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泽
常年理一样的寸头,眉目清秀,身材瘦高,余岳给人的印象就是“一个朴实的邻家小男孩”。他的成长背景,在“○○后”新生代里并不算特殊。他大部分的同学、朋友都一样,拥有比较宽松自由的家庭教育和快乐充实的校园生活,这些“○○后”们自信、意气风发,对未来有乐观美好的设想。
要说余岳与身边同龄人不同的地方,那也比较明显。比如,在小伙伴们玩电脑游戏时,余岳在学古诗词,看各种“有意思的”书;从很小的时候起,余岳就和家人一起游览过祖国许多名胜古迹;及至他逐渐长大,又懂得了拿起笔书写自己的生活……
当初津津有味地看别人写的“小升初”文章时,余岳还是个“‘小升初局外人”。在人家的“小升初”故事里,所描述的即将由小学生变为初中生的那种感觉对余岳很有吸引力,使他迫切地向往自己的“小升初”。他想像中的“小升初”,作为小学生活中最后一个阶段,是对小学生最有挑战性的一件事,也是个很有趣的过程。
2018年的上半年,余岳亲身经历着“小升初”,正式成为了一个“‘小升初局内人”。“局外”变“局内”,余岳真实体验了“小升初”的过程,这段经历值得他珍藏回味。
从六年级下学期开学伊始,老师及家长提到“小升初”的频率就日渐变多。到了考试前两个月,余岳每日的上学内容几乎就是各种复习、测验,他戏称小学最后阶段的学习状态用四个字可形容,“简单粗暴”。
每当老师发下考卷后,卷面红通通的分数赫然醒目,同学们或喜或憂。那些考试成绩不理想却又不努力的学生,自然让老师头疼。余岳说,老师们经常拿着某位同学几乎空白的答卷恨铁不成钢,“咱们这个班现在是严重两极分化”。
余岳属于让老师省心的一类学生,经常受到老师的表扬。有一次摸底考试,六年级各班学生全部打乱排座,余岳发现自己的前后左右都是别班的学生。成绩出来后,数学老师在班里说“二班的那个学生成绩原来不好的,这次摸底考试座位在咱们班的余岳后面,可能耍了点小聪明,结果考得还不错”。至于余岳自己,对于这种事情也有自己的思考,“习以为常,不太在意”。
每天上学,余岳把装卷子的大文件夹都装进书包,大书包“吃”得饱饱的,“大肚子”鼓鼓囊囊。余岳曾在家里的电子体重秤上称过一次他的大书包,“重达十三斤”。妈妈担心这么重的书包会把他的背压弯,叫他别每次把所有的卷子都装进书包,可是他坚持要这么做,因为“谁知道老师今天会让掏出哪张卷子来呢?带着比不带踏实”。
每日放学回家后,余岳先整理书包里的一沓卷子,把它们分类装进大文件夹里,“都是翻来覆去做过的题型”。他说:“我真不理解那些考得很差的人,为什么做过那么多次的题目还总做错”。吃过晚饭后,他就坐在书桌前做家庭作业。妈妈每次看他写的作业都觉得赏心悦目,因为不光字迹工整,连题目所带的图都画得非常精致。
然而,临近考试前的那段时间,妈妈却发现一个不好的现象:一向踏实的余岳情绪越来越低落,对于考试结果也越来越漠然。比如,一次数学测验竟然只考了八十几分,而且是些非常低级的错误,什么计算错误啊、单位忘写、题目抄错等等。妈妈问他为什么会这样?如果重要的考试也出现这种情况那就糟糕了。他一脸不以为然,“这有什么?瞎考呗!”
最让妈妈恼火的是,周六、周日别的孩子都在紧张复习,余岳只做完老师布置的家庭作业,竟然就悠哉乐哉地找出金庸的武侠小说来看,或是打开平板找漫威的科幻电影来看。妈妈虽然恼火,但是也知道这就相当于他为自己减压的一种方式。而且,每天老师在家校沟通平台上发布当日测验成绩优秀的学生名单,余岳的名字总赫然在列。所以,妈妈尽管内心担忧,但决定不禁止他看武侠小说或是漫威电影。
煎熬的日子终于过去了,6月12日、6月13日,众所瞩望的小升初考试来了!
