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核心素养教学思维方式的变革

2018-08-22 19:01王开和
湖南教育·下 2018年8期
关键词:线性正方体分数

王开和

自2001年新课程改革实施以来,我们对教学方式的改革做了不懈的探索,多种教学法、教学模式层出不穷。虽然课堂有一些改变,但大部分课堂还是“涛声依旧”,以至于老师们戏称“学东学西,就是没学什么东西”。这究竟是为什么?课堂教学改革的出路在哪里?通过对大量课例的剖析,我们认为主要是教学思维方式出现了问题。教师由于经年累月教授同一门学科,几乎是同样的教学内容,解决同样的问题(习题),因此形成了惰性思维、线性思维和惯性思维等思维方式。惰性思维、线性思维以及过分依赖惯性思维,是阻碍我们的课堂教学改革的重要原因。因此,笔者认为,要全面落实学生核心素养、改革教学方式,就要先改变教学思维方式。

一、变惰性思维为积极思维

惰性思维可分为两种:一是缺少积极主动的思维意识,二是缺少积极主动的思维心态。在教学上表现为过分依赖主观,漠视课堂丰富多彩的生成。

来看一个课例。一位教师讲授分数的除法,先复习了分数的乘法法则:两个分数相乘,分子与分子相乘得到积的分子,分母与分母相乘得到积的分母。然后通过各种办法让学生得到教材上的除法法则:一个分数除以另一个分数,等于这个分数乘另一个分数的倒数。将分数的除法转化为学生已知的分数的乘法,应该说是一种不错的方法。但是这个时候一个学生提问:“两个分数相除,能不能等于分子与分子相除得到商的分子,分母与分母相除得到商的分母?”教師不假思索地回答:“按书上的做,除以一个分数,等于乘这个分数的倒数。”

这个学生的提问本来是这节课最精彩的一幕:学生敢于思考、敢于发问,使用了常见的类比的思考方式,得到的结论也是正确的。由于教师缺乏积极的思维意识和心态,没有思考学生的结论是否正确,把学生最闪亮的智慧之火浇灭了。

这样的课堂案例普遍存在,教学中的惰性思维很大程度上抑制了学生思维的积极性,使学生变成知识的被动接受者,湮灭了学生积极的自我认同,湮灭了课堂生动的思维对话,忽视了学生的参与和分享。

变教学上的惰性思维为积极思维,就是要培育积极思考的心态和意识,形成观察、质疑、思考的习惯。在教学行为上表现为把握三种策略:倾听、追问和迁移。倾听就是倾听课堂上学生的声音,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捕捉课堂鲜活的生成;追问就是不放过细节,不断地质疑、反问;迁移就是关注知识、方法的纵横联系,将知识、方法与生活实际、学科思想、学科素养联系起来。

二、变线性思维为立体思维

线性思维是指一种单维的、定向的、视野局限、思路狭窄、缺乏辩证性的思维方式,在教学上表现为预设立场,线性推进。

一个教师在讲授正方体的展开图这个内容时,让学生动手探究,呈现了很多正方体展开的方式。随后,教师提问:“看到这些展开图,你想知道什么?”学生开始讨论起来。一个学生说:“我想知道总共有多少种展开方式。”这就是教师预设的学生问题,教师不管其他学生有什么疑问,课堂教学就沿着解决这个问题的路线推进下去。研究正方体的展开图,这只是一个极普通的问题,且也不是最好的研究方向。其实学生的问题和疑问有很多,比如,哪6个正方形连在一起不能构成正方体?展开图有什么特征?学生如果对这些问题进行探究,就会有进一步的发现:正方体展开图周长总是14个单位,为什么总是14个单位?用剪刀剪正方体,剪几刀可以得到展开图?为什么?等等。

由此可见,教师如果不是绝对地按照自己的预设线性地推进教学,而是站在不同的角度、更宽的视野去思考问题,就会衍生出更多值得思考的问题,探究的效果必然更好。

教师课前都会备课,对教学中的问题、结论等进行预设,这是必要的。但是现实是非线性的、多维的,而不同的学生,其认知水平、知识结构、学习经历有很大的差异。如果完全按照备课时的预设线性地推进,就会失去很多有价值的资源,难以揭示知识的本质,也会禁锢学生的思维。

改变教学中线性思维的状态,首先要求教师深刻把握学科的内容、方法、思想与价值,准确理解学科核心素养的内涵,将教学的逻辑起点放在学生的学上,站在学生的立场而不是教师自己的立场上预设问题。其次要积极引导学生质疑、思考和追问,引导学生将知识进行正向迁移。

三、抑惯性思维扬创造性思维

惯性思维也称定式思维,在教学上主要表现为过分依赖经验,禁锢于自己在反复教学过程中所形成的比较稳定的、定型化的教学路线、方式、程序、模式,漠视教学目标、教学对象、情景的变化。

教学中的惯性思维现象普遍存在。由于长期反复讲授同样的内容,对教学素材的理解、对问题的结构分析以及对学生可能遇到的学习困难、可能提出的问题等,教师都形成了稳定的认知,尤其是曾经取得好的教学业绩的老师,更会强化这种认知。我们不能否定教学经验在教学中的作用,但是,教学最重要的原则是因材施教,面对不同的教学对象,尤其是在落实学科核心素养的背景下,教学目标发生了变化,完全囿于惯性思维,过分依赖经验,无形中会阻碍教师的思维,使教学思路局限于狭小的空间内,不敢创新,因而教学方法老套、僵化,教学体现出一种匠化的特征。

用创造性思维方式组织教学,要在充分了解教学对象、深刻理解教学内容和把握学生认知规律的基础上,用批判的眼光看待已有的经验,从多角度、多元化、多层次去考虑问题,敢于打破常规,敢于质疑经验,用开阔的视野、开放的思维,基于教学目标和学情,创造性设计教学。

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用创造性思维组织教学,在教学行为上可以从以下角度进行教学创新。一是情景化,将知识与社会生活情景相联系;二是问题化,教学以问题为主导,设计问题链、问题矩阵;三是结构化,拆除章节壁垒,建立知识内部的系统连接和与实际生活的联系;四是阶梯化,阶梯铺垫,将问题还原至学生已有的经验和知识。

应该指出的是,批判质疑、理性思维是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中科学精神的主要表现。教师良好的思维方式,不仅可以从根本上改进我们的教学,还可以以生动的方式给学生以思考方式的示范,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直抵核心素养。

(本文系湖南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课题“中小学生学科核心素养培育的途径与策略”成果之一,课题批准号:XJK17AZXX013)

(作者单位:株洲市教育科学研究院)

猜你喜欢
线性正方体分数
1立方厘米与1立方分米
关于非齐次线性微分方程的一个证明
一种快速比较分数大小的方法
把握物理难点,分数更上一步
非齐次线性微分方程的常数变易法
线性耳饰
智力魔方
方方正正的正方体
探究向量的线性、坐标运算
……的近似分数的若干美妙性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