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 琳 朱鑫瀛 袁 超 朱雅萍
甲状腺癌是指人体甲状腺部位出现细胞的异常增殖及分化,进而引发患者淋巴肿大、声音嘶哑等症状的一类疾病,是内分泌系统及头颈部癌症中最为常见的癌症,发病率为全身癌症中的1%~5%[1]。现阶段甲状腺癌的治疗手段包括手术治疗、内分泌治疗及放疗等,其中手术切除甲状腺及颈部淋巴清扫是甲状腺癌的最主要治疗方法,应用也最为广泛。手术治疗需要对患者进行全麻,多数患者在全麻苏醒时,由于麻醉效果逐渐消退,气管插管会对患者产生较大刺激,引发呛咳的发生,而苏醒期呛咳会引发多种并发症,诸如心率增加、伤口撕裂、喉痉挛等,严重者甚至威胁患者生命[1-2]。本研究对甲状腺癌患者术中持续输注右美托咪定,探讨其对术后呛咳的发生率及术后出血量的影响,现详述如下。
选取2013年1月至2017年1月于我院进行确诊并行全麻手术治疗的60例甲状腺肿瘤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均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男性12例、女性18例;年龄25~54岁,平均年龄(35.02±11.36)岁;体重45~74 kg,平均体重(62.36±10.58)kg;麻醉分级(ASA)Ⅰ级21例、Ⅱ级9例。实验组中男性13例,女性17例;年龄26~55岁,平均年龄(36.01±10.69)岁;体重44~75 kg,平均体重(62.14±11.68)kg;ASA Ⅰ级20例、Ⅱ级10例。2组患者一般资料如年龄、性别、体重等对比,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纳入标准:①年龄位于20~70周岁之间;②经病理检验证实为甲状腺癌并行手术治疗;③意识清醒,无精神疾患;④对本次调研过程、方法、原理清楚明白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排除标准:①合并精神疾患者;②存在其他器质性疾病者如冠心病、肾衰竭等;③已接受过甲状腺癌切除术复发者;④合并甲状腺功能亢进者;⑤ASA分级在Ⅲ级及以上。
所有患者不使用术前药物,进入手术室后平卧15 min,建立静脉通路,监测患者呼吸、心跳、血氧浓度等指标,而后进行麻醉诱导,待患者意识消失后,进行插管,而后实验组患者使用输液泵进行持续右美托咪定输注,输注剂量为0.5 μg·kg-1·h-1,输注持续至手术结束;对照组患者与实验组患者输注方式一致,但输注药液为生理盐水。手术结束后对2组患者苏醒时呛咳反应、术后24 h及48 h内出血量以及麻醉前(T1)、麻醉插管后1 min(T2)、手术完毕时(T3)和撤除麻醉管后1 min(T4)4个时间点的MAP和HR进行测量对比。
1.3.1 呛咳反应 对2组患者术后苏醒拔管时的呛咳反应进行评分对比,将呛咳反应区分为轻中重3个等级,其中无呛咳为未出现呛咳反应,轻度为出现单次呛咳,中度为出现多次呛咳,重度为出现连续呛咳且时间长于5 s,呛咳反应出现率=(轻度呛咳数+中度呛咳数+重度呛咳数)/总例数×100%[3]。
1.3.2 MAP及HR 使用迈瑞BeneViewT5心电监护仪对2组患者在麻醉前(T1)、麻醉插管后1 min(T2)、手术完毕时(T3)和撤除麻醉管后1 min(T4)4个时间点的MAP和HR进行测定,并观察分析2组患者不同时刻MAP及HR变化情况并进行对比。
1.3.3 术后出血量 指定专人对所有患者术后24 h及48 h出血量进行记录,而后进行对比分析。
实验组患者呛咳出现率为13.33%(4/30),对照组为36.67%(11/30),2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6.529,P<0.05),如表1。
表1 2组患者呛咳发生率对比(例,%)
经测量对比可发现,术前2组MAP及HR水平区别不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对照组在T2及T4时MAP及HR明显高于实验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如表2。
