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山市农村幼儿教师专业发展需求调查研究

2018-08-25 08:51余祥
科教导刊 2018年5期
关键词:幼儿教师农村

余祥

摘要 研究主要采用问卷法、访谈法对乐山市170名农村幼儿教师的专业发展需求展开调查。并从专业知识、专业能力、专业态度、专业发展方式、专业发展环境五个维度梳理了其发展需求的现状。最后基于此调查现状提出了改善农村幼儿教师专业发展的建议。

关键词 农村 幼儿教师 教师专业发展需求

中图分类号:G451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j.cnki.kjdkz.2018.02.039

农村地区发展相对滞后,幼儿园的硬件条件有限,同时也缺乏城市幼儿园所享有的社区资源等优势,幼儿园的师资水平对提升农村幼儿园的教育质量的作用就显得尤为重要。而要提高农村幼儿教师的专业水平,首先应了解教师的专业发展需求,做到有的放矢。幼儿教师的专业发展需求是指教师在一定的时空内,为满足教育教学工作的客观要求,所产生的对更新专业结构,提升专业素养的期望,以及对为达到此目的对外界帮助和支持的期望。笔者主要通过问卷对乐山市农村地区的170名位幼儿教师的专业发展需求进行了调查。并选择部分教师展开了访谈。

1农村幼儿教师专业发展需求调查结果与分析

1.1农村幼儿教师的基本情况

1.1.1幼儿教师年龄、教龄结构

调查发现,乐山市农村幼儿教师年龄结构总体上偏年轻化,教师队伍中主要以21-30岁(77.6%,132人)的年轻教师为主,教龄多在3-5年(77.6%,132人)。这反映出近几年来由于乐山市对农村学前教育的重视,积极落实四川省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利用多种招聘方式相结合灵活有效地吸纳了大批新的师资力量。这批年轻教师的专业素养将直接关系到本地区农村幼儿园的教学质量,年轻教师需要尽快适应工作需要,政府、幼儿园面临着较大的培训新教师的挑战。

1.1.2幼儿教师专业背景情况

此次调查170名幼儿教师中,有125人(73.5%)是学前教育专业毕业,45人(26.5%)为非学前教育专业毕业。农村幼儿教师的专业背景与所从事工作基本对口。

1.1.3幼儿教师学历情况

此次调查的170名幼儿教师中,目前获得初中学历的有2人(1.2%),获得高中学历的有15人(8.8%),获得专科学历的有128人(75.3%),获得本科学历的有24人(14.1%),获得研究生学历的1人(0.6%)。表明乐山市农村幼儿教师的学历水平基本达标,主要以专科学历教师为主。但同时通过对比教师入职时的学历发现农村幼儿教师对于在职学历提升的重视程度不够。调查中仍有17人处于高中及其以下学历,暂时不具备担任幼儿教师的资格。

1.1.4具备教师资格证情况

此次调查的170名幼儿教师中,具备教师资格证的教师有120人(70.6%),不具备的有50人(29.4%)。不具备教师资格证的教师比重较大。

1.1.5幼儿教师在园聘任方式、月工资收入水平

此次调查的170名幼儿教师中,属于事业编制内聘用的有20人(11.8%),合同制聘用的有132人(77.6%),未签订合同的临时聘用有16人(9.4%)。月收入水平在2000元以下的有118人(69.4%),2001-2500元的有31人(18.2%),2500元以上的一共只有21人(12.3%)从统计结果可以看出,绝大部分农村幼儿教师的收入水平较低。

