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高校预算管理绩效评价研究综述

2018-08-22 04:58史淑霞
财会学习 2018年18期
关键词:高等学校绩效评价预算管理

史淑霞

摘要:近年来,随着国家对高等教育经费和科研经费投入的不断增长,高校资金量增长迅速,高校预算管理“重分配、轻管理”的问题日益突出。高校预算必须建立科学的绩效评价机制才能解决目前存在的预算资金使用效率低下、重复支出等问题,使预算资金真正运用到急需的地方。本文对高校预算管理绩效评价分三方面进行了概述,包括高校预算管理绩效相关理论、绩效评价方法以及构建绩效评价指标体系。最后对研究现状做出了评价并展望了进一步研究方向。

关键词:高等学校;预算管理;绩效评价

在高校财务管理中预算管理是整个财务管理的基础,同时也是核心。构建一个科学高效的预算管理体制关系到学校的长期可持续发展。目前高校普遍存在着预算资金总量上的短缺与资金分配不合理导致的重复购置、设备闲置、重复建设等资金使用效率低下等问题。出现上述现象的原因是因为在我国高校预算一直存在“重投入、轻产出,重分配、轻管理”的情况,对预算执行结果缺乏相应的责任机制和奖惩制度。由于缺少绩效考核,使得预算年度内预算执行情况不明确,不必要支出、重复支出较多,造成资源浪费。也正是由于缺少绩效考评,没有奖惩制度,高校各部门缺乏预算执行管理的责任意识,预算执行中存在的问题得不到纠正,下一年依然会出现同样的问题。如果能够建立一套科学的合理的高校预算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绩效考评的结果与资金负责人的业绩考核挂钩,建立奖励与追责机制,势必会调动各部门预算管理的积极性,更加注重资金的配置,提高预算资金使用效益。

近年来,我国一些学者已经开始对高校预算管理绩效评价进行研究,尤其是随着《新预算法》对绩效评价的重视。接下来,本文将从以下三方面对相关研究进行概述,包括高校预算管理相关理论、绩效评价方法以及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一、高校预算管理绩效评价相关理论

对于高校预算管理绩效评价方面的理论研究还比较少,可能是因为预算管理绩效评价太具体了,我们可以扩展到高校绩效评价甚至财政支出绩效评价,对于这方面的理论研究,通过查阅相关文献我们发现比较认可和有深度的理论包括张男星的高校绩效评价的理论构建与自证和马国贤的“一观三论”,对我们进行高校预算管理绩效评价研究有一定的理论指导意义。

2015年,张男星教授在名为《高校绩效评价:实践探索的理论思考》一文中对不具有实物产出的高校是否可以进行绩效评价进行了理论的思考,文章指出,第一,高等学校始终从事着传承知识、生产知识、传播知识和转化知识的活动,既然知识是可以生产、保存、传播和转化运用的,那么,在这些知识形态流变的过程中,就必然会产生出可以计量的要素。这些源自高校本体存在过程中的计量要素,就是对高校进行绩效评价的合理性原子。第二,高校除了传承、生产、传播高深学问外,也承担着公共服务的职能,因此也享受着政府的财政拨款,政府为使财政资金发挥更高的效益,也必然会有对高校进行绩效评价的要求。

上海财经大学的马国贤2009年对财政支出绩效评价提出了“一观三论”基本理论体系,为高校绩效评价提供了理论基石。“一观三论”中的“一观”是指“花钱买服务”的预算观,该观点指出首先公共支出的目的不是养人、养机构,而是花钱购买服务,要通过不断的回答花了什么钱和多少钱,取得了什么样的效果来构建评价指标体系;其次,绩效指标按照逻辑分析法应分为投入、结果、能力和满意四个维度,并以此四个维度建立框架;最后根据绩效指标是否能够诠释投入的目的对指标优劣做出评判。“三论”是指结果导向论、公共委托代理论和为“顾客”服务论。结果导向理论可以简化解释为绩效评价,针对的是结果而非过程,因为对过程评价比较困难,而结果是已确定的事实,因此必须跳过过程,聚焦结果才能进行客观公正的评价;公共委托代理论是用来确定绩效评价的责任关系的,可以借助拨款和用款的公共委托代理关系来确定。为“顾客”服务论是指是绩效评价的重要指标和改进依据,但作者强调受益人满意率也不能是唯一指标。

