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传光 黄金链
摘 要:认识自我的“资本化”思维方式实质是形而上学充当资本意识形态统治工具的呈现,是马克思批判的形而上学思维与资本意识形态在当代结合的新形式。单向度的“资本化”思维方式遮蔽人多维度认识自我的可能性,从而遮蔽人之自由全面发展的向度与消解人之自由全面发展的生成动力。那么,解蔽认识自我的“资本化”思维方式问题仍然需要遵循马克思对形而上学、意识形态与资本批判融合的理论路径,把握马克思破解形而上学的关键范畴——实践,以实践思维拓展与升阶人之认识视域,强化思维批判性与超越性,塑造实践思维以促进人全面正确认识自我与超越自我。
关键词:“资本化”思维;认识自我;实践思维
认识自我是人对自身进行确定性定位,从而指导实践活动的必要前提。资本作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构成要素,深刻影响着人们的生活方式、思维方式以及价值观,一方面有助于个人独立性与自我意识的形成,另一方面也为人全面正确认识自我带来不可忽视的负面效应。“卖肾换iPhone”“非法代孕”等人以自身作为商品换取物质利益的现象骇人听闻;“良心值多少钱?”的拷问是崇高的道德品质被功利化思维排斥;“三聚氰胺奶粉”案件中商家以牺牲他人的生命健康为代价牟取暴利;民族英雄被段子化换取流量利益是道德与法制精神的双重失格;远大理想信念与丰富的人生意义被“买车”“买房”等具体物质目标简单置换等等。这些都是人以“资本化”思维方式认识自我并指导自我行为的表现。“资本化”思维方式是指“社会主体在市场文化中逐渐形成的以增值性资源占有和追逐利润为表征的单向度思维方式。”[1]其实质是形而上学充当资本意识形态的统治工具,是马克思批判视域下的形而上学思维与资本意识形态在当代结合的新形式。因此,解蔽认识自我的“资本化”思维方式问题,本文遵循了马克思“形而上学批判、意识形态批判和资本批判融为一体”[2]的理论路径。
一、“资本化”思维方式的表现形式及其缺陷
19世纪处于资本迅猛发展阶段,马克思从批判传统的本体论思维入手,实现哲学思维范式由形上思辨到实践思维的根本性转换,解答了“如何摆脱‘理性霸权、‘概念宰制,走出由逻各斯统治的宿命论的独断世界即传统哲学建构的‘本体论世界,以便使人和哲学回到现实的人和人的真实生活世界”[3]的时代性课题。唯有现实的实践是促进人自身解放的中介,但这并不意味着形而上学的思维影响已然消除。“思想的历史除了证明精神生产随着物质生产的改造而改造,还证明了什么呢?”[4]“资本化”思维方式正是形而上学思维在资本全球扩张时代充当资本意识形态统摄人之思维的体现,深刻影响着人的认识和实践活动。具体而言,“资本化”思维体现为以下思维方式:
第一,表现为等价交换思维。资本社会是建立在契约基础之上的商品交换社会,商品作为“天生的平等派”充当着联系社会的纽带,使得资本社会带有理性化、商业性、平等性、自由性的色彩。商品等价交换思维是根生于资本社会的必然思维方式。“市民社会是由等价原则支配的。它通过把不同的事物还原为抽象的量的方式使其具有了可比性。”[5]交换必须遵循可比较、可衡量的准则,而可比较、可衡量必然要求事物可量化、可符号化,以达到形式上的可视化的平等。这就意味着,等价交换思维进一步向“符号化”“可量化”“比较性”思维方式转化,反之,如果不能被符号化、不能进行量化以至于不可比较的,在交换中都是值得怀疑的。在资本意识形态统摄之下,作为资本社会的金科玉律、生存法则的等价交换思维如同神谕一般受人顶礼膜拜。等价交换思维中等价是为了交换,而交换要求商品价格化。当以等价交换思维运用于理解人自身问题时,则表现为物化自身的思维取向,继而商品化自身,以商品性置换人性,以致于道德、情感、审美等代表着人的生命意义的重要维度被淡化甚至祛除,人降阶为冰冷的具有交换价值的商品。那么,人的有用性也被商品的可交换性等同,而有用性大小也有可衡量的标尺。在“非法代孕”市场中,代孕者“自愿”出租生育器官是代孕市場运作中至关重要的环节,代孕者的生育器官作为出租商品是代孕者有用性的证明,而代孕者凭自身综合条件被明码标价,成为代孕市场交易中的商品。最终,代孕者通过出租生育器官获取相应的酬劳,租赁者则通过金钱获得代孕者生育器官的使用价值。在等价交换思维中,重要的是人作为商品具有交换价值,能被价格化进行所谓的等价交换,能为资本带来利益,而伦理道德甚至人的生命健康不足以得到资本的重视。同样是在等价交换思维运作下,才有了某高中生“卖肾换iPhone”这样骇人听闻的事情。这些现象的背后,不仅有资本运行下人生存与发展的痛点,也有资本意识形态统摄下的认识误区与价值偏差。