1.2农村幼儿教师专业发展需要的现状

1.2.1农村幼儿教师专业知识发展需要

通过问卷调查并结合访谈发现,农村幼儿教师对“幼儿教育五大领域的学科专业知识”(150人次,29.4%)最为需要。访谈发现,这直接与新一轮的幼儿园课程改革以及《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等政策性文件的贯彻实施有关。特别对于新教师而言,教学经验缺乏,参加的培训相对也较少,经常会出现不知道该上什么内容,教学目标如何制定等情况。其次排在第二位需求的知识是“幼儿教育学、心理学等教育教学理论知识”(149人次,29.2%),这表明幼儿教师关注自身行为在幼儿教育过程中的科学性、适宜性。在訪谈中有多位教师提到应该要尊重儿童,不要“小学化”,但反馈到在实际幼儿园活动中由于没有场地,缺乏材料,特别是对幼儿的身心发展特点不够了解,不清楚如何有针对性地设计游戏等。

调查中发现,幼儿教师对“普通科学文化知识”(32人次,6.3%)、“相关法律法规及政策性知识”(27人次,5.3%)、“教育科学研究知识”(28人次,5.5%)的需求相对较小,结合访谈发现,幼儿教师认为“有用”的知识是直接和幼儿园的教学相关的,认为普通科学文化知识是相对“次要的”,缺乏对幼儿教师应具备的知识结构的科学认知。另外由于教师中新教师的人数较多,大都在幼儿园中还处在熟悉适应日常活动组织与管理上,缺乏发现问题,研究问题的意识,科研积极性不高。同时也有老师提到所在幼儿园根本不做科研或者不重视,缺乏氛围。而关于法律法规的知识,教师很少接触到。教师认为农村孩子总体而言身体运动能力比城市孩子强,有自我防范危险的能力和意识,出现安全问题的概率很小,另外提到家长方面给予教师的安全压力也没有城市里那么大。因此,教师认为法律法规的知识离他们相对较远。从教师的这些观点中我们可以感受到,首先狭隘的把法律法规的知识理解为幼儿安全事故的处理,同时缺乏对幼儿相关法律法规及政策性文件的系统学习。

1.2.2农村幼儿教师专业能力发展需要

在对于幼儿教师专业能力发展需求的调查中,排在第一位的是“游戏活动的支持与引导能力”(121人次,23.7%),由此可见“幼儿园以游戏为基本活动”的观点已经被广大农村幼儿教师所接受、认可。紧排在第二位的是“一日生活的组织与保育能力”(109人次,21.3%),结合访谈发现,部分幼儿教师所在园位于偏远的农村地区,孩子从家到幼儿园需要翻越一座大山,路上花费的时间至少需要一个多小时,每天孩子基本到园后都已经将近上午十点,而下午三点半左右,孩子们又开始离园。因此孩子实际在园的时间很短,那么应该如何科学合理的组织一日活动就显得尤为重要了。排在第三位的是关于“环境的创设与利用能力”(104人次,20.3%),环创作为幼儿园隐性课程实施的主要载体,对幼儿的身心发展极具价值。幼儿教师注重环创能力的提升,在访谈中发现,幼儿教师在外出参观优质园所的时候经常被其巧妙、充满儿童视角,主题统一,可以互动的环创所吸引。“我以前做环创都是比较随意,比如画一些小动物呀,或者儿童动画片里面的人物,觉得这些就是儿童喜欢的,没有整体的规划、设计,也没有让儿童参与进来。”

1.23农村幼儿教师专业态度发展需要

分析调查问卷中幼儿教师对于专业发展态度的需求发现,排在前三位的分别是“信任幼儿、尊重个体差异”(138人次,27.1%),“重视自身日常态度言行对幼儿发展的重要影响与作用”(91人次,17.9%),“认同幼儿园教师的专业性和独特性,注重自身专业发展”(88人,17.3%)。从中可以看出,幼儿教师渴望清晰的职业理解与认识,认同幼儿教育的特殊性,期望以更加科学的方式对待幼儿。

