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敏纯
摘 要:我们在平时教学的过程中发现学科融合所倡导的创新教学模式是以本学科为主导方向,融合学科作为参与者、辅助者而进行。本章以数学学科作为案例,将数学学科与美术学科进行创新融合,以“画解数学问题”的创新教学模式来美化数学课堂,提高教学效率。在这种教学模式中,把美术的形与数学的思想进行结合运用,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体验到数学知识与美术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关键词:美化数学课堂;兴趣;创新;引导
一、科学融合课堂,美化教学方式,用兴趣做快乐学习的引导
(一)以《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做引导,做好创新融合课堂基础。《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给我们教育者更多的是该如何上好每一堂课,该怎样让每一堂课变得更加趣味多姿,如何让学生喜欢上学习,而不是像以往的教学照本宣科。提起课堂,现在的学生更多的反映是对课堂的厌倦与抵触。作为一名小学高年段的数学教师,如何在以往的教学过程中打破数学与各学科之间的学科壁垒,让各学科相互融合,让小学数学课堂更具知识性、实践性和趣味性,是我们每一位小学教师必须面对且值得认真思索的。
在小学所有的课程当中将小学阶段相应课程进行合理的提取整合,在进行教学的过程中不再进行单一的数学教学,而是融合各学科的优势与特点,科学地进行整合,优化教学课堂,将课堂内容做到更符合相应学年段的学生,把学习文化知识变得更具趣味性,使学生更喜欢学习,而不是从一开始接触数学就让感觉到数学学起来困难,从而产生厌倦之情,从心底抵触数学。
(二)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用兴趣做快乐学习的引导。新课标改革理念主要强调教师在数学教学时,要多从学生身心发展和对数学的学习特性等方面考虑,并且教导学生树立一种理论联系实践的思想。小学生普遍对美术比较感兴趣,不少学生期盼上美术课,给数学教学提供了立足点。数学学科作为学生学习表达自己理性思维、逻辑思维的一种方式,从小学开始学习到的数学知识,将会运用到平时生活中的方方面面,并伴随学生一生的生活成长中。
二、创新实践,科学融合课堂
(一)创新实践,让学生爱上学习。在教学过程中我发现学生对美术、音乐等一些轻松愉悦的一些课堂保持着较高的兴奋度。在其他的一些教学课堂当中,学生的稳定性稍微差一些。开始会很有新鲜感,而到了一节课的中间段甚至到一节课的中后期,就会发现坐在中间、后排的一些学生“偷懒”的现象发生。越到高年级这种现象更加明显,如何杜绝这种情况发生,让课堂的“新鲜感”从始至终一直保持到最后,让同学们的兴趣保持住,美术课给了我新的启示。
(二)因材施教,合理引导,提高教学质量。因为班级人数的限制,教师有的时候很难做到针对班级上的每一个学生做出相应的指导,每个学生都是一个独立的个体,而每一个学生的学习情况是有所差别的,如何在上课的时候让每一位同学对数学不再“厌烦”,这正是我们所要做的。
在数学教学中利用美术辅助,活跃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主动参与学习。让美术知识融进数学课堂教学中,发展了学生的感知能力和形象思维能力,同时也让学生感受美术的魅力之所在。让学生用图画表示生活中的数学,使学生在“画数学”的活动中品味知识的魅力。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体验做数学的乐趣。这样,数学的应用意识将在生活中觉醒,数学的创新意识也将在活动中萌发;作为小学数学学科对学生进行美的教育,有着独特的作用。
三、融合科学技术,为创新美化数学课堂做好保障
(一)创新实践,让学生爱上学习。在新的课堂当中,学生对于新的课堂形式的态度会更加积极,会更加积极的参与到课程中来。归根结底是因为这种新的上课形式不再束缚他们的思想,不再束缚他们的动作,加以一定的引导,其实就更能引发学生的学习的爱好与学习的兴趣,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与探索新知识的精神。这种现代化的上课方式所带来的魅力使更加符合学生爱动、爱玩的天性。作为孩子面前的教育者,我们更应该做好引导工作。
(二)合理引导,提高学生实践能力。创新美化数学课堂的同时我们也要掌握好分寸,我们在传统的教学观念下进行授课,我们习惯于按照课本进行授课教学,习惯于上一节课从头到尾都在讲知识而没有关注到课堂上的学生们的感受。我们只是将一节课的课程进度进行完成,但是却忽略了课堂之中的“主体”——学生。老师在平时教学过程中要有有目的性的引导学生们发挥自己的主管能动性,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我们在运用创新型融合课堂的时候应该注意所讲授的教学知识点内容恰当,重难点突出,特别是上创新数学课,我们要做的,首先是要本节课的教学内容,重难点在哪,我们在确定教学内容的时候要注意根据新课标要求来进行设定规划,新课标在对各个年级的教学内容上给出了原则性的规定与目标要求,而这些就是我们所要去遵循实践的,而这些导向是我们教师在设定课程内容的主要依据
“畫”解数学课堂,是充分发挥学生主体地位的需要;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探究精神和综合能力的需要;是使学生凸显自主,张扬个性的需要;是使学生人人学习有价值人人都获得必要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发展的需要;使学生学会运用数学的思维方式去观察和分析现实社会的需要;是使学生了解基本的美术语言的表达方式和方法,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想,美化环境与生活,发展美术实践能力,形成基本美术素养,陶冶高尚的审美情操,完善人格的需要。创新型融合教学模式是创新教育中的一种重要形式,起到美化教学方式,使学生更加直观的感受到创新型融合课堂所展现的魅力,进而能够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质量。同时,作为一名教育者,我愿勇当创新教学模式的潮流开拓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