第二,表现为单向增值思维。追求剩余价值是资本的本性,增值价值成为至高无上的信仰,是人认识自我及其生活世界的标杆与行动指令。“资本主义突出的一点是一旦它们变成商品从而改变了性质,反资本主义或反资产阶级的书籍变成了‘畅销书;本质上是批评性游戏,……,人们对它们的内容漠不关心;只要具有票房号召力,在经济上,反主流的电影被以同样的热情提升到了经济信仰的地位;反资产阶级的艺术或者风格,……,被急切地认可为成功的推广商品,而在此过程中,人们却丝毫没有意识到或关注到它们对更宏大文化价值观的象征性排斥。”[6]单向增值思维中蕴含着的趋利性价值取向说明重要的不是商品的思想与价值,而是商品是否带来增值利润,这恰恰是资本意识形态控制人的价值认知与取向的体现。例如,自媒体平台上,曾一度兴起不惜扭曲历史,牺牲民族精神,恶意曲解民族英雄、历史事件并将之任意裁剪成博人眼球的段子,从而获得流量利益的风气。单向增值思维容易造成“只见物不见人”的视域,把人自身之外的增值利润当成人生最高价值追求,由此,人对自身价值的追寻屏蔽了资本意识形态赋予的价值之外的价值可能性。当前,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变和经济社会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意味着人的生活与生命的质的提升正成为人生存与发展的新问题。“996”“打工人”“工具人”等网络热词除了反映当代人积极奋斗的一面以外,也一定程度反映出人们陷入“能干活”“会赚钱”却“没有生活”甚至“不会生活”的困境。“娱乐圈”“饭圈”怪象层出不穷,大众审美一度倾向“白幼瘦”,消费领域盛行盲目消费之风等,这些问题实质上涉及的不仅是人如何认识自身,更是人如何从工具人、经济人到自由全面发展的人的发展难题。E2ADF7A5-5173-465C-B91C-ED8D4ACCF0C7
第三,表现为实体化思维。近代西方哲学自笛卡尔“我思故我在”标志着从本体论向认识论转变以来,在承认本质存在的前提下,本质的合理性转向以逻辑来认定。随着资本推动科学技术的发展,科学技术成为人的生存发展方式,而人或事物的存在和意义需要得到科学研究的实证成为“常识”。实践和科学中表现为“人们相信世界上一切都有一个最终的可靠的实体做基础,或一切现象,一切表现都一定是某个实体的存在,或它的属性。所以无论解释什么,都要找到一个什么‘体、什么‘子,或把它说成是一个什么‘性,这样才能够解释。”[7]不可否认,实证思维在自然科学中具有合理性及必要性,但问题在于其一旦脱离纯粹科学研究领域,必然与意识形态相结合。资本意识形态统摄之下,实证思维成为为资本服务的僵化思维,科学技术成为其技术工具,表现为以实体否定关系,将资本设定的价值观、机制规范实体化、永恒化的取向,而这正是马克思实践思维所批判的。那么,资本用于批判封建社会意识形态的论调又反过来适用于自身,“启蒙转变成了实体论,转变成了事实的神话,转变成了知性与敌对精神的一致”[8]。当以实体化思维理解自身时,“人是什么”的追问结果不外乎资本意识形态所设定的规范,人的价值追求获得的也无非资本价值观设定的规定性。现实生活中,不难发现许多人的理想抱负被实体化为“车子”“房子”“位子”等目标,为这些物质目标奋斗成为人们不可挣脱的生活方式。当实体性置换了生活的可能性后,一旦目标实现,缺乏了崇高理想信念作为精神支柱的人往往容易陷入不知所措的空虚失落之中。
那么,“资本化”思维方式有哪些缺陷呢?
