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悬念制造的秘密

2018-08-24 10:50沈周霄
语文教学与研究(教研天地) 2018年5期
关键词:贝尔曼常春藤悬念

沈周霄

【学习目标】

一、探究小说《最后的常春藤叶》中悬念制造的秘密。

二、尝试运用这些悬念制造的技法写作。

【教學过程】

一、拉近距离,导入新课

师:同学们,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是什么?

众:不是生与死的距离,而是我站在你面前,你却不知道我爱你。

师:那是诗人泰戈尔版的。沈老师今天要说的是,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是有一篇经典的小说在你面前,你却不知道它的秘密!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欧·亨利的小说世界,探索小说悬念制造的秘密。

二、走进文本,探究秘密

师:《最后的常春藤叶》是欧·亨利小说的代表作,同学们都知道欧·亨利小说最大的特点是结尾出人意料,又在情理之中。那么,你们知道这样巧妙的悬念,是如何设置的呢?

生1:因为有伏笔。

生2:因为有铺垫。

生3:因为情节有波澜。

师:能具体说说怎么设置伏笔、铺垫和波澜吗?

众:……(面面相觑,回答不出)

师:现在不知道没关系,这正是我们这堂课要给大家解答的谜团。其实,《最后的常春藤叶》这篇小说不仅结尾有悬念,作品中谁是主人公也一直是现代文学史上的悬案。同学们,你们觉得琼珊、贝尔曼、苏艾这三位人物中,谁才是这篇小说的主人公呢?

生4:我觉得是苏艾,因为小说很多地方是以苏艾的视角来写的,而且她是线索人物,贯穿全文。

师:你用到了叙事“视角”一词,鉴赏很专业啊。这位同学认为,写得多的人物,具有线索作用的人物就是主人公,大家赞同吗?

生5:我不赞同。如果这样,那么琼珊才更应该是主人公啊!作品描写她的地方也很多,而且情节就是按照琼珊的病情设计的,并且琼珊对于叶子的感受是这篇小说的主旨所在。我认为,这常春藤叶不是一片叶子那么简单,而是象征着一种生的希望,一种精神信念。

师:这位同学的看法,也很有道理。而且她提到了这篇小说戏剧化的核心“常春藤叶”,又表明了她的看法,判断一篇小说的主人公,应当看该人物对于表现主题的分量。还有其他看法吗?

(板书:戏核——叶)

生6:我也比较赞同,主人公应当是对于表现主题最有分量的人物这一观点。但我不赞同主人公是琼珊。我觉得从主题上来说,这篇小说最震撼人心的是在小说结尾。贝尔曼冒雨在夜里画了那最后的常春藤叶,他用他的生命换来了琼珊的重生,我觉得贝尔曼这个人物更重要,这篇小说是要告诉人们舍己为人精神的伟大,告诉我们一个貌不惊人的小人物也有着神性的光辉。

师:你说得太好了。但小说从30段开始才描写贝尔曼,作为主要人物描写的笔墨是不是太少了?

生6:我觉得不少。评判一个人物是否是重要人物,不一定要看笔墨多少,主要看对作品意义的贡献。就好像是雷锋才活了二十多岁,但短暂的生命却有着光辉的意义。

师:您真是太会说话了。(众生笑)

师:的确。贝尔曼作为一个边缘人物,却在作品中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我们无法否认贝尔曼在这篇作品中的分量。既然贝尔曼如此重要,为何最能体现他英雄形象的第一天晚上雨中画叶的行为,不接在36段后,以贝尔曼的正面视角写呢?

【PPT】

贝尔曼再也坐不住了,想想可怜的琼珊小姐可能因为明天早上看到藤上没有一片叶子而失去对生的希望,如果自己不做点什么,就太对不起良心了。于是这天夜里,他拿起封存了25年的画笔,搬起一把梯子,撑起一把黑布油伞,爬上长常春藤的那块墙。风雨越来越猛烈,那把与他年龄差不多大、布满褶皱的雨伞早被风吹得散了架,扔在了一边,梯子也咯吱咯吱叫着,仿佛随时都要倒下似的。贝尔曼站在梯子上,被风雨吹打得浑身颤抖,雨水打湿了他的全身,湿透的衣服紧贴在他的身上。他看着早已没有一片叶子的常春藤,手中拿着画笔,由于好久没有碰过画笔,画艺有些生疏。他的余光看到身后拉着窗帘的窗子,想着琼珊小姐生的希望可能就掌握在自己手上,他定了定神,把脸上的雨水一抹,用心画下了这片叶子。

众读PPT上文字。

师:这段文字,写得如何,符合那天晚上的情形吗?

