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心搏骤停心肺复苏效率的多因素分析

2018-08-28 08:53张映坤崔秀平庄炯宇孙电肖忠黄日华黄之抗付东明李海忠
中国医学创新 2018年11期

张映坤 崔秀平 庄炯宇 孙电 肖忠 黄日华 黄之抗 付东明 李海忠

【摘要】 目的:研究与分析影响心搏骤停心肺复苏(CPR)效率的多因素。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7年12月本院急诊科院前及院内接诊的心搏骤停(CA)患者93例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全部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心肺复苏是否有效分为复苏有效组(36例)和复苏失败组(57例)。总结分析影响心搏骤停心肺复苏效率的多因素。结果:患者恢复自主循环的影响因素为年龄、基础疾病、CPR开始时间、CPR持续时间、电击除颤开始时间、肾上腺素使用剂量。其中基础疾病如心血管疾病、交通意外致伤、CPR开始时间>5 min、电击除颤开始时间>5 min为危险因素;年龄≤60岁、CPR持续时间≤15 min和肾上腺素使用剂量≤5 mg为保护因素。结论:心血管疾病、交通意外致伤、开始CPR>5 min和开始电击除颤>5 min是影响心肺复苏效率的危险因素,年龄≤60岁、CPR持续≤15 min和肾上腺素≤5 mg是影响心肺复苏效率的保护因素。

【关键词】 心搏骤停; 心肺复苏效率; 多因素

【Abstract】 Objective:To study and analyze the multiple factors influencing cardiopulmonary resuscitation(CPR)efficiency in cardiac arrest.Method:A total of 93 patients with cardiac arrest(CA)received from January 2016 to December 2017 in front of and in the emergency department of our hospital were selected as subjects.All clinical data were retrospectively analyzed.According to the results of cardiopulmonary resuscitation effectively,they were divided into resuscitation effective group(36 cases)and resuscitation failed group(57 cases).The multiple factors that affect the efficiency of cardiopulmonary resuscitation in cardiac arrest were summarized and analyzed.Result:The factors influencing the patients recovery from spontaneous circulation were age,underlying disease,CPR start time,CPR duration,start time of shock defibrillation,and epinephrine use dose.Among them,basic diseases such as cardiovascular diseases,accidents caused by traffic accidents,CPR start time>5 min,and shock defibrillation initiation time>5 min were risk factors;age≤60 years,CPR duration≤15 min, and adrenaline use dose≤5 mg were protective factors.Conclusion:Cardiovascular disease,injury from traffic accidents,initiation of CPR for more than 5 min and initiation of defibrillation for more than 5 min are risk factors affecting cardiopulmonary resuscitation efficiency,ages≤60 years,CPR lasting≤15 min,and epinephrine≤5 mg are the effects,the protective factors of CPR efficiency.

【Key words】 Cardiac arrest; Cardiopulmonary resuscitation efficiency; Multiple factors

First-authors address:Zhongshan Boai Hospital Affiliated to Southern Medical University,Zhongshan 528403,China

doi:10.3969/j.issn.1674-4985.2018.11.025

在臨床上,患者由于心脏窦房结无法产生冲动,而致使整个心脏或者心房活动停止的紧急情况,即为心搏骤停[1]。此类患者如果救治不及时,则其生命会受到严重威胁[2]。而目前在临床救治心搏骤停患者的过程中,首选的治疗方式即为心肺复苏术[3]。而随着急诊医务人员技术以及现代心肺复苏术(CPR)水平不断提升,临床上复苏患者自主循环恢复率日益提升,达40%~60%[4]。本研究通过比较不同因素分组的CPR效果,对可能影响CPR预后的相关因素用EpiData软件建数据库,用SPSS 22.0软件行两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选取变量为单因素分析有意义的影响CPR效果的因素,筛选出影响心搏骤停患者心肺复苏效率的主要因素,现具体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6年1月-2017年12月本院急诊科院前及院内接诊的心搏骤停(CA)患者93例为研究对象,根据心肺复苏是否有效分为复苏有效组(36例,占比38.71%)和复苏失败组(57例,占比61.29%)。纳入标准:年龄15岁以上;患者均符合WHO有关心搏骤停的相关诊断标准;均知晓本次实验并签订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1)无法判断CA时间;(2)患者家属提出不复苏意愿[5]。有效组男20例,女16例,年龄24~90岁,平均(71.33±8.25)岁,失败组男31例,女26例,年龄25~92岁,平均(72.45±7.64)岁;可电击除颤心律30例;基础疾病:心血管疾病35例,脑血管疾病26例,交通意外致伤15例,呼吸系统疾病9例,其他原因8例。

1.2 方法 按照《2015国际心肺复苏指南》标准[6],对所有心搏骤停(CA)患者迅速进行胸外按压、开通气道及呼吸支持(球囊面罩以及必要时行机械通气、气管插管),对可除颤心律予以早期电除颤,建立静脉通道,给予肾上腺素,以及CA后综合处理。

1.3 观察指标与评价标准 观察记录两组基本临床资料,包括性别、年龄、基础疾病、CPR开始时间、CPR持续时间、电除颤开始时间、肾上腺素用量。CPR成功:患者经复苏抢救后恢复自主心律,自主呼吸或经机械通气后血氧饱和度超过95%,血压等生命体征指标接近正常,瞳孔感光反应。CPR失败:不满足上述复苏成功指标的患者[7]。

