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海丽
【创课缘起】
央视大热的“中国诗词大会”,引燃了校园里学习古诗词的热潮,我在日常的诵读品析之余,不禁生出了开发古诗词另一种价值的好奇。古诗词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汩汩清泉,是特定时代下的“美文”。在我们的教学过程中,注重的是其以诵读为主要方式的积累、审美等方面的作用,很少关注它在作文教学方面的作用。我们不妨尝试将背诗词、学作文贯通,从另一个角度探索诗词的教学价值。
【创课思路】
王维是成就斐然的山水田园派诗人,他的《山居秋暝》被苏轼誉为“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典范之作。如何写景,此诗在观察、选材、描写等方面能带给人很多启迪。
1.理解“面”。引导学生通过朗读从整体上感受诗歌画面,并且明确这首诗“写了什么”,通过哪些景物来表现“山居”的舒适和惬意。
2.探究“点”。引导学生站在写作的角度对诗中每一联进行探讨,并配以现代经典美文的实例,让学生明确写景类文章的观察视角、写作方法以及写作思路。
3.实践“篇”。出示四幅精选的自然风光图片,要求学生以此为载体进行练笔。学生也可选择对自己有触动的一处风景进行描写,以此巩固课堂上学到的写景方法。
【教学现场】
一、直接导入,整体感知
王维是同学们非常熟悉的一位山水田园诗人,他的诗被苏轼评价为“诗中有画,画中有诗”。今天,我们一起来读一首王维隐居于辋川别业时所作的《山居秋暝》,看看一千多年前的诗人是如何一步步描绘渲染出山雨初霁后的清新如画,面对皎月流水、山川风物又是如何深深凝视,进而心灵起舞的。
(屏显《山居秋暝》)
分析:这是王维山水田园诗的名篇,至今被广为传诵,初二的学生相对也比较熟悉。这首诗意象鲜明,每一句中都有“激活”整个句子使之生趣盎然的词语,读之画面感扑面而来。同时,这首诗中并没有生僻难懂的字词,不会给学生的理解带来障碍。
引领探究:1.读诗。请学生齐读、抽生读。要求:读准确、读出节奏、读出感情。原则:虽是作文教学,但不能破坏文本的本色美。2. 解诗。请学生谈对整首诗的感知,重点明确“写了什么”,通过哪些景物来写。
学生可能回答:初秋时节,雨后初晴的傍晚时分,山间秀美,像一幅清新秀丽的山水画。通过空山雨后的秋凉、松间明月、石上清泉、竹林中浣女的喧笑、荷花丛中的渔船等来展现雨后黄昏的 山景。
二、镜头回放,次第探微
自析:这首诗总共四联,每一联都有其独特的观察角度和写作的着力点,呈现出“远近高低各不同”的美,却又和谐完美地统一到一个画面中。我力图通过光影式的镜头回放,带领学生从诗人王维自身的角度去一一探究,从写作的角度去思考、梳理写作。
1.明对象,勾画面,留下想象空间。
引领探究:首联“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呈现的是怎样的画面(提示学生抓住“空”“新”二字)?这样的描写具体吗?
学生可能回答是一场秋雨过后,山中的傍晚静谧空旷,草木山川仿佛披上了一件新衣,簇亮晶莹。这样的描写只是从整体勾勒出一幅秋山秋雨图,给读者留下了充足的想象空间。
(屏显)
盼望着,盼望着,东风来了,春天的脚步近了。
——朱自清《春》
为了看日出,我常常早起。
——巴金《海上日出》
山茶又开了,那样洁白而又美丽的花朵,开了 满树。
——席慕蓉《白色山茶花》
三个例句均为每篇文章的开头,都是从大处着笔,点明要描写的对象,并没有进行细致的具体描写,给读者的想象“留白”,带领读者走进了景区的“大门”,在读者充满期待、思维驰骋后,才引领读者“渐入佳境”,走向下一个花草相间、可观可数的景点。
2.抓特点,重背景,主次掩映相生。
引领探究:颔联“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着意突出的是哪种景物及其什么特点?这几种景物之间并非孤立存在,他们之间构成了一种什么样的关系?
学生可能回答:明月、松林、清泉以及石头构成了一幅动静相宜的画面,而皎洁的月光、清澈的泉水是诗人着意要突出的景物,并通过“明”“清”二字突出其特点。松林是月光的主背景,高挂于空的月亮在松林的映衬下愈显孤洁而银辉皎皎;安静的石头是清亮可鉴的泉水的背景,跳跃着的清泉在石头的映衬下仿佛也在悠悠地唱着心里的惬意、舒爽,诗人在突出描写明月、清泉这个显性景物的时候,并没有忽略其背景的铺陈,一主一次,层次分明而生动。
(屏显老舍《济南的冬天》、峻青《海滨仲夏夜》、鲁彦《听潮》)
“人面桃花相映红”,人与桃花各自成全了彼此。老舍把矮松置于山上,把白雪置于树间,更加突出地展现了雪后济南的秀气。峻青没有单独张扬地描写启明星的大、亮,而是始终把启明星置于广漠的天幕之下,更加突出了启明星的光辉。同样,在王维的笔下,明月和松林、清泉和石头也在互相成全着各自的美,所以,景物描写有主有次,有明有暗,浓淡相宜,恰如水墨画的高高低低,掩映起伏,给人幽静雅致之感。
3.现人事,引生活,意境顿添生机。
引领探究:颈联“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中“喧”“动”两个动作的主体是谁?这样的描写在景物之外,侧重了对哪一个方面的表现?
