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晓冬,游 洋,刘 岩,王 珺,王 强,李铁男
(1.沈阳市第七人民医院,沈阳 110003;2. 辽宁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沈阳 110032)
婴儿湿疹是婴儿时期常见的一种皮肤病,常发于婴儿的头面、躯干四肢,主要表现为剧烈的瘙痒,极易导致患儿哭闹,躁动不安,有的婴儿可因搔抓而继发感染,引起局部淋巴结肿大,但极少数患儿发生全身感染[1]。婴儿湿疹的发病病因难以确定,发病无明显的季节性,但易在冬季复发[2]。现代医学主要抗过敏治疗并局部治疗的外用糖皮质类固醇激素类及钙调神经磷酸抑制剂等进行治疗,有易复发,及药物依赖等毒副作用[3-4]。一效散由“辽东疮王”王品三老先生所创制,具有燥湿收敛,止痒止痛的作用,经过几十年的临床运用,在中医外科各种疾病的治疗中收效显著。笔者经过临床实践,对一效散进行改良,将其以一定比例加入白凡士林膏剂进行调和,制成一效散膏剂,其对婴儿湿疹有明显疗效。故本研究将对一效散膏剂外用治疗婴儿湿疹的疗效及对细胞因子水平的影响进行系统观察,以期揭示一效散膏剂治疗婴儿湿疹的作用机制。现报道如下。
1.1 一般资料 收集于沈阳第七人民医院2017年4月-2017年12月进行治的疗湿疹婴儿60例。男28例,女32例,根据随机数字表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30例。对照组男14例,女16例,平均年龄(13.12±6.21)月;治疗组男14例,女16例,平均年龄(12.12±5.17)月,2组各项基本临床资料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诊断标准 1)西医诊断标准:根据中华医学会皮肤性病学免疫学组于 2011 年制定的我国《中国湿疹诊疗指南》[5]中的诊断标准:亚急性期临床表现为红肿和渗出减轻,糜烂面结痂、脱屑。皮疹一般对称分布、常反复发作,自觉症状为瘙痒,甚至剧痒。实验室检查中血常规可有嗜酸性粒细胞增多,部分患儿有血清 IgE 增高,变应原检查有助于寻找可能的致敏原等,必要时行皮肤组织病理学检查。 2)中医诊断标准[6]:婴儿湿疮(脾虚湿蕴证) 症见皮肤瘙痒,皮肤出现以丘疹、丘疱疹为主的皮疹,可伴有皮肤颜色黯淡、水疱、薄痂为主要临床症状;吮乳后不久吐出未消化的乳块,伴有完谷不化或大便稀溏,舌淡,苔白或白腻,脉缓为次要临床症状。同时具备以上主症及次症 2 项以上者,即可诊断为该证候。
1.3 纳入标准 符合湿疹亚急性期、中医婴儿湿疮的诊断标准者;治疗前1个月内未服用长效类固醇激素,1周内未服用抗组胺药物;对研究药物不过敏。
1.4 研究方法 采用病例随机对照研究方法,对60例患有湿疹的婴儿进行治疗研究。对照组均应用常规的西医治疗,给予丁酸氢化可的松乳膏(尤卓尔)涂于患处,面部应用硼酸氧化锌软膏,2~3次/d,治疗组用一效散膏剂进行治疗,一效散膏剂为以1:10的比例将一效散与凡士林膏剂混合而成,一效散由煅炉甘石30 g,滑石700 g,朱砂10 g,冰片10 g,共研极细面而成。将一效散膏剂涂于患处,2~3次/ d,2组均治疗4周。
