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面钱海燕老师上了一堂指向写作的阅读课。这堂课的气氛是所谓的有点儿沉闷。钱老师上完后,就发来短信:师父,我是不是上得很糟糕。我说没有,挺好的。我知道,钱老师是以自己所听的那些名师们的公开课来要求自己,觉得自己的课跟他们比有很大的差距。其实老师们,家常课就是这么安安静静上的。学习应该是安静的。只是我们的公开课越来越“艺术化”,也越来越“娱乐化”,谁的课堂上笑声、掌声多就是好课。这个导向是有一定的问题的。
一次我上完了课,主持人说,管老师的课就像是在玩一样的把学习任务解决了,请问管老师你是怎样做到的。我问现场的老师们想听真话还是假话。大家说真话。我说因为这叫公开课。没想到老师们用热烈的掌声给予肯定。主持人追问我:管老师,日常你的课难道不是这样的吗?我问现场的老师们想听真话还是假话。大家说真话。我说难道你老公天天都跟你浪漫吗?没想到老师们再次用热烈的掌声给予肯定。钱老师以及刚才的金老师,上的课所谓的不太活跃,其实就是缺了公开课的锤炼,她们几乎都是第一次在这么大的场面上课。不能灵活处理现场学生的反应。学生紧张,老师紧张,自然会有点“闷”。比如,钱老师的课上,学生说自己也经常听音乐,她一下子闷了。如果是我,我就追问:请问你经常听的是华尔兹圆舞曲,还是贝多芬交响乐?你听的是王俊凯和易烊千玺吧?我相信,钱老师在自己班上也会这么轻松处理的。金老师的课上,请学生背同学的好句子,一个同学站起来背自己写的那一句。金老师一下子懵了,说了声自己的就不背了。如果是我,我就会故意盯着那学生看上五六秒,然后装出恍然大悟:哦,我终于明白了什么叫“自恋”。这样处理,学生肯定笑,听课的老师也会笑。然而我要说,这大都是公开课的效应,日常上课一般用不到这些。昨天的高利佳老师、李珍珍老师的课,可能有点所谓的嫩,然而抛开这些,你会看到这些课非常扎实,非常好。一线老师能学的、要学的就是这些,而不是我们这些“老江湖”的所谓的“教学艺术”。艺术是无法复制的。
接下来的时间里,我想谈谈我们工作室的一个主要理念,“先写后教、以写定教”。在这个理念下,我们主要是“作后指导”,用大家熟悉的词,应该是“作后讲评”。现在,我们更喜欢叫“作后指导”。批改学生的作文是每一个语文老师都要干的活,只要你不是抱着应付检查的态度,那么你一定会一边批改,一边看学生哪些是写得好的,哪些是写得不好的。到了课上,表扬好的,指出不好的。“作后指导”其实就是这么两件简单的事情。只要你的批改足够认真,上课反而是极为简单的,因为你手里有了学生作文的第一手资料,这“第一手资料”就是最好的教学资源。上“作后指导”要注意什么?
第一,一定要表扬。金老师的课上,她就是不断地在夸。我很注意看学生的反应。我发现学生是很投入的,因为每次出现的句子都是身边的同学写的,他们有亲切感,有参与感。老师们,写作文对学生来讲是一件辛苦的事,不,对在座的不少老师来讲,也是一件头疼的、辛苦的事。辛苦的事情最需要表扬,最忌讳批评。要是钱老师发来短信,然后我就说,是的是的,你的课有问题啊,这个环节应该那样处理,那个环节应该这样处理。我相信,下次打死她都不愿上了。学生写作文和我们老师上公开课一样有压力,有辛苦。辛苦的事只要在做了,就应该表扬,而不是去看好不好。好不好,其实只是你看作文的态度问题。只要你想看出好来,一定会有好的。这个五年级班的作文实在糟糕,没事,你就当他们是三年级的学生,是不是能发现很多值得表扬的呢?