“认识你自己”的哲学命题旨在通过理性认识人之本质,而对人之本质的追问的哲学根基是“本质是什么”。这个问题不仅隐含着对人本质的先天设定,也意味着对人的认识的重点在于先认识人的本质方可按其本质有所选择有所作为。这样便带来两个问题:首先,人的本质由谁说了算?其次,人的本质可以为人所设定,那么人的命运掌握在谁手里?当以形而上学为思维根基的“认识你自己”具象到社会历史发展进程中,与意识形态相结合,“认识你自己”的哲学命题便显现了其历史局限性与危害性。在宗教时代,人的本质由神决定;封建时代,人的本质由君主国家意志设定;资本时代,人的本质由自由主义定义。在形而上学的思维框架之中,对人之本质的追寻从未中断,而人之本质亦从未真正掌握在人的手中。在资本构成社会存在的时代中,“资本化”思维方式有其历史合理性,但这并不意味着它具有永恒合理性。“资本化”思维的有限性根植于社会实践的有限性,即资本生产关系实践的有限性,其错误在于资本意识形态生成的视域下,“资本化”思维遮蔽了人多维度理解自身的可能性,人无法认识到人自身发展的缺陷,取消了人的反思能力与批判能力,消解生成自由全面发展的人的动力。
首先,“资本化”思维屏蔽多维度认识自我的可能性。形而上学思维范式凭借资本强大统治力在社会思维之中形成专制之力。“资本化”思维之下,资本意识形态设定的价值规范成为人的最高价值追求与行为准则,人成为“单向度的人”。青年时代的马克思在批判封建神学的意义上指出,“而人的根本就是人本身”[9]。虽然该论述未摆脱费尔巴哈人道主义思想的影响,但由此可以明确,在马克思那里,人不是抽象的理念存在,也不是冰冷的物质性存在。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批判私有财产对人的异化现象时,认为人应当“以一种全面的方式,就是说,作为一个完整的人,占有自己的全面的本质”[10]。尔后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指出,“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11],也即人标志着一种社会关系的存在。由此可知,马克思否定了量化与符号化方式破坏人自身的完整性,反对以交换价值将人与人之间的差异性抹平,亦反对把人看作是一成不变的物质实体以取消人在社会关系中的生成性。
其次,“资本化”思维取消人的反思能力与批判能力。资本在推动文明进步的同时,也急速增大了其支配社会、支配人的客观权力。“随着财富的不断增加,大众变得更加易于被支配和诱导。社会下层在提高物质生活水平的时候,付出的代价是社会地位的下降,这一点明显表现为精神不断媚俗化。精神的真正功劳在于对物化的否定。一旦精神变成了文化财富,被用于消费,精神就必定会走向消亡。精确信息的泛滥,枯燥游戏的普及,在提高人的才智的同时,也使人变得更加愚蠢。”[12]物质利益成为人发展自身的目标和价值导向,人的其他发展让位于或者从属于物质利益的追求,甚至看不见其他方面的发展需求,从而在整个时代造成更高更广泛的同质性的人。“在资产阶级社会里,资本具有独立性和个性,而活动着的个人却没有独立性和个性。”[13]在“资本化”思维引导下,人们容易满足于追求物质自由,满足于趋同化的生活方式,满足于资本设定的价值体系,相应地愈发缺失批判的、否定的、超越的思维向度,愈发不能超越宗教式的资本价值观及其思维限度,对自我及现实世界的反思终止于对资本的信仰,进而消解生成自由全面发展的人的动力。在“资本化”思维设定的视域内,人们的追寻目光为物质利益所吸引,而物质利益之外的各种生活中的魅力和意义均黯然失色,超越物质利益之上的崇高价值成为社会中的稀缺品。人的生命历程从丰富的意义生成转变为“走流程”的“流水账”,有血有肉有温度的人变成机械化流水线生产的产品,成为利益增值工具。当人的多样性被单一性置换时,生成自由全面发展的人的可能性则面临毁灭。
二、“资本化”思维方式的深层批判
资本生产方式决定了“资本化”思维的独断性、局限性以及思维承载内容的价值取向。要破解“认识自我”思维困境应当从理论及现实维度进行深层原因分析,遵循马克思的形而上学批判、意识形态批判以及资本批判统一的理论路径追寻缘由,方能对症下药。
