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端飞
高校野外生活生存训练课程基地建设的环境学考察
苏端飞
南华大学体育教研部,湖南 衡阳,421001。
国内发展迅速的高校野外生活生存训练课程实践教学基地的缺乏与不成熟是一个普遍现象,是困扰这一课程顺利、健康发展的瓶颈。研究认为教学基地的考察与建设过程中运用环境学的研究方法,对目标地区的气候、水文、地质与地形、动植物资源、自然灾害等方面进行深入考察与研究,并因之设计野外生活生存训练课程,才可以体现课程内容设置的实用性与针对性、实践教学的安全性以及课程开展的科学性。
野外生活生存;教学实践;自然环境;课程内容;安全性;科学性
2002年8月教育部颁布的《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要求,高校体育课程“充分利用空气、阳光、水、江、河、湖、海、沙滩、田野、森林、山地、草原、雪原、荒原等条件,开展野外生存、生活方面的教学与训练,开发自然环境资源”[1]。“纲要”实际上是要求在高校中开展野外生活生存训练课程。“野外生存生活训练”是指在远离居民点的山区、丛林、荒漠、高原、孤岛等野外环境中,在不完全依靠外部提供生存、生活的物质条件下,依靠个人、集体的努力保存生命、维持健康生活能力的训练[2]。目前国内有100多所高校展开了野外生活生存课程的实验研究与教学,大多是以基地式形式展开野外实践教学,但野外训练基地缺少与不成熟是一个普遍现象,成为这一课程教学效果很难达到预期课程目标的重要原因,主要体现在课程教学更多体现在野外知识的理论层面上,学生的野外实践普遍不够深入,或者说是教师组织与管理的成分太多,学生野外实践的自由度很低,与这一课程的教学目标相去甚远。野外生存生活训练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体育课程,学生在通过专项的理论知识与技术技能学习后,只有通过到野外开放的环境中进行实地演练、亲身体验,才能真正地掌握野外生存生活知识与技能、实现课程教学的目的。
我国是一个国土辽阔、地形多种多样、自然资源丰富多样的国家,境内因为跨纬度较大使得全国各地在自然环境的气候、水文、地质地形、动植物资源、自然灾害等方面有很大的地区差异性和特异性,各地的生活环境也因之大为不同。野外生活生存训练实践是在远离城市的野外自然环境中进行,野外生活生存训练的参与者在自然环境中生活、生存的效果与野外环境的所知程度、利用程度高度相关,因为地区自然环境的差异性和特异性使得在不同地区的自然环境中生活和生存的条件也因之不同,所以野外生活生存训练实践也应该在教学内容、教学形式上因为所处环境作出相应的调整。自然环境很难为人力所改变,人们只有适应自然环境才能更好地生活和生存下去。人类适应环境是以对环境的了解作为前提的,只有对环境进行深入的考察与研究才能作出相应的适应措施,所以在一个新的环境中对环境进行考察就非常重要,相对于野外生活经验较为欠缺的学生更是这样。
野外生活生存课程包括理论学习与技术技能、野外实践两个大的部分。理论知识与技术技能学习是野外实践的支撑,是人们对参与野外生活生存训练所作的准备,可以认为野外实践是这一课程最主要的部份。野外生活生存实践是通过充分利用野外环境中的各种自然资源来保持生命、维持健康生活能力的训练,这一课程的教学效果与所处的野外环境的状态和对自然资源的利用程度息息相关,而对自然资源的合理利用来生活和生存并从中找到乐趣也是这一课程使大学生热衷的一个重要原因,教学过程中野外实践的深度体现是课程效果评价非常重要的指标。野外实践的程度和效果一方面取决于参与者的野外生活生存技能,另一方面取决于参与者对所处野外环境的所知程度,再者就是参与者因为对所处环境的了解并根据自身的野外生活生存技能而对自己的野外实践作出科学的计划,进行合理的野外生活生存实践活动。
因为我国教育体制的弊端,学生文化学习扎实但动手能力差、实践水平低是一个普遍现象。我国近年来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使得更多的人适应了城市化的生活,而离自然环境越来越远,人们在自然环境中的适应能力越来越差,在学校长期接受教育的学生中这一点更为突出。野外生活生存训练作为一个实践性强的体育运动,除了要求参与者有良好的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外,还要求参与者具有较强的自然环境适应能力。要使动手能力、实践能力、自然环境适应能力均较差的学生更好参加野外生活生存训练课程并取得满意的教学效果,除了要在前期教学准备中具备扎实的理论知识和野外生活生存技术技能外,另外一点就是提高对自然环境的所知程度。