众:符合,写得真好!

师:那么可以加在36段后面吗?36段不是写到贝尔曼在画室给苏艾当人体模特,他和苏艾一起担心地看着那堵挂着常春藤叶的墙吗?接下去写不是更符合现实世界中的时间顺序吗?

生7:我觉得不可以。这段文字不错,也能表现贝尔曼的高尚人格,但总觉得加在前面不妥。且以我的阅读经验来说,小说中的时间和现实中的时间常常是不一致的。

师:你说得很对。小说中常常用到倒叙、插叙等手法,把后发生的事情提前,或把先发生的事情滞后。你们看过《灌篮高手》吧,樱木花道投个篮在现实世界中几十秒的事,但动画片却拍了好几十分钟。关于小说叙事时间的问题我们留待今后分析。还是说说,为何不能以贝尔曼视角正面描写吧?

生8:(举手)我觉得,如果提前以贝尔曼视角写,就好像变魔术提前揭示结果一般,没有悬念了。

师:对。没有悬念了。那么为了制造悬念,作者在37段到40段,用了谁的叙事视角来写的呢?

生9:琼珊。

师:请你把这几段读一读。说说这样写的好处。

生9:(朗读后)这样写既可以交代第二天早晨常春藤上还挂着最后一片叶子的情形,又不会提前揭示结局,保留了悬念。

师:然后,作者又通过谁的叙事视角来释放了悬念,揭示结局?

生9:苏艾。通过她和琼珊的交流,我们知道了结局。知道了第一天晚上,贝尔曼冒雨画叶的英雄行为。主题也在这里被揭示了。

师:对于最后一片常春藤叶这个戏核的秘密,贝尔曼知道的最多,因此不能以他的视角写,一写就没有秘密可言了;琼珊知道的最少,用她的视角写,既可以逼真地描写最后一片常春藤叶在风雨中的情形,又不会让读者过早地知道叶子是假的,压制了悬念;苏艾知道的刚刚好,通过她的视角,可以释放悬念,侧面转述贝尔曼的英雄事迹,显得更真实,而且贝尔曼从一个和她们关系不太密切的边缘人,变成了一个真正走进她们内心的人。作品的意义被点燃。

师:我把这种制造悬念的方式,叫做通过叙事视角转换来压制或释放小说关键信息(方法一)。

(板书:通过叙事视角转换来压制或釋放关键信息)

【PPT】

限知视角(叙述者≦人物):小说叙述者和人物知道的一样多,叙述者只借助某个或几个人物的感官,从人物感知的角度去传达一切,因此这种视角下,叙述者不能“全知全觉”,只限于转述这个人物从外部获得的信息和可能产生的内心活动。

全知视角(叙述者﹥人物):这种情况下,叙述者比任何一个人物知道的都多,可以从所有的角度观察被叙述的故事,即无固定视角的全知叙述。

师:我们来看PPT。小说叙事视角,主要有两类。一类叫限知视角,一类叫全知视角。从苏艾、琼珊、贝尔曼的叙事视角写,就叫限制视角。而全知视角呢,比如《三国演义》里“刘关张”桃园结义一节,写完他们结义后,作者宕开一笔用很长的篇幅写刘备的身世,这就是全知视角,因为,此时的三个人中,关羽、张飞是不知道刘备身世的,不能用他们的视角写,而又不便让刘备自己跳出来介绍自己的身世,所以作者就如同小说世界里全知全能的上帝一般,介绍小说中人物的身世。找找看,《最后的常春藤叶》里,有全知视角写的吗?

生10:有。开头1-5段介绍背景,中间30段描写贝尔曼,这些都是全知视角。

师:对。其实这篇文章主要是以全知视角写的,在关键处,通过限制视角来压制和释放信息,制造悬念。全知视角,有利于作者介绍小说中世界的背景、推动小说情节发展、自由展开故事,全知的触角可以触摸到小说中任何一个人物哪怕是不为人知的心底秘密。

师:我们学习了利用叙事视角转换来制造悬念的秘密,那么,我们进一步思考,作者在这篇小说中制造的悬念合理吗?比如,从哪可以看出作者在前文就暗示叶子必定是贝尔曼而不是苏艾去画的?从哪可以看出最后一片叶子是假的?

