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爱文
【摘 要】技工学校传统语文教学遭遇尴尬,需要新的教学方式提高学生积极性,小组合作学习模式应运而生。本文论述了小组合作学习的应用以及小组合作学习的积极作用。
【关键词】技工学校;语文;小组合作学习
技工学校的育人目标是培养有一技之长的技工,学生学习的重点是专业技术,语数英等基础科目的地位岌岌可危,传统语文课更是遭遇尴尬,虽然周课时已被挤占得只剩可怜的两节,但语文课仍然被学生认为是沉悶、无聊、无用的课程。部分学生在课堂上心不在焉,老师的滔滔不绝学生听来就是“催眠曲”,有些学生迫于学校的压力不敢公然玩手机,但经常上演“警察与小偷”的故事,自制力不强的在课堂上经常被一些网络游戏诸如“王者荣耀”等吸引,甚至在课堂上还讨论游戏中的人物,被老师禁止后就捣乱或倒头大睡,老师头头是道的分析根本提不起学生的兴趣,学生不愿意动、不愿意读、不愿意听,更不愿意写,老师认为的经典美文在学生眼中什么都不是。出现这些现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技工学校的培养重点是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而且学生普遍基础比较薄弱,稍微难一点的知识学生就听不进去。传统语文课堂中的老师讲授学生听讲的满堂灌、一刀切的方式在00后的这批学生中已经行不通,更何况是本来学习基础就不好、理解能力还欠缺的技校的学生。这就需要一种有效的方式、方法来发展学生们好奇的、探索的精神,激发学生们合作的、团结的氛围,树立学生自主、自尊的品质,小组合作学习就是这样的一种学习方式。
小组合作学习指学生在小组中为了完成共同的任务,有明确分工的互助性学习。它和传统的教学方式有很大的不同,传统的教学中教师是主导者,学生只是被动的接收者,教师是绝对的权威,因为教师拥有知识。但是随着社会的进步,网络的发展,知识获取的途经越来越简单、快捷,教师的职责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教师由知识的搬运工变成了学习过程中的设计师、向导、顾问,一位帮助发现问题而不是给出现成答案的人。教师的精力由以往的搬运知识转变为集中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从事那些有效果和有创造性的活动:让学生互相合作、讨论、激励、提高,总之就是让学生动起来、说起来、读起来、演起来、写起来。
既然小组合作学习是大势所趋,势在必行,那么,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如何有效地进行小组合作学习,提高小组合作的效率,克服流于形式或作用不大等弊端,使小组合作学习活动落到实处呢?最重要的一点就是教师的观念要转变,变传统的教师为中心为以学生为中心,教师要放得下架子,甘为人梯,下面就结合自己的具体教学实践谈几点体会。
1.创设情景进行小组合作学习
在小组合作学习中,教师的引导非常关键,设计一些有阶梯性的问题,准备有效的游戏等等都能体现老师的智慧,也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兴趣浓厚,自然会“亲其师,信其道。”作为技工学校语文教师,更应该利用好语文学科本身的特色,想方设法使学生增强学生的兴趣,激发他们主动探索的欲望。学生已经学习了十几年的语文,如果再沿用一些陈旧的教法,怎么能激发他们的兴趣呢?十多岁的技校生,正是好奇心最强、表演欲望最旺盛的时候,他们最感兴趣的事情莫过于把自己置身于某种情境中,去实践、去操作。比如教学《荆轲刺秦王》这篇文言文时,我就没有按照传统的文言文教学法来教了,因为这篇文章情节清晰,人物性格鲜明,很适合学生分角色来表演,我尝试着让学生们按小组分配分角色演绎的方法。学生先把课文改编成剧本,再在小组内分配好角色,做好道具,记好台词。表演的时候每个小组都跃跃欲试,积极性非常的高,道具也做得非常新颖,饰演秦始皇的学生还用报纸做了一顶皇冠,有些学生还用报纸做了龙袍,虽然在表演的过程中学生台词背得不是很熟,表演也不能做到惟妙惟肖,但学生参与的积极性非常的高,一篇比较冗长的文言文就在分角色表演的过程中被学生消化了。再如教学台湾作家李乐薇的散文《我的空中楼阁》时,我就不满足于只让学生欣赏文章的语言清新优美,还创设情境让学生学以致用,我抛出了这样一个小组合作题目:假设你是“空中楼阁”这个楼盘的开发商,你会设计什么样的广告语设计什么样的图纸来吸引顾客购买。学生拿到这个题目后,非常兴奋,都力争成为那个最棒的开发商。小组成员分工合作,有的描绘美丽蓝图,有的构想最贴近课文又最有吸引力的广告语。学生们兴趣盎然,小组讨论热火朝天,教师创设情境进行小组合作教学就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每个学生都动起来,让每个学生都能找到飞翔的翅膀。