第二,要“正确”。作后指导,指导什么?指出什么是好的,什么是不好的。有老师欣赏“母爱是温暖的阳光,给我们温暖与明亮;母爱是树,为我们遮风挡雨,夏天,给我们阴凉;母爱是……”“童年是一个漂流瓶,它装载着我许多美好的愿望。童年是一本日记本,它记录着我许多难忘的回忆。翻开一页日记,取出一个回忆,让你和我一起分享。”这些都不是学生自己的话,是可以在不同的作文中反复用的“套话”,你要以为好,欣赏了,那就糟了。有的老师跟学生说,“作文要用自己的书面语”,小孩子有什么“自己的书面语”呢?小孩子作文,用自己的话就是好啊。作后指导可以实打实地面对学生的作文,这个就“指导”。有了学生作文的例子,就一定要“正确”,对语文老师来讲是个基本要求,基本要求出了差错,那往往就是大问题。作后指导不需要现场指导,老师可以拿着学生的作文本,在办公室慢慢琢磨,而不是像现场那样灵活反应。对我们一线老师来说,作后指导实际上是降低了“指导”的难度。
第三,要“浅白”。作文课上,经常有老师说很专业的话,“写作能提升你的人格”“抓住读者的心灵和眼球”,小学生一知半解、似懂非懂。语文老师的本领在于,用非常浅白的话、适合儿童的话,讲清楚作文知识。如上面的话,不妨说“作文寫好了,你的人气指数就高了,你的粉丝就多了”“作文写好了,给身边的人看,他们说好看了,那才是真好”。千万不要说什么“人物细节描写是指作品中对人物的某些细微动作、语言、神态、心理等具体而细致入微的描写”。将论文中的、教参上的学术语言,转化为小孩子一听就明白的话,是小学老师的语言基本功。也就是昨天蒋晶军老师说的九字真言——“听得懂,学得会,用得出”,我非常赞同。
第四,要“归类”。欣赏学生作文里的句段,要归类,“时代感”的语言,归一类;“幽默感”的语言,归一类;“含蓄感”的语言,归一类;“娱乐感”的语言,归一类……好句段归类出示,有冲击力,学生印象深刻。给学生的语言挑刺儿,也要归类,“关联词”病的,归一类;“时间”病的,归一类;“我想”病的,归一类;“开头”病的,归一类……归类出示问题,显得问题严重,能引起学生的重视,也可以避免被出示病例的小作者的尴尬——问题不只有我一个人有嘛。金老师的课就是归类的,开头归类,外貌的问题归类,故事和特点匹配不匹配的归类。归类,是语文老师批改学生作文和一般的编辑看学生的作文的最大不同之一。
第五,要“少”要“小”。一堂课的训练点不要大,要小,小了才可能练扎实。作后指导的“练”,小步走、不停步。每节课往前走一小步,一学期下来,就有不得了的进步。不少老师批学生作文,哎呀,这也是问题,那也是问题,急死了,恨不得一口吃成胖子。胖子没吃出来,倒噎着了。一节课下来,学生能有0.5分的进步,那就是了不起。一学期20个星期,20次练习,进步了10分;一学年下来,进步了20分;两年下来,进步40分,那是奇迹了。一节课进步0.25分就够了。写一件事,常有老师要学生写好人物对话、人物动作、人物心理。光一个人物对话,可以分出十多个训练点,光一个写好人物的动作,可以分出十几次的训练。“分不出”或者“分得出”,这正是语文老师的专业能力所在。你要“分不出”,建议你去看蒋晶军老师的《作文九问》。看了蒋老师的《作文九问》还不过瘾,可以翻翻管建刚的《我的作文训练系统》。训练点“小”,你就要戴放大镜看学生的作文。不戴放大镜,只能看到一些粗略的、大概的,找不到隐藏其中的“小点”。训练点的找寻,好比电脑的存储盘,从总目录到根目录到子目录,究竟“小”到哪一级,要根据学生的作文和接受情况来定。训练点“小”了,才容易“透”。这个“容易”,不可能不请自来,要设计。作后指导的“练”,我一般有以下几个步骤:(1)欣赏,出示学生作文中的好的写法;(2)病例,出示学生作文中缺少这类写法导致的缺憾;(3)示范,看老师怎么改,看刚欣赏的小作者怎么改;(4)练习,出示病例或营造情景,片段练习;(5)巩固,可以朗读巩固,也可以小结巩固。宁掘一口井,不挖万条沟,作后指导要“小”要“少”,就是此意。
