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彩娟
摘 要:以班级为单位,组织教育教学活动,是学校教育的主要形式。因此,在教育工作中,教师要善于以班级建设为依托,营造德育氛围,引导学生在良好班级环境的浸润下,实现综合素养的全面提升,提高德育渗透的影响力度。小学生正处于对世界的初步感知阶段,恰当的德育,有助于帮助学生从小树立良好的德育品行,从而为以后的学习、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关键词:小学教育;德育;班级建设;班级活动;班级文化
精神文化与制度文化是班级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实施德育的有效途径。因此,在班级建设过程中,教师要善于以德育为基础,将德育思想融入点点滴滴班级日常生活中,从而借助恰当的班级建设活动,实现德育的有效渗透。
一、豐富班级活动,渗透德育教学
受小学生思维水平及学习经验的限制,借助传统“说教”方式进行德育,教学效果不甚理想;然而,将德育渗透到具体的班级活动中,以小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展示出来,符合小学生的认识规律,有助于在强化班级建设的基础上,实现德育目标。
在低年级的班级建设中,良好行为习惯的建设是班级德育的重点。在教学中,教师可以借助多种实践活动的开展,深化学生对相应德育理念的认识,从而实现德育品行的整体提升。例如,教师可以以“我身边的绿色”为主题,引导学生到学校操场或者周围社区、公园中寻找“春”的足迹,并在具体实践活动中,引导学生对“乱扔垃圾”“随意踩踏草坪”“随意采摘花朵”等不文明的行为进行深度认识,从而在具体的班级活动中,强化小学生的环保意识,实现德育理念的有效渗透。
此外,教师还可以借助校内资源,开展相应的班级活动。如,为了在班级建设中渗透“爱护公物、人人有责”的德育思想,教师可以组织班级大扫除活动,引导学生在具体的班级活动中,形成爱好公物、维护班级环境的集体意识,从而优化班级建设,实现德育渗透。同时,在打扫过程中,教师要善于捕捉积极的教育因素,及时鼓励,从而提升小学生的德育意识。例如,在打扫过程中,教师发现小明同学主动帮助修补教室的图书角书皮,就可以及时地在班级内对小明同学提出表扬,以资鼓励,号召其他小学生向小明同学学习,爱护学校公物,维护班级环境。
除此之外,借助传统节日组织班级活动,也是班级建设中实施德育的一个有效途径。例如,为了深化小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识,教师可以组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具体传统节日的讲解、展演,引导学生在具体资料的搜集、阅读、分析过程中感受传统节日的文化内涵、精神力量,从而实现德育理念的渗透。例如,在端午节知识的搜集中,学生借助资料的阅读与查阅,能够切身体会到屈原的伟大爱国情操,从而在小组内的交流、展演中,实现具体德育思想的内化,提升德育水平。
总之,在班级建设过程中,教师要善于打破常规,借助一切可借助的教育资源,丰富班级活动,在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活动中,渗透德育教学,潜移默化,优化小学生的德育品行。
二、营造班级文化,滋养德育情操
班级文化是班级建设的灵魂,也是班级整体德育水平的有效体现,两者相互依存、共同发展。因此,在班级建设过程中,教师要重视班级文化的塑造力量,营造积极的班级文化,滋养小学生的德育情操。
“英雄榜”或者“红花展示栏”是班级文化建设的外在表现,教师可以借助表扬榜单的设立,调动小学生的学习热情,从而营造积极向上的班级文化氛围。然而,在具体设置过程中,教师要充分考虑到德育的重要性,相应弱化“分数”在综合评价中的比值,将德育表现融入“英雄榜”的评选中,从而引导小学生对德育行为的重视,提高班级的整体精神风貌。小学生具有很好的向师性,教师的鼓励能够有效引导小学生的重视,从而在“英雄榜”不断的评选过程中,优化小学生的德育品行,提高班级整体文化素养。
此外,教师还可以开辟出班级的“特色文化园”,营造自由、积极、愉悦的班级文化氛围,从而在拓展学生知识面、丰富学生文化体验的过程中,滋养小学生的德育情操。在“特色文化园”中,教师可以挑选学生的绘画、书法、作业、剪纸等方面的特色优秀作品进行展览,鼓励学生在相对宽松、积极的班级文化中,养成积极探索、勇于创新的良好德育素养,从而优化班级建设,实现整体德育水平的全面发展。
为了强化班级文化的影响力,教师还可以集思广益,与学生一起创作班级的特色标语,从而在班级标语的号召下,凝心聚力,优化班级文化,提升德育水平。
总之,对小学生实施德育是素质教育对学校教育的外在要求,也是学生长远发展的内在需要。因此,在班级建设过程中,教师要重视德育的重要性,勇于创新、不断探索,积极借助一切可用的教育资源,以德育渗透为基础,组织班级活动,实现班级建设与德育塑造的同步优化。
参考文献:
[1]王志海.班级共同体建设:学校德育优化的有效途径[D].江西师范大学,2011.
[2]邝勇.探究小学班级管理之德育氛围的有效建设[J].教师,2017.
编辑 鲁翠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