众小组讨论。

生11:从30段贝尔曼认为自己是保护楼上两个青年艺术家的看家恶狗。可以看出。

生12:从35段贝尔曼嚷道“像琼珊小姐那样的好人实在不应该在这种地方害病。总有一天,我要画一幅杰作,那么我们都可以离开这里啦”,这段话,可以看出作者在暗示画叶子的是贝尔曼。

师:你发现得很好,注意“杰作”一词在30到35段出现了几次?

众:三次。

师:我们把这些地方用红线画出来。第一处“贝尔曼在艺术界是个失意的人……他老是说要画一幅杰作”;第二处“角落里的画架上绷着一幅空白的画布,它在那儿静候杰作的落笔,已经有二十五年了”,第三处就是35段刚才同学读的那处。作者为何多次提到杰作这个词?

生13:暗示我们贝尔曼总有一天要画一幅杰作。

师:这个杰作仅仅是指的是画吗?

生13:不是,我觉得还有人性方面的意义。

师:“杰作”一次反复出现,在没揭示结局之前,读者以为是绘画意义上的杰作,但当结局揭示时,杰作由绘画意义走向了人性意义,文章瞬间被点亮,人物陡然高大起来。那么从哪段,哪些字眼,作者在暗示我们最后的那片叶子,可能是画上去的呢?

生14:40段,“经过了漫漫长夜的风吹雨打,仍旧有一片常春藤的叶子贴在墙上”,我觉得这个“贴”字很奇怪,风吹雨打中常春藤叶竟然是贴在墙上,我认为此处作者故意设置了一个暗示性的伏笔。

师:你的发现很有道理。在狂风暴雨中,像沈老师这样的男人都可能会被吹得东倒西歪,可那片叶子竟然是贴在墙上的。这个贴字,在读者没有看到小说结局时,会忽视过去认为叶子是真的,而看到结局后,就会恍然大悟,发现前文已经在暗示叶子是假的了。所以,要使悬念合理必须在前文预设什么?

众:伏笔。

师:沈老师把这称之为,双向性伏笔,这种伏笔往往具有暗示性、信息的模糊性,具有双向性指示。要想小说制造的悬念合理,方法之二是在情节逆转前预设双向性伏笔。

(板书:在情节逆转前铺设双向性伏笔)

师:作者前文故意暗示画叶的英雄行为是贝尔曼做出的,可为何又在30-35段把贝尔曼故意丑化、边缘化呢?请同学们来说说看法。

生15:我觉得前文没有丑化贝尔曼。

生16:明显丑化了啊。

师:请结合文本说说,比如外貌、脾气、身份、地位等。

生16:作者故意把贝尔曼外貌写成如小鬼一般,脾气又暴躁,身份是艺术区中的边缘人,落魄失意的老画家,地位很低。

生15:可也写了他认为自己是苏艾和琼珊的看家恶狗啊,并且很多话可以看出贝尔曼很关心琼珊啊。

师:看家恶狗等信息其实也属于伏笔。而恶狗一词,其实有丑化之意。总之在作者揭示贝尔曼英雄形象前,作者总体上把贝尔曼写成了一个相貌丑陋、脾气暴躁、地位低下、失意落魄的边缘人形象。那么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生17:(举手)对比。前后形象形成鲜明对比,更有震撼力,触动人心。

生18:(举手)情节上、形象上形成反差和波澜。

师:不错。小说如果一以贯之写贝尔曼的正面形象,那么就会少了很多戏剧性,也少了很多震撼力。贝尔曼在前文越是外貌丑陋的、地位低下的、脾气暴躁的,越能反衬出结尾他内在的美丽、人格的高大、心灵的善良,让我们感受到人不可貌相;贝尔曼越是被描写成一个处于艺术区的边缘人物,当他的英雄行为在结尾被揭示时,一个边缘人走向舞台的中心,人物形象一下子逆转,文本被人性之光照亮,作品的真正意义也被点燃了。而之所以要反复把贝尔曼形象丑化,其实就是在小说情节向B点逆转前,先把它推向反向的A点,读者越是向A点期待,作者越是把结局设置到B点,这样才有巨大的反差,最终制造出巨大的悬念,这恰恰是欧·亨利式悬念小说的特点。

师:对于贝尔曼的形象,作者只丑化了一次吗?