表2 2组患者不同时间点MAP及HR对比
*为与本组T1相比,P<0.05。
经测量对比,可以发现,术后24 h,实验组出血量为(61.34±24.56)mL,显著低于对照组的(79.62±28.57)mL,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8.265,P<0.05);术后48 h,实验组出血量为(24.12±10.36)mL,仍低于对照组的(34.02±11.59),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7.756,P<0.05)。
甲状腺癌是现阶段头颈部常见恶性肿瘤之一,占头颈部恶性肿瘤的5%左右[4],在中青年及老年人群中均呈高发态势,但女性发病率高于男性,老年人发病率高于中青年。甲状腺癌的主要临床症状包括甲状腺肿块、淋巴结肿大,晚期肿瘤组织可压迫交感神经节引发Horner综合征和肩部疼痛,若癌细胞出现转移可侵犯肺、骨等组织,引发全身症状,威胁患者生命。前期该症的治疗手段主要为手术治疗,张军强等[5]的研究发现,对甲状腺癌患者施行腔镜手术能够显著降低淋巴结转移危险,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李金华等[6]的研究也提示,手术治疗能够显著提高甲状腺癌患者生存时间,提高其生存质量。但现阶段甲状腺癌的手术治疗需要对患者进行全麻后插管,而术后患者苏醒时由于插管刺激,常出现呛咳反应。学者广峰等[7]的研究提示,甲状腺术后并发症包括呛咳、误吸、吞咽困难等,其中呛咳可能会造成手术刀口撕裂,引发出血,直接威胁患者生命;学者王瑾[8]的研究也指出,甲状腺术后呛咳会增加出血概率,而由于人体颈前区空间有限,少量出血既可压迫患者血管,引发呼吸困难,甚至引发窒息的出现,故而应减少术后呛咳的发生,有助于提高手术安全率。
右美托咪定是α2-肾上腺素受体激动剂中的一种,具有较高的选择性,是一种新型的麻醉辅助药,现阶段常被用于全麻、椎管麻醉及ICU患者治疗中。学者刘陆陆[9]的研究发现,右美托咪定能够显著降低术中麻醉药品的使用量,同时还能够降低丙泊酚的Cp50值,提示该药一方面能够增加使用药物的安全性,另一方面也可以加快手术进程,降低危险事件发生率。学者朴云学等[10]的研究也指出,术中持续输注右美托咪定能够降低患者术后认知功能障碍程度,同时增加其简易智能精神状态检查量表得分,提示该药的使用能够加快全麻患者术后意识恢复。近些年,右美托咪定在全麻患者苏醒拔管期的使用逐渐受到人们的重视,全身麻醉患者在苏醒期会面临气管插管、伤口疼痛等一系列事件的刺激,常出现心率加快、呛咳等反应,尤其是甲状腺肿瘤手术患者,术后呛咳增加了其出血概率,对其健康造成较大威胁。学者张艳萍等[11]的研究发现,对甲状腺手术患者持续输注0.4 μg·kg-1·h-1的右美托咪定,能够显著降低术后呛咳发生率和术后出血量;学者崔旭蕾等[12]的研究也发现,右美托咪定的应用能够降低全麻患者苏醒时的呛咳反应,同时具有稳定其血流动力学的作用。
本文作者通过设立实验组和对照组的方式,就术中持续输注右美托咪定对甲状腺手术患者术后呛咳反应及出血的影响作了探究,结果显示,使用右美托咪定的实验组患者术后呛咳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且其术后24 h及48 h出血量低于对照组,同时本研究还发现,右美托咪定的使用还具有稳定患者血流动力学的作用,有助于患者术后恢复。分析其机理为右美托咪定为特异性α2-肾上腺素受体激动剂,与患者体内受体结合后,能够阻碍神经元放电,起到镇痛作用,同时还能够抑制呛咳反射神经,降低了患者的气道敏感度,进而起到降低术后呛咳率的效果。
综上所述,术中持续输注右美托咪定能够降低甲状腺肿瘤患者术后呛咳发生率及术后出血量,对患者预后具有积极意义,值得临床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