据时代下高校应用经济学改革模式研究[J].当代经济,2016(06).

作者简介:李贵平(1972-),男,彝族,云南楚雄人,工商管理硕士,楚雄师范学院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农业经济与管理。

猜你喜欢
实践环节建设策略
论高职院校保卫工作信息化建设
高校医学科研机构综合管理系统建设策略
面向复用的软件学院实践教学模式
专业学位研究生实践环节有效途径探析
高职制药与生物类专业认识实习的实践与思考
农村特殊教育学校职业教育师资队伍建设策略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