考试第一天的早上,妈妈送余岳去学校,走在路上妈妈突然想起忘记带手机拍照,余岳说:“干嘛非得要照相?不照也行。”余岳精神饱满,对妈妈说:“今天好兴奋啊!”妈妈嘱咐他考试时认真审题,尤其作文要读懂题目的要求,他开玩笑说:“瞎考呗。”瞧他这股兴奋劲儿,妈妈相信他已经准备好了。
因为还未到开校门的时间,好多学生及家长等候在校门周围。余岳一眼望见班上一些男同学聚在校门左侧,高兴地快步奔向那帮男生。他们热络地聊着天,都是轻松的笑脸,每个人心中都是同一种声音:“终于要解放了!”备考这段时间老师天天让学生们考试,天天查漏补缺,学生们都对做题复习厌烦了。今天终于到了正式开战的日子,“是骡子是马,拉出来溜溜”。
送考的家长当中,有爸爸妈妈,也有爷爷奶奶、姥姥姥爷,有的三三两两聊着天,有的还在嘱咐着孩子,大多数家长默默关注着自家的小孩。看着孩子就要参加小升初考试了,家长们都在感慨:六年弹指一挥间,六年前那个幼稚的“小豆包”背着小书包进了小学,今天就参加小学毕业考试了。过了这个节点,马上就升入初中,成为一名初中生。看看,孩子们的个子都和大人差不多高了,声音也少了稚嫩,脸上神采飞扬,少年风华正茂,前途不可限量!
校门一开,学生们呼啦一下拥进校园。余岳和同学一起被人群簇拥着往前走。妈妈顺着栅栏的间隙跟踪他的背影,心中不由为他祝福“认真考试,旗开得胜,马到成功”!
考试过后第8天,小升初成绩出来了,余岳考了281分,名列班级第二。对于这个分数,他显得有些遗憾,但是对于这个排名他觉得满意。他开玩笑说,“我从没有想要高调地炫耀自己,因为真正的学霸都是低调的”。
幼年时候的余岳阅读兴趣广泛,天文、地理、动物、历史、古诗词……只要是能看懂一二,他就会让妈妈陪他一起阅读。长大一些之后的余岳开始看中外名著,如《鲁迅小说全编》《莫泊桑短篇小说集》《悲惨世界》《老人与海》,还有“凡尔纳”科幻小说系列等,家里凡是能看的书他都看过,有的还看了不止一遍。但是他最爱看的应属科幻作品及武侠作品。
小学中年级的时候,余岳在家里的书架上看到一套魔幻小说《狼兄弟》,这是爸爸的一位朋友送的、本是当作藏品收藏。白天上着学,晚上余岳就捧着这套小说看得入迷。后来,他自己在网上买了一套《哈利波特》系列小说,魔法师“哈利波特”以及“霍格沃茨学校”令他神往着魔法世界。
那时期,他的手上经常是捧着一本《狼兄弟》或是《哈利波特》,看得津津有味。夜深了躺在床上他仍舍不得放下书,直到困了才入睡。而且,他还把这两套书介绍给班里喜爱阅读的同学,经常在书包里装上这些厚厚的大部头,今天借给A同学,明天又借给B同学,乐此不疲。因此,他的这两套书都已经品相不佳,尤其是那一套《狼兄弟》小说,有几本的封面已经被折得严重破损,边角被摩挲得发毛。
进入小学高年级,余岳开始接触漫威系列电影、DC系列电影、《星球大战》系列等科幻电影作品,像《复仇者联盟》《美国队长》《钢铁侠》《蜘蛛侠》《星球大战》《正义联盟》《蝙蝠俠》等那些电影系列作品他都已经翻来覆去看了多遍。
自从有了这个新爱好,网络成了他的新阵地,他通过网络看了很多奇幻类电影,如《阿凡达》《指环王》《加勒比海盗》等。这些想象奇特、场面宏大的作品,向余岳展示了一个全新的玄幻世界,令他着迷,也令他大开眼界。