而相对排在倒数三位的分别是“热爱学前,具有工作的热情和耐心”(56人次,11%),“理解幼儿保教工作的意义”(49人次,9.6%),“能够从工作中感受到快乐”(22人次,43%)。结合访谈发现,由于大部分教师属于新教师,并且对职业的认同感较高,虽然部分地区条件比较艰苦,但大都能保持对工作的热情和耐心。但同时也折射出一定的问题,部分教师把工作仅仅当成一种习惯,虽有一定的热情和耐心,但缺乏勤于学习,不断进取的态度,并认为能否从工作中感到快乐并不重要。从访谈中发现个别新教师已经开始出现职业倦怠的现象。“工作到现在,你觉得你工作的热情和理想如何?”“我也不知怎么说,反正感觉在幼儿园主要就是些实践方面的事情嘛,每天要做的差不多,尽量把该做的做好,其他也没有多想,想太多很累的。”

1.2.4农村幼儿教师专业发展方式的需要

分析调查问卷中幼儿教师对于专业发展方式的需求发现,排在前三位的分别是“外出观摩”(141人次,27.5%),“双向交流的互动式培训”(87人次,17%),“专家、名师的具体指导”(73人次,14.2%)。可以看出幼儿教师更青睐于具有可操作性的、指向实践运用的发展模式。同时幼儿教师对“师徒带教”等发展方式也比较认可。

而统计结果中相对排在倒数两位的发展方式分别是“教研讨论”(62人次,12.1%)、“网络教学”(9人次,1.8%)。结合访谈得知,幼儿教师认为教研讨论是教师内部的行为,缺乏上位的支持和指导,而网络教学由于现实条件,在农村地区不易于推行,另外教师也提到网络教学难以有身臨其境的学习环境,学习效果不好。

1_2_5农村幼儿教师专业发展环境的需要

幼儿教师的专业发展是内外因共同作用的结果,除了自身发展的需求还需要外界提供相应的支持和帮助。而外界要想提供适宜的支持环境就应首先了解教师这一主体的对环境的需要情况。

通过问卷结果分析,幼儿教师最希望幼儿园为其提供的发展条件排在前三位的分别是“培训进修”(120人次,23.7%),“幼儿园课题研究”(90人次,17.8%),“学习化的环境”(77人次,15.2%)。幼儿教师除了有较强的参加培训进修的愿望外,还希望有课题研究的机会,而这与前面分析教师需求的专业能力的统计结果出现了矛盾,幼儿教师对科研能力的需求程度排在最后。通过进一步的访谈发现,这主要是由于部分幼儿教师没有搞清楚两者的关系,认为课题研究是解决幼儿园内的实际问题,提升办园质量。而认为科研能力就是指写论文,是专家学者的事情,未将二者有机联系起来。

而相对排在最后两位的幼儿教师需要的条件是“学历提升”(54人次,10.7%),“公平合理的评奖制度”(43人次,8.5%)。结合此次调查的幼儿教师的现有学历水平可以得知绝大部分属于专科学历,总体学历水平并不高,但大家提升学历的需求并不强烈。同时访谈发现部分幼儿园管理制度不够完善,缺乏完善的奖评制度,自然部分教师就感受不到此项措施对于自身发展的影响。

2改善农村幼儿教师专业发展的建议

2.1提高自主发展意识,促进幼儿教师自主专业发展

2.1.1树立自我发展意识,勤于反思,提升专业素养

幼儿教师不能简单地把工作当成一种按部就班的常态,对于教学工作中的新要求不能疲于应付,需要认识到作为一名合格的幼儿教师,需要不断汲取新的知识理论,努力促使自己从生存型教师向发展型教师转变。

同时,访谈中部分教师表示自身的知识结构老化严重,理论知识不足,教学实践知识过于依赖已有的经验,缺乏科学的指导。因此有必要积极地通过阅读,同行交流,网络优质教学资源观摩等方式开阔自己的眼界,提高教学能力,适应教学改革需要。另外调查中发现,农村幼儿教师对教学反思能力不够重视。访谈中多数幼儿教师提到环创是其工作中的一大难题,缺乏材料,不知从何下手。但进一步交流发现,农村幼儿园自然材料相当丰富,特别是少数民族地区,还有大量的民俗文化资源可以利用,但由于教师思维的局限,环创中过于依靠高结构的现成材料,使自己在这方面陷入困境。因此农村幼儿教师要勤于探索,逐步形成计划、行动、反思的教育习惯,同时努力利用现有条件,开展行动研究,努力践行“低成本,有质量”的幼儿教育理念。

