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娟娟
摘 要:目的:就内科护理课堂教学应用启发式教学的应用效果作相关分析。方法:以温州护士学校(以下简称“我校”)内科护理专业1班和2班的学生作为此研究对象,两个班的教师为同一人,不同的是1班在课堂教学实施的是启发式教学方法,2班在课堂教学中实施的传统教学方法,以一个学期为期限,学期结束后,对两个班级学生的理论成绩和实践成绩进行比较。结果:1班级学生的理论平均成绩为(96.25±0.45)分,实践平均成绩为(92.68±0.35)分;2班学生的理论平均成绩为(84.15±0.25)分,实践平均成绩为(78.36±0.45)分,两个班级学生的成绩比较,结果有差异,存在统计意义(P<0.05)。结论:在内科护理学课堂教学中应用启发式教学,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消化知识,提升学生的能力,启发式教学效果显著,值得应用。
关键词:启发式教学;内科护理教学;应用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启发式教学是一种有效的教学方法,有相关研究表明,启发式教学在内科护理教学中有着显著的效果。为了探究启发式教学的具体应用效果,特选取我校内科护理专业1班和2班的教学工作进行研究,现将具体研究内容作如下具体介绍。
1.一般资料
我校内科护理专业1班和2班两个班级的具体情况如下:
1班:学生44名,其中男生2名,女生44名,男女比例1∶22,年龄在19~22岁,平均(20±0.25)岁。
2班:学生50名,其中男生2名,女生48名,男女比例1∶24,年龄在18~21岁,平均(19.45±0.55)岁。
就两个班级的学生的成绩来看,两个班级学生的成绩无明显差异。两个班级的带教老师为同一人。
2.方法
2班课堂教学实施的是传统教学方法,1班课堂教学实施的是启发式教学,具体操作如下:
(1)设置教学情境。根据课堂教学内容,设置与教学内容相符的情境,让学生在一定相应的教学情境中应用知识、探索知识,学会在情境中掌握相应内容。
(2)课堂提问。在课堂教学中,结合教学内容,由教师提出一些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去思考,如给病人进行吸痰时需要注意什么?教师通过这种问题去启发学生思考,从而帮助学生掌握有效的护理技巧。
(3)案例分析。结合课堂教学内容,选出一些经典的案例,让学生去分析案例,在分析案例的过程中检验学生的知识水平。
(4)角色扮演。结合课堂教学内容,由学生就相关护理操作进行决策扮演,在实践操作中培养护理能力。
3.效果评判指标
学期结束后,对学生进行考试,包括理论和实践两部分,由学生对学生的理论和实践成绩进行打分,比较两个班级的成绩。
4.统计学分析
采用分析软件SPSS19.0对两个班级的成绩进行统计分析,得出的数据结果用t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1班级学生的理论平均成绩为(96.25±0.45)分,实践平均成绩为(92.68±0.35)分;2班学生的理论平均成绩为(84.15±0.25)分,实践平均成绩为(78.36±0.45)分,两个班级学生的成绩比较,结果有差异,存在统计意义(P<0.05),如表所示。
启发式教学作为一种有效的教学方法,它的出现为内科护理教学的有效性提供了保障。启发式教学的重点在于启发,是以学生发展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它符合内科护理专业教学改革的需要。启发式教学打破了传统教学的桎梏,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能够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同时启发式教学的关键就是在于设计问题情况,通过问题,可以更好地引导学生思考、发散思维,从而让学生在探究问题的过程中提升能力、消化知识。通过本次研究发现,启发式教学在内科护理学课堂教学中取得了显著的效果,有利于学生更加高效地学习,提升学习的能力。
[1]黄笑燕.大专护生《内科护理学》课程学习体验的研究[J].全科护理,2017(5):614-616.
[2]邓璐璐,范福玲,刘少鹏.PDCA循环法在《内科护理学》课堂教学中的应用[J].护理研究,2015(1):100-101.