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高校红色文化资源传承与创新研究

2022-07-02 01:18韩蕾陈南坤吴晖晗
关键词:红色教育思想引领

韩蕾 陈南坤 吴晖晗

摘  要:高校红色文化资源是红色文化传播的重要载体,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理清高校红色文化资源传承与创新的构思逻辑,对于新时代背景下红色文化传播至关重要。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校区充分挖掘校区红色文化資源,围绕“传承好红色基因”、“利用好红色资源”、“发挥好红色传统”,构建了高校红色文化资源输送的“学校-学院-班团-学生”四级动力引擎,推进红色文化资源“进课堂、进教材、进头脑”,拓宽了高校红色文化资源的传承渠道,翔实了高校红色文化资源创新利用研究的实践案例,对于新时代背景下高校红色文化资源传承与创新的方式方法具有启示作用。

关键词:高校红色文化资源;红色教育;思想引领;传承创新研究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红色资源是我们党艰辛而辉煌奋斗历程的见证,是最宝贵的精神财富。红色血脉是中国共产党政治本色的集中体现,是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力量源泉。”[1]大学生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中坚力量,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必须始终赓续红色血脉,增强大学生的思想之“钙”。红色资源用党的奋斗历程和伟大成就鼓舞斗志、指引方向,用党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坚定信念、凝聚力量,用党的历史经验和创造实践启迪智慧、砥砺品格,继往开来。对新时代大学生开展红色教育,是落实高校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时代要求。

一、高校红色文化资源的内涵、价值与传播载体

(一)高校红色文化资源的内涵与价值

红色文化是中国共产党自成立起至今,在革命与发展建设道路中发展而成的具有红色革命精神、包含中华民族历史底蕴的先进文化,是当今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红色资源、红色传统、红色基因是宝贵的精神财富,蕴含着丰富的政治智慧和道德滋养,对青年人才成长具有很强的影响力和渗透力。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一百年来,中国共产党弘扬伟大建党精神,在长期奋斗中构建起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2]历史川流不息,精神代代相传。新时代的红色精神就是不断由青年人接掌红色烛火,并为之积聚力量赓续辉煌。红色文化引领学生立大志、明大德、成大才、担大任,红色先锋模范事迹融入学生日常生活,凝聚人心,冶炼情怀,红色文化资源持续引领青年人体悟先辈的情怀与担当。继续弘扬光荣传统是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的使命,赓续红色血脉是社会主义接班人的担当。

高校红色资源是立足新时代背景,秉承薪火相传的发展规律,发掘我们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进行百年奋斗的伟大历程中每一个历史事件、每一位革命英雄、每一种革命精神等具有红色基因且有教育价值的有形或无形的资源。高校红色资源与革命博物馆、纪念馆、党史馆、烈士陵园等一样是“党和国家的红色基因库”[3]。高校发展与党的发展同频共振,高校校史与党史紧密相连,将红色文化资源融入校史校情教育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增强学生对中华民族的认同感,塑造自身为国奉献的崇高精神。

(二)高校红色文化资源的传播载体

课堂教学是高校红色教育的主渠道。高校红色文化资源活跃于大学课堂,如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高校哲学社会科学课程、专业课程等。目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主要包括《思想道德与法治》《中国近现代史纲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和《形势与政策》,辅助资源主要有红色书籍、红色电子读物、影视作品等,教授方式为教师“一对多”教学。另外,红色文化“进校园、进课堂、进生活”不仅局限于思想政治教育课堂,高校哲学社会科学课程、专业课程也是浸润红色思想的有机环境。课堂以专业知识教育为抓手,围绕革命人文和革命传统精神翔实课堂素材,更能增加大学生对红色文化的认同感和亲近感。高校教师要围绕红色基因锤炼精品课程,引导大学生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课堂上传播红色文化能引导学生了解中华民族历史,深刻理解共产主义精神对中华民族的重要历史意义,培养学生人文素养与个人品格。

党团实践活动是高校红色教育的重要载体。当今的党团实践以创新务实的形式和内容,增强青少年为共产主义事业奋斗终身的信心,帮助青年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坚定理想信念,具有影响深远的意义。高校可以通过瞻仰烈士陵园、走访红色文化旧址、开展思政论坛和辩论赛、唱红歌、编红剧、重新讲述红色经典故事、观看红色文化电影等活动,帮助大学生增强对红色文化资源的认识,提升教育实效。