从思维方式的理论探索讲,“资本化”思维方式仍是属于形而上学思维范式。马克思以实践思维扭轉西方传统哲学思维,首先拓宽了“认识你自己”的命题视野。“人是什么”的问题一直是贯穿西方哲学研究的重要问题,苏格拉底将哲学从自然的独断转换为人理性的自我认识。17世纪,西方哲学探讨本体的原则发生重要转变,即由直接定义本体是什么转向以逻辑的合理性论证本体是什么。总的来说,西方传统哲学基本保持一个不变的原则,即本质是先验的,绝对的。那么,“认识你自己”的命题始终是“人的本质究竟是什么”的追问与论证。E2ADF7A5-5173-465C-B91C-ED8D4ACCF0C7
在马克思那里,只有超越形而上的思维范式才能超越“认识你自己”的命题视野,从而认识到人认识自我并不是一个“是什么”的问题。正如黑格尔理解的那样,人的认识过程是人的本质不断地向自我展露的过程,是人摆脱自我局限,追求自由的过程。但马克思扬弃了黑格尔思辨的辩证法,保留了黑格尔辩证法的合理内核并将其思辨的辩证法颠倒过来,为辩证法找到现实根基并指向现实的实践活动。那么,马克思以实践思维超越形而上学的思维范式,也即转换了“认识你自己”的命题的认识视角,即不再是追求以终极性先验本体解答人的本质是什么,而是融入现实的实践维度拓展人的认识视域。人是在社会实践之中经历矛盾不断生成的,是在社会交往之中生成的,因此认识不只是“认识你自己”,必须融入过去、现在与将来的历史维度,自我、他人与社会的现实维度。马克思具有强烈的历史意识和现实指向,他批判形而上学的根本原因亦在于“形而上学中的抽象存在与资本主义社会中‘抽象统治具有同一性”[14]。即将资产阶级设想的统治理念包括对人的理解抽象化、永恒化、普遍化。那么,资本意识形态充当了哲学层面先验本质的角色,束缚了人的思维与视域,使人漠视现实,看不到社会历史的运动发展,看不到人自身发展的自由全面向度。
同时,马克思以实践思维消融形而上学主客观的绝对对立,将“认识你自己”作为认识活动与实践活动一体的重要组成部分,并将人的认识目光指向现实的实践,从而赋予该传统命题新的定位与生命力,升阶了“认识你自己”的哲学命题。“人的思维是否具有客观的真理性,这不是一个理论的问题,而是一个实践的问题。”[15]实践思维提供了如何认识历史进程以及如何推动人类文明前进的方法论指南,为人如何实现人自身的解放指明了道路。人类社会,从归根结底的意义上说,是由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推进的,而生产力是人们自己创造的产物,同时人又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因此,人在实践之中遭遇各种各样的发展矛盾,又在矛盾的解决之中不断推动自身的发展,所以人是在实践之中生成的,社会历史也是由作为主体的人在社会实践之中开拓前进的。
视角的转换和视野的拓展绝不是逃避“人到底是什么”的惯性追问,而是直击问题的根本病症所在,尔后在重新赋予“人是什么”的命题新内涵的基础上进行的解答。在此意义上,马克思为我们提供了“人是什么”的解答,但它所回答的已经不是传统意义上的“人是什么”的问题。所以,“人是什么”不在于追问人的先验的永恒的本质是什么,而是认识到人的本质是在历史进程中由人自身的实践活动生成与呈现的。因此,“人是什么”的答案便具备了历史视角与现实视角,回答内容具备了时代内涵。在实践思维之中,回答此问题也就与“如何生成人”的问题联系在一起,并把思维引向现实的“怎么做”上来,如此构成“是”与“如何是”的统一。这样的思维路径正是合乎马克思“解释世界”与“改变世界”统一的思维,是全面理解人的正确思维。
在实践思维中,人们对“人是什么”的追问其实是对处于社会历史中的人的“质”的追问,而“质”是“依据占统治地位的意识形态所打造的社会秩序及其相应的社会认同境遇”[16]。那么,人所追求的确定性的“质”在一定历史阶段中表现为社会主导意识形态对人的规定性。同时,人是社会关系的总和也表明人具有前定性的一面,即人对自身“质”的理解是受一定的已确立的社会存在和历史基础影响。因此,“人是什么”的内涵确定性表现为人的“质”是由社会关系所决定的,由社会占主导地位的意识形态打造的。另外,社会发展总处于历史进程之中,人的发展也处于现实的发展过程中,社会发展的不充分性决定了人自身发展的不充分性和人对自我认识的不充分性。“人是什么”的内涵相对性表现为人的“质”具有历史性与不充分性。由于人对自我的认识需要借助一定的社会主导意识形态的语言形式、话语体系等表现出来的。因此,在资本仍然为主流的大时代环境下,人对“人是什么”的思考打上了资本的烙印也具有一定的历史合理性。但资本意识形态包括其语言形式、话语体系等具有虚假性和蒙蔽性,无法正确认识到历史发展的必然规律,而处于资本意识形态统摄之下的人则难以摆脱“资本化”思维的局限性去正确认识自我及社会历史的发展。
