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三国演义》中关羽“义绝”形象的塑造

2018-08-29 03:09◎唐
文化产业 2018年20期
关键词:蜀汉关公关羽

◎唐 芬

(运城市关圣文化建筑群管理办公室 山西 运城 044000)

关公信仰是中国历史上纷繁复杂和博大精深的文化现象,关公精神也是现实世界中人们追求的道德标准之一。“忠义仁勇”可谓是关公精神最形象、最直接、最深刻的描述与提炼,也是当代人信仰关公精神最主要的内涵和精髓。一千多年来,在关公信仰和关公精神的形成和传承中,“义”的观念始终占据着最重要的地位。在众多的封号中,其中带“义”字的封号有着重要的份额,如宋徽宗宣和五年(1123年)封号义勇武安王,宋高宗建炎二年(1128年)封壮缪义勇武安王,宋孝宗淳熙十四年(1187年)封壮缪义勇武安英济王,元泰定帝天历八年(1335年)封显灵义勇武安英济王,清世祖顺治九年(1652年)封忠义神武关圣大帝,清宣宗道光八年(1828年)封忠义神武灵佑仁勇威显关圣大帝,清德宗光绪五年(1879年)封忠义神武灵佑仁勇威显护国保民精诚绥靖翊赞宣德关圣大帝。从这历代的封号中,不难看出历代统治者在尊崇和利用关公精神教化平民百姓的时候,都是比较看重关羽身上所体现的“义”的精神。同时,在当今社会,我们通常用“义薄云天”“忠肝义胆”“义贯千古”等词来形容关公精神。

一、何为“义”

“义”作为一种道德理念和范畴标准,其概念和意义并不十分明确,孔子曰“君子之于天下也,无适也,无莫也;义之与比”[1],韩愈在其著作《厚道》中也写道“行而宜之之谓义,由是而之焉之谓道”[2],但都没有给“义”下过一个确切的概念。普遍认为合乎情理,符合时宜的行为就为“义”。《礼记·表记》也将“仁”和“义”对立起来阐释其关系,“仁者人也,道者义也。厚于仁者薄于义,亲而不尊;厚于义者薄于仁,尊而不亲”。“仁”是以自身为出发点而爱人,而“义”是在与他人的互动关系中产生的,正是因为不是真正的亲人,而你对他也表现出了类似于对亲人的爱,才可称之为“义”。“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这是《孟子·告子上》的一句话,也是“义”最富影响力的一句话。

二、“义绝”形成的背景

在陈寿的《三国志》和裴松之所作的注解中,对关羽的评价并不高,“然羽刚而自矜,飞暴而无恩,以短取败,理数之常也”,裴松之所引的材料也记载道关羽因爱慕人妻而屡次拜托曹操,结果被横刀夺爱,“关羽启公,布使秦宜禄行求救,乞娶其妻”。那关羽是如何从一个刚而自矜的武将转变成一个具备了“义绝”形象完美的神圣偶像呢?关羽殁后,其与儒释道三教的结合、历代统治者对其精神的推崇都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但不可否认,罗贯中在《三国演义》中对其人物形象的刻画才是“义绝”形成的起因和关键。经过唐朝在经济上的空前繁荣和文化上的百家争鸣,宋朝商业经济稳定,人口持续增产,促进了市井文化的形成,勾栏瓦肆娱乐场所大量出现,使得三国故事的说书也发展起来,即“说三分”。《东坡志林》记载“至说三国事,闻刘玄德败,颦蹙有出涕者;闻曹操败,即喜唱快”都明确流露出当时民众对于刘备集团的情感倾向。

关羽形象

北宋时期民众长期遭受北方游牧民族的侵扰,宋徽宗在民众亲近蜀汉的情况下,祈祷关羽的武勇可以佑护国家。在此背景下,朱子学说的集大成者朱熹提出了蜀汉正统论的观点,认为蜀汉虽居西南,却是正统的继承者,于是,本来就在民众中广泛存在的对蜀汉的支持得到了朱熹的认证。元代中叶以后,科举取士以朱子学位标准,朱熹提倡的蜀汉正统论和作为国家守护神的关羽形象逐渐上升到国家层面,自《三国志》以来被曹魏夺去正统的蜀汉,通过朱子学说得以确立正统地位[3]。同时,元末明初的戏曲家、小说家罗贯中,他深处当时社会动荡的大背景中,体验了动乱年代的颠沛流离,对曹操的奸诈感到深恶痛绝,而极其盼望刘备的宽厚仁慈和世态平和。关羽是刘备集团中重要的一员,被作者选中,在对其人物形象的塑造中赋予了自己的价值观和道德理想。

中国现代文学的鼻祖鲁迅先生认为关羽是小说中刻画的最成功的人物,在其《中国小说史略》中,这样评价道,“至于写人,亦颇有失,以致欲显刘备之长厚而似伪,状诸葛之多智而近妖;惟于关羽,特多好语,义勇之概,时时如见矣”,对关羽的描写给予了极高的评价[4]。

