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挖掘家乡华安极具教育价值的“竹”“玉”“木”资源,引进幼儿园美术课堂,激发幼儿爱家乡的情感,优化美术课程文化内涵,彰显教师的课程实践魅力。
关键词:乡土资源;美术活动;教师魅力
家乡华安自然资源丰富,取之不尽,用之不竭,把乡土资源引进幼儿园美术课堂,创新学习形式,彰显教师的课堂实践魅力。
一、 用发现的眼光,挖掘、整理、过滤乡土资源,建构生态美术课程体系
(一) 深入挖掘,科学归类整理
深入到宣传部门、网络查阅相关文献资料,获得第一手理论素材;发动家长幼儿深入农村、社区、山上、河里搜集,获得物资资料;过滤以往乡土课程研究成果,将大量适合幼儿园开展的活动资料整理成册,方便活动开展参考运用。
(二) 营造艺术氛围,打造生态环境
利用角角落落进行宣传、展示,如:利用竹竿、竹棒等材料设置竹种园,展出各种竹制品和竹制玩具;利用图片展示九龙江和九龙壁玉雕、华安奇石;播放《绿色华安》《旅游华安》等宣传片。
(三) 整理资源,形成特色课程体系
将收集来的素材进行科学整理、归纳、分类,形成研究主线,开枝散叶,构建园本课程体系。
二、 用创新的方式,操作、体验、自主式发展,优化美术教育实践手段
(一) 在主题活动中,探索体验
从家乡丰富文化教育资源中科学筛选出适合幼儿学习的资源,生成有价值的主题教育活动,使本土資源与主题教育活动有机整合,开展系列玉石文化活动,如:创意石头画、石头造型、石头拼图、石头游戏棋、石头识字棋、石头乐器等。
(二) 一课多研,同课异构,探索教育指导策略
“同课异构”的教研方式,引发了参与者智慧的碰撞,取长补短,博采众长,在美术活动《石头变身记》中,有教师设计成石头拼图,作品粘贴在彩色三合板上,成了一幅幅画,有花草、动物、建筑物、车辆;有教师设计成石头画,大胆利用固体水粉、丙烯颜料在大石头上作画,幼儿充分观察石头的外形进行绘画,作品有青蛙、芭比公主、孔雀等;有教师设计成石头造型,利用超轻黏土作为辅助,进行造型,作品活灵活现,有母鸡下蛋、螃蟹横行、魔石花等。
(三) 在区域活动中,创新发展
区域活动是幼儿自主学习、自我表现的舞台,教师们经过巧妙加工将本土资源变成幼儿爱不释手的操作材料,如:在活动室划分出一块角落,创设为乡土材料构建区,分为丙烯画区、造型区、绘画区、建构区等,将材料和辅助工具分类投放在区里。
(四) 整合多领域开展美术实践研究
户外活动的灵巧运用。充分挖掘利用本土特有竹资源进行竹制玩具的制作,投入到幼儿晨间户外活动中,在跳跃区投放了不同大小的竹棒,让幼儿根据自己的意愿拼搭房子、格子,进行跳跃动作的练习;在攀爬区投放了竹梯、木墩、轮胎等材料,让幼儿自主练习平衡动作的发展。此外,老师们还投放了一些能引发幼儿创造性玩法的乡土体育材料,如:竹筒、竹条、竹椅子、竹排、竹高跷等,用以引导幼儿探索相同材料的不同的玩法;将幼儿已经制作过的木墩投放到户外体育区,让幼儿自主创新各种玩法,可以叠高练习高跳下,可以平铺绕曲线走过,可以走梅花墩,可以滚动等等。
三、 用发展的眼光,实践、反思、调整教育策略,深化美育课程内涵发展
(一) 展示教师个性才能,发挥优势互补作用
从教师的个性才能出发,发挥个性突出优势,在研究工作中起引领作用。比如张老师有绘画方面的特长,就让她协助课程研发、作品展示等任务。
(二) 总结反思,提升教师专业素养和理论水平
我们选择与美术相关的学习、研究资料,如《高山族图腾文化创作》《梳理困惑,集众人智慧答疑解惑》《谈幼儿园实践〈指南〉的问题与实践价值》《“指南”背景下的教师能力提升》等,做到研究未动,学习先行,在实践中深入学习、反思和内化。还以一课三研、一课多研、个人行动研究、集体教学研究等形式进行,通过集体备课、教学实施、交流研讨、在教学实施的方式,在边教边研中共同诊断问题、寻找对策、分享经验、挖掘价值,有效促进教师的专业化成长。
(三) 拓宽业务学习渠道,分享教师特色资源
我园教研组立足课题研究工作,改变以往传统的集中理论学习方式,立足教学需求,发挥特长,共享资源。采用以一线教师主持讲解,全体教师参与制作的方式,既提升了教师的动手能力,又丰富了教学活动材料。如:在营造高山族民俗风情中,你会发现办公室成了老师们的手工作坊了,一个个斗笠穿上了花衣裳,犹如一朵朵花儿,迎风开放;一个个粗糙的簸箕,画上各种高山族图腾,顿时营造了浓烈的民族文化;一支支小小的木刀,加上线条、颜色,立刻也“活”了起来。活动在教师们的共同努力下,创作了大量高山族文化作品。
家乡华安人杰地灵,具有丰富的教育课程资源,充分挖掘具有教育价值的本土文化资源,开展适合幼儿园实际的园本课程,通过环境影响、活动组织、家园同步来激发幼儿热爱家乡的情感,促进课程与生活、与社会的联系。因此,开展本土文化资源美术教育课程对幼儿、教师都有着独特的价值。
作者简介:
洪淑青,福建省漳州市,华安县第二实验幼儿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