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福玖
也许很多老师会有相同的感慨,一首《琵琶行》上完,不知道自己在教什么,要引导学生在诗歌中学到什么。学生也学得一头雾水。当笔者再次拿起文本备课,反思这个问题时,发现《琵琶行》这首长篇叙事诗,教学容量相当大,教师必须带领学生走进一个被贬男人酸楚、复杂的内心世界,才能进入真正的情感体验。
“教师教学参考用书”在“教学建议”部分说:“结合练习前三题,引导学生抓住这首诗的一些精彩片段和重难点问题,做一些鉴赏和研讨活动。”这种教学提示看似以学生为本,符合生本教学理念,实则却割裂了本诗内在情感脉络。要从宏观上整体把握,必须找到一个情感表达的切入点,才能教出本诗的情味。
一、探寻白居易的诗乐创作理论,搭建教学的“支架”
白居易不仅仅是一个诗人,更是一个诗歌理论家兼音乐家,他很多诗歌都体现了他自己提出的诗乐理论,《琵琶行》就是其中的一首。因此,教师教学前需要认真去研读白居易的诗乐主张,找到核心问题,再走进教学。
中国古代是一个以礼乐治国的国度,古人对诗与乐的关系很早就有认识,如《尚书·尧典》说:“诗言志,歌永言,声依永,律和声。”其意是说诗歌是用来表达人内心的情感的,而又必须通过声律来表现,即诗和乐都是通情感的。又如《乐记》说:“乐者,音之所由生也,其本在人心之感于物也。”其意是说音乐的本质在于外物对人心的触动而生发出的情感。古人认为音乐与人的情感密不可分。
白居易继承了中国古典诗乐理论,比如他在《与元九书》中提出了“文章合为时而著,诗歌合为事而作”的诗歌理论,强调诗歌是“补察时政,泄导人情”和“事物牵于外,情理动于内,随感遇而形于咏叹”的兴感论。白居易主张诗歌是用声的方式将外物所触动的内心情感倾诉出来的一种文学样式,诗歌的出发点和归结点依然是情感。
现在再回过头来咀嚼《琵琶行》,我们会发现此诗不管是叙述音乐技艺的高超,琵琶女悲惨的身世,还是倾吐自己所处环境的凄苦,里面都注入诗人浓浓的情怀,可以说诗歌的每一个字都展现着一个沦落之人的复杂的内心世界。
身份、职业、经历全然不同的两个人只是因为一曲音乐而短暂相遇,心境却是如此的切合,一见如故,宛如故友,就在于最后一段的“泣”自所表现的出的情感共鸣上,音乐的描写只是用来触动“泣”背后复杂的情感。从这个角度切入,我们才能真正和一千多年前那个秋风瑟瑟的夜晚的那场千古奇遇产生心理的共鸣,才会真正体会出一个男人为何会哭得青衫湿透,撕心裂肺。
二、品读诗人“泣”中的四种情感意蕴
白居易在诗乐理论中一再表明不管是诗歌还是音乐,情感的表达才是核心。正如宋人洪迈评价此诗说:“神气生动,字字从肺腑中流出也。”因此在鉴赏这首诗歌时必须要紧紧围绕情感的流露方式和过程,以“泣”为支点,层层深入的引导学生体会诗人在诗歌中融入的多重情感。
梳理整个这首诗,诗人情感“从肺腑中流出”经历了四个阶段:首段写一轮凄惨月,借景抒发朋友离别之情;第二段写听一段“幽怨”曲,因音触情;第三段写一件冷落事,借事抒情;第四段寫一处独居所,叙居吐情。四个场景,无不含“泣”,无不触动诗人内心的伤痛,贬谪之忧伤情怀层层推进,以湿透青衫的宣泄作结。
首段一来诗人就借悲凉的秋景表达和朋友的分别的凄楚,泣不成声。从第四段的描写来看,诗人所处地方条件极为艰苦、偏僻,时常孤独饮酒,偶尔得一朋友探望,内心的喜悦可想而知。但这种相聚的快乐毕竟只是短暂的,和朋友的分别将会给自己带来更大的孤独感,因此诗人用“瑟瑟”“茫茫”两个表示心理反应的词语来表达自己感受,不管是寒冷秋风中摇摇坠落的枫叶、荻花,还是冰冷江水中惨白的月影,无不透露出诗人无故被贬内心的彷徨、苦闷。虽说无“泣”,但一“惨”字可见其情绪低落之极,“泣”在心里,无以言表。除此之外,教师在带领学生品味此段时还要适当给学生介绍古典诗歌重视借景来抒情的原因,可适当引用《文心雕龙》和《人间词话》的相关评论给学生拓展知识面,提升学生对古典诗歌的理解。
