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战略目标思维的高校预算绩效管理研究

2018-08-22 04:58俞奕奇
财会学习 2018年18期
关键词:平衡记分卡预算绩效管理高校

俞奕奇

摘要:本文阐述了高校战略目标与高校预算绩效管理的关系、分析总结了高校预算管理的背景和现状,通过引入战略目标管理(MBO)思维,以高效战略目标为向导,结合平衡记分卡(BSC)的框架维度,以关键性指标(KPI)为重要绩效指标,构建了一个基于战略导向的高校预算绩效管理体系。本文所构建的基于战略导向的高校预算绩效管理体系,对于推动高校科学化、精细化编制预算,完善高校预算管理体系,合理高效分配资源、降低高校财务风险、提升高校管理水平、为高校顺利实现其战略目标保驾护航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当前高校预算绩效管理的研究大多采用单一的平衡记分卡或关键性指标法,本文创新之处在于提出了高校战略目标的导向性作用,并结合平衡计分卡和关键性指标法进行实证分析。

关键词:高校;预算绩效管理;战略目标管理;平衡记分卡;关键性指标

一、高校战略目标与预算绩效管理的关系

高校战略目标是高校发展的战略定位,是高校在不同发展阶段根据自身发展使命和远景所设定的发展重点,是高校长期发展的指导性纲领,是高校不断改革创新的行动指南。高校战略目标所涉及的内容包括办学理念、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高校影响力提升等多方面。

高校预算绩效管理是以高校预算绩效目标为向导,以绩效评价为手段,以结果应用为保障,以改进预算管理、优化资源配置为目的,覆盖所有财政性资金,贯穿预算编制、执行、监督全过程的预算绩效管理体系。在高校预算绩效全过程管理闭环中,绩效目标管理是其中最为关键性的导向性因素[1]。

高校的战略目标依据高校使命和远景所确定,一经确定,就应当将其细化分解为具体可行的行动方案,该行动方案可以是学校为实现战略目标而开展的各项活动计划和任务。在进行预算绩效管理的过程中,细化分解的战略目标,就构成了一系列高校预算绩效目标。可以说,高校战略目标是制定高校预算绩效目标的重要依据,对高校预算绩效管理起导向性作用。

二、高校预算管理的背景及现状概述

近几年,新修订的《预算法》和《国务院关于深化预算管理制度改革的决定》(国发[2014]45号)对高校预算绩效管理提出了新的要求。新《预算法》从法律层面对预算绩效管理的各个环节进行了规定,其中第12条明确规定“各级预算应当遵循统筹兼顾、勤俭节约、量力而行、讲求绩效和收支平衡的原则”,这一重要修改突出了预算绩效管理在预算管理中的重要地位。《国务院关于深化预算管理制度改革的决定》提出了健全预算绩效管理机制的明确要求,绩效管理范围将覆盖各级预算单位和所有财政资金,评价结果也将作为调整支出结构、合理编制预算的重要依据[2]。《国务院关于实行中期财政规划管理的意见中期财政规划》([2015]3号)要求改进预算管理和控制方式,编制三年滚动预算,建立预算绩效评价机制,重点推行项目库建设,所有入库项目都要求设置绩效目标并通过评审[1]。这对高校预算管理提出了新要求,将预算绩效管理彻底嵌入了预算管理的环节中。同时,也为高校完善预算绩效管理机制、掌握绩效管理工具提供了契机。

随着教育体制的不断变革,高校财务管理水平的不断提升,法规政策的不断推进,高校预算绩效管理迫在眉睫。目前高校的预算绩效工作正逐步展开不断推进,但还存在以下一系列问题。

(一)高校缺乏对绩效的重视,对预算绩效管理认识不足

我国长期以来形成的传统模式下的高校预算管理理念,往往存在重投入轻产出的问题,缺乏对效率和结果的重视,缺乏投入产出的效益观念。在预算经费安排上,缺乏对资金投入和产出合理性的考虑与关注。而且,现阶段的高校预算管理工作,主要由财务部门完成,高校其他部门缺乏对预算绩效管理的认识与参与,也给预算绩效管理工作的开展增加了一定的难度。