学生在参与野外实践时对所处环境的了解与教学组织机构对野外环境的考察有密切关系,只有教学组织机构对所确定的地区进行深入考察,把学生野外实践所处的环境关于气候、水文、地质与地形、动植物资源、自然灾害等方面的资料详细提供给学生,才有可能让学生因为对所处的野外环境有一个提前的了解,并在此基础上对自己的野外实践活动作出相应的规划,在野外实践中把所学习到的理论知识和技术技能更好运用到野外实践中去,充分发挥其活动的自由性与自主性,从而提高学生野外生活生存的实践水平,更好地实现野外生活生存训练的课程目标。另外野外实践基地的详细考察是课程内容选定、理论与实践在课程中的比例、课程内容设置的合理性、课程开展全过程的安全性保证等方面的前提条件,否则课程的开设就有很大的盲目性与不安全性,针对性也差。
野外生活生存训练课程教学的最终目的是让学生在自然环境中进行野外生活生存实践,通过野外实践来增强其体能、培养其动手与动脑的能力、锻炼他们的意志。野外生活生存的食物取得与食用,各种自然灾害的回避,在野外环境中开展的如攀岩、溯溪等各种活动开展,在野外环境中的宿营都与所处的自然环境关系密切,是参与者以野外实践所处自然环境的各要素为依据来对活动进行规划的,这是一个不能够违背的法则,否则就有可能造成野外实践活动的失败,甚至造成安全事故。对野外环境的所知实际就是对目标地区的环境考察,从对人类生活和生存的影响程度出发,可以选定气候、水文、地质与地形、动植物资源作为对目标地区的环境学考察内容。
气候是长时间内气象要素和天气现象的平均或统计状态,气候以冷、暖、干、湿这些特征来衡量,通常由某一时期的平均值和离差值来表征。气象要素(温度、降水、风等)的各种统计量(均值、极值、概率等)是表述气候的基本依据[3]。气候或者是气候要素在一个地区的年变化是基本稳定并有规律可循的,并不会有很大的变化,对一个地区气候的考察主要是考察和研究该地区气候的变化规律。
由于太阳辐射在地球表面分布的差异,以及海洋、陆地、山脉、森林等不同性质的下垫面在到达地表的太阳辐射的作用下所产生的物理过程不同,使气候除具有温度大致按纬度分布的特征外,还具有明显的地域性特征[3]。气候是自然环境的一个重要构成因素和决定因素,各地气候类型的不同使得不同地区的水文、地质地形条件、动植物资源、自然灾害也因之不同并与之所处的气候类型相适应,有明显的地域差异性。气候可分为大气候、中气候与小气候。大气候是指全球性和大区域的气候,中气候是指较小自然区域的气候,如:森林气候、城市气候、山地气候以及湖泊气候等,中气候的地域性特征最为明显;小气候是指更小范围的气候。野外实践基地一般是提供给一定地域范围内学校开展野外生活生存训练所用,是以单个的山地、湖泊、森林区域或几个区域的组合体作为野外实践的基地,不会有很大的范围,所以基地考察以所处地区的中气候如森林气候、山地气候等作为重点考察与研究对象更加具有代表性、实用性和针对性。
一定地区一年中的好天气时段适应人们高质量地去生产和生活都是有限的,人们高质量的生产、生活活动与气候的气温、降水、风有密切关系。野外生活生存因为是依靠很少的装备在完全野外的环境中生活与生存,要提高野外生活与生存的质量,选择良好的天气时间段就非常有必要。良好天气时间段的选择一方面可以提高野外生活生存的质量,另一方面不会因为大的降水、极端气温与风造成参与者的伤病,再者不会产生因为气象造成的自然灾害对参与者造成严重伤害。另外野外生活生存训练实践的时间段选择特别要避开气象灾害的多发期,气象灾害的多发期或者是降水太多、极端气温的多发时机不但会对野外实践者的装备数量和质量提出更高的要求,造成野外实践的成本增加和实践难度的增加,而且有可能因为气象因素造成安全事故的发生率增长。
野外生活生存实践教学的适宜时期应该是目标地区在某一个或几个时间段开展野外生活生存实践时温度、降水、风三个方面的最佳结合点。这一最佳结合点大致为温度不高不低,不容易出现冻伤和中暑的时期;降水有利于动植物生长但不会出现山洪、洪水等降水灾害,也不会需要携带高要求的防水装备的时期;风的方面主要是选择不会出现龙卷风、沙尘暴、台风等灾害性强风的时期。具体考察指标如下(见表1)
表1 野外实践基地考察的气候指标
(注:上表特定时期指野外实践教学实践时期,特定地形指山地、湖泊、森林等地形)
