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语文教育方略

2018-08-24 10:50章桂周
语文教学与研究(教研天地) 2018年4期
关键词:建构核心素养

本世纪初,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提出“核心素养”的概念,以核心素养为导向的教育改革成为国际潮流。自2014年《教育部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 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制定以来,核心素养逐渐进入我们的视野。紧随其后,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总体框架正式公布,高中新课程标准修订也接近完成,新一轮课程改革风起云涌,中国基础教育正迈入核心素养的新时代。

核心素养是对学生终生发展有益的DNA,只有提高核心素养才能给学生打下坚实的知识、技能基础,又为未来发展预留足够的空间。就语文学科来说,提高学生语文核心素养不仅是课程改革的必然要求,也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理念。新版《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对“语文核心素养”的内涵专门作了阐释与说明,认为语文学科核心素养是指语文素养的核心要素和关键内容,是语文育人价值的集中体现,包括语言建构与运用、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鉴赏与创造、文化传承与理解等。

然而仅仅知道语文核心素养的内涵是远远不够的,我们必须找到让语文核心素养落地生根、扎实推进的具体的语文教育方略,否则,语文核心素养只能停留在文件中、书本上,成了旷野的呼唤。落实语文核心素养,必须依据语文学科独特的教育价值与功能,抓住语文本身的精神特质,否则只能是无源之水、空中楼阁,终成虚妄。语文特质不仅是语文学科的本质特性,也是语文学习的独特方式。语文教育一定要考虑语文特质是什么,这样的精神特质对于学生的发展来说究竟意味着什么,究竟要用怎样的介入方式和教育策略。只有抓住所教學科的精神特质,才能真正彰显这门学科对于学生发展的价值。[1]就语文学科的教学来说应强调语文学科的精气神——文学素养的提升和人文精神的熏陶,教学活动安排更多地让学生感受语言与文学的魅力,自主学习,积累感悟,陶冶情操,锻炼思维,传承文化。从语文特质出发,应是我们落实语文核心素养的不二选择。

一、语言实践是根本

语文四个核心素养之中,语言建构与运用是唯一或主要属于语文的核心素养,这是语文核心素养的个性。其他的素养(如思维、审美、文化)是相关学科都有的,属于跨学科的素养,这些是语文核心素养的共性。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鉴赏与创造、文化传承与理解都是以语言的建构与运用为基础,并在学生个体言语经验的建构过程中得以实现的。而从课程性质来说,语文本身就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语文教育的本质就是开展丰富多彩的语言活动,通过学得促进习得。这些都决定了语言实践是我们语文教育的根本,是贯穿语文教学始终的主线。好的语文课,思维训练、审美教育、人文熏陶等必须在语言教学的基础上进行,并通过读写听说的言语实践来完成。

从课程内容安排来看,“语言积累、梳理与探究”学习任务群贯穿语文必修、选修Ⅰ、选修Ⅱ三个阶段,相伴高中语文学习始终,从而养成巩固和丰富语言积累、梳理语言现象的习惯,自主建构语文知识,探究语言文字运用的规律,增强语言文字运用的敏感性。整个高中阶段语文教育都应该以语言学习为出发的基点,从而打开语文丰饶的宝库。加大语言积累、梳理与探究的投入,就是为了更好地掌握祖国语言文字的特点及其运用规律,提高有效地运用祖国语言文字进行交流沟通的能力,实现语文学科的最基本最核心的任务。从这个意义上说,语文教育首先应着力于语言文字及内容的开发与锻炼,让学生从中发现意义,实现自我建构和运用,在建构中发展,在运用中提升。