2.1.2提高科研意识,培养自身科研能力

调查发现农村幼儿教师有较强的进行幼儿园课题研究的需要,但科研能力不足,片面地把科研理解为写论文,同时对科研活动有一定的畏难情绪。因此农村幼儿教师首先应加强自身对于科研相关理论、具体方法的学习,明确科研并不是幼儿教师遥不可及的东西。在日常的教学活动中幼儿教师应具有敏锐的问题意识,基于实践中的问题进行相应的行动研究。例如访谈中绝大部分教师比较关注的幼儿园游戏的组织、民族地区双语教育的困境、环创有效性等问题都可以作为教师科研的课题。在研究的过程中把自己变为行动研究者,进行初步的研究设计,学习观察记录,积极探索,逐步培养起自身的科研能力。

2.13进行合理的职业发展规划

调查中部分教师表示“想过自己的职业规划,但从未付诸实际”,也有个别教师表示“从未想过,顺其自然”。这反映出部分农村幼儿教师不清楚职业发展规划的内容以及对于自身发展的价值,或者缺乏相应的执行力。调查中发现教师对于学历提升兴趣不大,忽视系统学习对于专业成长的价值。幼儿教师应积极主动地了解行业动态及当地的教育政策,明确发展的可能性,结合自身特点进行职业发展规划。为自己树立起奋斗目标,找到前进的动力。

2.2农村幼儿教师专业发展的外部支持

2.2.1创新农村幼儿教师培训体系

农村幼儿教师培训体系的构建应结合其专业发展的需求,培训机构应为参培教师提供有针对性和时效性的培训方式和内容。首先在培训方式方面,农村幼儿教师倾向于可操作性强的、实践指向明确的形式,如“外出观摩”、“互动式”研讨等。在培训内容方面,对于“幼儿教育学、心理学”以及“五大领域的学科专业知识”以及“游戏的指导能力”、“保育能力”等的需求尤为强烈。因此培训机构在制定的培训方式应灵活多样,注重教师的参与性、互动性,不能单纯地以专家、名师的理论讲授为主。培训的内容不能总是一成不变,应密切联系农村幼儿教师的现实困境,理论联系实际。

2.2.2幼儿园完善激励考评制度,营造学习环境

幼儿园作为支持教师专业发展的直接平台,应为其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完善园内制度。农村幼儿教师有强烈的参加培训进修以及参与课题研究的愿望,幼儿园应对此提供积极的支持,不能以园内的日常事务繁重为由打压教师的积极性。特别是幼儿园园长,对于幼儿教师的专业发展起着引领作用,应组织研讨、制定和完善本园的各项对于教师的激励考评制度,规范、指导教师的各项行为。支持教师的外出培训,培训归来的教师可以组织全员的再培训,扩大培训覆盖范围。同时鼓励园内教师积极交流,相互观摩学习,营造学习环境。

2.2.3政府部门加大资金投入,进一步提升农村幼儿教师工资待遇

地方政府部门应加大对于农村幼儿教育的资金投入,切实提高农村幼儿教师的工资待遇,改善其生存条件。一方面注重实施多元灵活的教师聘用方式,同时应通过购买服务的方式逐步实现编制内外教师的同工同酬,保障编外教师的合法权益,稳定教师队伍。另外应提供专项经费,针对性地打造符合农村幼儿教师需求的培训体系,满足教师培训进修的需求。

猜你喜欢
幼儿教师农村
幼儿教师专业成长的三个维度
十八大以来每年超千万人脱贫
《新农村》乡村文艺家联盟
《新农村》乡村文艺家联盟
《新农村》乡村文艺家联盟
新农村 新一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