学生可能回答:一群洗衣女子的谈笑声从茂密蒼翠的竹林杳杳传来,莲叶层叠,一艘渔船掀翻无数晶莹的水珠顺流而下,一派悠然安宁的生活画面。人、物的出现使得画面顿时有了生机,显得立体多姿,但是人物仍在“画”中,竹、莲、洗衣与渔船使得人事景物浑然一体。
老舍说:“无论我们要写什么样的风景,人工园林也好,荒山野海也好,我们必须预定好景物对作品的功用如何,不是为了写景而写景。”无论古诗还是今文,都要明确写景的目的,毕竟,人是万物的主宰,是要通过语言表达内心的思想与情感的,而所有的景物铺陈与渲染,也都服务于这一功用。
4.景至极,情饱满,结尾升华提亮。
引领探究:尾联“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情感?这种情感与之前三联的描写是否存在一定的关联?
学生可能回答:春天的芳菲任它随意消散,秋日的山中自可久留,表达了诗人在青松明月之下,在翠竹青莲之中,怡然自乐、安静淳朴的生活理想。前三联中的泉水、青松、翠竹、青莲,可以说都是诗人高尚情操的写照,都是诗人理想境界的环境烘托,都是诗人为在结尾表达自己的志趣追求而特别选取的景物,他们为诗人高尚情感的抒发做了铺垫、铺陈。
(屏显)
这不是很伟大的奇观吗?
——巴金《海上日出》
我第二次到仙岩的时候,我不禁惊诧于梅雨潭的绿了。
——朱自清《绿》
春天像刚落地的娃娃,从头到脚都是新的,它生长着。
春天像小姑娘,花枝招展的,笑着,走着。
春天像健壮的青年,有铁一般的胳膊和腰脚,领着我们上前去。
——朱自清《春》
王国维说:“以我观物,故物皆着我之色彩。”自然界万物生生不息,每一种花草都是生命,都可以凝聚我们的情感。与其说王维在以独特的视角看辋川别业的一草一木、一山一水,不如说他把自己所有的人生理想和个性情感完全附着在这里的一景一物之中,因而他看到雨后的山是新的,月是明亮的,泉水是清澈的。在他澄明不沾染世俗的心境里,他能听到竹林里洗衣女子的笑声,能捕捉到莲丛中悄然欢快的渔船,这些都是在为结尾的情感做铺垫,却又与这种美好的感情和谐和美、浑然一体。
综上而结,王维《山居秋暝》可以带给我们的观景成文的思路是:由前文的写景与结尾的抒情高度一致、浑然一体的关系可看出“景为情设,情由景发”;由颔联、颈联分别从单纯写景和景中有生活的描写可看出“两种角度,纵向深入”;全诗的描写及阅读写作经验还启示我们,在写景文中要“丰富联想,意境生美”。
三、学以致用,课堂习作
(屏显)
活动设计:请学生从中选择一幅(也可选择对自己有触动的一处风景),按照本课学习的思路和方法,辅以合理的想象,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写一篇不少于500字的作文。要求观察细腻,言之有物,描写、抒情相结合。
【创课所得】
古诗词文美意丰,蕴含着高妙的写作技巧,带给人精神体验、思想提升的同时,也能在作文教学之“理”上引人深思。通过以王维《山居秋暝》为载体的作文教学,不难发现,还有更多的古诗词源泉可以汇入作文教学的激流中,只要精心发掘和利用,都会成为作文教学宝贵的素材,但是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以下几点:
1.体现文本的原生之美。诗词的美是多方面的,如文字之美、意境之美、情感之美、艺术之美等,不能为了服务于教学而简单地肢解诗词,破坏其天然的美。
2.体现逻辑的内在之谨。教学过程是为了服务于学生的写作过程,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要善于站在学生的角度,既结合诗词特点,又兼顾学生写作思路,层层相承,环环相扣,步步深入。
3.体现古今的相结之趣。古诗词是古典的艺术,在教学过程中,引入现当代与之相应的美文,一方面体现了古诗词的写作之理在现代文学上的运用,给学生以积极的心理暗示,另一方面能全方位、深层次地帮助学生理解应用。
【学生作品】
日 出
今天要去看日出。在一阵催促声中,我们一家人整装出发,驶向海边,去看那传说中无比壮丽的日出。
到达目的地后,天空呈现一片灰蓝色,太阳还吝啬地没有露出一点影子。我们坐在沙滩上,静静地等待着,生怕发出一点声响,惊扰了太阳即将启程的盛大出行。突然,天幕沉沉,陷入了更深的黑暗之中。我心下暗自揣度:这就是黎明前的黑暗了吧?一会儿,天空像是被一双柔软的手轻轻拂拭,一点点褪色成浅蓝,乃至浅浅的群青,淡淡的钻蓝。
忽地,一线红色的云霞从水天相接之处溢了出来,淡蓝色的天空一下被镶上了一层粉白,透出不可言喻的婉约轻柔。慢慢地,那一线红扩散,晕成了一抹红,渐渐地蔓延了整个天空。云此时也变得温暖,却又不同于晚霞的肆意绚烂,仿佛婴儿出生打量世界的欣喜,却又带着丝丝羞怯。随着天空的熱烈,太阳也终于露出笑脸,散出万道霞光,为大地披上新装。
看到了日出,我恍然大悟,黎明之前的等待是多么的美好啊!就像每个人都是一点点地长大,但我们享受的并非是长大的结果,而是成长过程中的忧乐悲喜,因为这些终将融入我们的生命,汇聚为厚重与精彩。
阳光无边,花开、草盛,幸福的云彩悠然 飘来。
(山西省运城市绛县教科局;043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