第六,要“生动”。作文道理有时很抽象,说不清、道不明。什么叫“悬念”?看一个有着强烈的悬念的微视频;什么叫“特写”?看一个电影特写;什么叫“借景抒情”?看一段暴风雨表现人物心情的视频。跟视频作类比,看得见、摸得着的,学生就开窍了。还可以跟生活类比。讲“事情到作文”的剪裁问题,不妨类比成一块布剪裁成一件衣服,类比成拍照的取景框。把中心含在故事里,请准备一个杯子,一点点盐,一瓶矿泉水。中心好比盐,水好比故事。盐溶化在水里,好比中心融化在故事里。盐水看不到盐,可盐在里面。中心融化在故事里,似乎看不到中心,读者一品,就明白了。要让学生明白什么是细节,如何去捕捉生活中的细节,当场演几个细节给学生看,请学生来“抓”细节。
第七,要“打通”。这里重点说跟课文打通。课文,最权威、最有影响力的范文。用学过的课文佐证或巩固作后指导中的知识点、训练点,是我常用的手段。入选教材的课文,写法上大多有可取之处。环境描写、外貌描写、细节描写,课文里有啊;选材、构思、语言对称美、段落匀称美,课文里有啊。作文的开头套话、空话、大话满天飞,看《师恩难忘》《水》的开头,学生明白了:课文的开头都这么干净、简单。课文与作文打通,学生渐渐从“写”的角度去读课文,这对提升学生的阅读品质也大有好处。故事和人物的特点要匹配,金老师就用了课文《厄运打不垮的信念》来证明,来说明。
第八,要“敢说”。不少老师不敢讲,总要问学生,这个句子好在哪里,那个句子有什么问题,学生说不到点子上,老师急死了,学生也急死了,他们不知道老师要什么,急啊。学生肚子里的作文知识不多,要么说比喻,要么说拟人,答不到你想要的“娱乐感”。 一年级的孩子不认识字,你还一个劲地问念什么,除了浪费时间,还有什么好解释的。作后指导老师要敢说。学生还没什么作文知识,老师就要敢于大胆地说,说学生不知道的,说学生感兴趣的,说学生听得懂的,这不是灌输,而是本领。
第九,要“预设”。很多时候,学生作文中出现的问题,跟老师预想的很不一样,这个时候,要从学生作文出发,以生为本,以写定教。这倒不是说,作后指导老师完全处于被动。记一次争吵、争论、辩论、讨论,一般都要写人物的对话,对话上的问题都差不多;写家务劳动,动作描写大都粗糙、不细致;学做盲人,体验盲人生活后写作文,心理描写大都粗糙、不细致……语文老师在作文题上下了功夫,学生有话可写,写出来的话又有表达倾向上的一致性,作后指导的训練点就可以预设。预设的前提,你心里要有一个儿童作文的训练系统,没有儿童作文的训练系统,即便知道这次作文学生可能存在的什么问题,不知道怎么指导、怎么训练,那也枉然。
第十,要学会“偷懒”。语文老师大多是班主任,忙的时候,不妨想些偷懒的办法。如:(1)批“一半”。这次批男生的,女生一起来评讲;下次批女生的,男生一起来评讲;这次批前三排矮个子的,下次批后三排高个子的,看个子高的厉害,还是浓缩的是精华。(2)批“一段”。这次解决“开头”病,那就主要批开头;下次解决“结尾”病,那就主要批结尾;这次作文主要讲评外貌描写,那就主要批外貌描写。(3)批“一点”。这次主要欣赏“时代感”的语言,那就主要看这一方面的语言。这次治疗“关联词”病,那就主要看有关联词的句子。(4)批“一篇”。批一篇最好的作文,大家一起来欣赏和学习;批一篇问题最多的作文,大家一起来帮忙; 批一篇中等文,大家来找优点和缺点,夸优点,补缺点。
老师们,我想重申,作后指导只是一个方式,一个流派,不是唯一,也不是最好。作前指导、作中指导、全程指导也是一个方式,一个流派,不是唯一,也不是最好。这个世界上没有最好的,只有最合适的。最合适的就是最好的。今天以及未来,“小学作文名师工作室联盟”会呈现出各种流派、各种样态,多了,丰富了,大家就可以选择,选择适合自己的作文教学的路走。这是我们希望看到的,也是我们正在做的,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