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澍濡
自2016年9月《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正式出台之后,核心素养开始在课程改革、教育实践和教育评价中被逐步落实,各科核心素养的内涵也有了明确的阐释。教育部专家鲁子问教授提出,语文学科的核心素养由四部分构成:语言建构与运用,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鉴赏与创造,文化理解与传承。核心素养并非先天而成,需要后天的不断培养。笔者在担任学校拓展性课程——儿童诗写作的教学中,进行了有关于核心素养培养的实践与研究。本文就以童诗教学中的课例,谈谈如何聚焦语文核心素养的培养。
一、建构与运用语言,不能止于模仿
“模仿”是诗歌写作教学的常用手段,一首结构简单的儿童诗,学生只要稍加观察,就可以把自己的内容“代入”诗歌中,从而轻易写出完整作品。在一堂写作课中,我找到了一首诗《其实我是……》让孩子仿写,诗歌表达简单,字里行间充满童真与想象:
其实我是一朵云/当我在天空/自由的飘动时/我想这样告诉你
其实我是一只蝴蝶/当我在花尖徜徉/虫儿们与我共舞时/我想这样告诉你
其实我是一片黄叶/当我离开大树妈妈/为大地铺上金色的地毯时/我想这样告诉你
孩子品读完这首诗歌之后,进行了模仿,但作品缺乏诗意。比如:
其实我是一只小猫/当我被抛弃/在流浪时/我想这样告诉你
其实我是一只鸟/当我在飞舞着/看到别的朋友时/我想这样告诉你
其实我是一棵树/当我在生长着/长出更多的枝叶时/我想这样告诉你
我意识到,这样的作品只是替换了原诗的词语,重复了原诗的句式,平淡而苍白的句子读起来味同嚼蜡,没有任何感染力。我紧接着准备了一节诗歌修改辅导课,挑出有“问题”的作品示范修改,并总结了“三步走”的修改方法:
1.补一补。添一添修饰语,加一加比喻、拟人、拟声等修辞手法,表达美好的情感。
2.换一换。找一找诗歌不同画面之间的联系,调换诗歌小节的顺序。
3.连一连。使用过渡词句,将整首诗的画面连起来。
学生用一节课修改了作品,上文的诗作发生了明显变化:
其实我是一只伶俐的小猫/当我在绿油油的草地上/欢蹦乱跳地与小鸟玩耍时/我想这样告诉你
其实我是一只金色的小鸟/当我飞上高高的树梢/歌唱明媚的阳光时/我想这样告诉你
其实我是一棵茁壮的大树/当我伸展开枝叶/为小鸟和猫咪遮风挡雨时/我想这样告诉你
诗歌的大体意思不变,但修饰语和修辞手法丰富了,三个小节的内容相互关联,组成了一幅完整的画面。正是因为教师不止步于“模仿”,孩子们才能主动感受诗歌语言的生动,才能掌握诗歌语言结构的基本规律。这样明显的转变说明,“模仿——修改”的儿童诗写作教学过程,是培养“语言建构与运用”素养的有效模式。
二、发展与提升思维,重在提炼方法
语言与思维紧密关联,语言发展影响着思维发展。儿童诗的语言简洁而有跳跃性,表现出一幅幅生动形象的画面。中低年级的孩子在写诗的过程中容易出现以下两类问题:
第一类主要为思维活跃的孩子,他们急于用简洁、跳跃的语言表达复杂的想象,在尚不具备逻辑思维能力的年龄,写出来的作品意境、意象随意交错,语言表达混乱;
第二类主要为思维不够活跃的孩子,他们无法领会诗歌语言表达的生动性,像写文章一样先写出句子再断开,作品平铺直叙,缺乏可读性和趣味性。
针对第一类孩子,我曾在一堂课中设计了用图画梳理逻辑、连贯思维的内容。我给出了“猫咪”“彩虹”“贝壳”“蝴蝶”这四种关联不大的事物,让学生先作两幅画,再写成一首诗。思维活跃的孩子形象思维能力强,只要能创造出画面之间的关联,就能联想到事物间的联系,语言和思维自然就连贯了。一个孩子创作的《彩色条纹的小猫》就把“彩虹”和“小猫”有机结合起来:
咦,小猫怎么有七彩的条纹?/原来彩虹跳到了小猫背上。/小弟弟一心想当宇航员,/看看彩虹的头在哪儿,尾在哪儿。/可是彩虹怎么这么短?/我也真想走走彩虹桥,/可是彩虹在小猫背上,/我怕小猫承受不了。
如此一來,孩子的诗作就显得联想丰富、逻辑鲜明了。
针对第二类孩子,我受到“谜语歌”的影响,培养孩子用“谜语”的思维写诗。“谜语”思维即不直言要写的事物,而通过一系列描述,让读者在阅读的过程中逐渐明白所写事物。为使孩子们对这一思维方式有所认识,我先让他们从简单的“字谜诗”写起,如一个孩子这样描述“岁”字:
咦/今天的夕阳呢/它悄悄地/躲到了大山下/它正准备着/给宝宝过生日/好让他快快长大
当孩子们能够把字谜的“谜底”隐藏起来,又在“谜面”中有技巧地设置各种提示时,原先平铺直叙的表达方式已经被改变了。再让孩子阅读“谜语歌”后,他们的“谜语”思维已经有了一个雏形。最后,品读一些将答案藏在最后的儿童诗,孩子们就能明确,要把事物的名称放到最后写出来,甚至不直接写出来,让读者们自己来猜。如这个孩子创作的《克隆高手》:
这台机器可真厉害,/它可是个克隆高手。/不管谁站在他面前,/都能被克隆。/克隆出来的人,/和原先的一模一样,/哪怕是一个细微的动作,/也能被完全复制。/你们猜到了吗?/这位克隆高手的名字呀,/就叫“镜子”!
