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琦
摘要:在高校的日常管理当中,教务管理作为其中的一项重要工作,是保障教学能否顺利开展的重要前提。教务管理人员的工作能力决定着高校教务管理的水平,因此作为教务管理人员要不断提升自身的工作能力才能够应对日益繁重的教务管理工作。
关键词:高校教务教务管理能力提升
当前,在高等教育普及化的教育目标下,高校扩招、学生人数日益增多,要保证教学能够顺利开展,相应的任课教师与相关课程也呈现出同比的增长。这对教务管理工作提出越来越高的要求,而教务管理人员作为承担高校教务管理工作的基层人员,其能力素质的高低决定着高校教务管理工作能否顺利开展。实际上,不少高校的教务管理人员在教务管理工作中却存在着不少问题,对教务管理人员工作的认知不足与能力欠缺,造成高校教务管理人员在教务管理中没有发挥出相应的作用,影响着院系的教务工作。
一、高校教务管理人员的工作职责
(一)课程教学管理
在高校教务管理当中,教学计划的制定决定着课堂教学任务顺利开展的前提。教务管理人员要全面地统筹院系的相关课程,合理地安排院系内各个教研室的教师进行排课,做到时间安排合理,课时分布合理,合理地安排双肩挑教师的课时安排,保障教学科研工作两不误。而这都离不开教务管理人员要熟知所在院系的课程安排与教师情况,以制定合理高效的教学计划安排。而在学期之中,教务管理人员还需要对课程的突发状况进行管理,如临时调停课、课程调节等等。
(二)学生学籍管理
高校的任务是培养人才,在培养学生的过程中需要就学籍管理进行及时地处理,如学籍档案的转入、毕业档案的装出与学籍异动等,教务管理人员需要对学生的学籍进行管理,对于不能够按时完成学业的学生对其学籍进行跟进,审核其毕业资格,确保按照学校的相关教务规定,公平对待每一位学生,确保每一位学生的学籍都能够得到妥善地处理。
(三)成绩学分管理
成绩与学分的管理是高校教务管理人员面对学生的重要工作之一,学生在每一个学期都需要进行期末考试以考量课程的掌握情况,学校根据其成绩给予相关的绩点,以考核所培养的学生能否顺利完成学业。教务管理人员需要对院系所有学生的课程成绩进行管理,以换算学生获得的学分。对于一些实行学分制的高校而言,教务管理人员的工作显得更加重要,只有严谨的学分管理制度,才能保障每一位学生的学分都有据可查。
(四)考试监考安排
期末考试作为考量学生能否获得学分的重要环节,是教务管理人员份内的工作职责,教务管理人员需要根据所有班级的课程时间进行整个院系的考试时间安排,统筹期末考试试卷的收集与胶印,安排相关教师进行监考。对于公共课程,教务管理人员还需要与其他院系教务管理人员进行协商,共同开展考试与监考工作,保障期末考试工作的顺利开展。作为承担院系教务管理工作的教务管理人员,其工作繁琐多样,工作内容与职责远不是以上四个方面的内容可以概括的,如其他的与学生管理部门共同开展实习教学、教学资料的收集、论文答辩工作的开展等等诸多杂项,作为教务管理人员需要合理地安排考试与监考工作,以保障考务工作的顺利开展。
二、提升教务管理人员能力的重要性
教务管理人员在其日常的工作当中,从课程教学管理、学生学籍管理、成绩学分管理与考试监考安排上都有需要其进行相应的管理与调配,以保障高校教学工作的顺利开展,伴随着越来越多的高校在学分制上的改革,教务管理人员的工作更是显得越来越重要,但伴随而来也是对教务管理人员越来越繁重的工作任务与安排,这对教务管理人员的工作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具有较高工作能力的高校教务管理人员能够高效地完成学校教务部门所下达的工作安排与计划,能够结合院系的专业特色与安排,完善与提升院系教学工作的科学化管理。当前,教务管理人员的工作能力与水平还不能够完全地满足新的要求,因此提升其工作能力,对于促进教务工作的水平有着极大的意义。
三、提升教务管理人员能力的途径
(一)加强教务管理人员的工作意识
高校教务管理人员作为高校日常管理工作中的重要组成,其工作的重要性对于确保高校日常工作的开展有着重要的意义。教务管理人员的能力培养中,工作意识的培养是确保教务工作能够顺利开展的基础。因此,要提升教务管理人员的能力,加强教务管理人员的工作意识,将其落实到实处。首先,要提升教务管理人员的责任意识。教务管理人员承担着院系的教学工作、选课、考务等工作,其每一项工作都关乎到正常的教学秩序,如果教务管理人员自身没有责任意识,便极有可能会在工作中出现不够重视的情况,特别是教务工作时间要求紧、工作任务重、工作程序多,工作强度大,工作重复性大,这对于教务管理人员的工作意识提出了较高的要求。伴随着高校的工作任务的加重,教务管理人员的工作将会越来越重。因此,作为教务管理人员需要提升自身的责任意识,确保教务工作的顺利开展。其次是服务意识,教务管理人员其工作作为服务性工作,服务于教师与学生,其服务意识对于教务管理工作有着重要的影响,因此作为教务管理人员,要正确地认识到自身的工作定位,提升管理工作中的服务能力,最终提升教务管理的服务水平。
(二)加强业务能力的培养
教务管理人员的业务能力影响着高校教务管理工作的水平,特别是在新媒体技术环境下,高校教务管理工作发生了较大的改变,要提升高校教务管理人员的能力,就需要加强其业务能力的培养。首先,是要提升教务管理人员对于院系教学的专业了解度,从课程设置、教学计划、专业特色等方面进行更新,要通过不断的学习,与当前教务管理工作的要求,在工作中提升自身的工作能力。
此外,业务能力的培养还需要教务管理人员提升自身的沟通能力,教务管理工作作为一项连接教师与学生的工作,对学校相关工作的上传下达,对于教务管理人员的沟通能力提出了一定程度上的要求,如果教务管理人员的沟通能力缺乏,不能够在工作中与教师、学生进行良好的沟通,导致相关通知不能够顺利地传达,相关教务工作不能顺利地开展,最终影响到教学工作的进行。因此,要加强高校教务管理人员的业务能力培养还需要提升其沟通能力,就课程安排、考务安排等工作与教师进行协商,建立与学生之间的沟通渠道,及时传达相关的教务通知,以营造良好的沟通环境与途径,提升教务管理人员的业务开展。
(三)强化教务管理人员的信息化能力
在新形勢下,高校教务管理中对于信息化技术的应用越来越多,作为教务管理人员,在其工作当中也需要进行相关信息化处理,教务管理的信息化不仅仅能够提升工作效率,更是未来教务管理工作的必然趋势。因此,在提升高校管理人员的能力途径当中,强化其信息化工作能力是极为重要的一环。作为教务管理人员,要不断学习相关的信息化处理技能,熟练掌握相关的计算机办公软件,提升对于电子化办公的能力,以应对当前的工作要求。
参考文献:
[1]吴飞燕. 高校创新能力培养目标下的教育教学管理[J]. 赤子, 2017(35).
[2]李菁. 教学秘书在高校教学管理中的角色定位及能力培养[J]. 教育现代化, 2016(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