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动脉化疗栓塞次数对肝癌患者肝功能Child-Pugh分级与肝硬化CT分级的影响

2018-08-23 11:48卢宗尚
安徽医学 2018年8期
关键词:栓塞肝功能肝硬化

王 刚 卢宗尚

作者单位: 232001 安徽省淮南市第一人民医院介入科

原发性肝癌是目前我国第四位的常见恶性肿瘤,是第三位的肿瘤致死病因,严重威胁我国人民的生命和健康[1-2]。原发性肝癌早期病情隐匿,就诊时大部分已经进入中晚期,无法通过手术进行治疗。经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ranscatheter arterial chemoembolization, TACE) 是经肝动脉注入化疗药物并通过栓塞肿瘤供血动脉,使肿瘤缺血坏死,从而达到治疗的目的,延长患者生存时间,是原发性肝癌中晚期患者非手术治疗的首选方法[3]。由于肝脏血供丰富,易建立侧支循环及栓塞的血管可再通等因素,必须反复进行TACE术方可达到理想的治疗效果。有研究[4]报道,肝癌患者每次TACE术,都对肝功能产生一定的影响。但目前对TACE手术次数与肝功能及肝硬化CT分级的相关性研究较少。本文以102例多次行TACE术治疗的原发性肝癌患者为研究对象,依据TACE治疗次数进行分组,探讨不同TACE治疗次数对患者肝功能Child-Pugh分级、肝硬化CT分级的影响。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回顾性分析2005年1月至2015年1月在安徽省淮南市第一人民医院介入科行TACE治疗的102例原发性肝癌患者的临床资料。纳入标准:①所有患者依据国家卫生部2017年原发性肝癌诊疗规范[5]经临床、影像学、甲胎蛋白或肝穿刺病理学诊断为原发性肝癌,且依据规范推荐的分期方案进行临床分期;②TACE治疗次数≥3次;③首次TACE治疗前、末次TACE术后1~2个月随访资料完整者。排除标准:①肝癌手术切除术后复发者;②肝癌TACE术联合射频消融、放疗等局部治疗者;③严重心、肾功能障碍;④大量腹水、恶病质;⑤门静脉主干瘤栓完全阻塞;⑥重度脂肪肝。102例患者中男性89例,女性13例;年龄28~71岁,平均(55.60±24.78)岁;TACE治疗次数3~16次。依据患者TACE治疗次数不同,分为6个组(3次组、4次组、5次组、6次组、7次组及≥8次组)。各组患者首次TACE治疗前一般资料及肝功能Child-Pugh分级、临床分期、肝硬化CT分级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1.2方法 检测并比较6组患者TACE治疗后肝功能Child-Pugh分级,肝硬化CT形态分级的差异。

1.2.1 TACE治疗方法 采用常规Seldinger技术,在利多卡因局麻下经皮穿刺股动脉插管,导管置于腹腔干或肝总动脉行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igital subtraction angiography,DSA)造影,造影图像采集应包括动脉期、实质期及静脉期;仔细分析造影表现,明确肿瘤的部位、大小、数目及供血动脉。超选择插入供给肿瘤的动脉,依据患者具体情况确定化疗药物剂量,常用化疗药物包括奥沙利铂(江苏恒瑞)、顺铂(江苏豪森)、5-氟尿嘧啶(山西亚宝)、表柔比星、丝裂霉素等,依据肿瘤体积及患者体表指数计算化疗药物剂量。栓塞剂使用液化碘油和明胶海绵,术中依据病灶体积、肝脏功能、病灶血供等情况予以调整栓塞剂用量[6]。术后穿刺点沙袋加压包扎6 h,穿刺侧肢体制动12 h,以防穿刺部位出血和血肿形成。

表1 6个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及肝功能Child-Pugh分级等比较

1.3 观察指标 记录6个组患者首次TACE术前、末次TACE术后1~2个月的肝功能、凝血功能、血氨,上腹部增强CT等相关指标。依据上述指标,记录患者肝功能Child-Pugh分级,肝硬化CT形态分级。

1.3.1 肝功能Child-Pugh分级 根据总胆红素、清蛋白、凝血酶原时间以及有无腹水、肝性脑病情况,按照Child-Pugh分级标准[7]进行评分,其中5~6分为A级;7~9分为B级;10~15分为C级。

1.3.2 肝硬化CT形态分级 依据肝脏增强CT进行分级[8]。Ⅰ级:肝脏密度均匀,形态轻度变性,脾脏不大,无门脉高压征;Ⅱ级:肝脏密度略不均,肝边缘尚光整,肝容积略缩小,肝局部容积有萎缩,脾脏轻度增大,或有2~3种轻度的门脉高压征;Ⅲ级:肝实质密度不均,结节状,肝边缘不光整,肝裂增宽,肝形态失常,肝容积缩小,有3~4种门脉高压征并少量腹水,脾脏增大;Ⅳ级:肝实质密度不均,可见明显结节,肝边缘不光整,呈锯齿状,肝裂明显增宽,肝容积明显缩小,有4种以上明显的门脉高压征并大量腹水。门脉高压征主要包括门静脉主干内径≥15 mm;脾静脉主干内径≥10 mm;静脉曲张并侧支循环形成;脾大;肠系膜淤血、水肿密度增高;腹水征及肠壁增厚、胆囊明显增大壁增厚、合并胸水等。记录6组患者治疗前后肝硬化CT形态分级情况。