历来教师讲《琵琶行》都会将重点放到品味第二段的音乐描写上,但是重点却停留在描写手法的分析方面,而忽略了带领学生去品味旋律的转换对弹者情感的表现和对听着情绪的影响,即教师忽略了声音(或音乐节奏)与情绪的密切关系。那么如何带领学生通过乐音感受情感呢?《乐记》中的一段话能给我们启示:“乐者音之所由生也,其本在人心之感于物也。是故其哀心感者其声噍以杀,其怒心感者其声粗以厉。”
《乐记》这段话表明音乐节奏在于人心内在的情绪的反应,悲哀的情感适合用肃杀、急促的声音表现,愤怒的情绪适合用粗狂、严厉的声音表达。回到原文,我们发现白居易听到琵琶女弹《霓裳羽衣曲》时的乐调感觉是“嘈”“切”“错”“幽”“涩”,这属于肃杀、急促的音乐节奏,所以诗人听出琵琶女内心的幽愁、暗恨。听到《六幺》的乐调感觉是“破”“迸”“鸣”,而银瓶崩裂、刀枪碰撞的描述则表现的是粗狂、严厉音调,此种乐调给人惊心动魄、荡气回肠的感觉,抓住这些模声词语我们就能会体会到琵琶女内在幽暗的情绪失控,彻底爆发,诗人被贬的幽怨情绪也随之达到高潮。
音者本于情,白居易谙熟古典音乐之理,所以能体察入微,以至于琵琶女随手一弹,就能听出“声声思”“不得志”“无限事”等复杂的内心情绪。高超的技巧都是为表现情感服务的,所以教师应重点带领学生品鉴音乐节奏对情感的表达,才能品味出音之“味”。
三、深挖文本,品味“空”“独”二字
一般学生结合注释都能明白三四段写了身份不同却遭遇相似的两个人,表达一种飘零沦落之感,但却不能深入体会这种情感的契合点在哪儿,诗人为什么听此之后泪流不止、泣不成声。究其缘由,在于师生忽略了“空”“独”二字。第三段的中心情感落在“去来江口守空船”的“空”字上,第四段中心情感落在“往往取酒还独倾”的“独”字上。教师要带领学生深挖“空”“独”这两个核心“鉴赏点”承载的复杂情感。
“空”“独”二字首先表现了一种人生繁华不在的心理落差:琵琶女的心理落差主要是门前冷落,曾经“名属教坊第一部”的荣誉不再,无人问津;诗人的心理落差主要表现在居住环境(作为官员的待遇)的前后的不同,特别是现在居住环境极其恶劣。表述的内容不一样,但是极大的心理落差是一样的。
“空”“独”二字其次表现了无知音、被抛弃的孤独:琵琶女的丈夫只知道做生意,重利益,没有关心自己的心里需求,长期将自己抛弃在船;诗人则因为忠言直谏被贬在偏远的浔阳,无辜被贬,得不到皇帝的知遇,且古人常常将君臣关系比喻为夫妻关系,这就颇似被丈夫冷落的琵琶女。
“空”“独”二字最后还表现为一种对未来的迷茫,不知前路在哪。琵琶女经常在深夜梦到曾经年少时的美事,但醒来却是冰冷、凄凉的空船,这样的生活不知何时才是尽头,迷茫的前途让她看不到希望。而诗人对未来的迷惘、担忧,我们可以给学生引用《柳宗元传》“元和十年,例移为柳州刺史,宗元谓所亲曰‘刘锡有母年高,今为郡蛮方,西南绝域,往复万里,如何与母偕行,如母子异方,便为永诀”这段话作为印证,让学生明白古人被贬荒芜之地是一件打击相当大的事,曾经的繁华,美好的未来遥遥无期,稍有不慎就会陷入“永诀”之境。
教师要引导学生将“空”“独”二字还原到各自的语言环境中,引导学生到作者叙事的暗示中去探寻“泣”的深层次原因,才是品味三四段的正确做法。
元和被贬,诗人意志消沉,无意之前的奔走呐喊。被贬蛮荒之地,前后居住环境的不同造成巨大的心理落差。满腹经纶,耿直进言,没有知音赏识的凄凉、孤独。被贬蛮荒引起的迷茫和怅惘融入难料的前途中,三者汇聚,因此送别之景、幽怨之曲、冷落之事的触动而付诸泪水,湿透了青衫。教师不仅仅是引导学生鉴赏关于音乐技艺的语言描述那一部分,更要带领学生深入情境,与文本进行深层对话,将“声”之味还原到“言”之味中才能品得此诗的“真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