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静
摘要 随着社会经济的急速发展,世界各国在教育领域的投入比例不断增加,教育事业得到蓬勃发展。但也出现各种各样的不良问题,其中就包括校园欺凌问题,这已成为世界各国关注的一个亟待解决社会问题。近年来,我国校园欺凌事件时有发生,对青少年的身心健康造成了严重危害,引起了国内各界的广泛关注。文章对校园欺凌行为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并借鉴各国治理校园欺凌的经验,以期为我国治理校园欺凌问题提供启示。
关键词 校园欺凌 青少年 欺凌原因 欺凌治理
中图分类号:G47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j.cnki.kjdkz.2018.02.073
1问题的提出
2017年4月19日,经合组织(OECD)发布《PISA 2015结果:学生幸福感》报告,这是经合组织第一次对学生的幸福感进行评估,评估结果显示校园欺凌是影响学生幸福感的一个重要因素,给校园安全带来了隐患。调查数据显示,平均而言,在学校中经常被欺负的学生比例约有8.9%,每个月至少被欺负几次的学生的比例约有18.7%。我们中国参与此次测试的北京、上海、广东、江苏的数据显示,约有10.5%的学生报告他们经常受到欺负,约有22.5%的学生报告他们每个月至少被欺负几次,这一比例已经超过了经合组织的平均值。
2校园欺凌产生的原因
2.1青春期学生个体发展的差异性
校园欺凌事件多发生于青春期阶段,青少年处于叛逆时期,自我意识增强,易出现极端化情绪。此时学生心智尚未成熟,心理承受能力低,对校园外面的事物又充满了好奇心,容易受到周围不良道德行为观念的影响。所谓“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在这种环境中很容易做出错误行为,成为校园欺凌事件中的欺凌者。而那些性格内向、胆小怯懦者,则容易成为欺凌事件的被欺凌者。
2.2家庭教育的缺失
在青少年的成长过程中,家庭教育是青少年健康成长的关键。现代家庭中,独生子女的比例高,家长容易过度溺爱孩子,对孩子教育出现了偏差。有些家长无暇顾及孩子,把孩子的教育交给学校、老师来负责,家长不会发现孩子的错误行为,也不可能制止孩子的错误行为。还有一些家庭存在家庭暴力的现象,孩子在家庭中得不到父母的关爱,孩子容易情绪失控,把自己的不良情绪发泄在同学身上,成为校园欺凌行为的欺凌者。家庭是青少年成长的重要场所,家庭环境不和谐,家长教育缺失,都可能使孩子走上校园欺凌的道路。
2.3学校教育的缺失
校园欺凌事件主要是发生在学生之间的欺凌行为,这与学校教育的缺失和学校管理不到位有很大关系。一方面,我国在学校教育中极为重视学生的学业成绩,学生的绝大多数时间是在学习文化知识中度过的,学校对学生道德教育不够重视,在日常班會活动中也很少展开关于校园欺凌问题的主题讨论,学生难以认识到欺凌行为带来的危害性及后果的严重性。另一方面,学校管理不到位,许多中小学校缺乏严格的校园管理制度保障,针对校园欺凌事件的惩戒制度不规范,使得教师在面对校园欺凌事件时不能够有效地对学生进行批评教育。
2.4社交媒体的影响
随着移动互联网的迅速发展,微博、微信、直播等社交媒体大量涌现,为人们发表言论、分享信息提供了一个平台,当我们越来越多得使用社交媒体的同时,校园欺凌也随之扩大到了社交网络中,欺凌者在社交媒体上对他人进行言语攻击、散播谣言等,就形成了网络欺凌。这种欺凌行为由于散播速度快,范围广,更容易影响青少年的身心发展。另外,青少年在青春期心智尚未成熟,对社交网络中的信息缺乏正确判断力,模仿不良行为,特别是游戏中的一些暴力行为,给周围同学造成伤害。
3各国治理校园欺凌的实践经验
3.1立法完善,加强司法保护
在国际上,很多国家和地区针对校园欺凌现象,制定了反校园欺凌的专项立法。美国是采用法律措施治理校园欺凌的典型国家,美国从2003年9月新泽西州制定反欺凌法规开始,到2015年4月21日,蒙大拿州签署反欺凌法,美国的50个州全部完成了反校园欺凌法律的制定,在法律中细化了对校园欺凌行为的认定条款,并且明确了校园欺凌的实施者应该承担的法律责任以及受害者的求助途径。
在亚洲,韩国2004年制定了《校园暴力预防及对策法》,该法案进一步确定了学校在处理校园欺凌问题时的权利。日本2013年6月28日正式公布了《校园欺凌防止对策推进法》,对校园欺凌的定义、校园欺凌治理的理念做了详细阐述,虽然该法案没有明确校园欺凌的行为的惩罚细则,但是却详细规定了不同程度的欺凌行为可能受构成的其他法律的罪责,可能构成日本《刑法》第204条的伤害罪和208条的暴行罪。