1.5 观察指标 1)疗效标准: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试行)》[6]拟定,显效:疗效指数≥60%,瘙痒等症状明显减弱;有效:疗效指数为≥30%,瘙痒等症状有所减弱;无效:疗效指数<30%,皮损面积未见消弱或反而加剧。2) 皮损面积、皮损形态、瘙痒程度等积分变化:检测2组皮损面积、皮损形态、瘙痒程度等积分情况。参照湿疹面积及严重度指数(EASI)[7]对治疗前后湿疹婴儿的疾病的严重程度进行评估。皮损情况按照0~6进行评分,0分:无皮损;1分:<10%;2分:≥10%;3分:≥20%;4分:≥50%;5分:≥70%;6分:90%~100%。面积计算时按患儿手掌的面积大小为1%,头颈部面积为20%,双上肢面积为20%,躯干面积为20%,双下肢面积为30%。皮损形态按照0~6进行评分,辨别患儿红斑、丘疹、糜烂、渗出、结痂等形态发生程度。瘙痒程度按照0~3进行评分,0分:无瘙痒感,1分:轻度瘙痒、不使人烦躁,2分:明显瘙痒、使人烦躁,3分:影响睡眠的剧烈瘙痒。3)比较2组治疗2、4周治疗后的复发情况:痊愈患儿原部位再次出现皮疹及临床症状并符合湿疹诊断标准,或显效、好转患儿停药后原有皮损、症状加重。复发率=复发的人数/随访总人数×100%。4)观察2组治疗前后细胞因子水平变化 :治疗前后均采取2组静脉血,采用ELIspot 试剂盒(深圳达科为)测定血清细胞因子IFN-γ、IL-4、IL-10 水平。
1.6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7.0 统计进行统计学分析,症状积分等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x± 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率(%)表示,采用χ2法检验,P<0.05为具有统计学意义。
2.1 2组临床疗效结果比较 见表1。
表 1 2组临床疗效结果比较(n = 30) 例
2.2 治疗前后症状积分比较 见表2。
表 2 2组 治疗前后症状积分比较(x ± s,n = 30) 分
2.3 2组治疗2周、4周后复发情况比较 见表3。
表3 2组治疗后2、4周的复发情况比较 例(%)
2.4 2组治疗前后的细胞因子水平变化 比较 见表4。
表4 2组治疗前后IFN-γ、IL-4、IL-10水平比较(x± s,n = 30) pg/mL
婴儿湿疹的与患儿体内Th1/Th2比例失衡,体内细胞因子水平失衡有关,IL-4、IL-10、IFN-γ等细胞因子主要是由Th1、Th2所分泌的,故婴儿湿疹造成了IL-4、IL-10、IFN-γ等细胞因子的失调。婴儿湿疹在中医中常被称为“奶癣”或“胎敛疮”[7-10]。《素问·至真要大论》载:“诸湿肿满,皆属于脾”[11-12],由于脾虚运化无力,湿热内生,郁热日久成瘀,造成络阻血瘀,而致结节,阐述了婴儿湿疹由于脾虚湿蕴所致[12]。一效散膏剂是由一效散和凡士林膏剂由1:10的比例混合而成,具有燥湿收敛,止痒止痛之功,凡士林具有保湿、修复皮肤屏障的作用,两者合用起到除湿止痒、敛疮生肌的作用[13]。一效散由煅炉甘石、滑石、朱砂、冰片组成,炉甘石具有收湿敛疮止痒的功效,煅用可以增强其药效,现代药理研究[14-17]表明,外用炉甘石可抑制葡萄球菌生长,吸收创面分泌液,起到收敛、保护的作用[16];滑石具有清热收湿敛疮的作用,对皮肤、黏膜起到保护作用,滑石粉外用,撒布于发炎或破损组织的表面时,可形成保护性膜,既可减少局部摩擦,防止外来刺激,亦能吸收大量化学刺激物或毒物,并有吸收分泌液,促进干燥、结痂作用;朱砂外用主要起到敛疮生肌、防腐解毒、消肿止痛的作用,朱砂中的微量元素有抑制和杀灭细菌的作用,且经过临床观察并未发现因此而中毒;而冰片具有芳辛走窜之性,可以引药入腠理,使药效直达肌表;现代药理表明冰片具有促进药物吸收,抗菌、抗炎、镇痛的作用。2药合用,共奏除湿止痒、敛疮生肌之功。本试验结果表明,治疗组患儿临床疗显著,患儿皮损情况及瘙痒程度明显减轻,且复发概率较低,对细胞因子IFN-γ、IL-4、IL-10水平的改善更为明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