高校党政新媒体是红色文化资源传播的重要载体。青年人思维活跃喜爱新鲜事务,高校要跟住时代浪潮,新媒体渠道就不可缺少红色旗帜的引领。以多媒体为载体呈现红色文化,可将文本、图片、动画、声音、视频组合交互,形式多样且更具有趣味性。很多高校已在微信、微博、抖音、哔哩哔哩等网络平台建立官方账号,充分利用互联网的及时性、便捷性、互动性、开放性,采用线上和线下相结合的方式,把部分红色教学资源内容录制成微课、慕课上传云端进行共享,名师交流更是丰富了课程教学的广度和深度。同时,在大学生日常生活中,也可以运用新媒体,结合AR、VR、H5等技术讲好红色经典,将红色文化以文字、音频和视频的形式呈现给学生,使其更加生动化和全面化。

二、高校红色文化资源转化的问题与化解

随着近年高校在“三全育人”过程中不断挖掘和运用红色文化资源,思想政治工作者总结了不少经验,但也遇到了“红色资源转化系统性不足、红色资源融入校园路径仍不丰富、红色资源融入思政教育评价体系不完善”[4]等问题。

针对这些问题,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校区结合学校历史、校区地理、城市人文三个方面,围绕“传承好红色基因”“利用好红色资源”“发挥好红色传统”,构建了高校红色文化资源输送的“学校-学院-班团-学生”四级动力机制,主张发挥纲领性文件的指导作用、职能部门的管理作用、基层党委的组织作用、党员和团员的模范作用,推进红色文化资源“进课堂、进教材、进头脑”。

(一)校区促进红色文化资源转化的战略性引领1871D584-E341-44F1-BB17-D10A16EED972

所谓思想之旗引领航向,校区的思想政治教育环境和思想政治教育氛围决定了高校课堂的思想政治教育基调。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校区的红色基因与校本部一脉相承,积极响应党和国家的号召,认同红色文化是厚植大学生“四个自信”的奠基石,势必让红色文化资源成为抵制不良思想侵蚀的“防火墙”。校区要求全校各级党组织对标对表习近平总书记贺信精神、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精神、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和哈工大第十三次党代会精神,高标准高质量抓好学校党建工作。整合、挖掘校区红色文化资源,结合线上和线下双渠道,鼓励教师讲好思想政治教育故事、推出思想政治教育课程、办好课程思政,支持红色文化资源转化为受益众师生的红色果实。

(二)学院推动红色文化资源转化的实践性探索

校区各学院积极开展“传承好红色基因、发挥好红色传统”的红色主题品牌活动,跟进建党百年党日活动,落实红色主题实践活动。机电工程与自动化学院开展了弘扬光荣传统、赓续红色血脉的“机电演说家”演讲比赛;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党史实践团开展了“百年传承,赓续使命”主题实践活动,到红岩革命纪念馆、歌乐山革命纪念馆参观学习;电子信息工程学院开展了刘永坦教授先进事迹及党史知识趣味问答的博士党支部宣讲团活动;土木与环境工程学院举办了“我以初心写党言”主题硬笔书法比赛;马克思主义学院组织了“宋词中的家国情怀:创作与赏析”的师生交流会,旨在“赏宋词之美,言报国之志”。

各学院积极发掘红色文化资源,推动红色文化进课堂、进实践,实践出真知。在打造了一批丰富多彩的院级红色品牌活动后,一方面,师生对红色品牌活动融合的新思想认识更加深刻,另一方面,系列活动也使“学习红色故事,传承红色基因,体悟红色文化”的观念深入人心。

(三)班团落实红色文化资源转化的交互性体悟

班团是组织建设党团活动最活跃的集体,班团共建活动作为红色文化品牌活动合作与交流的重要载体,在高校红色文化资源转化为现代红色成果的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在校团委的指导下,各学院、各年级班团积极开展班团活动,结合“四史”学习教育,以创新务实的形式和内容深入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充分发挥党密切联系群众的优良传统,切实帮助群众解决问题,同学们的获得感、幸福感大幅提升,增强了对党的认同感。进一步传承和弘扬红色基因与红色文化,可以增强青少年为共产主义事业奋斗终身的信心。各班团在红色展区开展党史经典诵读活动,融入红色展区环境诵读经典更能使学生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坚定理想信念。

班团组织的党日活动、团日活动逐渐开始走综合发展路线,注重班团集体活动的交互性,多场景、多风格、多媒体成为班团主要活动的趋势,各班团之间的联谊活动也增进了基层组织的红色文化融合,新型的班团活动让党员、团员在个人成长的过程中体悟集体的力量,同时反映出新时代青年党员、团員的格局与智慧。

(四)学生参与红色文化资源转化的创造性传承

时代浪潮奔涌向前,大学生的精神面貌和思想动态随之变化,大学生是实现红色文化资源转化最有力的执行者。“实践是检验真理唯一的标准”,新时代红色基因传承更注重实践教学,让学生在体验中厚植家国情怀。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校区注重开辟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新阵地,开放校史馆供学生观看,拓展了校史精粹展区和科技展区,供学生党支部、班团组织、个人观摩。