(二)高校战略目标与预算管理结合不紧密,绩效目标不明确

传统的预算管理往往只着重考虑高校当前的计划任务,而忽视了高校总体战略目标以及各个部门的中长期发展目标,没有将资金分配与高校长期战略目标挂钩,使得预算管理与高校战略目标的结合不够紧密。此外,高校在编制预算和分配资金的过程中,由于高校战略目标的多元性与特殊性,容易造成预算绩效目标设定不明确的情况。在设定绩效目标时,缺乏对绩效目标合理性可行性的审核评判。在预算执行过程中,缺乏对绩效目标的跟踪问责,这就容易造成预算的执行结果偏离绩效目标。

(三)高校自身的绩效评价考核体系不健全

目前我国高校对预算的执行缺乏一个科学合理系统的监督考评机制。在预算执行过程中缺乏有效的监督,监督层面仅停留在资金进度和资金使用合规性上,对绩效层面的监督缺乏考量。在项目结束时,缺乏对预算执行的追踪问责,没有采取有效的奖惩措施对预算执行情况进行评价考核。绩效评价的结果缺乏运用,没有根据考核结果对下一阶段的预算分配产生影响。

三、基于战略导向的高校预算绩效管理体系构建

(一)树立MBO战略目标为导向的指导思想

管理学大师彼得德鲁克提出的目标管理理论(Management by objectives,简称MBO)是一种以目标为导向的管理理论,其核心是强调企业管理层与下属部门沟通协调共同制定出具体可行的目标的过程,是一个将企业整体目标分解到企業各个组织中的过程[3]。

建立一个以MBO战略目标为导向的高校预算绩效管理体系,应当在预算的编制、执行和监控的过程中,充分围绕高校战略目标展开,将高校的战略目标、长期规划和部门计划有机结合,通过高校预算绩效全过程的监控,适时调整各项计划,避免偏离高校战略目标。此外,以MBO为导向的预算绩效管理可以引导高校树立效益观念,在关注短期部门计划的基础上更加注重高校长期的发展战略。预算绩效管理应当贯穿高校发展的各个阶段,使预算绩效目标与高校战略相适应,推动高校战略目标的实现,激励高校资源的合理分配,逐步建立一个科学合理的管理体系。

(二)借鉴BSC平衡计分卡的框架维度细化绩效目标

RobertS.Kaplan和DavidP.Norton提出的平衡记分卡(Balanced Score Card,简称BSC)理念被广泛运用于企业的战略管理和绩效管理中。BSC理论以企业战略目标为中心,通过企业财务、顾客、内部流程、学习与成长四个维度将企业战略目标细化分解,形成一套绩效指标评价体系,通过对指标体系的跟踪监控评价,确保企业战略目标得以顺利贯彻执行,既兼顾了财务与非财务的指标,也考虑了短期与长远的目标[4]。

我国高校与企业的区别主要在于高校的非营利性,以及高校所承担的历史使命与所肩负的社会责任。我国高校非盈利性的特点,决定了高校的收入来源主要是财政拨款和事业收入以及部分捐赠收入。BSC中的财务维度主要表现在对高校的筹资能力、偿债能力、资金的执行能力等方面的评价。高校所承担的历史使命,最为基本的职能是教育教学和科学研究,因此在BSC中的高校内部运营维度下所涵盖的是对高校人才培养水平和科学研究能力的评价。此外,高校未来长远的发展离不开办学能力的提升、国际竞争力的增强、世界影响力的扩大等因素,故而高校BSC中的学习和成长维度所涵盖的内容大体可分为对学科建设、师资队伍建设、国际合作交流等方面的评价。对应企业BSC中的顾客维度,高校的服务对象主要是师生和社会,因此在高校BSC中服务对象维度所涉及的主要是师生满意度和社会服务能力等方面的评价。