从思维方式的现实根源看,“资本化”思维方式植根于资本生产方式,而其思维内容是资本意识形态。马克思认为,“统治阶级的思想在每一时代都是占统治地位的思想。这就是说,一个阶级是社会上占统治地位的物质力量,同时也是社会上占统治地位的精神力量。支配着物质生产资料的阶级,同时也支配着精神生产资料……占统治地位的思想不过是占统治地位的物质关系在观念上的表现,不过是以思想的形式表现出来的占统治地位的物质关系”。[17]资本意识形态伴随资本生产关系在全球扩张中全面渗透,同时,“移动网络技术进一步将全球性的‘物化意识融入群体性的实践活动之中,使物化崇拜现象更加普遍,加速对主体精神世界的僭越”[18]。资本意识形态借助大众传媒等形式向生活各领域全面渗透,向所有个体入侵,而形而上学思维发挥其意识形态思维工具的作用,把资本意识形态内容以理性的形式普遍化、抽象化、凝固化,成为宗教式唯一“正确”的思想,从而为统治阶级政治统治辩护和服务。
马克思在批判费尔巴哈把人重新树立为“神”时,认为“世俗基础使自己从自身中分离出去,并在云霄中固定为一个独立王国,这只能用这个世俗基础的自我分裂和自我矛盾来说明。因此,对于这个世俗基础本身應当在自身中、从它的矛盾中去理解,并在实践中使之发生革命”[19]。马克思认为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人类社会是由人们的实践活动铸造的,特别是生产实践活动铸就的生产力推进的,而不是依靠人们的精神、意念作为前进动力推进的。但马克思绝不是反对理性观念,而是要将理性观念置于物质生产实践基础上把握。如此,理性活动才不是形而上学式的脱离现实的彼岸之物,才能准确把握社会发展进程中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从而使生产力在有利于促进人之自由全面发展的目的基础上合理发挥作用。
马克思的生产实践指向的是人自由地进行创造性活动,为的是人的自我实现。“我们之所以做这些事情,是因为他们属于人类这种动物自我实现的需要,并不是为了责任、习俗、感情、威权、物质必然性、社会效用或者出于对万能的主的敬畏。”[20]而生产实践在资本的理解中是狭隘的,资本把生产看作是为交换而生产,交换是生产奉行的至高无上的信条与行动指令。这样的观念充当着形而上学本体论中先验本质的角色,支配着资本社会的运行,成为资本社会中普遍的权威的伦理规范。生活在资本社会之中的大部分人,也即劳动工人,不得不将绝大部分劳动力以及由劳动力产生的创造力用于维持基本生存需要,而缺乏闲暇时间与物质财富等社会资源进行自身创造性活动。当劳动所创造的物质与精神财富无法返回劳动工人自身时,便无法进一步促进人自身的自由全面发展。如此,很少人能从劳动中获得成就感、满足感、幸福感,无法在劳动中获得除了作为资本增值工具以外的价值。同时,劳动成为极少数人获取权力和利益的工具,大量的闲暇时间、物质财富等社会资源向社会极少数人转移,资本意识形态创造的诸如“自由”“平等”的权利由此成为了事实的神话。因此,资本运行逻辑没有赋予大部分人充足的物质需要以及闲暇享受生活的时间,没有赋予大部分人开拓新的生活领域的机会与能力。甚至,资本的霸权地位及其专制力量,使人束缚在资本的牢笼之中难以逃离,从而使人失去支配自身的力量。“在虚假社会中,每个人既受到欺骗,又成为多余。不过,如果有人企图逃脱普遍的、不等价的和不公平的交换,如果有人不想放弃,而是想一丝不漏地控制所有的交换,那么,社会必定会让他一无所有,甚至连他用来维持自己生存的一点点剩余都会被社会剥夺掉。”[21]承认并遵循资本社会的运行机制、价值与行为规范成为资本社会中人的生存法则,而更高层次的生存发展需求的满足也必须以此为前提。由此,“资本化”思维的根源决定了资本社会中人对自身的理解以及对社会的理解暗藏了众多脱离现实的成分,成为人正确理解自身及社会的障碍,也决定了人之自由全面发展的不可能性。E2ADF7A5-5173-465C-B91C-ED8D4ACCF0C7
三、实践思维的养成
思维有限性源于社会实践的有限性,“资本化”思维方式不能解答人的现实发展困境,要根除“资本化”思维方式对人的影响,根本上要靠实践推动生產方式的演进,即“要真正地、实际地消灭这些词句,从人们意识中消除这些观念,就要靠改变了的环境而不是靠理论上的演绎来实现”[22],而养成实践思维是推进实践进程的重要条件。
(一)在实践基础上,坚持“是”与“应如是”的辩证统一,从而将思维转向“如何是”的现实