地质造就了人类的生活环境,会对气候、水资源、土壤形成重要影响,同时因为地质灾害也会对人类的生活与生存活动造成重大的障碍或者毁灭性的打击。考察好一个地方的地质状况,充分利用好一个地区的地质条件,避开地质灾害,是人类生存发展的重要条件之一。野外生活生存训练课程的实践教学中开展各种野外实践活动与训练基地的地质条件、各种地形是密切相关的。对目标地区的地质学考察主要是基于各种地质条件、各种地形下,开展各种野外实践活动的需要、防范地质灾害的需要、发生意外时展开高效救助的需要。
在教学实践基地的考察过程中,对于地质方面的考察研究主要是集中于目标地的地质灾害、岩石的性质和化学成份两个方面。地质灾害主要是研究地质灾害的发生规律,岩石的性质和化学成份以考察岩石的硬度与内部结构力为主要目标。在野外教学实践中对于岩石的利用主要是从开展各种实践活动如攀岩和岩降等出发,这些活动的开展都与岩石的硬度与岩石结构力有关。岩石因为所含化学成份的不同以及形成过程的不同而有不同的硬度。岩石按硬度可分为松石(软石)、次坚石、普坚石、特坚石四种基本类型[4],从硬度和结构力度来说只有归类于普坚石或特坚石的岩石才可以应用于攀岩或者岩降活动,否则就会因为岩石硬度不够或岩石风化、岩石结构力不足发生安全事故。地质灾害是指在自然或者人为因素的作用下形成的,对人类生命财产、环境造成破坏和损失的地质作用(现象)[5]。如崩塌、滑坡、泥石流、地裂缝、地面沉降、地面塌陷、岩爆,以及地震、火山、地热害等。如果在野外生活生存教学实践中出现地质灾害并使参与者受到伤害后果一般是非常严重的。这就把灾害地质学提到了考察研究的层面上,灾害地质学是研究地质灾害的发生、分布规律、形成机制和对人类的影响及其预测预防的学科。运用灾害地质学对目标地区进行地质灾害的研究,研究出目标地区地质灾害的类型与发生规律,可以大副度减少和减轻地质灾害对野外生活生存参与者的伤害,从而提高了这一课程开展的安全性。
地形指的是地物形状和地貌的总称,具体指地表以上分布的固定性物体共同呈现出的高低起伏的各种状态。按其形态可分为山地、高原、平原、丘陵和盆地五种类型。此外,还有受外力作用而形成的河流、三角洲、瀑布、湖泊、沙漠等。地物指的是地面上各种有形物(如山川、森林、建筑物等)和无形物(如省、县界等)的总称,是地球表面上相对固定的物体。可分为天然地物(自然地物)和人工地物。如居民地、工程建筑物与构筑物、道路、水系、独立地物、境界、管线垣栅和土质与植被等[5]。我国高校中开展的野外生活生存训练实践教学中,一般对所要进行的活动在行进路线、活动组织与实施方面有一个前期的计划,这一计划的制定与实施都与基地的地形与地物考察有密切的关系。在考察过程结束,基地区域中的所有地形、地物可以开展何种野外活动、代表性地形和地物的简要描述、特定区域可能会发生的自然灾害等都应该有详细的记载,特别是考察地根据地形、地物绘制的地图是教学组织者、野外实践学生辨别方向和制定活动计划的指南,也是发生紧急事故时展开高效率救援活动的索引。基地地图的出现还有利于一定程度上放开对学生在野外教学实践中的自由度,体现学生参与野外生活生存训练的自主性和自由性,更好让学生在野外教学中更加贴近于自然。
野外生活生存训练离不开对水资源的利用,就如人类的生产、生活也离不开水一样。水是自然界生命赖以生存的最基本的条件,是自然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所有生物的结构组成和生命活动的主要物质基础。人类常用的淡水资源主要是来源于河流、湖泊以及人工建立的水库,并利用这些水体进行生产、生活活动,所以野外生活生存训练基地的水资源考查,主要是以目标地区河流、湖泊、水库水文和这些水体中的水进行饮用水检测两个方面作为水资源的考察重点。
人类在繁衍过程中都是尽量接近于淡水资源,就如两河流域、长江和黄河流域孕育了人类的几大文明一样。人类居住于水源附近,一方面是为了饮用水的需要,另一方面也是为了其它生活和生产活动的需要,可以说没有水人类无法生活和生存。在野外生活生存训练课程中,首先要保证有充足和高质量的饮用水资源,然后才是考虑在水体中进行各种如泛舟、捕鱼、漂流、涉水行进、游泳、水面滑冰等水上类体育活动,再者要考虑到考察目标地的水体是否有可能容易发生洪涝灾害或者说这些灾害发生的规律。另外在有些河流和湖泊、水库中开展泛舟、漂流、游泳、捕鱼等活动,如水体中有险滩、暗流、深坑、漩涡或者说水体底部地形复杂这些水体中开展体育运动是非常危险的,这些也要在考察过程中重点考虑。河流与水库、湖泊的常规水文考察见表2和表3[6]。
表2 河流水文
表3 水库、湖泊水文
