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飞
随着新课程改革不断推进,教师在教学中的地位逐渐由“主导者”转变为“引导者”.教师不再是传统教学中一讲到底的“教师”,而是有效引导学生学习内容和学习方法的“导师”,教师在课堂中的主要任务不再是“教学”,而应是通过必要的情境设置、活泼的氛围调动、及时的迷津指点、有效的方法指引等多種手段实施高效的“导学”,以激发学生以主人翁的姿态积极地探究和思考,高效、自主地完成属于自己的学习任务.那么,对于初中数学这门学科来说,教师应如何实施高效的导学呢?
一、设置情境,充分“导趣”
传统数学学科呈现的都是单一的数学问题,学生针对具体数学问题按部就班地套用公式、定理进行呆板地计算,直接导致的结果就是在实际生活中遇到与数学有关的问题时不知道如何运用所学知识进行解决,失去了数学学科在生活中的重要价值.长此以往的机械学习,也容易使学生形成枯燥乏味的感觉而渐失学习兴趣,严重降低学习效益.新课程改革理念下,教师设置的数学问题应充分考虑生活背景,创设生活情境,让学生在实际的生活问题中锻炼灵活运用数学知识的能力.同时还要充分激发学生对数学学科的兴趣,让学生在兴趣的主导下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活动,事半功倍地完成老师布置的学生任务.例如,教师在教学“等腰三角形的性质”时,就可以利用居民建筑人字梁的结构为情境抽象出几何问题,引导学生通过小组探究归纳出等腰三角形的性质.这种情境问题比单纯的几何证明题更容易让学生产生兴趣,更能提升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二、指点迷津,有效“导法”
初中数学教学中,最忌讳的教学手段就是不停地做题讲题,有一题讲一题,就题论题,毫无延伸.没有思维的引领,没有重点的点拨,没有题型的总结,更没有规范的解题方法、解题程序的归纳.结果往往是再次碰到类似的题型,只要稍稍变化条件或者结论,学生便会无从下手.这种生硬僵化的教学手段与课改下的导学理念严重相背,不利于学生解题思维的培养和核心素养的形成.对于数学学科来说,解题方法的点拨、引导和归纳是每位教师的课堂必备内容,教师应在解题前引导学生认真审题,明确题目所给条件和未知条件以及所要求解的问题,并给予学生充分的自主思考时间和空间.在学生思考完毕后再让学生开展小组合作,引导学生在合作探究中了解别人的想法,同时明确自己解题思维的优缺点,并在与他人的交流讨论中迸发出新的思维火花,形成更有效、更便捷的解题思路.小组讨论结束后,可请各组代表展示,其他学生补充完善.在此基础上,教者进行水到渠成的点拨和题型、方法等方面的归纳,对学生解题思维的形成能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学生在今后的解题过程中只要看见相同种类的题型,不管试题数据或所给条件如何变化,都能以不变应万变,运用灵活的思维、最便捷的方法完成解题任务,有效地提升了学习效益.
三、引导评价,加强“导情”
提高学生学习效率,除了必要的兴趣、适当的方法之外,还应加强及时、适当的导学评价,以有效激励学生的学习情感,促使学生及时调整精神状态,以积极主动、激情洋溢的状态高效地完成学习任务.在学生展示探究结果后,教师要多采用鼓励的语言进行评价,如“你回答得很有创意.”“从你的回答中知道了你是一个很聪明的孩子,但如果能想到更简单的解题思路就更好了.”“别灰心,再想想.”等等,类似这样的语言激励能让学生充分感受到老师的关注和善意,从而增加他们学习的信心.学困生在解题过程中由于多种原因容易半途而废,思维不能深入,教师要更加关注他们,帮他们树立起学习自信心.小组合作学习中,教师还要坚持正能量评价,引导学生善于倾听,看到别人的学习优点,并善于汲取别人的正确意见.运用多元化评价手段在教学过程中有效“导情”,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充分享受精神的愉悦,能充分发挥学生学习过程中的精神力量,促使学生以更加积极主动的姿态投入学习,更高效、更快捷地完成教者导学指令,客观上也达到有效减轻学生课业负担的目的.
教育领域现在流行这样一句话:“课改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是的,作为兼具教书育人双职的教育工作者来讲,教师一方面要根据课程标准要求不折不扣地完成规定的教学任务,另一方面教师在导学过程中还要渗透各种教育手段以有效完成育人任务.因此,教师的数学课堂导学不应是单纯的“刷题”模式,也不应该是教者单方面的“角色表演”,更不应该唯知识唯成绩论.教师要根植课程标准要求,落实活动导学理念,遵循学生生命成长的原则,以发展的眼光、严谨的思维、充满爱心的关注加强课堂有效导学,不断提升课堂导学效益,真正培养出适合时代变化和社会发展需要的数学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