二、高效预算管理绩效评价的方法

综合前面的研究文献,高校预算管理绩效评价主要采用三种方法,即层次分析法、模糊评价法和数据包络分析法。下面我们将分别介绍这三种方法的优势以及使用限制。

(一)层次分析法

层次分析法是在20世纪70年代由著名的美国运筹学家Saaty T.L最早提出的。其分析问题的基本思路是首先把复杂问题分解为若干个组成要素,再把每个要素分解成若干更精细的要素,层层分解,形成一个有序的阶梯层次结构。然后再通过两两比较的方法对每个层次的组成要素的相对重要性进行确定。最后对层次进行总排序,排序依据就是计算出的各层组成要素对主问题的合成权重。

层次分析法最突出优点是能够对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问题进行解决分析,因为其模型可以导入决策者的政策经验以及主观判断。

层次分析法的局限性在于分析过程中主观因素占很大比重,过多依赖专家的经验,而且层次分析法只能解决从众多方案中选出较为优秀的一个方案,不能提供新的方案,因此层次分析法要与其他分析法结合使用。

(二)模糊评价法

模糊评价法是建立在模糊数学基础上的一种综合性评价方法,该方法将边界不清、不好量化的因素用隶属度来进行量化,能够将定性评价转为定量评价,因而模糊评价法适用于对受多因素制约的事物做出整体的评价。

1.模糊评价法一般分为以下几个步骤

(1)确定模糊评价的因素集。确定因素集时根据实际情况和分析评价的目的。

(2)确定综合评价标准,也就是确定评判集。

(3)构建隶属度函数方程式。隶属度函数的形式比较多,应根据实际情况加以分析确定,分别求出各单一因素对各个评审等级的归属程度。

(4)构造评价因素的权重。

(5)模糊综合评价结果的计算。

2.模糊评价法的優缺点

模糊综合评价法的优点是能够对模糊的评价对象经过精确的数字处理进行量化评价,而且可以把人的经验加入,进而达到定性和定量因素互相结合。但其缺点是主要靠主观确定各要素权重,缺乏客观性,且计算具有一定的复杂性。

(三)数据包络分析法

数据包络分析法(DEA)是一种用于评价决策单元是否有效及效率高低的统计方法,该决策单元可以是一个经济系统或生产过程,通过投入相同类型的多种要素产出一定数量的产品,无需对投入要素和产出要素之间进行关联分析,而是以整体的投入与产出的相对效益确定评判标准,各决策单元是否DEA有效由各单元与评判标准之间的距离状况确定。

1. DEA主要步骤

(1)甄选确定研究单位,即对决策单元进行选取,要考虑行业的特点和属性。

(2)对投入和产出指标分别进行确定。如果选取的投入产出指标不适当,将会误导效率评价的结果,而且被选取的投入产出指标必须具有单调性,也就是任何投入指标的增加都不会导致任何产出指标数量的减少。

(3)DEA模型的选取。模型的选用应从所研究问题、研究目的与投入产出指标的属性等方面综合考虑。

(4)评估结果的分析。

2. DEA的优势与限制

DEA的优势一是可操作性强、具有实用性,因为无需提前设定函数公式以及参数就能进行多投入多产出分析;二是评价结果客观性强、具有公正性,由数学规划产生投入、产出权重,避免了主观因素的影响。但DEA的劣势是无法做绝对效率评价,只能做相对效率评价。

以上三种方法是运用较多的绩效评价方法,也有学者运用其他方法进行高校预算绩效评价,如作者徐蕾2017年使用灰色关联分析模型对高校财务预算进行了绩效评价,其使用灰色关联分析模型是一种改进后的模型,研究结果表明,该灰色关联模型计算量小,较能反映实际的绩效水平,可以用于高校财务预算绩效评价研究的工作中。又如李权2014年采用因子分析法进行高校预算管理绩效评价,其在文中指出因子分析法的最大优点是其能够避免人为的主观因素,因为各公共因子的权重是根据各自的方差贡献率大小来确定而不是主观赋值的,从而使得评价结果客观真实。

三、高校预算管理绩效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构建绩效评价指标体系是高校进行预算管理绩效评价的一个重要环节,对于指标体系构建方面研究较全面深入和具有一定权威性和认可度的包括“大学财务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和《高等教育财政支出绩效评价指标体系》。