人的生命一刻也离不开水,水是人生命需要最主要的物质,水对人的生命是最重要的物质。饮用水的质量直接影响人体健康,由于水是自然环境中化学物质迁移、循环的重要介质,人类活动产生的污染物很大一部分以水溶液的形式排放。所以化学物质容易进入水体,并产生以下危害如介水传染病、急慢性中毒致突变、致癌和致畸作用、地方化学性疾病[7]。在野外环境中饮用水的处理目前不外乎加热处理与常规药品消毒处理的方法,是针对于常规微生物和常见化学物质污染饮用水的处理方法,但是很多物质如果污染了饮用水如放射性物质、有毒矿物质、农药等污染饮用水源是无法用上述方法来处理并达到饮用水标准的,所以在野外生活生存考察过程中对可能作为饮用水的水资源进行检测非常重要,一方面是确定安全稳定水源的需要,另一方面是针对性避开有毒害性水源和针对性处理特定污染水源的需要。饮用水源水质的检测是饮用水源取舍或饮用水针对性处理的科学有效依据。(见表5)
表5 饮用水考察指标
在野外生活生存教学实践中的整个过程中参与者都要与野生动植物接触,这一接触过程包括野外食物的取得与食用、生活生存物质的获得与利用、可能发生的野生动植物伤害、对稀有动植物资源进行保护几个方面。这就涉及到对可食用动植物进行识别与处理食用、有害动植物的识别与处理回避、野外实践中对珍稀动植物资源进行保护等几个方面的问题,所以在野外生活生存训练中对动植物资源的考察主要集中在食用性资源、药用性资源、生态保护性资源、有毒害性资源四个方面[8][9]。动植物的生长与分布有很强的地域性特征,野生动植物的地域性特征体现在不同地区的动植物的种群类型与数量、生活习性、生长发育规律等方面因为地域不同而有很大的不同,而对它们的合理利用也要因为它们的地域性特征的不同而有所不同,对它们的特征了解与合理利用是建立在科学详细的考察基础上的。在国内有关野外生活生存或户外运动的有关的文献资料中,在本研究中涉及的4个考察领域均有一定的描述,但并没有针对于一个有代表性的地区的动植物资源作出详细的研究与描述,这对于地域性很强的动植物资源而言,它们因为地域的不同而在许多方面千差万别,上述文献资料对动植物资源只能描述很小的一部分,在某个特定地区开展野外生活生存训练的文献资料只能作为一个基本的参考,而对动植物资源的有效利用还是要建立在广泛深入的野外实践考察基础上。
一个地区生长的野生动植物资源是一个庞大的体系,不可能在短时间内可以完成原始的考察过程。但是一个地区的野生动植物资源在地方文献中均会有所记录,这是这一方面考察的一个重要基础。另外实地走访调查也是非常有必要的,对于生活于考察地的人们来说,他们对生活地的野生动植物资源的了解与利用是最有发言权的,通过他们的带领与考察有助于考察结果更为深化与科学。考察流程如下图:
表6 动植物资源考察流程表
野外生活生存训练是未来我国高校体育课程新的发展方向,但课程基础的薄弱性使得它的教学实践形式将会以“基地式”为主。野外生活生存课程教学中野外实践是最主要也是最重要的部分,野外实践在教学实践中的比例或者野外实践的深入程度是衡量这一课程教学效果实现的重要指标。这一重要指标的实现离不开对目标地区自然环境的考察,从环境学角度对教学基地的科学、详细考察,这些考察资料是制定特定区域野外生活生存训练手册的科学基础和前提,也是课程目标设立、教学内容和教学形式的确定与实施、教学实践安全保障的依据和基础。教学实践目标地的环境考察有利于实现课程内容设置的实用性与针对性、实践教学的安全性以及课程开展的科学性。
[1] 教育部.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N]. 教体艺〔2002〕13号,2002~08.
[2] 张惠红.高校“野外生存生活训练”课程的设计[J].中国学校体育,2003(02):50~51.
[3] 伍光和.自然地理学(第三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384~412.
[4] 中国工程协会. 全国统一爆破工程消耗量定额[S].GB50500-2003.
[5] 陈百明.地理知识大观[M].北京:时事出版社,2009:44~63.
[6] 肖长来.水文地质学(高等学校教材)[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248~367.
[7]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报批稿)[S]. GB5409-2006.
[8] 鞠兴荣主编. 动植物检验检疫学(全国高等学校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适用教材)[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8:56~82.
[9] 吴甘霖.动植物学野外实习指导(高等学校生命科学类专业系列教材)[M].合肥:合肥工业大学出版社,2008:22~142.
