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小学音乐新课标指出,要加强对学生审美意识和能力的培养。素质教育背景下,要加强对学生音乐素养的培养。将时代特点带入课堂中,通过超时空对话教学模式,引导学生探寻时代背景差异下音乐的独特魅力,实现音乐教学目标。有必要对小学音乐超时空对话模式的构建策略进行分析。
关键词:小学音乐;超时空对话;激趣课堂;实施策略
音乐要体现出文化性、时代性,也要体现出作者思想、情感的区别。在时代背景下分析音乐,创设合作探究情境,引导学生展开对音乐的分析、感受与表达。超时空对话,即站在不同时代的角度,分析音乐表达方式、思想感情的异同。契合时代分析音乐主旨和内涵,使得教学更具价值。更能促进学生把握音乐的主旨和内涵,超越歌曲曲谱,实现与歌曲灵魂的触碰,提升学生艺术修养。
一、 课堂精心预设,奠定对话基础
超时空对话模式,要求教师从深度上对音乐课程进行拓展,引入超时空对话模式,彰显课堂文化性。对此,需要教师课前认真搜集资料并合理准备与设计教学环节,丰富超时空对话的内容。结合教学内容,从不同时代中搜索可以对比的音乐内容,并预设学生参与的环节、过程与目标等,奠定超时空对话基础。
如《凤阳花鼓》的歌唱学习,教师通过搜集不同时代表现方式的相关资料,以图片、文字、视频资料的形式,呈现不同时代下,凤阳花鼓的演变与创新过程。学生展开对时代变迁下,凤阳花鼓表现方式、演唱角色变化的对话学习。在学习、交流中展开超时空对话,感叹时代的发展和艺术形式的发展。并结合时代对话,激发学生传承优秀民族文化的意识。
二、 调动学生兴趣,引导对话表达
引入超时空对话,需要践行以生为本的理念,调动学生兴趣,让学生自主、积极参与其中。比如谷建芬《村居》和李叔同的春游,同主题不同时代。这种对比,体现现代美和古典美的碰撞,即为超时空对话。为调动学生积极性,需要抓住学生兴趣所在,结合多元形式,优化对话的趣味音乐课堂,引导感受表达。
如《牧童之歌》歌曲学习时,可以将其与《牧童短笛》相联系结合朗诵、角色表演、绘画等形式,调动学生参与学习的兴趣。教师创设情境:“牧童是放牛的小孩子,在大家的印象中牧童放牛的画面应该是怎样的呢?”继而借助多媒体呈现牧童放牛的画面,引起了学生的注意。结合画面、歌词显示,学生在自由的氛围下,朗诵起歌词。并在教师组织下,角色扮演牧童生活的场景,结合绘画呈现对两首歌曲的理解。在对话表达中发展了学生创造性思维。
三、 组织交流活动,探索音乐内涵
超时空对话模式的实施,重在引导学生进行不同歌曲间的对话,探寻不同歌曲创作时代、背景的异同,表达的内涵、主旨、思想的异同。而为了实现真正的歌曲对话,凸显学生主体地位,可以组织学生展开交流活动,在小组合作分享中,交流探讨对话素材中的相关内容,达到超时空对话教学的目标。
如《我们美丽的祖国》学习时,为构建超时空对话模式,提升教学质量,教师组织了交流活动,希冀能凸显对话的意义,引导学生在对话过程中表达交流,探索出音乐的内涵。与《春天的故事》进行超时空对话,交流活动中,学生自由表达,关键是从歌曲创作的年代、那时候我们祖国的发展,祖国改革开放几十年来经历了什么样的变化,人民生活上的改善等,从这些方面进行对话交流。学生探索音乐的内涵,感受祖国带给我们的幸福生活与祖国的伟大奉献。
四、 创设探究氛围,發现时代特点
基于超时空对话模式,为了让学生真正参与到对话学习中,需要创设探究的氛围,引导学生对话不同时代,感受、分析、交流与表达不同时代的歌曲内涵。探究氛围的创设,可以结合生活情境、问题、故事展开,以多媒体辅助,语言激发、话题引导,鼓励发现时代特点,感受区别,发现魅力。
如将《我们的田野》与《希望在田野上》进行超时空对话学习。教师创设探究氛围,在多媒体辅助下,创设生活化情境“砍伐的树木,轰隆的机器,逐渐建起的高楼大厦……”一幕幕场景学生很熟悉,激发了学生交流的兴趣。师:“现在和以前的生活方式有什么不同呢?”学生互动交流,分享时代的发展和变迁,但田野上的资源也正在被掠夺,人们的生活方式改变了很多。探究氛围下,学生开始探索这两首歌曲时代背景的不同,并延伸分析时代特点。
五、 对比分析歌曲,感受时代特点
超时空对话模式下,对比学习歌曲是主要的实施过程。对话,即为将不同时代下相同主题、相同内容,或相同表现方式的音乐进行对比分析。教师需要预留时间和空间,让学生自主对比交流,分析不同歌曲中表达的不同内涵,结合时代分析其异同,并关注学生道德修养的培养,实现德育教育与审美教育目标。
《希望在田野上》创作于上世纪80年代,而《我们的田野》创作于新世纪后。可以引导学生站在时代不同的角度,分析两首歌曲的不同点。在感受时代特点理念下,组织学生对比分析,引导学生探索歌曲间的异同。先是对比分析歌词,再结合不同背景下,人们生活方式、理念的不同,时代的发展变化,学生发现现阶段人类更多的是索取和挖掘,并在城市里生活。设想:“田野的资源还能索取多久?”教师恰当引导,培养学生节约资源、关爱自然的意识,在感受时代特点下,通过对比分析歌曲,培养了学生正确的价值观。
总之,构建超时空对话模式,将简单歌曲复杂教,让学生从深度上进行音乐内涵的挖掘和探索,能促进学生领悟到音乐内涵。超时空对话模式,提升了学生艺术修养,需要教师不断改进教学方式,基于音乐学科教学,发展学生艺术修养与核心素养,促进素质教育的落实。
参考文献:
[1]王灿.内心激越的超时空对话——浅析伦勃朗与八大山人绘画之异同[J].广西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5(6):115-118.
[2]刘方圆.沈从文与都德的超时空文学对话[J].云梦学刊,2016(4):110-114.
作者简介:
杨菁菁,江苏省南京市,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新城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