“大学财务综合评价指标体系”是由杨周复和施建军在2001年承担的教育部课题《大学财务综合评价研究》建立的,该课题当时也获得了世界银行的资助。该指标体系分三方面构建了38个高校财务评价指标,具体如图1所示:

《高等教育财政支出绩效评价指标体系》是由上海财经大学中国教育绩效评价研究中心与江苏省财政厅合作从2005年5月开始着手研究,在比较了美、英、澳、加、日等国家高等教育绩效评价的基础上共同研究制定,并选择江苏省10所院校进行了试点,专家组当时对该研究进行了高度的肯定。

该指标体系包括3个一级指标、13个二级指标及26个三级指标。一级指标和二级指标如图2所示。

另外,还有学者采用了平衡计分卡方法对高校预算管理进行绩效评价,围绕平衡计分卡的四个维度,即财务、客户、内部运营、学习与成长,对绩效评价指标体系进行构建,如:李志刚等2013年在《基于平衡计分卡的高校预算绩效管理研究》一文中指出传统预算考评更侧重于财务指标,容易产生短期行为,有必要引入平衡计分卡为预算绩效评价提高新的思路和方式。对于围绕四个维度进行评价指标构建其也给出了相关建议,比如财务维度不应该只考虑预算完成情况,还要着重考察资金使用效率和教育资源配置情况以及财务稳健性方面。

顾客维度方面其认为高校的顾客就是学生,应主要考察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和毕业生就业率;高校内部流程方面的指标应包括生均事业支出、本专科业务费、教学差旅费、教师人均科研经费、体育维持费和教学仪器设备维修费占学费收入比率等;高校学习与成长维度可以考察的指标应包含基本辦学条件指标、专职教师中具有硕士、博士学位的比例、教师培训费、发展性支出占总支出的比例等。李权等2014年在《基于平衡计分卡的高校预算管理绩效评价探究》一文中构建的基于平衡计分卡的预算管理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如下:财务维度指标包括财政拨款占总收入比率、科研经费收入金额、自筹基建支出金额;客户维度指标包括教学科研设备价值、图书资料数量、在校学生数量、毕业生就业率;内部流程维度指标包括学术带头人数量、重点学科数量、专职教师比例;学习与成长维度指标包括科研课题立项数量、发表学术论文数量、举办学术讲座次数。

总之,对于高校预算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不同的研究者有不同理解,这就会导致由于绩效评价指标体系不同对同一预算单位的评价结果也会有差异,因此如何构建科学合理、公正的绩效评价指标显得尤为重要。

四、对现有研究的评价和进一步研究的展望

从现有的文献来看,对高校预算管理绩效评价的理论研究较少,缺乏普遍认可和水平较高的理论研究。而在高校预算管理绩效评价实务研究方面,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和使用的绩效评价方法重复性研究较多,缺乏一定的创新性。

进一步可以从构建高校预算管理绩效评价理论、增强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客观性、全面性,及理论和实证相结合的研究方式等方面做更深入研究。

参考文献:

[1]马国贤.一观三论与财政支出绩效评价[J].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2009(3).

[2]张男星,王春春,姜朝晖.高校绩效评价:实践的理论思考[J].教育研究,2015(6).

[3]徐蕾.大数据时代高校财务预算绩效评价研究与应用--基于灰色关联分析改进模型[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7(5).

[4]李权,朱波强.基于平衡计分卡的高校预算管理绩效评价探究[J].财会通讯.综合,2014,(9中).

[5]李志刚,徐莉萍.基于平衡计分卡的高校绩效预算管理研究[J].财会通讯.综合,2013(12上).

[6]杨周复,施建军.大学财务综合评价研究[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社,2002,11:181-262.

[7]王平心,殷俊明.高等院校内部绩效评价研究[M].科学出版社,2010,03:75-105.

猜你喜欢
高等学校绩效评价预算管理
基于DRGs的老年医学科医疗服务绩效评价分析
对财政预算项目支出绩效评价的探讨
财政支出绩效评价实践存在的问题及改进建议探索
财政支出绩效评价结果应用于问责的困境与出路
浅谈高校廉洁教育的对策
创新创业教育融入高等学校人才培养体系的实施路径研究
高等学校教学及科研设备政府采购操作实务
预算管理在企业中的应用研究
财务管理视域下的行政事业单位预算执行途径研究
加强对政府全口径预算决算的审查和监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