马克思批判形而上学是由于它绝对化的、僵化的思维方式,并不必然否定形而上学发挥其合理性作用。正如恩格斯所言,形而上学 “这种思维方式对我们来说似乎是极为可信的,因为它是合乎常识的”[23]。无可否认,形而上学思维符合人们渴望把握世界,确认人在世界中的地位与价值的确定性心理寻求,并且在现实世界中仍然有其适用领域与运用惯性,现实世界仍然允许形而上学思维在一定限度内存在。但马克思指出“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24]。即哲学家们的思维路径止步于以理性把握与阐释世界,仅以思辨之形式追求真知,而马克思则是将认识活动与改变世界的实践活动统一起来,实现了“是”与“如何是”思维路径的完整统一,并将人们的目光引向现实的改变世界的活动中去。马克思在把握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准确定位当前社会历史的主要矛盾的基础上,也会有关于人类未来社会美好图景的描绘。因而,在实践思维之中并不拒斥“解释”的作用,也不排斥形而上学的合理性存在,问题在于形而上学的合理存在必须立足实践之基,准确把握社会矛盾,依靠实践力量生成。正如孙正聿教授所言:“追究‘本体的哲学,并不是在思维的运动中获得关于世界的越来越丰富的规定性,而是在思维运动中不断深入地追问存在的‘可能性,即不断追问存在的‘根据和‘前提。”[25]但问题在于形而上学思维一旦与意识形态媾和,其所寻求的至上性本体便以“想象”“观念”替代现实,并企图以之作为支配人们实践的唯一决定性力量,进而使实体性置换可能性。那么,失去实践之基的形而上学思维便失去了其合理性,即“无法启发人在理想与现实、终极的指向性与历史的确定性之间,既保持某种‘必要的张力,又不断地打破这种‘微妙的平衡,从而使人类永远敞开自我批判和自我超越的空间”[26]。因而,马克思强调“共产主义对我们来说不是应当确立的状况,不是现实应当与之相适应的理想。我们所称为共产主义的是那种消灭现存状况的现实的运动”[27],实质上是强调共产主义是一种改造世界的生成性实践力量,警告人们把共产主义实体化的思维倾向。
马克思认为,“人们用以生产自己的生活资料的方式,首先取决于他们已有的和需要再生产的生活资料本身的特性。这种生产方式……更确切地说,它是这些个人的一定的活动方式,是他们表现自己生命的一定方式,他们的一定的生活方式。个人怎么表现自己的生命,他们自己就是怎样”[28]。马克思的用意在于引导我们的思维具体化、动态化、实践化,认识到“人是什么”或“人该是什么”其实是同一个问题,即人在实践中生成了什么样的自己。因此,“是什么”就意味着准确定位人自身当前社会历史方位,认知当前社会历史认同环境,从而定位自身,在实践中造就“应是”之自我。当把“是什么”或“应如是”和“如何是”统一起来当成一个问题去思考的时候,我们就能形成总体性的、动态的思维。如此,我们不仅看到了自我,更看到了自我以外的人与社会,亦看到了过去、现在及将来。如果割裂二者之间的联系,仍然使用形而上学思维刨根问底地追问我们是什么,或者脱离人的现实世界去找外在之物来确信我们是什么,我们则不能真正地在完整意义上把握自我与超越当下的自我。
(二)在实践基础上,坚持否定性生成与绝对性寻求的辩证统一
马克思在《资本论》第一卷第二版跋中明确将辩证法的本质理解为否定性、批判性和革命性的。“辩证法在对现存事物的肯定的理解中同时包含对现存事物的否定的理解,即对现存事物的必然灭亡的理解;辩证法对每一种既成的形式都是从不断的运动中,因而也是从它的暂时性方面去理解;辩证法不崇拜任何东西,按其本质来说,它是批判的和革命的。”[29]辩证法有其否定性、批判性、超越性的一维,亦包括了必然性、绝对性的一维。“必然性过程贯穿着否定性的灵魂。要言之,同否定性一样,必然性也构成辩证逻辑的主要规定,是其须臾不可离的‘质的规定性。没有环环相扣、层层推进的必然性,就没有逻辑。梗概而言,否定性构成‘辩证,必然性则构成‘逻辑。”[30]丢失了否定性或者必然性都不是马克思意义上的辩证法,都是对辩证法不到位的理解。“马克思的历史辩证法同样存在类似的尺度,这就是人之自由而全面发展。”[31]如果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移位缺失,那么人的实践活动将缺失矫正的力量,失去正确的价值追求与发展动力。可以说,人之自由全面发展的目的正如形而上学思辨活动追寻的真理那般,是一种绝对性存在。但与思辨的僵化的形而上学不同,在实践思维中,作为真理性存在的人之自由全面发展始终是奠基于人们现实历史的实践活动的,是动态的,具有相对性的。人之自由全面发展是推动人自身以及推动社会历史不断扬弃以获得发展的力量。同时,在人的社会实践之中,人以自身创造的物质的、精神的财富以实现人符合一定历史条件下最大程度的发展。
