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借款费用资本化的思考

2018-08-22 05:23吴红梅
财会学习 2018年20期
关键词:资本化中断借款

吴红梅

摘要:在企业规模不断发展的过程当中,仅仅根据企业所有者的资金投入已经无法对企业的发展需求进行满足。对此,即需要通过借款的方式增加企业资金。在借款费用资本化情况下,无论是对于企业的现金流量、损益、财务状况还是资本范围都存在着一定的影响。在本文中,将就借款费用资本化进行一定的分析与思考。

关键词:借款费用;资本化

在企业实际经营的过程中,不可避免会向银行等金融机构实施借款行为,并在该过程当中产生手续费以及借款利息等费用。在现今企业规模不断发展的过程中,借款费用在企业当中也占据了更大的分量,对此,即需要做好借款费用资本化相关问题的研究,为企业的正常运行发展提供保障。

一、主要影响

在企业发展当中,借款费用资本化对其产生的影响有:第一,扩大资本化范围。在借款费用资本化情况下,对于普通以及专门的借款,在其满足资本化条件时,即可以对其进行资本化处理,而对于部分具有较长回收期、且具有较大项目投资的企业,通过借款费用资本化即能够起到对其财务费用支出进行减少的效果,在实现当期利润提升的基础上实现经营业绩的提升,促进企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同时,其也将具有扩大企业资产范围的效果,并使得在存货初始成本以及无形资产确定方面因此发生了变化;第二,现金流量变化。在借款费用资本化后,其也将因此具有更大的资本范围,即当其企业所得税前具有较小可扣除财务费用。对于该种情况来说,对于当期盈利企业,则将具有更大的当期现金流量流出额;第三,财务损益影响。在借款费用资本化后,对于需要从外部融资的企业,则将具有更小的当期财务费用,因此存在增加的资产以及当期利润的情况,即从税收筹划角度考虑,部分发展健康的企业并不希望借款费用资本化,而亏损企业则相反。

二、借款费用资本化问题

在借款费用资本化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有:第一,资本化暂停。在新会计准则当中,规定了对于符合资本化条件的资产,以及在生产当中存在非正常中断、中断期在3个月以上的情况,需要对借款费用的资本化进行暂停处理。在该中断期间所形成的借款费用,即需要在实现对费用确认的基础上将其计算到当期的损益当中,直至企业生产活动重新开始或者资产构建。在实际会计工作开展当中,通常都是按月对会计期间进行划分,并定期编制会计报表与核算,在出现非正常中断情况时,也很难直接判断该种情况是否能够持续三个月。对此,在实际借款费用发生中断情况时,将借款费用按照费用化方式进行处理还是继续将其以资本化方式处理则成为了一项难题。如果还依然按照资本化方式进行处理,如果中断时间超出了3个月以上,则需要对费用进行费用化处理,且重新调整对应的账务。而如果将其直接进行费用化处理,如非正常中断时间没有超出三个月,则依然需要再次对其进行调整;第二,同质不同价。在对借款费用进行资产化处理之后,即可能出现一种具有不同资金来源的同一资产,在价格方面存在差异的问题。对于该种情况来说,可以按照新费用准则当中的规定,即对于固定资产、需要经过较长时间才能够获得可销售状态的投资性房地产以及存货等,需要将其在具体行成前的借款费用进行资本化处理。在该原则下,通过自有资金建设行成的资产将具有较低的价格,而对于使用借款建造形成的资产,其在具体价格方面则将受到很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如利率、资金占用时间以及借款金额等等,在后续过程当中,当出现资金利率提升、占用时间延长以及借款金额增加等情况出现时,则将因此增加其价格。对此,对于同一企业,即使在同一期间建造的资产,也将因资金来源差异情况的存在使其在价格方面存在不同,而在不同企业间,在同一项资产价格方面更是存在着明显的差别,并因此使企业同企业间、企业在内部方面缺少相关的可比性;第三,所得税调整复雜。在我国税法以及会计法当中,在具体借款费用资本化处理方面存在着一定的差异,如在所得税法当中,规定了对于为了建造、购置生产固定资产而形成的借款,在资产构建期间形成的借款费用,则需要按照资本性支出将其计入到资本成本当中,对于资产在交付之后形成的借款费用,则需要在发生当期对其进行扣除处理。即该种差异情况的存在,使得实际在所得税纳税调整工作开展当中,也将因此存在较为困难以及复杂的情况;第四,人为调节空间增加。在新会计准则当中,规定了对于同条件符合的一般借款利息,以及发生在投资性房产以及存货等业务方面的借款费用,在特定条件进行满足的基础上即能够进行资本化处理。该规定的存在,即可以说对企业借款费用的利用空间起到了较大的扩大效果,即使得借款费用也能够参与到实际营运管理当中。对于企业来说,如果只有一笔专门的借款或者普通借款,且目前仅仅具有一项建设项目需要投资,那么在具体业务操作当中,在处理借款费用时则具有着较为简单的特点。而如果其发生了较多数量的专门借款以及普通借款,且同时具有较多项的建设项目,那么在实际处理这部分借款费用时则将存在较为复杂的特点,且具有更大的人为调节空间。在借款以及企业自有资金难以明确区分的情况下,即使得部分企业有空间以人为的方式对利润进行调节。

