螺旋CT血管造影在糖尿病足患者下肢病变评价中的应用研究

2018-08-21 09:18王永刚赵阳徐贺松
糖尿病新世界 2018年2期
关键词:评价

王永刚 赵阳 徐贺松

[摘要] 目的 探讨螺旋CT血管造影在糖尿病足患者下肢病变评价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2017年11月间,在北京市丰台区南苑医院放射科进行CTA检查的糖尿病足DF患者63例为研究对象,0~Ⅱ级记为轻度组,Ⅲ~Ⅳ级记为重度组,比较两组患者的下肢血管管径变化以及下肢动脉病变发生情况。 结果 两组在髂总动脉(t=6.847,P=0.003)、股动脉(t=5.746,P=0.010)、腘动脉(t=6.673,P=0.004)、胫前动脉(t=5.028,P=0.015)、胫后动脉(t=6.893,P=0.003)、腓动脉(t=4.973,P=0.038)、足背动脉(t=7.049,P=0.000)、下肢动脉病变血管钙化(χ2=23.674,P=0.000)、斑块形成(χ2=18.718,P=0.000)、侧枝循环(χ2=8.938,P=0.000),比较中均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螺旋CT血管造影在糖尿病足患者下肢病变的诊断中,具有较为准确的评价能力。

[关键词] 螺施CT血管造影;糖尿病病足;评价

[中图分类号] R587.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2-4062(2018)01(b)-0181-02

糖尿病(DM)的发病率出现增多的趋势,糖尿病足(DF)是患者晚期一种严重的并发症,有文献报道我国有15%~20%[1]的DM患者有发生DF的危险,糖尿病引起的动脉血管病变是DF形成的主要因素,对下肢动脉血管进行有效的影像学评估诊断,能够有效检测DM患者的血管变化,有效减少DF的发生率,该研究2016年1月—2017年11月间通过对该院CTA评估糖尿病足患者的资料进行总结分析,探讨血管成像特点,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在北京市丰台区南苑医院放射科进行CTA检查的糖尿病足DF患者63例为研究对象,根据Wagner DF分级标准,0~Ⅱ级记为轻度组[41例,男23例,女18例,平均年龄(54.73±18.28)岁],Ⅲ~Ⅳ级记为重度组[22例,男13例,女9例,平均年龄(55.68±19.64)岁],两组患者在一般资料上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该研究得到丰台区南苑医院伦理委员会审核通过。

1.2 方法

应用该院Philips Brilliance 16 层螺旋 CT 对患者进行检查,扫描参数:管电流150 mA,管电压120 kV,pitch 0.94,间隔0.8 mm,层厚5.0 mm,图像重组层厚1.25 mm。扫描范围从患者腹主动脉分叉开始,扫描至患者足尖,造影剂选择欧乃派克,使用高压注射器通过患者肘前静脉注入造影剂,流速:3.5 mL/s,剂量:100 mL,同时采用设备自带的 Smartpre 监控技术,通过提前设置腹主动脉ROI感兴趣区,当CT值增加到80 HU时,设备设备5 s后延时触发扫描。扫描结束后,将所有数据传至飞利浦图像处理工作站,完成图像重建,软件版本:AURA3.5,对获得的图像进行容积重建、血管分析等。研究结果为该院2名副高以上职称医生对影像采用双盲法评估,医生的诊断一致性采用Kappa分析,K=0.79,具有较好的诊断一致性。

1.3 统计方法

研究数据采用SPSS 17.0统计学软件统计分析,管腔的横截面积采用表示,计数资料采用[n(%)]表示,进行χ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x±s)表示,进行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學意义。

2 结果

两组患者下肢动脉血管截面积比较见表1,轻度组和重度组在髂总动脉、股动脉、腘动脉、胫前动脉、胫后动脉、腓动脉、足背动脉等项目的比较中,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两组患者在下肢动脉病变的比较见表2,其中在血管钙化、斑块形成、侧枝循环形成等比较中,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糖尿病足(DF)是以糖尿病为基础疾病,引起的血管、神经等病变,糖尿病足是糖尿病患者一种常见的临床并发症,患者往往由于严重的下肢血管堵塞,进而出现患足的缺血坏疽,最终导致截肢,因此对患者下肢动脉血管进行有效的评估,实现本病的早期诊断,早期治疗,显得极为重要。

多层螺旋CT螺旋扫描,通过对容积数据进行图像重建,能够在短时间内获得扫描部位的立体空间重建图像,进而能够实现对疾病的宏观检查与评估,并且是一中非侵入性检查手段,检查费用较低,近年来受到广大患者的青睐。该研究中,充分利用了螺旋CT的多种重建方式,并且实现了检查部位的三维空间显示,能够在多角度、多方位实现疾病的综合诊断分析,提高了疾病诊断能力。该组研究中,轻度组和重度组在髂总动脉(t=6.847,P=0.003)、股动脉(t=5.746,P=0.010)、腘动脉(t=6.673,P=0.004)、胫前动脉(t=5.028,P=0.015)、胫后动脉(t=6.893,P=0.003)、腓动脉(t=4.973,P=0.038)、足背动脉(t=7.049,P=0.000)等项目的比较中,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通过表2可以看出,两组下肢动脉病变血管钙化(χ2=23.674,P=0.000)、斑块形成(χ2=18.718,P=0.000)、侧枝循环(χ2=8.938,P=0.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说明螺旋CT能够有效评价糖尿病足患者的血管变化情况。

综上所述,螺旋CT血管造影在糖尿病足患者下肢病变的诊断中,具有较为准确的评价能力,能够准确反映血管的管径变化,并且对下肢动脉病变进行准确的评估,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卢山, 白人驹.16层螺旋CT血管造影对评估糖尿病足病患者下肢血管病变的应用[J].实用医学影像杂志,2010, 11(1):38-40.

[2] 郭鹏举. 16层螺旋CT血管造影在糖尿病足病下肢血管病变中的诊断分析[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3,6(18):99.

[3] 周海峰.多层螺旋CT血管造影在检测糖尿病患者的下肢动脉粥样硬化中的应用价值[J].糖尿病新世界,2016,19(13):67-68.

[4] 高岩. 多层螺旋CT血管造影对糖尿病患儿下肢动脉病变的诊断价值[J].糖尿病新世界, 2015,18(13):67-68.

[5] 余宏建,郭学军,陈在中,等.糖尿病足下肢动脉病变的CTA及MRA影像特点及危险因素分析[J].中国CT和MRI杂志, 2017, 15(3):122-124.

[6] 何伟红, 方挺松, 柯祺,等.MSCTA诊断糖尿病足溃疡下肢动脉疾病的临床应用价值[J].实用放射学杂志, 2017, 33(7).

[7] 甘中亮, 吴耀贤. 糖尿病足下肢动脉CTA及MRA影像学检查结果分析[J]. 临床心身疾病杂志,2017,23(4):128-133.

[8] 李雷. X线影像学检查对糖尿病足的诊断价值分析[J]. 糖尿病新世界, 2017, 20(5):149-150.

(收稿日期:2017-12-12)

猜你喜欢
评价
SBR改性沥青的稳定性评价
中药治疗室性早搏系统评价再评价
自制C肽质控品及其性能评价
写作交流与评价:词的欣赏
基于Moodle的学习评价
关于项目后评价中“专项”后评价的探讨
HBV-DNA提取液I的配制和应用评价
有效评价让每朵花儿都绽放
模糊数学评价法在水质评价中的应用
保加利亚转轨20年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