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永明
摘 要: 在现代教育网络化、多媒体化的发展趋势下,阐述基于多媒体网络环境下的多向互动式教学模式,分析这种教学模式的特点和该教学模式的具体教学策略,并探讨当下多媒体网络教学遇到的问题及对策。
关键词: 多媒体网络教学 教学模式 教学实践
随着数字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多媒体和网络走进课堂,它的音像资料展示、信息即时共享、学习效率提高都是传统教学模式无法比拟的。在当下课堂教学中,从远程开放教育到普通课堂教学,从基础理论学习到专业技能培训,多媒体网络技术应用已经成为现代教学模式的核心理念之一。
一、现代数字信息技术对传统教学模式的冲击
现代科技的飞速发展使得传统学习模式日益显露出局限性,如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强调教师是整个课堂的中心,通过灌输,学生掌握系统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虽然有利于知识的传授,便于教师组织、监控整个教学活动进程,但由于过于突出和强调接受和掌握,冷落了发现和探索,学习成了被动地接受、记忆的过程,从而窒息人的思维和智慧,不利于培养具有创造性精神和创新型思维的时代人才。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是让学生以原有的经验体系为基础建构知识,教师只是意义建构的帮助者、促进者。但是在数字信息技术滞后的时代,这种教学模式受到极大的限制。如情境创设上的局限性,因为技术手段和课堂环境的制约,教学上很难做到外在现实情境和实际问题的生动、丰富、逼真地展示。至于双主体教学模式,则局限于现代数字信息技术的缺失,造成学习的阻隔和延宕。在协作学习中,整个学习群体一起讨论与交流,只能完成小范围的时空交流,无法提供更自由的、广阔的、个性发展的学习空间。
新兴的多媒体网络教学把数字通讯技术、多媒体网络技术和现代学习理论有机结合起来,构建出一个全新的教学体系,对传统模式造成了冲击。
首先,打破了教材的垄断地位和课堂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多媒体网络能为学生提供丰富多彩的音像、文字兼备的学习资源,学生根据自己的需求和特点自由安排学习进度,自主选择和强化有关学习内容,主体性大大强化。同时,网络还可以实现信息交流、传递的多向性。不再是单纯的师生交流,而是学生、老师、专家、普通人相互间的整体社会化交流。在这种交流中,学生、老师都可以在其中得到启发、充实,获得学习上的精神满足感。
其次,真正实现了个性化、多层次、创造性的学习目标。多媒体以直观性的窗口界面作为交流方式,通过数字信号交换,在声音、形象、文字等信息组合中动态展示、形象解说和直观表达学习内容,使学生处于各种感官功能充分调动、逻辑抽象思维与感性形象思维共同参与学习的综合状态,使学习活动激发出人的自我实现欲望。这种多维性的信息传播方式,更加符合人的认知结构特征,可以很好地帮助他们实现从具体到抽象、从低层次到高层次的学习目标。
最后,极大地促进了教学过程中教师的主体性发展。多媒体教学环境的丰富灵活性克服了以往教学中“满堂灌”的机械式学习现象,为教师的个性化创造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在网络数字环境中,教师需要合理地组织和整合各种信息资源,可以根据不同学生的学习特点、接受水平,分层次地、多方面地创设教学情境,确立恰当的指导方法,制定最佳教学策略,从而达到最佳教学效率。
二、多向互动式教学模式的具体策略
借助现代网络技术的有力支撑,师生角色在教学过程中发生了巨大的转变,学生由被动接受知识转变为自主选择学习目标,老师由“传道、授业、解惑”到“指导、组织、调控”。网络的强大通讯互联功能为每一个人都提供了自由、开放、公平地获取信息和知识的途径和空间。多媒体网络教学最大优点是它的实时交互性,师生之间、学生之间、师生与外界环境之间可以跨越时空障碍自由地交往。因此,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多向互动式教学模式成为一种结合现代教学理念和数字信息化技术的优质构型。
多向互动式教学是利用数字通信和网络技术能够提供宽领域、多层面的海量信息的优点,高效率地进行学习资源的汇集、交流和互渗。它以计算机网络、超媒体和超链接技术为媒介,实现人机之间、学生之间、师生之间的互动。每个人都可以针对同一学习内容,站在不同立场、角度彼此交流、影响和启发。学习活动中,学生自己制定学习目标,据此在网络提供的广阔空间内寻找相关知识和资料,开展相关活动。网络状联结突破了时空局限,拓宽了学生的视野和思维领域,完全不同于课堂机械灌输。这种有效的沟通方式和沟通效率是提高学习质量的根本保證。通常,多向互动学习模式以网络教室为基础,将学习过程分为以下四个环节:首先,确定任务。教师根据教学目标,把学习内容分成符合学生特点的不同任务,在网络平台上布置给学生;其次,自愿结合成组。学生根据自身特点和学习兴趣互补搭配,组合成若干小组。其次,交流协作。小组成员之间根据任务要求分工协作、共同探讨,在老师的引领下完成相关作业。最后,效果评价。可以灵活多样,例如,组内成员自评、各组互评及教师的专门测评。
这种多向互动式教学模式充分利用网络技术特有的交互性、共享性和开放性特征。根据教学任务和学习重难点、学生的知识结构和心智水平及学生的行为特点采取以下具体学习策略:
1.自助式。在整个学习活动中,学生充分发挥自我主体意识,自由地探索和汲取有关知识。教师提供丰富广泛的网络学习资源,并巧妙地引领学生,给予其必要的启示。
2.导控式。以明确的教学目标为导向,强化内容为核心,特别适用于基础理论学习。在这种模式中,需要建构一套科学的学习评价系统,根据每一项评价指标的要求提供有意义的网络学习资源。
3.探究式。教学活动以问题为中心,其教学步骤为:情境引入——实验探究——网络互动——解决问题——归纳评价。其中,信息技术可创设用于探究与发现的问题情境,从而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
多向互动式教学模式是针对多媒体网络信息的交互共享实现学习目标的教学方法。学生运用网络资源获取大量信息,以团队的形式,在教师的精心策划引领下,通过资料分析、整理,相互探讨、交流,最终以任务成果的展示完成知识的获取。它能够充分开发潜能,锻炼出创新、合作和实践的综合素养。
三、现有的障碍及对策
(一)制约因素
第一,滞后的教育理念和与教师素养。目前,在我国各级各类学校中,相当一部分对多媒体网络教学这一新兴事物没有真正的理解,缺乏将教学模式、教学理念和现代数字通信技术整合的经验和能力。要实现多媒体网络环境中的多向互动式教学,对教师提出了较高的要求,除了与时俱进、全面深入地了解现代教育的最新理论外,还应具备较强的多媒体技术应用能力,能够熟练地在网络环境中进行教学设计、资料搜集、互动平台建设等活动,这是我们目前的软肋。
第二,网络环境的硬件建设有待进一步改善。现代网络和多媒体技术由数据网线、终端设备和教学资源三大部分组成。技术上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硬件设备欠缺,信息资料的查询和主体间的互动交流要求给校园硬件设施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具有高速传输效率和方便快捷的宽带网络系统在很多校园还不具备。二是软件开发不足,这种教学模式需要功能强大的应用软件作为支撑,目前,相关软件的开发还只是丰富和加强了交互界面形式的变化,在系统结构的质量上没有明显突破,人机交互功能还不十分方便,客观上制约了多向互动模式的推动。
第三,网络资源相对匮乏。随着网络环境下学习体系的建构,覆盖面广、内容丰富、分布交互性强的多媒体教学资源库的贫乏问题逐渐凸显,越来越难满足网络教学的需要,这已成为当前急需解决的问题。
第四,师生情感交流存在障碍。应该看到现代虚拟的网络空间极大地弱化了人与人之间的直接感情交流,师生之间、师生与社会之间高度依赖网络互动,感情上的联结出现疏离,某种意义上又形成了交流困难。如何将传统课堂中教师的言语行为和非言语行为产生的良好人际互动与现代网络技术有机融合,是网络环境下互动教学模式需要解决的困难。
(二)相关对策
首先,彻底转变传统、保守的教育观念。网络教学模式的出现,不仅是现代技术的应用,而且首先需要转变思想,以全新的理念改革教学手段、方式、方法。对于教师而言,学习现代教育理论和技术,掌握计算机技术是搞好多媒体网络教学的必要保障,只有熟练掌握多媒体计算机网络技术、课件的编制、网页设计等知识才能在教育教学改革中更有效地发挥作用。
其次,加快网络设施的开发。吸收国际先进技术加快网络带宽与网速的合理布局与应用,通过多元、开放的机制发展网络教育的产业,真正建立起方便迅捷的网络系统。同时,开发高质量的网络课程资源,大力加强课程体系的开发,充分利用社会资源,调动名校、名师整合,实现社会化课程建设和社会化教学资源的网络共享。
另外,注重传统课堂教学和网络教学的相互借鉴,重视学习主体间的直接情感交流。在虚拟空间和现实社会之间实现教育的心灵契合。情感交流将直接影响教学效果与质量,传统教学的优势不能完全取代。在现代网络环境中,教师应借助多种手段对学生进行情感投入,在引导和协助中激起学生的愉快体验,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的持久动力。
多媒体网络支持下的教学模式是一种全新的教学模式,它利用网络的资源共享和信息傳输特性,以计算机技术为基础,实现媒体、资源、主体、社会的互动和共享,体现了学习的个性化和协作化。当前,我国课程改革正倡导基于网络的教育模式,推行“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但是,基于多媒体网络的教学不应摒弃传统教学模式,而应根据具体学习情景有针对性地融合二者的优势,真正使教学丰富多彩。
参考文献:
[1]马颖峰.网络环境下的教与学——网络教学模式论[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5.
[2]黎军.网络教育学的理论与实践[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
[3]何克抗.从Blending Learning看教育技术理论的新发展[J].电化教育研究,2004(3).
[4]肖晓梅.网络教学平台在高校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中国教育信息化,2008(9).
[5]高玉兰.基于网络的自主—交互式英语教学模式研究[J].中国教育学刊,2004(9).
[6]谷建飞.多媒体网络教学:一种全新的应用教学模式[J].四川外语学院学报,20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