语文教育无论是外在的显性的知识技能,还是内在的隐形的思想品质、精神面貌和行为方式,都需要通过阅读与鉴赏、交流与表达、梳理与探究等一系列的语言实践活动来实现。我们要特别重视语言本身,具有语文意识,否则我们很可能走向语文的自我放逐。我们经常看到,在实际教学中不少语文教师种了别人的地忘了自己的田,忘记了语文本身,上成了别的什么课。偶尔为之,适度拓展、联系未尝不可,但那毕竟不是我们的任务,也不是我们的专长。我们同样看到,不少课堂脱离文本,不见语言的建构与运用,只是贴贴标签,无限拓展,放放噱头,空虚浮泛。这样的语文教育不过是花拳绣腿,终不济事,对于学生形成语文智慧没有作用。李海林先生不无沉痛地说:“这种把语文本身悬置、架空以使之空洞化的语文教学对语文课程的破坏,对语文课程独立价值的消弭,是‘老鼠搬家式地渗透在日常语文教学的每一个环节、每一个教学设计当中的,并在不知不觉中将其掏空。它看不见摸不着,很难被教师们自觉,因而其危害甚烈。”[2]所以,我们的语文教育必须在从语言形式入手,在语言中走个来回,体验言语的妙处,掌握言语的方法。我们的教学必须贴着语文本身,教出语文味,教出语文样。相反,离开语言实践,不要说其他共性素养的培养落了空,就是语文学科本身也失去了存在的价值与意义。

譬如《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教学,仅仅说如何的壮志难酬、怎样的爱国情怀是不够的,教师的种种说教都显苍白和空洞,进入不了诗词华美的殿堂。在没有掌握语言形式之前,其内容不可能获得真正的理解,语文核心素养就得不到真正落实。必须把握意象,揣摩语言。该词上片即景抒情。楚天千里清秋,可谓包举宇内,境界空阔,正是江山无限意思。山水多姿多彩,却只能引发词人的忧愁和怨恨。因为北望远眺,尽是中原失地。接着是中景,楼头的落日,阵阵的雁啼,都渲染一种苍凉悲壮的气氛,又何尝不是国家局势危殆的写照,暗喻自己身世的飘零;北雁南飞与江南游子,异质而同构。再到特写镜头,一“看”一“拍”两个动作,写出手握宝剑却没有用武之地,徒劳端详;空有力气却没有地方使用,只好拍打。淋漓尽致地表达出词人报国无门、壮志难酬的愤懑之情。下片抒情,这里就不再赘述了。

二、自主生成成常态

语文教育要求发展学生的形象思维、逻辑思维、创造思维等,提升思维的深刻性、敏感性、灵活性、批判性和独创性等思维品质。但思维的发展与提升不是另起炉灶,去学习思维心理学,抑或是研究逻辑学,而是要融入语文学习过程之中,如盐入水,无迹可求,却又味在其中。事实上,思维能力必须在自主与实践中来,从具体的学习活动中来。所以,我们要根据语文学习的特点,让自主生成成为常态,努力找到适合学生思维发展与提升的语文教育方法。

哲学家邓晓芒说过,一切学习本质上都是自学。语文作为母语,天天接触和使用,本身门槛较低,最适合自学。顾之川说,语文核心素养培育“需要侧重于学生在语文学习中的自主探究和自我体验,更多地依靠学生自身在读写实践中的摸索、积累和体悟。”[3]语文教学中,要实施自主化策略,少教多学,先学后教,引导学生进行自学。充分信任学生学习的潜能,尊重学生学习的独立性,如此,让学生由依赖走向独立,进行自我掌控,自我反思,自我调节,发自内心地自动和自觉,成为学习的主人。教学中教师要从课内和课外保证学生自主学习的时间,把教学建立在学生自主学习的基础之上,使教学成为推进学生自主学习开展和巩固、深化其自主学习效果的一种学习活动。在这个过程中,让学生学会阅读和学会思考,更好地增益不能,在尝试实践中发展多种思维能力,提升思维品质。

语文,尤其是文学作品本身内涵丰富,具有多义性和模糊性,这也给我们学生提供了广阔的想象与创造空间。所以,阅读文学作品的过程是发现和建构作品意义的过程。教学中,我们倡导个性化阅读,充分调动自身的生活经验和知识积累,允许学生带有更多的主观与个人色彩,对作品进行多元解读,鼓励学生进行创造性阅读,积极地富有创意地建构文本意义。而写作更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达的过程。应该“站”着创造,而不是“跪”着作文。鼓励学生自由地表达,有个性地表达,有创意地表达,为学生提供广阔的写作空间。这样更好地激发学生思维的火花,精骛八极,心游万仞,发展想象能力、思辨能力、批判能力和创造能力,激发生命智慧和创造潜能,提高学生的思维品质。