[10] 王勋华译,(德)雷纳·克鲁门勒著. 自然灾害[M]. 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09:45~98.
[11] 冯 亚,季 浏.国内外学校“野外生存生活训练”若干问题的比较研究[J]体育科研,2005,26(03):116~118.
[12] 王桂忠,邱世亮.野外生存教育课程的野外实训设计与实施[J].体育学刊,2010(04):59~62.
[13] 王桂忠.野外生存教育教程[M].广州:暨南大学出版社,2009:125~228.
[14] 姜 丽.知识经济时代大学生野外生存生活训练体系的构建与实施[J].山东体育学院学报,2006(08):125~128.
[15] 梁 平.大学生野外生存生活训练的现状研究及展望[J].辽宁体育科技,2005,12(06):72~73.
[16] 张惠红.大学生野外基本生存生活训练内容的研究[J].中国学校体育,2003(03):50~51.
[17] 白 莉,姜 丽.高校野外生存生活训练的教学设计和组织形式[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6(10):120~122.
Environmental Investigation of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Base of University Wildlife Survival Training Course
SU Duanfei
DPER of University of South China, Hengyang Hunan, 421001, China.
A scientifical and mature wildlife survival training base provides the important material foundation for the conduction of this course. However, in contrast 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domestic university wildlife survival training course, the immatureness and the lack of such practical teaching bases, as a pervasive phenomenon, has becomes the bottleneck which disturbs the smooth and healthy development of this course. Research has shown it is only through the application of the research methods from environmentology in both the investigation and the construction of teaching base by in-depth inspection and study of the climate, hydrology, geology, terrain, zoology and botany resources, natural disasters and other aspects that we can display the practicality and pertinence of the curriculum content establishment, the security of practical teaching and the scientificalness of the conduction of the course.
Wildlife survival; Practical teaching; Natural environment; Curriculum content; Security; Scientificalness
1007―6891(2018)04―0127―05
10.13932/j.cnki.sctykx.2018.04.32
G807.4
A
2018-03-14
2018-05-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