2.整合所教内容进行小组合作
技工学校语文教材几经改革,入选文章也常变常新,但体裁不外乎记叙文、议论文、说明文、散文、小说、诗歌等几种。教师不能不加筛选,要善于分析和研究哪些教学内容比较适宜采用小组合作学习模式。有些篇目比较经典,令人回味无穷,如朱自清的《荷塘月色》、郁达夫的《故都的秋》、鲁迅先生的《记念刘和珍君》等,这些文章虽然经典,但如果处理不好就会被学生嗤之以鼻,因为经典往往有一定的难度。教师就可以把这些篇目的教学内容分解成很多方面,如作家作品、文章脉络、重点语句、修辞手法、思想内涵、描写手法等等,繁多的内容适宜通过小组合作来解决,每个小组负责一个模块,让小组选派代表就其中的模块进行解说,并对解说的结果进行评价、评奖。如司马迁的《鸿门宴》这篇课文,教师就可以把内容分割成几个小的模块,比如故事情节、人物性格等内容,让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还可以整合教学内容进行小组合作,比如诗歌单元,传统的教法就是对每首诗进行串讲,从作者到诗歌内容再到艺术特色,最后学生是没什么读诗的欲望,更体会不到诗歌之美。在小组合作教学中,教师可以把整个单元的诗歌整合起来,让学生进行小组合作朗诵比赛,小组成员分别担任创意总监、美术总监、技术总监,朗诵人员,每个小组设计背景音乐、宣传海报等等。这样小组每个成员都会动起来、画起来、演起来,为自己小组的荣誉而战,教师就不用担心学生会无所事事了。所以在小组合作学习中,教师只有进行精选整合,小组合作学习才能达到最好的效果。
3.进行合理分组
真正好的课堂应该是每个学生都要动起来,每个学生都参与其中,而不是个别精英的专场表演。传统的语文教学中教师的注意力就在那几个优秀的学生身上,拋出的问题也是由优秀学生“承包”了,落后的学生没有机会或者根本没有欲望参与。小组合作学习要避免成为个别优秀学生的专场。组别的划分,组员的搭配是需要全面考虑、精心设计的。怎样使小组合作学习中的小组成为学习效果最佳的最优组合呢?教师应针对每个学生之间性格差异和语文综合素质的差异,采用“好+中+差”的搭配模式。根据全班人数分成7到9个学习小组,每个小组成员以4到6人为宜,每个小组中既有优秀的爱表现的也搭配成绩平平的性格内向不爱表现的。小组长的角色非常重要,组长的选定可以小组成员推荐,可以教师指定,可以轮流互换,也可以由一人负责到底。为了突出每个小组的特色,便于教师称呼和区分,我们让学生给自己小组起一个响亮的名字。学生发挥集体的智慧,起了很多各具特色的名字。学生们在给小组命名时,可谓煞费苦心,寓意深刻。如有些小组取名为“KING”或“KING BACK”霸气十足,由于每个名字都是小组奋斗的目标,所以他们特别重视本组的荣誉。
本人进行小组合作学习还只是探索阶段,小组合作在实践过程中还有许多有待完善的地方,比如课堂纪律的管理、对学生的评价、如何保持学生的积极性等等,但小组合作学习模式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鼓励合作学习,促进学生之间的互相交流,共同发展,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参与意识、创造潜能,打破了常规的满堂灌、填鸭式的教学模式,使原本死气沉沉的课堂充满生机和活力。学生一改以往“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学习态度,积极投入到学习中来。小组合作学习还增强了团队合作意识,这种团队合作意识,为学生将来的求职或创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总之,小组合作学习促进了学生全面发展,提高了他们的口语表达能力和临场应变能力。这种新型的教学模式,改变了以往技工学校语文课堂中出现的种种不良现象。语文课堂真正变成学生喜欢、人人参与的课堂,今后我将不断摸索,不断实践,相信通过不断努力,语文课堂一定会成为让学生受益终生的课堂。
【参考文献】
[1]覃冰.《语文课中如何进行小组合作学习》.基础教育研究,2011年第8期
[2]徐学福,房慧主编.《名师讲述如何提升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5月第1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