1.4 统计学处理 对可能影响CPR预后的相关因素用EpiData软件建数据库。采用SPSS 22.0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以率(%)表示,对影响CPR效果的有意义因素选取变量为单因素采用字2检验,相关变量多因素分析行两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心搏骤停前基础疾病的分布比较 93例心肺复苏患者中,复苏有效组(36例,占比38.71%)和复苏失败组(57例,占比61.29%)。两组患者心搏骤停前的心血管疾病、交通意致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不同因素在复苏有效与复苏失败中的比较 复苏有效的年龄、CPR开始时间≤5 min、CPR持续时间≤15 min、电击除颤开始时间≤5 min、肾上腺素用量≤5 mg与复苏失败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性别、心律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3 CPR复苏效率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 心血管疾病、交通意外致伤、CPR开始时间>5 min和电击除颤开始时间>5 min为危险因素,年龄≤60岁、CPR持续时间≤15 min和肾上腺素使用剂量≤5 mg为保护因素,见表3。

3 讨论

有关临床研究显示,复苏有效组电除颤开始时间要显著早于复苏失败组,这表明早期电除颤对患者而言非常重要[14-15]。有大量研究数据显示,患者发生心搏骤停后,其存活率直接受到CPR开始时间的影响,且当心搏骤停持续发作>4 min,多数患者可因脑干严重缺血性损害而发生死亡,因此CA患者在4 min内进行复苏成功具有较大的成功率,此时患者不仅易恢复窦性心律,同时还能促进脑复苏及改善其预后[8-17]。文献[18]研究表明,CPR开始时间≤5 min与CPR开始时间>5 min相比,前者的ROSC率、24 h存活率、出院存活率、神经功能良好率均显著较好,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肾上腺素具有一定的α受体激动作用,是心搏骤停的常用药物,可增加冠脉和脑灌注压力[19]。已有研究表明:腎上腺素用量小的CA患者ROSC率更高。在相关研究报道中,肾上腺素使用量≤5 mg组与肾上腺素>5 mg组相比,前者的ROSC率、24 h存活率、出院存活组率均较高(P<0.01)[20]。

本院通过分析93例院前及院内心脏骤停患者实施CPR后的结果,36例患者CPR成功,成功率为38.71%。复苏成功与复苏失败的年龄、CPR开始时间、CPR持续时间、电击除颤开始时间、肾上腺素使用剂量对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性别、心律对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心搏骤停前的心血管疾病、交通意致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基础疾病、CPR开始时间>5 min和电击除颤开始时间>5 min为危险因素,年龄≤60岁、CPR持续时间≤15 min和肾上腺素使用剂量≤5 mg为保护因素。从以上结果可以看出,要提高心肺复苏成功率,除了预防心肺等基础疾病的发生,缩短CPR开始时间和电击除颤开始时间尤为重要,这就要求“120”尽可能增加急救站以缩小抢救半径,同时对大众进行心肺复苏术和自动体外除颤仪(ADE)使用普及,以增加目击者心肺复苏和电击除颤,来共同达到缩短CPR开始时间和电击除颤开始时间的目的。

参考文献

[1]陆霞.93例急诊心肺复苏患者的抢救与护理[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2,9(8):50-52.

[2]丁旻珺,谢娟.心肺复苏自主循环恢复患者预后相关因素分析[J].实用医学杂志,2012,28(23):3956-3959.

[3]陈育苗,代明岩,郝薇,等.急诊科心肺复苏患者存活出院的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现代医药杂志,2016,18(1):21-24.

[4]张颖,肖小培.影响老年创伤患者心肺复苏成功的危险因素分析[J].创伤外科杂志,2016,18(6):363-365.

[5]崔耿,徐华.老年患者心肺复苏效果及其相关影响因素分析[J].海南医学,2016,27(13):2138-2140.

[6]张晓凡,林长春,杜贵进.对心搏骤停院前救治中值得思考的几个问题的分析[J].中国全科医学,2014,17(5):555-558.

[7]彭丹洋.院前急救心肺复苏效果的临床影响因素分析[J].中外医疗,2016,35(2):51-52.

[8]别艾军.33例心脏搏动骤停复苏成功的临床分析[J].中国医药导刊,2014,16(2):237-238.

[9]王道铨,林贻隆.心肺复苏成功的主要影响因素分析[J].武警医学,2014,25(6):609-610.

[10]杨志燕,黄天宝,张国英.急诊科心肺复苏预后及相关因素分析[J].重庆医科大学学报,2016,41(12):1234-1238.

[11]张宁,董致郅,赵景成,等.71例心搏骤停患者急诊心肺复苏成功率的影响因素分析[J].北京医学,2017,39(1):48-51.

[12]赵梦龙,郭凯,马永刚,等.心搏骤停患者初始心律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全科医学,2017,20(11):1379-1382.

[13]陈建丽,徐艳霞,周茉,等.PICU患儿心搏呼吸骤停单中心调查及复苏效果评估[J].贵州医药,2017,41(8):864-867.

[14]黄海燕.Utstein模式下心源性心脏骤停心肺复苏的危险因素研究[J].内科急危重症杂志,2014,20(6):379-381.

[15]苟君臣,陈安海.心肺复苏相关影响因素研究进展[J].中華灾害救援医学,2015,3(3):171-174.

[16]谭宗林.影响院前心脏停搏患者心肺复苏成功的相关因素分析[J].医学综述,2015,21(13):2457-2458.

[17]高映春.ICU心脏骤停患者心肺复苏的相关影响因素研究[J].河北医药,2015,37(21):3300-3301.

[18]吴刚.86例呼吸、心跳骤停患者病因及急诊心肺复苏临床分析[J].医学理论与实践,2015,28(22):3057-3058.

[19]鲁玉芬.院前心脏停搏患者心肺复苏成功的相关因素研究分析[J].中国伤残医学,2013,21(2):82-83.

[20]钟坚,何景招,李少洪,等.急诊抢救心肺复苏成功率提高的原因分析[J].河北医学,2013,19(6):878-8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