校区学生通过拍摄vlog视频、制作“两微一端”内容及时更新红色教育内容,让更多的工大人、备考学子了解新百年的哈工大特色、哈工大风貌。校区同学还通过手工作品如手工模型、版画、机器人互动展来展现党的百年历程,在实践中弘扬和践行红色文化与革命精神,展现新时代青年风采。

三、夯实基础,持续聚焦校区红色文化资源转化成果的育人实效

(一)课程思政与思想政治教育课题

坚持课程思政与思想政治教育课题的培育工作。校区聚焦高校育人工作体系构建,牢固确立红色品牌活动的中心地位,围绕高水平人才培养体系,持续优化完善课程思政工作体系、教学体系和内容体系。校区重视课程思政教师发展提升,不断丰富名师“传帮带”路径,马克思主义学院教研室根据学校政策推进思想政治教育教师考核与培训,助力青年教师在教学实践中的教学方式和教学方法。校区大力开展课程思政课题立项工作,推进全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专项课题申报,响应中共深圳市委教育工作委员会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系列优秀成果选送工作,选拔了一大批课程思政创新案例、思想政治理论课创新课程,鼓励了教师持续优化校区红色文化资源转化成果的育人实效。

(二)红色教材与读物

坚持红色教材、读物的文化传播工作。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校区响应国家教材委员会印发的《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课程教材指南》,强力推动红色文化进教材,承担校区思想政治理论课任务的马克思主义学院要求各教研室认真落实,坚持各学段课程全覆盖。马克思主义原理教研室、思想道德与法治教研室、中国近代史纲要教研室、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教研室联合加强了红色教材基础文献的选读和讲解。同时,校区按期从校本部、校出版社选送红色教材,如《初心的力量——哈工大“八百壮士”事迹选编》、《哈工大选调生: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等,传播学校百年积淀的红色文化,宣扬新时代哈工大人在祖国各地的积极贡献。在这些书籍中,学生可以充分了解哈工大校训“规格严格,功夫到家”背后的艰苦卓绝、与国同行的历史,浸润式体悟哈工大“铭记责任,竭诚奉献的爱国精神;求真务实,崇尚科学的求是精神;海纳百川,协作攻关的团结精神;自强不息,开拓创新的奋进精神”,老一辈哈工大“八百壮士”的事迹也将不断激励新时代的知识分子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把爱国之情、报国之志融入祖国的伟大事业中。

(三)思想政治教育专题会、讲座论坛及调研活动

坚持思想政治教育专题会、讲座论坛、思想政治教育调研的学习工作。校区定期召开思想政治教育专题会、举办思想政治教育讲座、开设思想政治教育论坛,并形成学校领导率先学、带头讲的良好风尚。学校思想政治教育专题会常由校党委书记主持召开,旨在提高政治站位、强化责任担当,对学校党建工作具有建设意义。校区持续落实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扩大)学习会会议精神,专题学习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强调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贺信精神,坚持探索有校区特色的发展道路。校区积极传承哈工大与国家发展同频共振的红色基因,鼓励建立常态化交流机制,推动产学研合作等内容的调研交流。深圳校区校长常赴各个学院调研交流,听取学院建设意见,指导学院工作部属。同时,校区坚持做到高校社会服务,接待其他省市党政考察团的调研交流活动。1871D584-E341-44F1-BB17-D10A16EED972

(四)先锋楷模榜样教育

坚持先锋楷模的榜样引领工作。为发挥先锋模范的典型作用,我校常态化开展新时代共产党员的榜样学习活动。2021年9月29日,中共中央宣传部授予我校教授刘永坦院士“时代楷模”称号,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时代楷模发布厅》播出了矢志筑牢祖国“海防长城”的杰出科学家刘永坦院士的先进事迹,人民日报、新华社、中央广播电视台、光明日报、中国日报、中国青年报、中国教育报、科技日报、中国科学报等十余家媒体全面报道刘永坦院士科技报国初心报国的先进事迹。以刘永坦为榜样,一校三区教师代表学习“时代楷模”刘永坦院士先进事迹座谈会,一校三区同步学习刘永坦院士打造“国之重器”、守护万里海疆的专题视频,引起了全校师生的热烈反响。全校师生以刘教授为榜样,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人才工作会议上的讲话,学习刘教授将爱国之情化为强国之志,增强了民族自信心,更加主动地担负起时代赋予的使命责任。

四、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红色文化资源传承转化的借鉴价值

从实践来看,哈工大在学校内部强化课堂改革,在校园文化中举办多种活动,主要基于校区推进红色文化校园传播的三大有力抓手。其他高校可借鉴其抓手,由上至下、由内而外地推进红色文化资源的转化工作。