就我们的课堂来说,也应该是开放课堂、生成课堂,最终成为智慧课堂、成长课堂。我们的语文课堂不应该是一言堂式的思维禁锢,而应该先从学生的角度切入,在学习中发现困惑点、质疑点、兴趣点、发现点,从而相互提问与回答,相互讨论与辩驳,然后才是教师在不同的语言碎片之间、不同的内容之间建立广泛的关联,组织穿插,聚焦关键,达到引领提升的效果。当然,不同文本有不同特点,需要变通不同的形式。“思想性、哲理性强的文本,因产生的困惑更多,自然可以让学生提问、讨论;而一些技巧性、艺术性强的文本,亮点更多,则无妨让他们彼此分享和交流学习的心得……”[4]如此开放的空间,自主地探究,从中学会分析综合、联系推理、整合决策,自然会有精神的成长,思维的发展与提升。

三、审美化育在熏陶

核心素养讲的是学生的關键能力和必备品格,要求我们从教学向教育转变,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培养全面发展的人。就语文学科来说,需要充分发挥语文课程的育人功能,让语文成为学生的精神家园。但立德树人不等于空洞说教、思想宣传,那样既不适合语文教育的特质,也不能取得很好的效果。我们应该发挥语文审美化育的优点和长处,在鉴赏与创造中进行熏陶感染,潜移默化地进行教育,收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审美一方面尊重人的感性需求,能够发展人的自然人格;一方面给人提供一个理想境界,使人获得超越性的精神享受。审美教育不脱离感性,以有意味的形式,理性和感性相融合构成的和谐有序的情感经验引发共鸣,亲合感动,从而净化情感,陶冶性情,调节身心矛盾,完善心理结构,最终建构理想人格,成为一个顶天立地的大写的人。

古人说过:“读《出师表》不下泪者,其人必不忠;读《陈情表》不下泪者,其人必不孝;读《祭十二郎文》不下泪者,其人必不友。”可见好的文学艺术具有极大的感染力和影响力,能够感人至深,移人性情,催人自新。读屈原《离骚》,不仅感受到想象的浪漫不羁,官感的鲜明缤纷,而且感受到情感的炽烈昂扬,可谓惊采艳绝。“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虽体解吾犹未变兮,岂余心之可惩”。在反思与选择中,凝聚和积淀了多少对生命的眷念、执着和欢欣等美好的人性情感。这种情感操守一代又一代地培育着中国文化人的心灵,并经常成为生活和创作的原动力。

审美首先要有一个心理准备,确立审美态度,也就是我们常讲的要“涤除玄鉴”“澄怀观道”,要求我们“湛怀息机”,无概念、非功利,采取超脱静观的态度,让审美对象进入主体的审美视野,自由观照,发生深刻的第一印象。我们在教学中往往过于急功近利,过多地干扰学生的审美鉴赏与创造。我们常常不给时间让学生自由充分地阅读、欣赏、思考,唯恐打乱了我们的教学安排,或者是先入为主,一上来就介绍背景主旨,定于一尊,没有想象和思考的余地;或者在鉴赏过程中,不让学生去体验评价,有时粗暴打断,有时引君入翁,学生精神高度紧张,身心备受摧折,享受不到语文的乐趣。这样悬鞭子于头顶,设圈套于背后,不可能有审美的发生,自觉的审美意识、高雅的审美情趣、高尚的审美品味、较高的审美能力最终都可能落空。

当然,怡情养性、完善人格不是一次审美活动就可以实现的,必须长期坚持,浸淫其中,才会熏陶感染。所以,对于美文佳作我们还是倡导诵读。俗话说“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吟诗也会吟”,“读书百遍,其义自见”,诵读多了,自然上口,久远难忘,不仅能体会语言的美感,而且能感悟作品的意蕴;不仅能增强学生的语感,而且感化学生的精神。我们要读出美来,读出味来,让它们变成学生的血肉,从而为今后一生的发展打下精神的底子。有了这样的底子,我们才有柔软的心灵、深邃的目光、勇敢的胆魄。语文教育中没有琅琅的读书声是可怕的,一味的条分缕析只会破坏美感,体会不了语言之妙、韵律之美、思想之神,也就进入不了语文的堂奥。在朗读背诵中,我们反复咀嚼,不断回味,最终成为我们生命中不可缺失的美,让我们的精神获得成长。