孩子在诗中卖了个关子,写出了寻常事物不寻常的乐趣。
不同的诗歌语言包含着不同的思维方式。针对思维特点不同的孩子,教师选择的作品也不同。教师先提炼诗歌的思维规律,再对孩子进行思维提升与发展的训练,孩子的思维和语言就会多几分独创性、灵活性和敏捷性。
三、鉴赏与创造美感,聚焦情感体验
“审美鉴赏与创造”素养要求学生能够表达对美好事物的情感、态度与观念。诗歌作为情感的载体,尤其擅长表达对美好事物的情感体验。根据孩子的思维发展规律,中低年级的孩子更喜欢写叙事性较强、有故事情节的诗歌,很难在其中添加抒情性的表达。怎样引导孩子去表达自己的情感?随着孩子对儿童诗阅读经验的增加,我会在阅读中倾向于选择抒情类诗歌,比如主题为“家”“母亲”“快乐的节日”的作品。母亲节来临之际,一个孩子兴致勃勃地写了一首诗歌送给妈妈,诗中没有具体的故事情节,重在抒情:
我一定要说出/说出我心里的话/我想做只小小鸟/在天空画下你的样子/我想做一朵美丽的玫瑰/为你带来永恒的芬芳/我想做一支笔/记录下你的一举一动/我想做本书/把你的故事写在心里/妈妈,我想对你说/我永远爱你
苏霍姆林斯基曾指出:“不要把儿童的意识跟周围世界隔绝开来,必须让儿童观察大自然的现象。”不断变化的自然就是诗歌写作最为丰富的教材。我让孩子跑出教室,与落了满满一草坪的银杏叶亲密接触。很快,奇妙的审美体验就诞生了:
《菠萝蜜》
一夜之间,/一棵棵大树上,/竟然长出了无数“菠萝蜜”。/沙沙,沙沙……/一片片菠萝蜜,/落在绿色的抹茶慕斯上。/走近一看,/原来是碧绿的草坪上,/盖满了金黄的银杏叶呀!/银杏,银杏,/这个秋天,/你给了我们香甜的梦!
当孩子们用诗歌表达对美好事物的情感,用诗歌创造出更加美好的形象时,他们的审美鉴赏与创造素养已经逐渐培养起来。这样的审美体验,营造出了别样的诗情、诗意。
四、传承与理解文化,回溯古老童谣
儿童诗虽然属于“新诗”的范畴,但在诗歌写作中,包括意境、音韵在内的多个方面,都沿袭着传统诗歌的理念。在教学中我发现,汉语中那些古老的因素,往往能引发学生的兴趣,给他们带来乐趣。
我经常将古老的民间童谣引入到我的儿童诗课堂中。由于童谣都是以口耳相传的形式流传下来的,充满民族特色,且往往更加容易被诵读和记忆,备受孩子喜爱。除了上文中出现的“谜语诗”之外,我还让孩子们领略了“数数歌”“问答歌”“绕口令”“颠倒歌”“连锁调”等传统童谣的魅力。这些浸润了传统文化的文学样式,不但易于孩子理解,而且往往还蕴含着一定的现象或哲理,孩子领悟后进行模仿创作,内容充实,趣味十足,甚至还可以从中感受出隐约的韵脚:
《颠倒歌》
吃鲜汤,喝肉包,/汽车开我上学校。/男穿裙,女穿衫,/体育课上球拍我。/考试得了大鸭蛋,/妈妈见我呵呵笑。/所有事情都颠倒,/你说好笑不好笑!
对于儿童诗学习来说,童谣是一种延伸,可以帮助孩子在语言积累、理解和審美方面拓展更大的空间;对于我国的传统文化来说,童谣是一种传承,能够激发孩子对民族文化的认同感和热爱之情。
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在儿童诗写作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能增加他们的人文积淀,丰富他们的人文情怀,提升他们的人文情趣。在核心素养体系中,这三者构成了人文底蕴这一基本要素,成为孩子成长中必不可少的品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