(三)以实践思维解蔽认识自我的“资本化”思维方式困境
第一,批判性思维。人是社会中的人并在社会实践之中生成自我,那么,人对自身的理解必然受到社会存在的影响。“由于更多的社会阶级中的更多的个人能够得到这些给人以好处的产品,因而它们所进行的思想灌输便不再是宣传,而变成了一种生活方式。”[32]当资本生活化,成为一种生活方式时,其带来的负面影响也更加全面与隐蔽,而缺乏批判性思维的人在资本潮流裹挟之中容易成为没有反抗性的“单向度的人”。因此,以批判性眼光审视社会加之于自身的影响成为保持独立自我的一种必要思维。霍克海默认为:“就批判而言,我们指的是一种理智的、最终注重实效的努力,即不满足于接受流行的观点、行为,不满足于不假思索地、只凭习惯而接受社会状况的那种努力;批判指的是那种目的在于协调社会生活中个体间的关系,协调它们与普遍的观念和时代的目的之间的关系的那种努力,指的是上述东西的发展中去追根溯源的努力,去区分现象和本质的努力,是考察事物的基础的努力,简言之,是真正认识上述各种事物的努力。”[33]批判性思维是促进人正确认识自我及社会的思维方式,也是有效培育独立人格的前提。E2ADF7A5-5173-465C-B91C-ED8D4ACCF0C7
第二,生成性思维。生成性思维的立足点是现实的实践,而不是想象的现实,它关注的“不是处在某种虚幻的离群索居和固定不变状态中的人,而是处在现实的、可以通过经验观察到的、在一定条件下进行的发展过程中的人”[34]。因而,它的眼光是面向未来的,一切是未竟的又是将成的,而不是凝固不变的。同时,这里的生成性思维包括了一种绝对性的确定性的维度,即人之自由全面发展。人之自由全面发展的绝对追求是贯穿在人的生成过程之中,并成为人反思自身、检验自身的维度。这里的实践亦不是盲目的行动,而是“顺势而为”,即在正确反映社会矛盾、正确反映社会现实的意识形态的主导下,把握社会发展的方向与趋势基础上,根据自己的天赋爱好,最大程度地发展自身,使自身潜能得到开发,发展需要得到满足。这个发展的过程是人自身享受生命力释放的过程,是人的生命力在创造的过程,是人在创造之中加深对自身价值的理解、享受自身价值的过程。
第三,关系性思维。马克思所说的人的本质是社会关系的总和,并不是要在传统本体论意义上去为“人是什么”下定义,而是揭示人总是处于社会关系之中,不是蛰居于社会之外的。人既不是孤立的存在,也不是超历史的存在。如果把“人”这一概念当作实体范畴去理解就会带来认知方向的偏差。在形而上学绝对对立的思维模式之下,人们往往采取两极对立的思维方式去思考问题,试图从绝对对立之中寻找绝对的确定性,当绝对的确定性被实体化后,便看不到事物的发展,造成实体化的概念被神圣化,从而成为禁锢思想与行动的存在。当然,强调关系并不是否定实体,而是强调要看到人的存在不仅是一种物质性存在,更是一种社会关系性存在。以关系性思维把人置于社会关系之中把握其联系性,看到社会存在的多样性与复杂性,打破认识自我的狭隘性,才能够在多元关系中定位自身、认识社会,明确发展方向。
第四,多元性思维。如果以一种至上性本体作为解释世界的唯一正确的普遍性法则的角度来看,形而上学思维是一种一元性思维。“资本化”思维的一元性既体现为将资本价值观及其规范设定为人生存发展的唯一遵循,也体现为等价交换思维中将人放在同一尺度之下衡量,屏蔽具体的人的多样性与特殊性,忽略人各式各样的发展需求的价值取向。应当说,超越“资本化”思维,以多元性思维理解自身时,将看到人的发展具有多向度性,从而认识到人的价值不只是在于追求功名物欲的满足,更在于立足自身潜能将“小我”融入到“大我”之中寻求真善美的崇高境界。同样,在進行社会交往时能够超越等价交换思维,看到物质利益性以外的交往意义,看到每一个人的特殊性与多样性,尊重他人合理的价值选择与生活方式,在交往实践中共同进步,超越当下。
第五,共享性思维。社会历史是人们共同创造的,人是生活在社会共同体中的人,人不能脱离社会共同体而单独存在,而人的发展也离不开社会共同体的动力支持,因而自由全面发展的人必须在社会共同体内才有生成的可能性。共享性思维要求超越资本意识形态之下的单向增值思维,拓展视域正确认识自我、他人与社会的关系。既要满足自身生存发展所必需的利益需要,又要兼顾他人与社会的利益,在共享互助中共同发展。因而,共享性思维是一种立足实践的,指向每一个人共同发展的思维方式,只有共享发展才能以共同体的力量实现人的发展状态趋向自由全面发展。