四、文化经典照着讲

中国自古以来就讲求文以载道、文道结合,我们现在也同样强调文言结合、教书育人、工具性和人文性统一。语言文字不仅仅是文化的载体,是文化传播的基础工具,语文本身具有文化属性,含有文化密码,语文教育从某种意义上是一种文化活动。所以说,文化传承与理解也是语文教育的题中之义。语文教育要求传承和发展中华文化,理解多样文化,关注、参与当代文化。

文化存在于我们的语言之中,更在经典之中,包括诸子百家、诗词歌赋、神话寓言、小说传奇等传世名作。经典凝聚着历代先贤的智慧,跳动着远古先民的情感。经典代表一个民族和时代的精神与高度,对于经典,我们理应心存虔敬,进行同情地理解。那种自以为是、任意指摭的态度是不合适的,根本进入不了经典的堂奥,更谈不上传承与理解文化。对于经典,首先应该是“照着讲”。我们不能偷工减料,断章取义,而是原原本本地学习,触摸文字,感悟智慧,传承文化。“通俗地说就是要一字一字地读,一句一句地读,一篇一篇地读,经典是怎样讲的,你就照着讲,选择最权威最中肯的诠释,不变形不走样,呈现出完整鲜活的经典。”[5]如此,让经典融入自己的思想,植入文化的基因,成为我们生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只有“照着讲”我们才能更好地“接着讲”,从而在理解中发展,在发展中理解。

以往我们语文课本对于经典作品多为节选与选录,不能完整地窥其全貌,难以把握核心要义。现在高中语文新课标明确把“整本书阅读与探讨”作为学习任务群,可以说是一个很好的措施。吴欣歆认为相对于单篇课文,整本书的教学价值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提供相对完整的文化场域,推动认识过程的逐渐完善,促进阅读策略的综合运用,承载综合能力的进阶发展。[6]整部书阅读需要我们采取多种方法,有浏览、略读、精读,有局部细节精妙的品味,也有整体艺术构思的把握,既要利用注释等信息,又要自行检索资料,让我们真正找到读书门径,形成自己的讀书方法,提高综合能力。更重要的是通过整本书阅读,能够把握文本全貌、丰富的内涵和精髓,对特定文化场域形成完整的认识,最终汲取精要,传承经典,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

文化本身具有历史发展的脉络,也有传播影响的范围。另外,继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也不能搞关门主义,需要理解、借鉴不同民族和地区文化,关注、参与当代文化。这些都要求我们整合资源,进行比较阅读,相互甄别,相互启发,各美其美,美美与共,最终建立联系,形成体系,从而完善我们的文化思想结构。比较阅读关注各种文本之间的同源性、类同性、异质性和互补性,以影响比较、平行比较、跨界比较为基本研究方法。通过比较,求同析异,经由对于精神契合的探寻和对于异质元素的离析,总结出一些带规律性的东西,可以说是打通我们文化的任督二脉,功力大增精神百倍,同时也推动人类多元文化的建设。

语文核心素养让我们明确了语文学科独特的教育意义与功能,是我们语文教育理所当然的聚焦点与着力点。但语文核心素养只是勾勒了大致努力的方向,具体怎么走,沿哪条道路,要什么工具等都有待我们进一步探讨。从观点走向行动,从理论走向实践,需要我们找到恰当合适的方略,才能让语文核心素养真正落地生根,为学生终身学习和个性发展奠定基础。虽然任重道远,但相信只有我们大家共同努力,语文教育必将翻开新的一页。

注释:

[1]余文森.核心素养导向的课堂教学[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17:40.

[2]李海林.语文教育的自我放逐(上)[J].语文学习,2005(4):6.

[3]顾之川.论语文学科核心素养[J].中学语文教学,2016(3):17.

[4]李仁甫.行进于生成的途中[J].语文学习,2017(8):79.

[5]章桂周.语文教学设计的三种类型[J].语文月刊,2013(6):15.

[6]吴欣歆.阅读整本书,整体提升语文学科核心素养[J].中学语文教学,2017(1):12-14.

猜你喜欢
建构核心素养
多元建构,让研究深度发生
抓住本质重理解基于素养活应用
情境—建构—深化—反思
多思少箅彰显素养
建构基于校本的听评课新文化
一节践行核心素养的数学拓展课
一图GET“党务公开”核心点
追本溯源提升素养
以问题为核心上好初中几何复习课
建构游戏玩不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