3.2学校和家长互相配合
学校在解决校园欺凌问题上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例如,在德国学校制定了有关校园欺凌的各项规定,每个班级都建立了奖惩规则,对已经发生的校园欺凌事件严肃处理。在中小学校也开设了校园欺凌的相关课程,在勃兰登堡州,州教育部、青年部和体育部共同出版了一本反校园欺凌的课本,向学生介绍了校园欺凌的相关知识。在美国,几乎所有的中小学都采取了各项措施来防止校园欺凌事件的发生,学校订立校规,明确对校园欺凌事件处分的原则。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对学生进行冲突教育,学生可以理性看待同学之间的小矛盾、小摩擦,培养学生解决矛盾冲突的能力。
除学校外,家长作为学生的监护人也有重要的作用。在美国,家长会首先了解校园欺凌到底是什么,自己所在的州关于校园欺凌相关法律规定,并交给孩子一些防止校园欺凌的方法。如果孩子在学校受到欺凌,父母会联系学校,请求学校解决欺凌问题,并时刻关注事件的处理情况,学校没有解决的话,父母会向当地教育主管部门报告。在日本,《校园欺凌防止对策推进法》中规定,规定监护人对子女的教育具有不可推卸的责任,监护人应当努力指导被监护的孩子养成规范意识,不使其实施欺凌行为。。如果监护人在知道孩子受到校园欺凌后,要及时采取相应方法对孩子进行心理疏导和身体保护。
3.3社会各界共同努力
反校园欺凌需要社会各界的共同协调和努力。在英国,许多地方开通了反欺凌电话热线,包括反欺凌网络和儿童欺凌热线等,通过多种渠道来帮助和解决校园欺凌问题。在德国,有一些知名的反对校园欺凌的组织,例如,“学生反对霸凌”组织,它是德国第一个青少年互相帮助、反校园欺凌的公益机构,该机构为学生、家长和教师解决欺凌问题提供了帮助和建议。另外,德国也开设了欺凌求助热线,每周一到周五晚六点到八点为有需要的人提供咨询,并且还为求助者提供20分钟的免费通话。2014年,日本的校园欺凌问题引发了多起学生自杀事件,非营利组织(NPO)的法人发行了名为“构建零欺凌&自杀问题的国家”的漫画册。他们将漫画赠送给中小学生,用来防止自杀事件的发生。
4对我国校园欺凌治理的启示
4.1完善立法
目前,我国还没有针对校园欺凌的专项立法,虽然去年4月,国务院教育督导委员会向全国各地印发了《关于开展校园欺凌专项治理的通知》,11月,教育部等九部门又联合印发了《关于防治中小学生欺凌和暴力的指导意见》,但是这两个文件并没有对欺凌行为的认定和处罚标准做出明确的规定。我国在处理校园欺凌事件时主要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等法律的相关条款依法治理。那么,随着校园欺凌行为的低龄化,越来越多校园欺凌的实施者由于未达刑事责任年龄,不用承担刑事责任,导致这一问题难以根治。因此,有必要制定反校园欺凌的专项立法,规定校园欺凌行为的认定标准以及欺凌者应该承担的相应责任,给学生的日常行为作出法律的规范和引导。当校园欺凌事件发生后,学校、公安机关或者司法机关,也能够根据法律规定采取开除学籍、拘留、罚款、有期徒刑等处罚方式,从而减少校园欺凌事件的发生。
4.2加强道德教育,建构法制校园
学校应该加强道德教育,開设德育主题班会,专注于某些特定的主题,如欺凌或尊重的行为,让老师及时与学生沟通,了解学生近期发生的事情,保障学生的安全;学校也应该组织各种各样的反校园欺凌的活动,例如板报比赛、涂鸦大赛等,以这些方式将校园欺凌的危害性告知学生;也可以邀请公安机关人员进入校园做专项普法宣传,让学生了解法律知识,能够遵守法律规则。对于已经遭到校园欺凌的学生而言,学校应该聘请心理辅导师对其进行心理辅导,使他们能够健康成长。学校作为学生学习生活的主要场所,有责任为学生创造一个和谐的学习环境。
4.3强化家长对孩子的引导
面对校园欺凌事件,家长应当及时发现问题,特别是当孩子出现情绪异常,身体有伤痕时,要尽快与孩子进行沟通,确认孩子是否受到欺凌,如果孩子确认受到欺凌,家长首先就是要给孩子进行心理疏导,告诉孩子这不是他的过错,让孩子知道自己并不软弱,帮助孩子树立信心。
5结语
校园欺凌事件愈演愈烈,严重威胁青少年的学习和生活,学校、家长和社会各界应该一起行动起来,抵制校园欺凌行为,严肃处理校园欺凌事件,为我们的青少年构建健康阳光的校园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