除了科幻,武侠是他另一个最爱。武侠之爱始于他六年级上学期之后的那个寒假。妈妈小时候曾是个“金庸迷”,直到现在仍认为金庸的武侠小说里既讲江湖侠义,也不乏家国情怀,有很多值得吸收的营养。六年级上学期结束,余岳放寒假了,一时家里找不到他可看的书,妈妈便向他推荐金庸小说,从网上买了一套《射雕英雄传》。
不出妈妈所料,余岳一读这部《射雕英雄传》便又陷入了武侠小说这个“坑”,真正地如痴如醉。几天里除了吃饭睡觉以外,他的生活内容几乎就只是看《射雕英雄传》。看完这部小说,他自己在网上陆续又购买了《神雕侠侣》《天龙八部》《笑傲江湖》。这些书都看完后,他在网上搜了其他的金庸武侠小说的电子版在线阅读。看到余岳这种“走火入魔”般的阅读状况,妈妈也不紧张,相反她乐见其状:反正他已经掉进“坑”里了,索性在“坑”里待久一点,多些细致的体验也是好的。
从此,余岳成了标准的“武侠迷”“金庸迷”。他把金庸所有的武侠小说通读了一遍,兴头不减。之后他又把所有的金庸武侠小说重复翻阅了几遍,感觉仍不能解除瘾头,不禁埋怨起金庸大侠来,“他为什么不多写点作品呢?”童言童语,令人忍俊不禁。
这些文学、电影作品里的经典场景、重要人物,他都了然于心。而且,他还乐于和大家分享这些作品。他经常就有关这些作品的细节向大家提问,如果没人答得上来,他就会非常高兴地给大家介绍。
看的遍数多了,他不满足于简单的接收,而是有意识地在书里或电影里总结知识或是寻找破绽。例如,他在《狼兄弟》里知道了原始部落的生存方式,了解了氏族社会的图腾信仰很多都是和祖先密切相关。在《哈利波特》里,他总结了各种魔法道具的奇妙用途。他读武侠小说时,发现武林高手之间过招虽然不动声色但是却暗流涌动,引人遐想。更有趣的事情是,在那些精彩情节里找破绽。每次发现一个情节像是有漏洞的地方,他都会兴奋地告诉身边的人,然后大家一起分析这个情节到底合不合理……
系列电影最考验粉丝的耐心与忠诚,预测下一部电影的内容,这成了余岳的一个新的爱好。看完《复仇者联盟3》之后,他猜想下一部电影的内容:惊奇队长与灭霸交手,夺走他的宝石手套,逆用手套,复活那些已经灰飞烟灭的超级英雄们;或者,惊奇队长与悔悟的灭霸联手,复活那些超级英雄们。在孩子的心里,生命是最可贵的,无论付出什么代价,能换回那些宝贵的生命都是正确的。
也许有人会反对说,武侠和科幻与现实世界距离遥远,接触这些玄而幻的东西会让人脱离现实。其实,在金庸创造的武侠世界里、在科幻作品创造的玄幻世界里,充溢一种最宝贵的精神能量——想象力。正是因为创作者强悍的想象力,才创造出了众多令人过目不忘的角色、精彩纷呈的情节、经典绝伦的场面。爱因斯坦曾这样说,“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的一切,推动着进步”。人们阅读或是欣赏这些具备丰富想象力的作品,应是有所裨益的。
最近,偶然一次,余岳从舅舅发来的微信链接看了一位知名自媒体人“说历史”的漫画,觉得比书本上的历史更轻松更有意思更容易理解。从此,他又迷上了这种形式的历史教程,一直追着看更新。
无论是玄幻的科幻作品、武侠作品,还是轻松的“说历史”,或是经典名著,余岳都看得津津有味。这些作品是砖,是钢,在他的小小世界里,架构起一座最结实的桥梁,引他走向无限精彩的未来。中国作协原党组副书记、中国散文学会会长王巨才曾称赞他的童年是“书香浸润童心”。
“捧起书阅读,拿起笔写作”,余岳不光痴迷阅读,也尽兴于写作。