三、会计处理改进对策

在借款费用资本化会计工作开展当中,需要从以下方面做好问题的改进与规避:第一,明确资本化暂停处理方式。对于企业运行当中符合资本化相关条件的借款,因其在非正常中断情况发生时难以对其持续时间进行准确的判断,则因此使其在实际处理当中存在一定的困难。对于该种问题,则需要对其进行明确的规定,即在非正常中断情况发生之后,需要对原处理方案进行保持,如中断时间超出3个月以上,那么在3个月期限之后的借款则需要对其进行停止资本化处理,而转以费用化方式进行处理。而对于3个月期限之后形成的借款则将其按照费用的方式计算到当期损益当中,如企业生产建设活动重新开始,则需要按照负资产化方式对其进行处理,以此在对具体工作当中可操作性进行保证的基础上对调账的麻烦进行了有效的避免;第二,明确资产支出区分原则。对于上市公司,在实际运行当中需要做好专门借款支出总账的建立,按照月份的方式计算借款结余数以及累计支出数。在具体工作开展当中,如果发现支出已经达到了借款总额度,且无法对企业目前资产支出资金的具体来源进行准确的分辨,则需要对资产支出当中能够明确来源的部分资金进行分辨,而对于其余部分,则需要按照专门借款、自有资金以及一般借款的顺序通过职业判断方式的应用进行分拆处理,之后以会计准则为基础相关规定对资本化借款费用进行确定;第三,对税法同会计准则间的一致性进行提高,做好税法同会计准则在借款费用资本化方面具有统一的规定,在根据借款费用的基础上做好企业所得税扣除办法当中相关内容的及时调整,保证会计准则同税法间的一致性;第四,完善计算方法。对于借款费用资本化人为具有较大调节空间的问题,需要对借款费用资本化的计算方法进行积极的完善,如可以将量借款费用金额转变为当期借款资本化过程中发生的利息费用同还没有动借款间存款利息的差,同时做好外部监管的强化工作。

四、结束语

在上文中,我们对借款费用资本化的存在问题以及应对措施进行了一定的研究。在未来工作中,需要做好该问题的高度重视,以科学措施的应用不断完善借款费用资本化处理。

参考文献:

[1]孟凡针.关于借款费用资本化的探讨[J].中国乡镇企业会计,2015(12).

[2]王燕.关于借款费用资本化的探讨[J].现代营销(下旬刊),2015(11).

[3]向宇.关于借款费用资本化的探讨[J].财会学习,2016(10).

[4]冯全志.关于借款费用资本化的探讨[J].财会学习,2016(09).

猜你喜欢
资本化中断借款
认识自我“资本化”思维方式的批判
50强上市房企资本化利息情况研究
TMS320F28335外部中断分析与研究
妻子的借款该如何认定债务关系呢
雪后林鸟
跟踪导练(二)(5)
农村土地资源资本化:问题及对策
固定资产后续支出的易错点分析
新闻浮世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