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象与现实

2018-08-28 09:44崔莹金盈岑
北方文学 2018年20期
关键词:种族歧视自我价值平等

崔莹 金盈岑

摘要:《黑孩子》是美国黑人作家理查德·赖特于1945年出版的自传体小说,讲述了出生于美国南部的黑人男孩赖特的成长经历。本文主要探寻在美国南北战争后的大背景下,黑人男孩成长过程中的内心向往与周围环境对他的影响,思考美国黑人如何在两者交织下实现对自我价值的追求。

关键词:种族歧视;自我价值;平等

1776年美国宣布独立以来,种族歧视问题就一直存在。南北战争后,黑人虽然在法律上得到了地位上的平等,但依旧受到种族隔离的迫害。赖特就是在这个时期出生于密西西比河纳齐兹的普通黑人家里。在成长过程中,他对黑人与白人间的差别对待与不公平认识越来越深刻,同时认识到,黑人同胞們自身的观念也需要转变。通过阅读,他的精神世界得到丰富和满足,渴望唤醒他的同胞们找回自我,实现自身的的价值。但在当时的社会环境下,他势必是孤独的,不被大众所接受的。赖特并未因此而放弃,而是通过写作的方式试图唤醒大家,认为终有一天新的时代会到来。

一、想象与现实的落差

赖特从小就是一个想象力丰富,好奇心很强的淘气男孩。书中的开篇就提到,他想知道红色的火焰碰上白色的窗帘会产生什么样的效果就点燃了窗帘,烧了屋子。而且赖特对自然有着由衷的热爱,喜欢绿色的宁静平和,厌恶城市的繁杂与喧嚣。怀着每个黑人男孩都会有的好奇心,赖特在与妈妈坐火车时会问为什么黑人和白人要分开排队?为什么黑人和白人要坐在不同的车厢?妈妈往往拒绝回答这些问题,身边的家人遇到这种问题也选择对黑人与白人的关系避而不答。听到周围人遭到白人的迫害,他曾天真地认为“白人”是“黑人”的父亲,因为只有父亲会这样打自己的孩子。赖特也想过,如果有白人想要伤害他,他就要像反抗他父亲一样反抗他们。

随着年龄的增长,他对黑人和白人之间的关系有了更深层的认识。黑人为了生存可以放下一切尊严去取悦白人。肖蒂是一个给人开电梯的黑人,他可以为了换取钱财牺牲一切。赖特曾看见肖蒂为了25分钱,让白人踢他取乐。这一切让赖特所不屑,他拒绝了北方白人顾客钱财的施舍,认为这是对他人格的一种侮辱。与此同时,他向往着去北方生活,认为那里的种族歧视不是那么强烈,自己会过上一个幸福的生活。

为了去到自己的理想之地,赖特放弃了自己的正直与尊严,通过偷窃赚够了路费。当他来到芝加哥后,他的想象破灭了,城市的萧条让他很沮丧,从这里开始,他过上了一种不安定的生活。内心的向往被残酷的现实击败,他甚至觉得挨打也要比现在这种居无定所的生活好,在现实生活中,他理解了黑人在精神上所承受的痛苦。

二、自我价值的追求

在种族隔离时期,追求自我价值的道路势必是坎坷的。自我价值的追求首先要在现实生活中获得自我的觉醒。赖特自小就是孤独的,这种孤独激发了他丰富的想象力,让他沉迷于阅读和写作。如同想象与现实的反差,“理查德这种意志坚定的本性与其毫无权利的社会地位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他是黑人,贫困潦倒使他地位低下。从一开始,理查德就被社会和家庭所排斥,他必须自己教育自己。他所受过的教育多数源于自身的经历。”[1]

另外,他还要通过不断的反抗来追寻自身价值。赖特喜爱读书,但姥姥却认为书是邪恶的东西,拒绝让赖特与之接触,同时连同艾迪姨妈一起用宗教信仰约束赖特。与皮斯,雷诺兹和奥林一样,他们都坚持着自己固有的老旧态度和观念,对赖特这样拥有自由独立思想的人投来异样的眼光,并尽力将这样的思想扼杀掉。在这样的情况下,赖特依旧坚持着自己内心的想法,通过各种渠道学习知识,阅读书籍。虽然也曾有过迷茫,但自己精神上的“饥饿”渐渐得到满足,灵魂也变得丰满。

追求自我价值的最终目标就是为整个社会奉献自己的价值。随着自身精神世界的不断提升和现实生活中悲惨遭遇的打击,赖特意识到有千千万万个同胞们正和他处于一样的境地。作为一个有识之士,他先否定了所加入的革命党派的思想先进性,之后开始思考一种新的变革方式。面对自己失败的党政生活,他的希望并没有破灭,故事的最后,他认为自己是一个思想家,是一个艺术家,要用自己的笔作为武器,架起一座沟通的桥梁,呼唤同胞们心存希望,等待新时代的到来。

三、结语

《黑孩子》作为一本自传体小说,是对作者理查德·赖特本人在现实生活中的一个缩影。赖特这个黑人男孩的成长经历也代表了黑人当时在社会上遭遇的身体和精神上的伤害。民权运动后,黑人的地位有很大程度的提高,直到今天,人们也一直在为种族的平等做努力。“但是,美国是一个私有制的国家,美国的传统和制度使得美国仍然存在着种族歧视和性别歧视,这样,歧视与平等之间就构成了一种悖论。”[2]所以,美国黑人要学会认识自己,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追求自身价值,为构建一个和谐平等的美国社会努力。

参考文献:

[1]Richard Wright(原著),Selena Ward,Ross Naughton (导读),刘建喜,汪静(译).哈佛蓝星双语名著导读:黑孩子[M].天津:天津科技翻译出版公司,2009.

[2]李其荣.美国文化解读[M].济南:济南出版社,2005.

猜你喜欢
种族歧视自我价值平等
浅谈人的本质与价值
积极课堂气氛的营造与大学生主体意识的培育
面对突发事件,要用好思想政治教育这块“压舱石”
需求层次理论在企业青年员工激励与组织引导上的应用
肯尼亚中餐馆因“种族歧视”挨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