从7岁始,余岳开始发表文章,已经在《北京日报》《北京晚报》《语文报》《中国校园文学》《意林》《童话世界》《东方少年》《少年文艺》等发表诗歌、散文、童话、寓言、小说等130多篇,被《写作》《中国校园文学》《世界儿童》《中外童话画刊》等不少报刊专栏推介或专题报道,曾因被吸收为中国诗歌学会最小年龄的会员而倍受诗坛关注。著名儿童文学作家、中国作协全国委员会名誉委员樊发稼称他为“娃娃作家”。
余岳在小学三年级时出版了自己的第一本书《小笔尖下的童真》,书里集合了观察日记、科幻小文、游记、诗歌、散文、童话、寓言等文体的文章共百余篇。一位儿童教育专家读后写下感言,“仔细阅读着书中的故事,反复咀嚼童真的文字,我轻缓地走进小作者的心灵世界,认真回味小作者亦真亦幻的神奇想象。一位天真活泼、聪明伶俐、思维敏捷、想象丰富、乖巧机灵、帅气十足的阳光小男孩形象活脱脱地出现在我的眼前”。 著名诗人、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书记处书记吉狄马加在会见小余岳时题词:“在任何时候,写作都是我们生命中的一种方式!”
文如其人,余岳的这些文章里最大的特点便是语言风趣,感情真实纯朴,处处显露出童真的可爱与可贵。文章体裁有别,风格不一:或真实,如观察日记《土豆成长系列》,从土豆种入花盆,到长出叶子,长高长壮,每次变化都会有详细的数据或现象说明;或生动,如游记《白洋淀之恋》《秋游野生动物园》等,白洋淀的荷花、荷叶,野生动物园的各种动物,都有细致入微的特写镜头式的描写,令人如临其境;或奇妙,如《UFO星游记》《恐龙世界历险记》《向火星进发》等,UFO星的一日游,恐龙世界的惊险刺激,火星移民的雄心壮志,尽管只是短短千余字小文,但引人入胜……据悉,他小學阶段的第二本专著《七彩的小世界》也将正式出版。
余岳的语文老师曾有一次对余岳妈妈说,“余岳写的作文与一般孩子相比,有一股灵气,这是相当可贵的”。进入高年级后,余岳写作的那股灵气未改,而且,写作的路子似乎更宽了。六年级上学期,他着手创作一部反映小学高年级阶段校园生活的长篇小说《最男生》。在这部小说的构思中,余岳决定创作一个班级的几个典型学生形象,时间线定在了小升初前后,通过叙述这段“小学最后阶段”的日常又非常的生活片段,记录一种由儿童到少年的跨越式成长。非常可惜的是,这部小说只写作了万余字后便因紧张的小升初而致停顿,写作计划搁浅。
不过,苏轼关于读书作文有一句名言:“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余岳有一双好奇的眼睛和一颗热爱生活的心,他在生活的方方面面观察着、思考着、总结着,他对于生活的体悟总有一天会通过笔倾诉出来。到了那个时候,写作对于他,便是水到渠成的事情。
“业求精,思巧学”,“知无涯,择善读”,“事有理,自畅写”,“○○后”余岳在这“‘学、读、写三字经”熏陶下成长,聪颖、活泼、阳光、善良、上进。在老师嘴里,他是好学优秀的“好学生”,在家长眼里,他是孝顺懂事的“好孩子”。然而,他自省,“我在学习上不是那种总想考第一的学霸,那样太累了,我会轻松又有效地学习。我更想自由自在地看更多喜欢的书,看书带来的精神愉悦无可比拟。至于写作,我想这应该是以后的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