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璐
摘 要:文章從当前小学语文教学的现状出发,分析了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的意义,并在此基础上详细探讨了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的对策,希望能够为今后相关内容的研究提供一定的参考。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阅读能力;培养
中图分类号:G623.23
文献标识码:A
1.有利于学生的自主学习
在小学语文的学习过程中,自主学习能力非常重要,会对语文学习的质量产生深远的影响。大量的教学实践证明,阅读能力与自主学习能力有着十分密切的联系,一般阅读能力较强的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也保持在较高水平。因此,加强对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2.有利于提升学生语文素养
目前,传统的小学语文教学模式已经无法满足新课改的需要,因而必须进行相应的变革,而阅读教学便是其中需要变革的内容之一。通过更为科学、更为合理的教学模式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其实质就是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满足新课程标准对语文教学的要求,促进学生的全面、综合发展。
1.加强对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
对于小学生而言,学习兴趣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一般情况下,学生的学习兴趣浓,则学习的效率相对更高,因为愿意花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投入在学习过程中;反之,在面对学习时,往往表现得很挣扎。小学语文教师在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的时候,应当充分认识到兴趣对学生学习的重要性,通过各种手段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得学生能够集中注意力学习,进而为阅读能力的培养奠定坚实的基础。以《火烧云》这篇文章为例,在讲解这篇文章的时候,教师可以以设置悬念的形式,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借助多媒体向学生展示图片并且通过问题进行悬念设置,让学生观察图片以引起学生注意,先让学生说一下图片中展示的是什么?然后向学生提出问题,如“同学们有没有见到过火烧云呢?如果见过,能够描述一下你见到的火烧云是什么样的吗?如果大家没有见过,想不想知道火烧云是什么样的呢?和在图片中看到的是不是一样呢?”这样一来,学生的兴趣将会得到激发,进而更好地进行阅读学习,学生的阅读能力也会在无形中获得增强。
2.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学习习惯对学习质量的影响深远,同样的道理,阅读习惯对阅读能力也会产生很大的影响。很多时候,学生的阅读能力之所以不高,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没有良好的阅读习惯。有人说,良好的习惯是一笔宝贵的财富[1]。小学语文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应当充分利用好这一笔“财富”,加强对学生阅读习惯的培养,使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使学生在面对阅读时更有信心,能够从容面对阅读。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及时纠正学生阅读时的不良习惯,让学生能够知道不良阅读习惯的弊端,使其逐渐改正,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3.引导学生掌握科学的阅读方式
培养学生正确合适的阅读方式能够促进学生阅读能力的提高,好的阅读方式能够让学生做到事半功倍,如果缺乏合适的阅读方法,学生可能付出很多的努力也不能够获取相应的阅读效果,这会对学生的积极性造成负面的影响,不利于学生阅读能力的提高[2]。小学语文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应当引导学生掌握更多的阅读技巧和方式,同时还要让学生学习发现最适合自己阅读的方法,以此帮助学生更好地去分析文本、理解文本,加强对阅读内容的理解与认识。以《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这篇文章为例,在进行教学的时候,教师要引导学生去了解“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这句话的背景,学生对此有一定的了解之后,对周恩来当时的心理情感和思想加以体会,整体把握周恩来的智慧,在阅读过程中可以先进行略读再进行细读,从而对文章进行把握。
语文是小学阶段非常重要的一门学科,在影响学生学习综合成绩的同时,更会对学生的全面发展产生深远影响。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能够为学生的语文学习提供更好的帮助,对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意义重大。
[1]郝志芹.论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阅读能力[J].才智,2017(29):45.
[2]刘秀华.探究小学语文教学中加强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J].中华少年,2015(24):45-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