生19:反复丑化,且多角度丑化。

师:对。这就是中国传统小说和戏剧中为何常常用到“三”这个字的原因。三打白骨精,三请诸葛亮,三打祝家庄,为什么要三打?因为人平常的心理是一个深层结构,人的表层结构是相当封闭的,一旦有外界冲击,冲击后马上会自动化迅速回复原位,只有反复冲击要害,内在的心态才会来不及掩盖暴露出来;同样,多次的反向铺垫,才会把作品的戏剧性成分推至一个临界点,当悬念解开时,读者心理的波澜才会更为巨大。沈老师,将之归纳为在情节逆转前铺设多层逆向性铺垫。注意一定是多次、多层的。

(板书:在情节逆转前铺设多层逆向性铺垫)

三、尝试写作,制造悬念

(学生前一天已经预习了导学案上的欧·亨利的小说《两块面包》的前半部分,老师故意把小说从“他们又聊了一会儿,欢快异常,然后这位顾客便离开了”开始去掉结尾。)

师:运用这堂课所学的知识,从文本截断处开始为小说《两块面包》续写一个结尾,要求写出悬念,不少于200字。

众5分钟时间创作。

师:写完后互相读一读自己写的结尾,各小组推荐几篇,简要讲讲你的构思。

生20:我写的是中年男子回家吃了玛莎暗藏黄油的陈面包后,感受到了玛莎的爱意,然后回到玛莎店中,求爱成功。

师:大家觉得这个结尾好不好?

众大笑、鼓掌。

生21:我觉得不好。小说前文反复在强调玛莎对男子渐生爱意,如一开始的产生“兴趣”,然后的“心跳加快”,之后的开始“注意打扮自己”等,我认为,这里作者越是要让读者觉得玛莎爱上中年男子,结局越是会设计成一个悲剧,我觉得作者多次对玛莎爱意渐深的刻画,其实都是小说的逆向性铺垫,为之后情节的逆转服务的。

师:为你点赞。你很有文学的智商。可以写侦探小说啦。公主爱上王子,王子也爱公主,王子公主走入幸福的婚姻殿堂,这不叫小说,这是童话故事;小说是讲究情节的跌宕和情感的错位的,尤其是欧·亨利式的悬念小说。那,如果让你写,你怎么写?

生22:我觉得应该写成中年男子吃了玛莎给的加黄油的陈面包后,黄油过敏而死,玛莎锒铛入狱。

师:这个故事很悲情,也有了悬念。不过你没有注意到这篇小说的戏剧性的核心——陈面包。大家注意到了小说中的伏笔和铺垫,利用小说戏核陈面包和黄油,设计了巧妙的结局。不过,如果要让这个结局更出人意料,让玛莎的爱情美梦破灭得更徹底和悲伤,必须利用到转换叙事视角来压制和释放信息。你们觉得,当男子拿着夹着黄油的陈面包出门而去时,接下来,应当用谁的视角来写比较好?

师:下课的铃声响了,请同学们课后继续思考,完善《两块面包》的结尾。老师在这里再提供一篇微型悬念小说《鞋》的前半部分,课后尝试把它写完。

【PPT】

一天,两天,一个多月过去了,每当日落西山的时候,小鞋匠都忍不住要向路口张望,希望能从落日的余辉中看到那个高大的身影出现。但是,他没有看到。

又是一个傍晚,一位瘦瘦的军人来到修鞋摊旁边:“一个多月前,是不是有位大个子军人来这儿修过一双皮鞋?”

“啊……对呀。”

“要付多少钱?”

小鞋匠略一沉思,说:“修鞋费一块五,外加一个月的保管费五角,你给两块钱得了。”

军人把两块钱递给他……

师:回到这堂课的开头,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是什么?是有一篇经典小说在你面前,你却不知道它的秘密!今后,如果再有一篇欧·亨利式的悬念小说在你面前,你能解开它的秘密吗?

众:(笑、鼓掌)能!

猜你喜欢
贝尔曼常春藤悬念
常春藤妈妈和她的孩子
最后一片藤叶
巧设悬念增魅力
普京记者会留下最大悬念
眺望以爱为生的境界
贝尔曼舍己救人“行为”及“方式”的合理性
《在路上》文楚安译本中贝尔曼“变形倾向”的体现之一
常春藤
智英赛:曹岩磊爆冷破断王林娜加冕无悬念
一株常春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