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世界遗产对于一个国家民族具有重要的价值意义,它代表了全世界所共有的财富也代表着一个国家的文化凝聚力。我国作为一个文化大国,为世界文化遗产做出了重要贡献,如今保护世界文化遗产的重担已经落在了新时代的年轻人身上。因此通过美术教学来帮助广大青少年更好的了解世界文化遗产,讓文化遗产得以发扬光大。本文通过讨论有关世界文化遗产与美术的相关性,进一步探究了世界文化遗产在美术教学中的的研究。
关键词:美术教学;世界文化遗产;传统文化
前言: 世界文化遗产是人类长期的生活发展中所产生的历史文明的象征。而目前中国许多的文化遗产正处于保护阶段,但是保护工作非常复杂,这让很多民间传统艺术得不到开展,甚至濒临消失。这急需要高校学生对文化遗产的教育。但由于目前技术科技不断的发展,学校对科技技术的侧重过多而忽略了文化艺术。这让世界文化遗产得不到跟好的保护,让许多人才的文化艺术素质打不到要求。因此加强高校在美术教育中对世界文化遗产的学习是一项重要的内容,这对探究人类文明与智慧有重大意义。
一、世界文化遗产与美术教学的相关性
世界文化遗产与美术教学的关系是美术教学保护文化遗产,文化遗产是美术教学的责任使命。在世界各个民族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中,经过每个时代的文明历史发展,所形成的能够体现民族生命力和凝聚力力的产物,就是世界文化遗产。并且蕴含着各民族所独有思维方式和文化精神意识。但是随着经济的不是发展,全球化趋势不断增加,让许多的科技技术出现在人们的视野中,科技化,信息化,网络化不断加强。这让世界文化遗产产生了重大危机,加快了对世界文化遗产的破坏,特别是非物质化的世界文化遗产。非物质文化遗产没有具体的能够再生的资源来继承它,因此,一旦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消失灭绝就再也看不到我们祖先的智慧成果,这是整个世界的遗憾。许多世界文化遗产与美术是可以挂钩的。例如中国的剪纸,书法,年画等等是美术教学所主要侧重的主要内容,而类似于皮影,木偶戏,民间传说等非物质文化遗产这也是美术教学中所能展现的出来的。因此,我们可以明确的知道世界文化遗产是美术教学的重要内容,而美术教学则承担着保护世界文化遗产的责任。除此之外,世界文化遗产还可以与美术教学相融合。学生时代是了解、学习美术的关键时期,关乎着学生是否则走美术这条路,是否能担得起保护文化遗产的责任。将世界文化遗产融入到美术教学中,让学生能够了解学习到除美术以外的自然与人文科学。这对引导学生提高审美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有重要作用。
二、在美术教学中引用世界文化遗产
1、明确教学目标
高校在美术教学当中主要是培养学生的视觉能力和思维能力以及对于艺术的审美和创造能力。文化遗产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美术教学中融入世界文化遗产能够丰富教学课程的内容,加强学生对于艺术的创造力和对本民族文化的凝聚力和归属感。因此,明确美术教育的教学目标,建立培养继承传统文化人才的模式为实现美术教育的总体目标创造了必要条件。通过对世界文化遗产的教学不接,让学生们了解到了世界文化遗产的重要性,也学习到了如何保护和继承文化遗产的相关知识。这对学生对于保护和继承传统文化成为优秀的传统美术的传承者有重大意义。
2、构建完善的教学体系
构建完善的以世界文化遗产为背景目的的美术教学体系,需要综合各种因素来丰富教学的内容体系,例如,从人文、社会、历史文化、宗教等等。将这些因素综合起来,按照通识教育的理念,完成对学生美术知识的构架。首先,学校需要加强对美术类的相关物质文化遗产课程的开发,运用现有的科技技术将世界文化遗产融成美术课程的内容,这既能深化美术课程的教学体系,还能够加强了解对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相关知识。
以洛阳某一师范学院为例,他们在授课时会将世界文化遗产作为开头,将文化历史的案件与课程结合起来,让学生们能够充分的了解到民间艺术和文化遗产的所能体现的思想和思维的方式以及各种的民族习俗,宗教信仰等等。同时还能够提升学生对于传统文化的素质培养,拓展自己的视野。
3、美术教学需要突破固有的教学理念
许多学校在对于美术的教育中总是强调学生对于真实的表达,要求学生能够在画纸上展现立体的,三维的空间效果。这就导致许多学生为了能够达到老师的要求,极力的追求西方绘画所能展现的写实。而忽略了我国传统文化也是能够表达出美术所要求的空间感和方位感。放弃眼睛所能看到的固有的空间状态,以想象或者是纵观的方式来获取另一种空间的真实。例如老一辈教小孩子画碗时,总是将碗的瓶口画成圆的而碗的底部画成平的。这是依据人的眼睛从各个方位所看到的碗的形状,将视觉感受融入到画面中,展现个体本身对于事物的形态和感受。由此我们可以得知,通过了解传统文化的造物观念可以帮助学生突破自己固有僵化的思维模式。这样就解决了因学校对学生所创造的封闭学习环境,所造成的
学生找不到自己的突破口,与社会脱节的问题。除此之外,当今人才聚多,就业压力大。美术教学就不能仅仅局限于单一的绘画功底和培养画家或者是设计师,而是应该从社会市场入手,让他们充分的掌握美术技能,能够顺应市场的发展和需求,找到适合自己的岗位或职业。而目前随着不断进步,各种新兴行业也得以出现,像文化创业产业就逐渐在市场上占重要地位。类似漫画的插画师,各种周边产品的设计,游戏的画面人物设计等等都需要相关有美术功底的人才。明白了这个道理,学校就可以与校外的有关物质文化遗产的机构进行合作,将美术教学与文化遗产相结合,进行实地的培训,让学生们能够在学校里累积经验,提高自己的能力。
三、总结
美术教育承担着对于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和保护,也肩负着培养具有美术素质技能的全面型的人才。全国的美术院校不仅仅是培养具有美术功底人才的地方,还应该顺应教育形势的变化和社会文明的进步,培养更多的继承保护世界文化遗产人才的地方。如今快信息化的社会发展,教育和文化越来越成为增强人类精神方面的重要因素。因此,在高校开展世界文化遗产的教育工作显得十分重要,加强对于美术学科人才的培养,为培育继承保护世界文化遗产的人才作出重大贡献。
参考文献:
[1]李志超. 文化遗产学的基本概念及大学责任[J]. 教育与现代化,2007,(3):7 - 10.
[2]贺云翱. 关于中国世界遗产教育问题的思考[J]. 世界遗产,2007,(1):32 - 35.
作者简介:孙鑫,男,1988年7月,黑龙江人,本科,初级职称,研究方向:美术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