2 结果

2.1 治疗后6组患者肝功能Child-Pugh分级、肝硬化CT分级的比较 治疗后6个组患者肝功能Child-Pugh分级、肝硬化CT分级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6,P=0.014)。详见表2。

2.2 治疗后6组患者不同TACE治疗次数与肝功能Child-Pugh分级、肝硬化CT分级的相关性 采用Spearman相关分析TACE治疗次数与肝功能Child-Pugh分级、肝硬化CT分级的关系,结果显示,TACE治疗次数与肝功能Child-Pugh分级、肝硬化CT分级呈正相关(r=0.247,P=0.013;r=0.226,P=0.032)。详见表3。

表2 TACE治疗次数与肝功能Child-Pugh分级及肝硬化CT分级比较[例(%)]

表3 不同 TACE治疗次数与肝功能Child-Pugh分级及肝硬化CT分级的相关性

3 讨论

原发性肝癌患者的姑息性治疗以TACE术最常用,临床为取得良好的肿瘤控制,常反复多次行TACE术[9]。本研究发现,肝癌患者多次行TACE术会影响患者的肝功能Child-Pugh分级。在102例患者中,治疗前肝功能Child-Pugh A级患者占53%,B级占47%,无一例C级患者;治疗后肝功能Child-Pugh A级患者占25.49%,B级占69.61%,出现5例C级患者,占4.90%。且通过相关性比较发现,TACE治疗次数与Child-Pugh评分等级呈正相关(P=0.013)。关于多次TACE术对肝功能的影响国内外也有报道。Buijs等[10]报道,肝癌多次介入治疗后,有长期的不良反应,第一次介入治疗后6个月和1年,谷氨酸转氨酶、谷草转氨酶、总胆红素及清蛋白指标均有不同程度的异常。许飞[4]、刘金明等[11]也报道多次TACE术可引起肝功能的损伤。本研究还显示,多次TACE术对肝癌患者的肝硬化CT分级产生影响。治疗前肝硬化CT分级以Ⅰ级居多,占50%;治疗后则以Ⅱ级居多,占48%;且出现了5例Ⅳ级患者,比较发现,TACE治疗次数与肝硬化CT分级呈正相关(P=0.032)。多次TACE术对肝脏损害的可能为:①多次反复的TACE术可激活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病毒复制过程,病毒复制可加重肝脏的纤维化,加重肝硬化的程度,从而加重慢乙肝肝癌患者的肝功能损伤。②多次TACE术会加重化疗药物的累积毒性损伤,TACE在消灭肿瘤细胞的同时也会通过产生大量氧自由基、激活溶酶体等一系列过程,从而引起肝细胞坏死,导致周围正常组织的缺血缺氧,加重患者肝功能的损伤。③由于肝脏血供丰富,肿瘤血管侧支,吻合支的建立,即使选择超选择栓塞方法,也无法避免少量栓塞剂对病灶周边正常组织的损伤,从而导致肝功能损伤的加重[12-13]。

综上,TACE术的治疗次数,影响肝癌患者的肝功能Child-Pugh分级、肝硬化CT分级,且两者均呈正相关。故临床在进行TACE术控制肿瘤的同时,因尽量减少对肝脏的影响。在TACE术前,可应用Child-Pugh分级、肝硬化分级评价肝功能的储备。在TACE术中,应尽量超选择行节段性栓塞,减少对肿瘤周边肝实质的损害。TACE术后,应积极保肝、联合应用抗病毒药物治疗HBV DNA阳性肝硬化的肝癌患者。另外需合理控制TACE治疗间隔;可联合放射治疗、射频消融、粒子植入治疗等其他局部治疗手段。

在临床中需依据患者肿瘤及肝功能情况,合理选择治疗方案,避免重复多次的治疗对肝功能损害,加重肝硬化的进展。

猜你喜欢
栓塞肝功能肝硬化
肝功能报告单解读
中西医结合疗法对慢性乙型肝炎肝硬化的疗效分析
Neuroform Atlas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治疗颅内动脉瘤的Meta分析
奥曲肽联合奥美拉唑治疗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的效果观察
不同胎龄、不同出生体重新生儿的首次肝功能指标的差异性
组蛋白和TLRs在静脉血栓栓塞性疾病中的作用机制
奥美拉唑联合奥曲肽治疗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的应用研究
新冠患者合并肝功能损害较普遍
B[a]P和DDT亚急性联合暴露对小鼠肝功能酶ALT、AST和γ-GT的影响及作用形式
可怕的羊水栓塞你了解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