四、小结
人以“资本化”思维方式认识自我的弊端在于其遮蔽人多维度认识自我的可能性,从而遮蔽人之自由全面发展的向度与消解人之自由全面发展的生成动力。而“资本化”思维方式的根源从理论探索来讲源于形而上学思维方式,而形而上学思维认识自我的弊端在于其设定的人的“质”具有先天性、抽象性、凝固性,这与资本意识形态的抽象统治具有同一性。马克思的实践思维拓宽与升阶了形而上学式“认识你自己”的内涵与视野,重新解读与定位了“认识你自己”的命题,也就掌握了认识自我的正确思维路径。从思维方式的现实根源来看,“资本化”思维方式植源于资本生产方式,而其思维内容是资本意识形态。在实践思维中,人的“质”具有现实维度与历史维度,因而具有确定性与相对性;认识自我与改造自我的辩证统一才是符合“解释世界”与“改变世界”相统一的完整思维路径。因此,养成实践思维的用意在于使人明晰并警惕“资本化”思维,使人趋向正确全面认识自我并在现实的实践中超越自我。
参考文献:
[1]崔聪.“资本化”思维方式对青年价值观的消极影响及其应对[J].当代青年研究,2020(01):74-80.
[2][14]杨耕.形而上学批判、意识形态批判和资本批判的统一——我的马克思主义哲学观[J].社会科学战线,2011(09):24-30.
[3]高清海.马克思对“本体思维方式”的历史性变革[J].现代哲学,2002(02):1-5.
[4][13]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51,46.
[5][8][12][21](德)马克斯·霍克海默,西奥多·阿多诺.启蒙辩证法[M].渠敬东,曹卫东,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20:5,2,4,51.
[6](美)罗伯特·L·海尔布隆那.资本主义的本质与逻辑[M].马林梅,译.北京:东方出版社,2013:107.
[7]李德顺.人类思维面临着变革[J].江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01):1-7.
[9][10][11][15][17][19][22][24][27][28][34]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11,189,505,500,550,500,547,502,539,520,525.
[16][31]田明.反思阿尔都塞问题:历史唯物主义重建形而上学何以可能?[J].广东社会科学,2017(06):71-76.
[18]陈联俊.移动网络空间中感性意识形态兴起的价值省思[J].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18(02):160-167.
[20](英)特里·伊格尔顿.马克思为什么是对的[M].李杨,任文科,郑义,译.重庆:重庆出版社,2018:125-126.
[23]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9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24.
[25][26]孙正聿.生命意义研究[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20:14.
[29]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5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22.
[30]刘志洪.何谓“资本逻辑”——基于马克思思想的再理解[J].哲学研究,2019(12):32-40.
[32](美)赫伯特·马尔库塞.单向度的人——发达工业社会意识形态研究[M].刘继,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8:11.
[33](德)马克斯·霍克海默.批判理论[M].李小兵,译.重庆:重庆出版社,1989:255-256.
责任编辑 姜淑娟E2ADF7A5-5173-465C-B91C-ED8D4ACCF0C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