(一)聚焦学校城市特点,加强城市各级单位考察交流联系

高校建设一般由当地省政府、市政府指导建设,高校红色文化资源传承应与当地城市特色、发展水平、发展理念相吻合。要挖掘城市特点,坚持实施学校特色红色文化战略,推动精神文明与物质文明协调发展。可在新一轮省高水平大学建设计划中进行学校定位,引导师生参与省市级红色文化活动,加强与各级单位的考察交流活动,加快和扩大红色文化资源的对外开放,兼容传统与创新项目,优化品牌活动布局。加强思想政治教育专业人才培养和友好单位合作,让师生定期到所属市各级单位学习交流,通过“走出去”与“引进来”学习其他单位的红色文化资源发掘经验,推动课程思政和班团活动高质量、内涵式发展。

(二)植根学校历史基因,增进院系紧密团结互助

发展红色文化应植根学校历史基因,当前国内各高校校本历史发展脉络清晰,高校更需注重学校历史红色文化资源的发掘,优化图书馆党建文化展架结构,积极开拓校史馆红色文化资源新领域,稳步推出新媒体红色学习互动平台的特色服务。创建学校红色文化特色品牌,增强红色文化与校本课程的传播力,促进全体师生齐心学习。高校应鼓励建立二级院校红色文化传播经验常态化交流机制,优化学校内红色文化资源布局,继续巩固校院两级的红色传统活动,通过新媒体平台挖掘红色新势力的同时,加强开展马克思主义学院思想政治教育项目的扶持力度,推动其他学院到马克思主义学院的调研交流活动。

(三)丰富校园文化活动,促进学生创新发展

校园活动是红色文化的沃土,促进红色文化资源传承转化须更注重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按照高校文化育人发展工作的内容与职责要求,以活动为载体,通过举办讲座、论坛、校园红色社团活动、辩论赛等艺术形式,讲好红色故事,传承红色经典。通过开放校园文化活动日、举办校园文化节等途径丰富大学生课外生活,引导学生在文化活动中贴近红色主旋律,

(四)深化对外交流合作,畅通教育实践的赋能渠道

高校需更注重与党政机关、事业单位间的交流合作,畅通红色文化资源教育实践的渠道,推动企事业单位共同建设的红色精品活动。在對外交流中加强高校各单位的文化宣传能力,特别是党委宣传部、党委组织部、党委统战部、学生工作部等文化喉舌,凝聚各方力量,锤炼红色文化资源成果转化能力。畅通与企事业单位教育实践的渠道,在实践中进行红色文化交流,实现红色文化传承途径的创新,提升红色文化资源开发与整合的层级,进一步加强典型性红色教育案例的创造与流动。高校可通过推进红色文化考察团、实践团到省级、市级单位开展活动的途径,增加革命教育基地调研实践活动,为高校师生提供“四史”学习教育实践基地参观机会,结合党员教育和干部培训,结合廉洁文化建设,结合社会活动与志愿服务,拓展红色文化实践活动领域。

五、结语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担当。当代中国青年是与新时代同向同行、共同前进的一代,生逢盛世,肩负重任,传承红色文化当代青年义不容辞。高校红色文化资源是蕴涵中国国情的红色血脉,立德树人是高校的根本,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校区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与使命,不断发掘和转化高校红色文化资源,经过整理其传承及创新经验,希望广大青年爱国爱民,从红色教育中获得启发、汲取力量,稳扎稳进,且行且悟,不断坚定“四个自信”,增强做中国人的志气、骨气、底气,望红色思想之烛火,遍传赤旗之角落。

参考文献:

[1]习近平.用好红色资源 赓续红色血脉 努力创造无愧于历史和人民的新业绩[J].共产党员,2021(22):4-6.

[2]习近平.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21-07-02(02).

[3]李晓庆.依托高校红色资源 深化党史学习教育[J].党政论坛,2021(06):24-26.

[4]郑柏松,李宁,黄伟.高校“四化整合 五维协同 六度评价”红色文化育人体系的探索与实践——以黄冈职业技术学院为例[J].黄冈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1,23(05):87-91.

责任编辑  黄邦道1871D584-E341-44F1-BB17-D10A16EED972

猜你喜欢
红色教育思想引领
对“红色教育”回归本位的思考
探究新时期高校教师对大学生思想引领工作的保障机制
立足校情 聚焦心理 管理升级 实干兴校
立足校情 聚焦心理 管理升级 实干兴校
新时期共青团思想引领的路径探讨
论徐特立思想从“教育救国”到“红色教育”的转变
发挥红色教育阵地优势拓宽思想政治工作平台
改善课堂教学质量, 完善党校红色教育
将政治教学融入初中生的学习生活
“红色”语文之我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