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店楚简《老子》甲本“民复孝慈”解

2018-08-22 10:23乔杭媛
文学教育 2018年26期
关键词:稚子赤子字形

乔杭媛

郭店楚简《老子》章节顺序与文本内容与马王堆帛书本、今传王弼本存在较大差异。其中,简本《老子》甲第一章究竟是作“绝伪弃虑,民复孝慈”,还是作“绝伪弃虑,民复季子”,尚存争议。

论述郭店简本应作“孝慈”,还是作“季子”,需要解决的问题是一致的:从字形上说,“孝”与“季”是否存在字形讹误的可能性,是否有类似的讹误语例;从语用上论,“季子”词义是单纯指“排行之少者”,还是兼有“稚子”义,“季子”的使用是否契合先秦的语用习惯;从思想的统一性看,“孝慈”、“季子”哪一个与《老子》的思想体系更为融洽。

本文在综合以往学者观点的基础上,从文字、语义、语用、思想等几方面入手,希望对这一问题作出判断。

一.字形与“季”讹误说的合理性

持“绝伪弃虑,民复孝慈”观点的学者多从《郭店楚墓竹简》整理者之说,认为“季”当为“孝”字之讹,“子”为“慈”之借。“子”、“慈”可通无需多言。那么,需要讨论的是“季”、“孝”的讹误是否可能。

将出土楚简中隶定为“季”的形体与郭店简中隶定为“孝”的形体进行比较可发现,“季”中间多作交叉状,倾斜十字上部偶有两个点状饰笔,字形中间一竖与撇笔在顶部形成尖角状,如上博《仲弓》2号简字形作,而“孝”上部多是三个弧笔的交叠,部分字形上部的一竖会向左曲折,形成有弧度的圆角。如郭店《老子》丙3号简字形作。

裘锡圭先生指出,郭店简《老子》的字体风格是粗草的,其文字有许多基本的错误,抄手受教育的程度可能不高。[1]那么,一个水平不高的抄手,对字形的把握不深,出现抄写的错讹也是可以理解的,“孝”讹作“季”也具备了相应主观条件。

查询出土文献,确有“季”、“孝”讹误的例子。《张家山汉简·二年律令·襍律》:“复兄弟、孝父柏父之妻、御婢,皆黥为城旦春。复男弟兄子、孝父柏父子之妻、御婢,皆完为城旦。”[2]此处两个“孝”字应该是“季”之讹,作“季父”。陈锡勇指出《诗·既醉》“孝子不匮”即“孝慈不匮”[3],为“子”、“慈”相通例。

从字形看,“孝”字形与“季”差异不大,且郭店简文抄手水平不高,给字形的讹误提供了条件,而出土文献中类似讹误的存在,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了“季”、“孝”之讹是可能的。因而,将“季”释为“孝”是合理的。

二.从语用角度看“季子”解的可疑

《说文》:“季,少偁也。从子,从稚省,稚亦声。”“季”造字本义当为“少、幼”,引申为“排行之少者”,而小儿子为排行最末者,故“季”进而表示“事物之末”。由此观之,“季”的词义衍生线索应该是比较清晰的。从语义看,“排行之少者”和“少”都是“季”的义项之一,将“季子”解作“稚子”,泛指年幼的孩子,似乎并无不可,需要对“季子”的语用情况进行进一步梳理。

现出土楚简中,涉及“季”的简文一共十三条,剔除部分不具实意的“季”字语例后,释为“排行之少者”者的有六条,仅有九店简出现的“季子女训”一条疑作“少”解。从搜集到的先秦主要传世文献看,“季”的相关语例一共六十五处,五次出现“季子”均解作“排行之少者”。其中,“季”作修饰语时,仅有《毛诗》中的“季女”和《周礼》中的“季材”之“季”作“少”解,其余释作“排行之少者”或“末”。由当时的实际语用习惯观之,“季子”的一般用法应是“兄弟中排行之少者”,“稚子”说值得商榷。

认同“季子”训为“稚子”说者往往将“稚子”与不同版本《老子》中出现的“赤子”、“婴儿”等概念等同,并以此为据。但是,三者语义存在较大差异。《释名·释长幼》曰:“人始生曰婴儿。”《尚书·康诰》云:“若保赤子,惟民其康乂。”孔颖达疏:“子生赤色,故言赤子。”可见,“婴儿”、“赤子”确切指人之初生。《孟子·尽心上》:“孩提之童,无不知爱其亲者。”赵岐注:“孩提,二三岁之间在襁褓,知孩笑可提抱者也。”而“孩”是“婴儿(赤子)”后一个较宽泛的时间范畴,“婴儿”与“成人”间大概可称之为“孩”。“稚子”泛指小孩,与“赤子”、“婴儿”不可一概而论。