三、“义绝”形象的塑造

(一)“降汉不降曹”

官渡之战,《三国演义》中记载了关羽投降的三个条件:一是降汉不降曹;二是任何人不得接近刘备的两位夫人;三是当得知刘备所在之处即归往刘备处。曹操听说三个条件后,对前两个条件表示完全接受,但对于第三个条件面露难色,但最终为了使关羽降服,对三个条件完全接受,然而也就是第三个条件才充分展示了关羽的“义绝”形象。因为在中国漫长的历史上,君主失势但臣子仍衷心追随,在目前不利的条件下虽然暂时归顺新主,但最终仍抛弃权势荣华回归旧主的事例非常罕见。例如,击败项羽的刘邦之将韩信原来是项羽的部下,他在项羽处失势后接受了刘邦的厚待,最终成为讨伐项羽的主力。又如明清换代之际,在清人征服中原最终推翻明朝的时候,明朝的降将吴三桂立下了汗马功劳。但这些从敌军中投诚的功臣通常都面临着悲惨的结局,韩信被刘邦所杀,吴三桂也没逃过相同的历史命运,最终被康熙在平三藩的政策中逼迫自杀,这是因为他们的生存方式于“义”有失。

同时,在当时曹操的政权中有许多武将也都是降将,他们从原来的君主那里前来归降曹操,如张辽来自董卓、吕布处,徐晃来自杨奉处,张郃来自袁绍处,文聘来自刘表处等等。如此众多的武将跟随了“奸绝”的曹操,并用自己终生的武力助曹操取得一方天下。而只有关羽回到了自己的旧主刘备身边,这就是在《三国演义》故事中关羽被称为“义绝”人物的主要原因之一。

(二)“义释曹操”

赤壁之战后,诸葛亮预测到了赤壁战败的曹操撤退的路线,让张飞和赵云埋伏在途中,击破曹操。随后,曹操又在华容道遇见了关羽的埋伏。人困马乏的曹操做好了战败的准备,但是程昱向曹操提议,应让关羽报答之前的恩情。云长是个义重如山之人,想起当日曹操许多恩义,与后来过关斩将之事,如何不动心?又见曹军惶惶,皆欲垂泪,一发心中不忍,于是把马头勒回,谓众军曰:“四散摆开。”[5]这个分明是放走曹操的意思。操见云长回马,便和众将一起冲将过去。

从忠于汉室、忠于刘备集团的立场来看,曹操是挟天子而令天下图谋篡逆的“汉贼”,是刘备集团以及关羽的死敌,绝对不能放过;但从个人关系来看,曹操曾对关羽礼遇有加,派人送绫罗绸缎金银器皿给关羽,三日一小宴,五日一大宴,赠赤兔马,表奏汉寿亭侯,恩深义重。在忠与义的面前,关云长最终选择了义,放走曹操,这是为了救敌人而不惜牺牲自己的生命,这是超越政治利益的一种选择。“忠”是为了君主献出自己的性命,某程度上暗含着君主的威力和强制力,是迫不得已的行为;而“义”针对的是外人,是“他人”中最远的关系,有时候是毫无关系的陌生人或者是敌人,为践行“义”的道德标准也要施以救助。

毛宗岗在《评三国志》中极力称赞关羽在华容道放走曹操的“义”:“或疑关公之于操,何以欲杀之于许田,而不杀之于华容?曰:吾为朝廷斩贼,忠也;华容之不杀,义也。顺逆不分,不可以为忠;恩怨不明,不可以为义。如关公者,忠可千霄,义亦贯日,真千古一人。”[6]在众多表现关羽“义”的虚构故事中,华容道义释曹操都是最大的亮点,为《三国演义》塑造关羽“义绝”的人格典范写下了最浓墨重彩的一笔。

四、结语

关公作为广泛认同的“义”的化身和载体,使“义”的含义具体化、形象化了,是“义薄云天”的典范,是“义绝”的最高体现。“降汉不降曹”,关公为“义”而降,并约法三章,用自身德行书写人格的魅力与光辉。义释曹操,坦然面对即将到来的生死,甘愿以生命印证“义绝”的悲壮与慷慨。关公崇拜中的“义”,历经千余年的演变,融合了不同时代、不同阶层民众的信念,在当今社会中仍然具有重要的时代价值意义。当然,不可否认,关公崇拜中的“义”观念,产生于古代社会当中,也有一些不足、落后之处,但在剔除一些糟粕之后,它作为一笔宝贵的精神遗产仍然值得我们珍惜、继承。

猜你喜欢
蜀汉关公关羽
“关羽”去世
藏传佛教关公信仰新论
关公面前耍大刀
华容道
诸葛亮死后留下四位人才 他们力保蜀汉江山30年
关公工艺
闲话关羽护嫂
蜀汉刘禅的治国举措及其成因
三十六计之欲擒故纵
关羽大意失荆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