(三)以KPI指标作为可量化的重要指标辅助衡量绩效目标

关键性指标(Key Performance Indicator,简称KPI)是根据企业战略目标所提炼出来的最具代表性的可衡量的指标,是一种能将企业的战略目标量化分解的、具有操作性的量化工具,是企业进行绩效管理、进行绩效评价的基础和依据。

以KPI为重要指标衡量指标的高校预算绩效管理体系,要求我们所设定的绩效指标是在一定期限内最能反映高校战略目标预期实现程度的指标。在运用KPI选取绩效指标时,高校应当充分考虑自身目标特性,按照重要性原则,选取指向明确、细化量化、合理可行、相应匹配的指标。同时,指标数量并非越多越好,应当提炼出具有关键性代表性的指标,以提高绩效评价质量。

(四)以一流大学建设高校为例,构建基于战略导向的高校预算绩效管理体系

1.树立MBO战略目标为导向的指导思想

根据A校对外公布的《A校一流大学建设高校建设方案》,A校的总体目标是:到本世纪中叶,高水平建成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具体战略目標分三步走:第一步是到2020年左右,学校主要办学指标和整体排名进入世界一流大学行列,部分优势学科进入世界一流前列;第二步是到2030年左右,学校跻身世界一流大学前列,高峰学科数量全国领先,更多学科进入世界一流前列,若干优势学科达到世界领先水平;第三步是到2050年左右,学校办学声誉获得世界公认,更多学科达到世界领先水平,整体实现建成世界顶尖大学的目标。

在明确A校总体战略目标的基础上,我们可以将战略目标细化分解为以下具有可操作性的目标:建设一流学科,形成核心竞争优势;培养一流人才,树立卓越教育品牌;创造一流成果,打造顶尖创新高地;作出一流贡献,服务国家区域战略;优化一流布局,构建开放办学体系;完善一流治理,激发师生创造活力。

至此,本文所研究的基于战略导向的高校预算绩效管理体系构建的第一先决条件已经成立,即树立MBO战略目标为导向的指导思想。

2.以A校所提出的战略目标为导向,借鉴BSC平衡计分卡的框架维度细化战略目标形成绩效目标,以KPI指标来辅助衡量预算绩效目标,建立基于战略导向的高校预算绩效管理体系,见表1。

四、结语

本文阐述了高校战略目标与高校预算绩效管理的关系、分析总结了高校预算管理的背景和现状,通过引入战略目标思维,以高效战略目标为向导,结合平衡记分卡(BSC)的框架维度,以关键性指标(KPI)为重要绩效指标,构建了一个基于战略导向的高校预算绩效管理体系。本文所构建的基于战略导向的高校预算绩效管理体系,有助于推动高校科学化、精细化编制预算,完善高校预算管理体系,对高校资源合理配置、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降低高校财务风险、提升高校管理水平、为高校顺利实现其战略目标保驾护航都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国务院.国务院关于实行中期财政规划管理的意见中期财政规划[Z].国发[2015]3号.

[2]国务院.国务院关于深化预算管理制度改革的决定国发[Z].[2014]45号.

[3]彼得·德鲁克.管理的实践[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9.

[4]罗伯特·卡普兰,大卫·诺顿.平衡计分卡:化战略为行动[M].广东:广东经济出版社,2013.

猜你喜欢
平衡记分卡预算绩效管理高校
行政事业单位中预算绩效管理的应用探析
论预算绩效管理在行政事业单位的运用难点及建议
中日高校本科生导师制的比较
学研产模式下的医药英语人才培养研究
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制度的建设与思考
高校科研创新团队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当前中小工业企业预算绩效管理模式实践探析
煤炭企业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基于平衡记分卡的绩效管理指标体系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