出土楚简“季”、“孝”语例表

由是观之,“季子”释作“稚子”值得商榷,将其认作“孝慈”之讹为优。

三.“孝慈”与《老子》思想的统一性

《老子》习惯以精妙的比喻论道,常以婴儿喻道,表达生命原初状态的天真。老子追求的“道”是未被社会文化熏染,本性未被异化的状态。老子认为,婴儿的一些特征与“道”具有一致性。但是,前文已经论述,“婴儿”、“赤子”、“稚子”在词义上有出入,“季子”释为“稚子”,仅仅代表一种宽泛的年龄阶段,年龄较小皆可称之,与《老子》“婴儿”观中的理想生命状态上并不一致。

反对“孝慈”说的学者多以“孝慈”与《老子》文本、老子思想不合为据。陈鼓应先生认为,《老子》文本中一些看似矛盾之处,应归之老子用词立意的“正言若反”,他认为儒道同源,老子和孔子一样注重忠信,倡导孝慈,他反对的是“流于形式化的礼”[4]。那么,反对者所说的“绝伪弃虑,民复孝慈”于语义、思想上的不顺畅就可以解决了。老子时代,礼乐崩坏,“孝慈”更多流于造作,出自谋虑,并非发自自然,故《老子》言此,希望大家能够抛弃人性的伪、虑,自然流露,复返于天然的孝慈本性。

郭店甲本“绝伪弃虑,民复季子”一句,帛甲本作“绝仁弃义,民复畜兹”,帛乙本作“绝仁弃义,民复孝兹”,王弼本作“绝仁弃义,民复孝慈”,不同版本“季子(孝慈)”所对应的语词有所变化,除郭店甲本所对应的是“伪”、“虑”,帛书本、传世本均对应“仁”、“义”。“孝慈”说反对者常以上下文抵牾为据,多有批判,认为此说与今日老子思想有所背离。对于郭店文本的矛盾之处,王博先生提出后学改动说,李零先生认为墓主为折中儒道,对《老子》作了有意改动,周凤五先生称之为“援道入儒”。这些推测意味郭店《老子》很可能经过了某种人为改造,造成章句与篇卷的变化,使得文本相对“儒家化”,最终导致文本内部,乃至该文本与其他文本之间的“矛盾”。因而,“孝慈”说的缺陷处也可以理解了。

四.结语

由字以通其词,由词以通其道。“季”与“孝”形体接近,且抄手水平不高,为字形的讹误提供了可能。同时,从出土文献和传世文本出发,将“季子”释作“稚子”不符合当时的一般语用习惯。老子推崇的是未被社会异化的生命本初状态,“稚子”、“赤子”、“婴儿”语义有异,“稚子”并非表示原初的生命状态,与老子思想不恰。另外,《老子》“复归孝慈”表达的是在虚伪、多虑、本性异化的状态下,希望能复归本性、自然之孝慈,回归人之初始精神状态的希求,与《老子》总体思想并无违背。由于郭店《老子》很可能是一个被有意改造过的阶段性文本,故其内部的矛盾,儒家与道家思想的驳杂,可以不过于纠结。

从多个角度进行梳理,郭店楚简《老子》甲本第一章作“民复孝慈”解更为恰当。

注 释

[1]艾兰,魏克彬.郭店老子:东西方学者的对话[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9:127-128.

[2]张家山二四七号汉墓竹简整理小组.張家山漢墓竹簡(釋文修訂本)[M].北京:文物出版社,2006:34.

[3]陈锡勇.郭店楚简老子论证[M].台北:里仁书局,2005:19.

[4]李零.郭店楚簡校讀記(增訂版)[M].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7:20.

猜你喜欢
稚子赤子字形
真火锤炼稚子心
范士亮的赤子情怀
航天赤子——孙家栋
鹧鸪天·赤子赋
异体字字形类似偏旁的互用类型综合字图构建
“”字形体结构的意蕴及其影响
“海外赤子”指的是谁
添一笔变个字
用“A”字形的性质求角
小儿垂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